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人们对宽容有各种各样的理解,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也是一种境界,常言说:“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宽容是涵养,是理解,是关怀体谅;宽容是给予,是奉献,是新月一弯,是彩霞一片,善于宽容,利人利己。但是,也有人持不同的观点:宽容意味着事事都要做出忍让,事事都要迁就他人,是懦弱的表现,要宽容就没有原则,讲原则就无法宽容。(1)你赞同这些人的观点吗?为什么?(2)“心有他人天地宽”,在与人交往中,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关照自己,要想得到别人的关照,你应该如何对待他人?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2023年10月24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十三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某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心中有法爱国有我”为主题,开展系列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感受立法过程
同学们通过研究发现本次立法过程如下: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爱国主义教育法的立法过程是如何体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的?
活动二:品读法律条文
同学们诵读了该法的第十六条:
(2)针对爱国主义教育法第十六条的规定,请你就学校如何开展相关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抄写法律条文不得分。)
活动三:践行法律要求
(3)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为更好地推动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实施,作为一名中学生,除参加学校组织的相关活动外,你还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