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人有廉耻,百事可立;人无廉耻,百事可为;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之心,若无耻心,则无事不可为也。”
材料二:你不想被人欺骗,你就不应去欺骗别人;你不想被人伤害,你就不应去伤害别人;你不愿意被别人在背后议论贬低,你就不要在背后议论别人。
材料三: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有时恰恰是为自己铺路。
阅读以上三则材料,请联系所学知识,把你的感想分别用一句简短的话语表达出来。
某中学校园论坛上的一些帖子,内容如下:
闲聊吧 |
晒心情 校园一缕阳光 |
乐天派 |
这次考试本人全面超越同桌,爽!哼,知道厉害了吧!但他这几天总是针对我,昨天把我的数学作业藏了起来,神经病! |
任逍遥 |
欠扁! |
兜里的鱼 |
羡慕、嫉妒、恨呗!我看,为了和谐,你必须学会处处忍让,不要与她计较。 |
(1)请你跟帖:为“乐天派”和他的同桌在学习上正确开展竞争提几点建议。
(2)请你就“兜里的鱼”的观点“你必须学会处处忍让”,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截至目前,已发生3.5级以上地震37次,最大余震5.1级。受灾人口152万,受灾面积12500平方公里。截至4月23日6时统计,7.0级强烈地震已造成193人死亡、25人失踪、12211人受伤。地震发生后中国人民心连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人民与雅安人民站在一起。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无数人在积极地传递着正能量。增强责任意识,尊重社会,关爱他人;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服务社会;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热爱生活等。
传递正能量,请结合第四课内容回答:
(1)他人的关爱有何作用?
(2)为什么要伸出你的手关爱他人?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莫言在瑞典学院发表文学演讲,主题为“讲故事的人”(storyteller),莫言讲了关于他母亲的故事。某校七(4)班的学生从莫言讲述的故事中摘录了以下几个片段,请你用所学的知识参与解读。
片段一:小时侯,觉得自己丑,母亲对我说:“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
(1)莫言母亲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片段二:见到多年前欺负过母亲的人,我心里十分痛恨,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的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同一个人。”
(2)莫言母亲身上的哪种品德深深打动了我们?生活中为什么需要这种品德?
片段三:小时候辍学后,独自在荒草滩上去放牧牛羊。当看到昔日的同学在校园里打打闹闹,我心中充满悲凉,深深地体会到一个人,哪怕是一个孩子,离开群体后的痛苦。
(3)为什么莫言独自放羊,“心中充满悲凉”?
片段四:我母亲不识字,但对识字的人十分敬重。我们家生活困难,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但只要我对她提出买书买文具的要求,她总是会满足我。
(4)识字的人受人敬重。为此,我们应该珍惜公民的哪一项基本权利?怎样珍惜?
2014年2月13日上午,在北京打工的18岁姑娘石芳丽,在骑电动车上班途中不慎撞倒了骑自行车的北京老人韩健。石芳丽一句“我负全责”,让韩大爷印象深刻。见姑娘满脸焦急的模样,为人宽厚的韩大爷顾不上自己的伤痛,反倒连连安慰起她来。”
事后,石芳丽的父亲立即赶到医院缴纳医疗费,并承诺承担一切治疗费用;两天后,石芳丽辞去工作,亲自到医院陪护韩爷爷;韩健老人得知石芳丽家境贫寒,非常理解同情石芳丽一家的境遇,明确表示“不追责、不索赔”,还让儿子为石芳丽找了份新工作。一次相撞一次缘分。无论是石芳丽一家,还是韩大爷一家,无论是他们说的还是做的,都值得为他们点个赞!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他们两家人的言行中,你发现了哪些值得点赞的地方?
