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

2013年9月22日,法庭对被告人薄熙来以受贿罪、贪污罪、滥用职权罪依法判处刑罚,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1)材料体现了我国实施的哪项治国方略?这一方略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薄熙来案件给我们怎样深刻的启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时政解读  10分】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某校九(2)班的小王收集了全会公报的部分内容,请你帮他一起解读:
(1)全会高度评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年来的伟大成就,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
35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什么为中心?
(2)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强调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怎样的?这一经济制度是由什么决定的?
(3)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
目前,我国在司法方面存在什么问题?有什么危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后,某中学举办了“全面依法治国”图片展览。请你根据同学们搜集到的图片,完成以下探究任务。

(1)根据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对图片①、②、③ 合理排序。(用序号表示)( 1分)图片①、② 体现了法律的哪两个特征?
(2)说出图片④反映的内容对法治国家建设的作用。
(3)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请谈谈宪法在法治国家建设中有何重要性?至少回答两个方面。(2 分)]
(4)请写出你对全面依法治国的几点期盼。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近年来,洋快餐如麦当劳、肯德基在我国食品安全事件中屡屡曝光。2014年,作为国际知名快餐连锁店的肉类供应商——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存在大量采用过期变质肉类原料的行为”被媒体曝光。大量的变质肉画面呈现在公众面前,令人瞠目结舌。
材料二:2015年2月1日起,我国《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开始施行,该办法明确了经营者主体责任,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随着各种食品安全管理条例的施行,预计到2015年底我国将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强调,对于侵害公众食品安全的行为,公检法机关要从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出发,给予最严厉的处罚!
(1)你认为材料一中上海福喜食品公司卷入食品安全风波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请从法律的角度谈谈公检法机关加大对危害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的惩处体现了思想品德课哪些观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分别于2015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开幕。某校九(1)班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以“亲近社会  学习两会”为主题展开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同学们通过上网收集了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原文,下面是摘录的部分内容:新的一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稳增长调结构的紧要之年。我们要把握好现代化建设的总布局,着眼于保持……
(1)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分别是什么?(2
分)
(2)请列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至少各两条  4分)
(3)反腐仍然是今年两会的热点,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用三个“依然”来形容腐败形势,即“腐败现象依然多发,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作为中学生,今后你应怎样为抵制腐败现象做出积极的贡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党和政府反对腐败的意志和决心是一贯的。对于腐败分子和腐败行为,我们实行的是“零容忍”。我们要全面深化改革,但是也要抓牵牛鼻子的改革。在重点领域要有所突破。没有就业就没有收入,也难以增加社会财富。要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公平发展。今年要着重继续做三件事: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
(1)从材料中你看出了我国的发展思路有哪些?
(2)谈谈你对我国做好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三件事的认识。
(3)请你为优先发展教育提出切实可行措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社会热点分析。
材料一:全国律师协会会长王俊峰于2014年当选为年度十大法治人物,他带领全国律协积极组织协调,采取多种措施解决了174个县无律师问题,让这些地区都享受到了“阳光”法律服务。
(1)根据材料一,分析王俊峰当选为2014年度十大法治人物的理由。
材料二:2014年被成为法治年,也被网友称为“百姓温暖年”,国家重新修订《安全生产法》、《行政诉讼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确立首个“宪法日”,并在全国各地开展各种普法宣传活动;反腐取得新进展,上万名违法官员受到了法律制裁。
(2)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二,分析百姓从中感受到的“温暖”有哪些?
材料三: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目标,2010年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形成,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
(3)从材料三中主要得出什么结论?与材料二有什么关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9月5日,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为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普及宪法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关知识,增强全社会对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了解和理解,某校准备进行纪念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一下任务:
【调查】
某班准备在社区居民中开展人民代表大会、宪法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知识普及情况的调查。班级部分学生认为,调查程序应该是:①通过多种形式开展调查,收集相关资料;②整理分析资料,撰写调查报告;③制定调查计划;④交流、展示活动成果。
(1)请你按社会调查正常的活动程序重新排序:
【总结】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核心和统帅,任何法律的制定和执行,都必须遵循宪法。
(2)我国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新方针是什么?我国如何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反思】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聚焦“依法治国”。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中央全会。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正式写入了宪法,自“依法治国”入宪以来,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有目共睹。
(3)要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推进依法治国,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1)给两幅漫画写一个合适的主题。
(2)结合漫画谈谈做到这一主题的重要意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是决定的部分节选。
决定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1)材料中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分别指什么?
(2)结合材料谈谈我国为什么要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和设立宪法宣传日?
(3)坚持依法治国和依宪治国,请就中学生怎样做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2001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一个法制宣传日,主题是“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
材料二:2004年3月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依照法律程序,把十六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写入宪法,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有利于宪法发挥国家根本大法的作用。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的颁布,全国再一次掀起了学习宪法的热潮。
为落实宪法精神,推进学校法制宣传活动的开展,你所在的学校计划开展宣传宪法的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请就如何开展校园法制宣传请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2)谈谈你将以怎样的实际行动参加校园法制建设活动。
(3)说一说开展校园法制宣传特别是开展宪法宣传活动的意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2015年2月4日中午,《今日说法》播出《冲动的惩罚》:凌晨5点,四川达州16岁女生多次冲向疾驰而来的车辆,想用生命阻止与她有情感纠葛的两男生纠结的数人街头斗殴。冲动是魔鬼,帮同学出头参与斗殴的一名学校尖子生,被刺身亡。
材料二:2014年10月20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首次以全会的形式专题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治国方略。大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政府要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
(1)材料一的场景与材料二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之间的差距说明了一个怎样的现实?针对这个现实,我们应该怎么办?(从不同角度回答)(3 分)
(2)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人物的错误之处。
(3)材料二体现了依法治国基本环节哪一方面的内容?(1分)
(4)如果你校将举行一次法治教育活动,请为其设计一种形式,并列出这种形式的具体程序。(2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建设法治国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14年12月4日是我国首个宪法宣传日,各地都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通过国家宪法日的宣传和教育,会使宪法观念和宪法体现的基本精神更加深入人心,从而切实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
(1)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什么?它有何重要意义?
(2)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什么?宪法为什么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3)通过首个宪法宣传日的宣传和学习,我们中学生有什么感受或收获?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他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1)以上材料说明了我国实行怎样的治国方略?
(2)以上材料是如何体现这一治国方略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报贪腐线索、引得无数网民围观、纪检部门介入调查,成为当下反腐风暴的明显特征。十八大报告强调:“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惩不贷”。有人认为,当前的反腐态势,是“和腐败赛跑”。虽然声势浩大,但有点儿“站在墙外扔砖头,砸中一个是一个”,也有可能侵害一些干部隐私、传播虚假信息,被有些人利用为“权力斗争”的工具。反腐只有走上法制的轨道,才能从“严打惩戒”走向“制度构建”的深水区。“单纯的惩治,只能解决‘不敢腐败’的问题,而程序法治,才能解决‘不能腐败’的问题。
上述材料体现所学知识的哪些观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政治厉行法治的要求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