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为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正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家,在16世纪初已经东来进行殖民活动,并侵占中国领土。此后,沙俄英美继来。对中国的野心日益扩大……
——白寿彝《中国通史纲要》
请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回答:
(1)造成清朝初期的对外关系“逆转”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2)“倭寇”指什么人?(2分)平息东南沿海倭患的明代著名民族英雄是谁?(2分)
(3)“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给国家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危机。请举出两例在清朝初期,面对西方国家“侵占中国领土”,中国在反侵略斗争中取得胜利的史实。(6分)。
(4)反思明清时期对外关系逆转带来的巨大变化,你得到了什么启示?(3分)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3月22日至4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荷兰海牙举行的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并对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进行国事访问。4月1日,习近平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发表重要演讲。他说:“我这次欧洲之行,就是希望同欧洲朋友一道,在亚欧大陆架起一座友谊和合作之桥。”……400多年前,西方掀起第一波中国热,荷兰商船载着茶叶、丝绸、瓷器,打开了欧洲市场……丝绸之路经济带,联通亚欧两大市场……把中国和欧洲人民的共同梦想更紧密地联通起来。 (人民日报)
材料二:宋朝,封建社会政治、经济中心南移,泉州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而商业的繁荣则为海上贸易的发展准备了充分的物质基础。宋元时期,封建国家对外实行比较开放的政策,使泉州港的海上贸易得以迅速发展,为海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材料三:
项目 |
郑和 |
哥伦布 |
时间 |
1405~1433年 |
1492~1504年 |
航海次数 |
7次 |
4次 |
各次航海的船只 |
大小船只200多艘 |
最少3只,最多17只 |
每次航行人数 |
约2.7~2.8万人 |
最少90人,最多1500人 |
(1)【改编】西汉时开辟的重要商业通道“丝绸之路”是联系中外的纽带,沟通东方和西方的桥梁。请把下面丝绸之路路线简图补充完整。并用简要说明丝绸之路的作用。
路线:长安→ →新疆境内→西亚→
(2)中欧关系源远流长。请写出中国与欧洲第一次直接交往的史实。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4)“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入磬”,这是人们对青白瓷的赞誉。南宋时哪一城市成为著名的瓷业生产中心?宋朝时对外贸易活跃,政府设置什么机构加强对外贸易的管理?
(5)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为什么说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不得照抄材料,2分)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倡议,旨在借用古代陆路与海上"丝绸之路"。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的共同体。
某班学生要开展"古老的丝路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想-想】
(1)简要描述陆路"丝绸之路"的路线,并写出为之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是谁?
(2)西域主要指今天我国的新疆地区,它从何时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比一比】
(3)在我国远洋航行史上有一次伟大的壮举,你知道是哪一次吗?最远到达了哪里?
(4)欧洲人开始远洋探索开始于哪一世纪?比中国晚了大约多久?发现"新大陆"的航海家是谁?
【思一思】
(5)新疆是我国多民族聚居的区域,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2013年,某些周边国家不断在中国的东海与南海挑起事端,引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度愤慨。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反抗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传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材料二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材料三 “罗刹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三十余年,其所窃据距我朝发祥之地甚近,不速加剪除,恐边界之民不获宁息。”
──康熙帝
请回答:
(1)材料一是谁说的话?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人们是怎样评价他的?
(2)材料二是谁说的话?材料中“贵国”是哪个国家?哪一年我们从该国手中收回台湾?清政府是如何管理台湾的?
(3)材料三中“罗刹”是哪个国家?为“剪除”其危害,康熙帝进行了哪次战争?清政府与这个国家签署的边界条约叫什么?
(4)材料中的三位历史人物有何共同特征?
材料一 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萌芽,世界在发生巨变。在神学笼罩的黑暗中,思想文化的巨人向愚昧和无知发起了挑战;在惊涛骇浪的大海上,勇敢地探险者找到了沟通世界的新航路,腐朽的封建城堡在风雨中动摇,资本主义新时代即将到来。
—— 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郑和下西洋比欧洲航海家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的航行都早得多,远航规模也大得多。但郑和下西洋后,明朝的经济仍然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体,资本主义经济仍处于萌芽阶段。而欧洲在新航路开辟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却得以迅速发展。
——《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思想文化的巨人”有哪些人?(列举三位)他们的作品集中体现了什么精神?