(2)呼唤莫若实干,心动不如行动。这两家人正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三个层面,其中富强、民主、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
结合以上信息,谈谈作为一名中学生应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点燃蜡烛照亮他人者,也不会给自己带来黑暗。”美国思想家杰弗逊的这句话表明 (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B.给予会比接受更快乐 |
C.助人不仅是付出,也会有收获 |
D.善良要见诸行动 |
纵览古今,凡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人,无不襟怀坦荡,度量恢宏,下列哪些历史典故能体现这样的道理
①蔺相如三让廉颇 ②庞涓嫉贤妒能
③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 ④孙敬悬梁苦读书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③ |
结合材料,评析鲁宁的言行。
鲁宁的一天 |
请你评析 |
早晨,鲁宁让妈妈多给点儿零花钱,妈妈说不要乱花钱,要多和同学比学习,少比吃比穿……还没等妈妈说完,鲁宁就扬长而去…… |
(1) |
课间,鲁宁看见同桌的日记本,出于好奇,偷看起来。恰巧同桌赶回来,便和鲁宁大吵起来…… |
(2) |
自习课上,鲁宁漫无目的地打开数学书,忽然想起该考历史了,他又赶紧翻出历史书,这时英语课代表通知交英语作业,他只好无奈地打开英语作业本…… |
(3) |
放学后,鲁宁着急回家看NBA,匆忙中与对面的同学相撞,虽然对方道歉了,鲁宁仍气愤的说:喂,长眼了吗?真倒霉…… |
(4) |
如果在你的生活中遇到下列事情,请说出正确做法,并简要指出相应理由。
(1)一天放学路上,你被两个歹徒拦住抢钱,一个男青年帮你解了围。事后你非常感激,想与他交上了朋友。可不久就了解到这位朋友好吃懒做、还吸烟、酗酒,有时甚至也参与打架斗殴。
你准备怎么办:
理由:
(2)如果图中的学生是你,你准备怎么办:
理由:
(3)你的西班牙朋友邀你一起吃饭,饭后他却说要和你平均付账。
你准备怎么办:
理由:
(4)你的好友嫌弃你穿着太朴素,支持你打扮一定要讲究品牌和时尚,最好能与众不同,否则不能显示当代中学生的风采,是不注重文明礼仪的表现,至于内在的品质无关紧要。
你准备怎么办:
理由:
(5)小贾由于最近总是在放学后泡网吧,导致成绩直线下降。你是他的好朋友又是班长,于是老师找你了解情况,可你向小贾保证过不告诉老师。
你准备怎么办:
理由:
【乐乐的一天】
乐乐是一位八年级的学生,以下是乐乐一天的学习与生活。请你跟随乐乐的脚步,一同体验成长并思考人生:
【7:00】乐乐吃过早餐后,为爸爸妈妈倒了两杯热开水,盛好了两碗稀饭。接着,乐乐与刚起床的爸妈道别,背上书包高高兴兴上学去了。
(1)乐乐的行为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个观点?并简要谈谈乐乐为什么要这么做?
【9:30】课间操时间,乐乐参与校园文明督导检查。他们发现了两位同学在故意破坏自行车,并且前两次也是他们俩作案。两位同学连声求饶。文明督导队员东东说:“算了,宽容宽容他们吧!”西西却说:“不行,学校已经三令五申了,应该让他们接受学校的纪律处分。”
(2)乐乐该不该宽容这两位同学的行为呢?请结合教材知识和情境材料分析。
【10:00】第三节课,数学老师安排单元考试。乐乐复习充分,胸有成竹,解答题目时一气呵成。突然,他接到了好朋友楠楠的求救信号,原来楠楠在最后一题卡壳了。
(3)如果你是乐乐,会作何选择?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从两个角度来谈)
【12:30】乐乐正在书房里做作业。突然,门外响起了敲门声。乐乐透过“猫眼”看到班主任来家访了。此时,爸爸妈妈还没有回来,乐乐该怎么办?
(4)请你为乐乐设计一套待客(师)之道。
【14:55】电脑课上,乐乐打开了网页,开始看新闻、交朋友、查资料……网络生活很丰富,网络交往很诱人。
(5)在精彩的网络世界中,乐乐应该如何学会自我保护呢?
