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11世纪时,人们做了一个实验:将同窝出生的两只小羊放在同一条件下喂养,所不同的是,其中一只小羊旁边拴着一只狼。结果靠近狼的那只小羊逐渐瘦弱,不久就死了;另一只则健壮地成长。
材料二:古代爱国诗人屈原,因主张变革遭到放逐。他内心痛苦万分,创作了长诗《离骚》,倾诉了诗人深沉的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感情,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
(2)结合材料二谈谈屈原调节情绪的方法是什么?我们应如何对待消极情绪?
材料一:数学考试的成绩下来了,汪华考的不好,想到回家挨妈妈批评,他心理很难过。同桌李成考得很不错,他不仅喜形于色,还大声对周围的同学说:“我妈早说了,如果这次考好了,就给我买我想要的漫画书。到时候借给你们看。”汪华听到这些话,一声不响地出去了……
材料二:肖强在学校举行的乒乓球比赛中,凭借自己的高超技术,一路过关斩将。等到冠亚军之争的关键局时,他打了个漂亮的擦边球,由于裁判没看清,遂将此球判给了对方,肖强一气之下摔拍而去。
(1)李成因为考试考得好,不禁喜形于色,这是一种怎样的感觉?李成在表达这种感觉时应注意什么?
(2)你是否赞成材料二中肖强的做法?为什么?
带着好心情走进考场,告诉自己“静下心来,我一定能行”。这种调节情绪的方法是
A.自我暗示法 | B.合理发泄法 |
C.注意转移法 | D.心理换位法 |
材料分析
材料一:据我国史书记载,伍子胥在过昭关时,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结果因极度焦虑而一夜间须发全白。
材料二:《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才华出众,机智过人,但诸葛亮利用其气量狭小的弱点,巧设计谋,气得他断送了风华正茂的性命。
材料三:《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多年考不中举人,直到50多岁时,终于听到自己金榜题名名,“喜极而疯”。
(1)这三则材料中的主人公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吗?给我们什么启示?
(2)情绪与生活有怎样的关系?
著名的儿童教育家孙敬修曾叙述过自己小时候的一段经历:由于身体病弱,童年的孙敬修每到半夜,总要咳出不少血来,每到这个时候,他就非常紧张。妈妈没钱给他医治,非常焦急,最后妈妈想出了—个办法,又一天夜里,孙敬修半夜里又剧烈地咳嗽起来,心里很害怕。这时,妈妈已将钟表拨快了两个小时,并大声告诉他说:“嗨,都已经两点钟了,你今天没有咳血,你的病好了。”听妈妈这么一说,孙敬修的心里一阵轻松,咳嗽立刻减轻了许多,以后再没有咳过血。
请从调解情绪的角度回答,材料告诉我们的是什么?
下列选项中属于采用意志控制法来调节情绪的是
A.小红心情不好时,常找父母倾诉 |
B.小兰情绪低落时,喜欢听音乐 |
C.小军在床头贴一“静”字来控制自己的冲动 |
D.小芳因某事感到痛苦,在自己房间里大哭 |
有人把人的情绪比喻是奔腾的“洪水”,而把理智比作一道坚固的“闸门”。
请问:
(1)你是怎样理解这种比喻的?
(2)为什么说情绪是可以调控的?
《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才华出众,机智过人,却被诸葛亮利用其气量狭小的特点,施计“三气”断了性命。《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多年考不中举人,直到50多岁终于金榜题名时,却“喜极而疯”。
(1)材料中的典故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现实生活中,当遭遇消极情绪时,我们应怎样调节情绪,走出情绪的低谷?
八年级学生刘欢因玩手机成绩滑坡被母亲训斥后,心情郁闷,准备跳楼自杀。学校知道后,立刻安排了老师对刘欢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终于让他平稳了情绪,避免了悲剧发生。这启示我们,感到心情烦恼的时候,应该
①学会调控情绪,保持健康心态
②主动寻求老师、父母、社会的帮助
③学会当自己的心理医生,提高心理承受力
④及时随地随意发泄情绪,调控好心态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换个想法”是一种注意转移法;“善于表达不满”是一种合理发泄法。( )
全国超过22%的中小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而约35%的中学生有心理异常的困扰。 如此触目惊心的数字,让教育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更加关注。4月13日至17日,深圳市将启动2015年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在这一周里,全市中小学将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宣传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九年级学生,临近中考,针对“学习压力大的问题”我们应该( )
①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
②寻求老师、家人或朋友的帮助,舒缓紧张的心情
③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④在课堂上任性的哭诉,宣泄紧张的情绪
A.①②③ | B.①② | C.②③ | D.①③④ |
“冲动是魔鬼,使人后悔不迭”。下列做法能有效预防冲动的是( )
①遇事要提醒自己冷静、再冷静
②当自己情绪激动时,不要和别人辩论
③不心血来潮,凡事三思而后行
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带着好心情走进考场,告诉自己:“静下心来、沉住气,我一定能行。”这种调节情绪的方法是
A.自我暗示 | B.合理发泄 | C.转移注意 | D.心理换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