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过来。
(1)和尚先请熟悉水姓的人潜到水底,摸清了八只铁牛沉在那儿。( )
(2)船靠着水的浮利,把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地向上拨。( )
(3)船上的泥沙产光了,铁牛也离开了河低。 ( )
用修改符号改正诗句中的错别字。
逢头稚子学垂伦,则坐霉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摇招手,怕得鱼惊不映人。
判断下面的读音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蟠(pān)桃会( ) 赤(cì)脚( )
既(jì)然( ) 模(mó)样( )
摘(zāi)下( ) 饮(yǐn)酒( )
判断句子是否是比喻句,是,打“√”,不是,打“×”。
(1)即使它受到更大的猛击破碎了,玻璃碎片仍然藕断丝连地粘在一起。( )
(2)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不像烟尘和废水那样可以集中起来处理。( )
(3)人们把“变色玻璃”叫做“自动窗帘”。( )
有的词语生病了,做个医生动手术。
(1)消除 研执 安然无姜( )( )
(2)艰硬 阻挡 金属私网( )( )
判断正误。
1.“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这句是比喻句。( )
2.“他高高的身材,长得很秀气,一对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这句是比喻句。( )
拼一拼,在正确的音节后面画“√”。
dì qiú yí( ) xiǎo miāo( ) huó zi( ) xáo gǒu( )
判断下列句子是不是比喻句,是的画“√”,不是的画“×”。
(1)它们比青草只矮几厘米,躲在草下边,好像只要一使劲儿,就会齐刷刷地冒出来……( )
(2)外边毛毛雨把车窗遮得像拉了一道纱帘。( )
(3)他的话如春雨落花,自自然然地飘洒在人们的心灵之中。( )
(4)大粒的沙石生气似的敲打着玻璃窗。( )
判断正误,再在后面的括号里改正确。
褐(hè)色 ( ) 夏(xà)天 ( ) 缩(snō)小 ( )
小法官断案,对的打“√”,错的打“×”。
1、“忙趁东风放纸鸢”的“趁”是“趁着”的意思。( )
2、“儿童散学归来早”的“早”是“早晨”的意思。( )
3、袁枚是清代诗人。( )
一锤定音。(在正确读音后画“√”,错误读音后画“×”)
(1)索溪峪(shuǒ xī ɡǔ)( )
(2)绵亘蜿蜒(mián ɡènɡ wān yán)( )
(3)断壁悬崖(duàn bì xuán yá)( )
(4)蹚过去(dānɡ ɡuò qù)( )
(5)怦怦直跳(pīnɡ pīnɡ zhí tiào)( )
(6)返璞归真(fǎn pǔ ɡuī zhēn)( )
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我的老师》一文有条感情线索,这条线索是:“回忆——思念——依恋”“我”的蔡老师。()
(2)“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一句中“温柔”一词是表现蔡老师的性格,“美丽”一词是表现蔡老师的外貌。()
(3)“做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这是个设问句。( )
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是谁在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这两句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 )
(2)课文第(3)4自然段运用了对比的说明方法提示了科学家对人类生活的意义。( )
(3)“呼风唤雨”的意思是人类可以随意支配自然,随心所欲。( )
修辞手法我会辨。
(1)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
(2)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
(3)望着中秋的圆月,我不禁吟诵起李白的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我来改正错别字。
(1)乌塔向我到别。( )
(2)我冒着暑气赶到轻年旅馆。( )
(3)小姑娘扒在床上,一边吃糖,一边看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