【15:50】体育课上,班上男生们分成两队进行了一场激烈的篮球比赛。突然,童童成功断球,乐乐防守时重重摔了一跤。眼看童童就可以轻松上篮得分了,他却停下了脚步,将乐乐扶了起来,询问他的受伤情况。乐乐十分感激,童童却说:“没什么,我们是对手,更是朋友。”
(6)乐乐应该如何理解“我们是对手,更是朋友”这句话?
(7)请你就处理好“我们是对手,更是朋友”的关系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17:00】放学路上,乐乐经过一家商场的门口,捡到一个装满现金和不少证件的钱包。“我发财了!”乐乐心动了;但很快地他又冷静下来,要做一个诚实的人。于是,乐乐留在原地等候了十几分钟,将钱包交还给失主。失主千恩万谢,直夸乐乐是个诚实守信的好学生。
(8)诚信是金。诚信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9)如果乐乐选择溜走,将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19:00】新闻联播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新闻联播二:“2014年APEC领导人会议周活动于11月5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美食文化、服饰文化、表演艺术、历史文物……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成为APEC会议的亮色,助力中国完成了这次精彩的国际亮相。”
乐乐收看完这两则报道,陷入了沉思:
(10)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必须坚持哪“三个依法”和“三个法治”?
(11)在APEC会议期间与外国友人的交往中,面对不同的文化,我们应采取什么态度?
(12)在打开国门走向世界的时候,我们该怎样做一名友好往来的使者?
小莉新买的漂亮的白裙子被小洪不小心弄脏了,小莉心里虽有点可惜,却说:“没关系,你又不是故意的,就当是给我的裙子印上了美丽的花朵啦!”
判断:( )
理由:
2014年12月,打工妹石芳丽骑电动车经过一个路口时,将76岁老人韩健撞倒。石芳丽立即送老人就医,并辞去工作,专心陪护老人。最终,老人不仅放弃了追责和索赔,还让其家人帮助石芳丽找到了一份新工作。他们的行为启示我们要( )
A.热爱生活,自尊自爱 | B.对事负责,宽容友善 |
C.平等待人,学会分享 | D.树立自信,克服自卑 |
3月16日,一辆准备右拐的轿车与骑摩托车男子相撞。事后该男子对轿车司机说:“你快走吧,我没啥事,我不讹人。”材料表明他( )
A.发扬了乐于奉献的精神 | B.不懂得依法维权 |
C.有一颗宽容友善的心灵 | D.不懂得抓住机会 |
生活中,人们对宽容有各种各样的理解,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也是一种境界,常言说:“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宽容是涵养,是理解,是关怀体谅;宽容是给予,是奉献,是新月一弯,是彩霞一片,善于宽容,利人利己。但是,也有人持不同的观点:宽容意味着事事都要做出忍让,事事都要迁就他人,是懦弱的表现,要宽容就没有原则,讲原则就无法宽容。
(1)你赞同这些人的观点吗?为什么?
(2)“心有他人天地宽”,在与人交往中,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关照自己,要想得到别人的关照,你应该如何对待他人?
鲍叔牙与管仲的交往,为齐桓公找到了一代名将,成就了春秋五霸的美名;俞伯牙与钟子期的交往,令名曲《高山流水》流传万世,受后人景仰;李白与杜甫的交往,让一篇又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面世,广为流传;马克思与恩格斯的交往,使《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相继诞生,引导了全世界的社会主义革命浪潮;毛泽东、周恩来等众多伟人的交往,崛起了整个新中国,名垂千史;至今,各国的元首之间的交往,更是维护着全世界人民的和平共处……
(1)阅读材料,谈谈你的感悟。
(2)我们青少年在交往中要注意什么问题?(至少写出3点)
(3)请你写出两句赞美友谊的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