(2)结合材料一分析新航路的开辟有哪些重大意义?
(3)郑和下西洋和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对明朝和欧洲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截然不同的结果,试说说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清初规定:“今后凡有商民船只私自入海,将粮食货物等项与逆贼交易者,不论官民,俱奏闻处斩。……凡沿海地方口子,处处严防,不许片帆入海。”
(1)材料一中郑和下西洋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戚继光的主要贡献是什么?荷兰军队向谁投降?
(3)材料三中体现了清朝统治者怎样的对外政策?试结合材料二分析这一政策出现的原因?
(4)综合上述回答,明清时期的外交政策呈现出怎样的走向?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和开拓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
下问题。
【探究一 制度篇】统治阶级为加强统治,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
⑴秦朝、元朝在地方上各实行的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分)
⑵美国《大美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材料中所说的“考试制度”是什么?(1分)
【探究二 文化篇】“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⑶汉字是公认的人类历史上形态最美、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下图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它被称为什么?
⑷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是词,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词人,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请举出宋词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一个即可)
【探究三 科技篇】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⑸列举宋朝“已呈巅峰状态”的科技成就一例。
【探究四 交往篇】“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⑹列举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史实两例。
读下图,回答问题:
(1)以上这幅图反映的事件是什么?
(2)该人物先后几次下西洋?
(3)该事件的出发点在哪里?最远到达什么地方?
(4)该历史事件产生什么作用?
明朝中期,广州一举人欲赴京赶考。但究竟从内河前往,还是沿海北上,他举棋不定。听说海边不够太平,考虑再三,终于打定主意,欣然北上。
请回答:
⑴他走的应是哪条路线?为什么?
⑵为了时常温习功课,这位举人的书箱里会放哪类书?为什么?
⑶你觉得明朝的科举考试有什么危害?
仔细观察下图: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在图片方框内填写出A点地名。结合所学知识,绘制郑和船队从B点到达最远目的地的航海路线。
(2)郑和下西洋目的是什么?
(3)郑和下西洋有哪些影响?
(4)郑和下西洋对我们有何启示?
中华文明的发展,既经历过璀璨辉煌,引领世界的时代,也有过停滞落后,奋起直追的岁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 图2
【璀璨辉煌,引领世界】
(1)以上两幅图分别反映历史上哪两次不同地区的交往事件?列举两项我国古代对西方文明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的科技成果。
【停滞落后,奋起直追】
历史学家费正清认为: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西文明相碰撞的历史,正是在西方文明的撞击下,中国近代盛开了进步之花。
(2)近代中国"进步之花"的盛开,离不开向西方学习。请举两例并分析其作用。
(3)为促进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我们可以从以上材料中得到哪些启示?
下图是我们课本最后“中国历史大事年表”的一部分(1368—1840),请你按要求把相关大事的序号填到相应的问题后面。
(1)属于政权更替(王朝兴或亡)的大事:
(2)属于抗击外来侵略的大事:
(3)属于平定国内叛乱的大事:
(4)属于对外友好交往的大事:
(5)表现了农民起义巨大力量的大事:
(6)规定了中俄两国东段边界走向的大事:
观察下列图片
(1)图一、图二中两个人物分别是谁?他们的对外活动反映了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什么特点?
(2)图三反映的历史事件是郑和下西洋,请写出其目的和在世界航海史上的地位。
(3)图一、二和图三反映的对外交往,在作用方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图三反映的历史事件结束后,对外交往逐渐减少,到清朝导致了什么局面的出现?
体验历史:
假如你生活在15世纪中国明朝,并随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请回答:
(1)郑和的船队从我国何处出发?出发的时间?前后几次下西洋?最远到哪里?
(2)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3)你认为船队之所以能够完成七下西洋的壮举,原因有哪些?(试着说出两点)
(4)郑和下西洋有什么意义?
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以上材料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史上的三个不平等条约,请写出它们的名称。
(2)材料二、三表明,日本一直不曾放弃对中国的侵略。请写出中国古代史上率军在台州九战九捷的抗倭英雄的名字。
(3)材料三中的条约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条约签订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结合以上的史料,说说你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