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
松 鼠
松鼠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常常把窝搭在树杈的中间。搭窝的时候,先搬来一些小树枝,交错着放在一起,再找一些干苔藓铺在上面,然后把苔藓压紧,踏平。窝搭好了,还在上面加一个盖,这样就不怕风吹雨打了。松鼠的窝又暖和、又安全。
(1)“紧”和“苔”用音序查字法分别查大写字母( )和( )。
(2)从文中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反的词写下来。
矮小( ) 寒冷( ) 危险( ) 讨厌( )
(3)这段话共有( )句,第( )句写了松鼠搭窝的经过。
(4)松鼠窝的特点是( )。
(5)你喜欢小松鼠吗?为什么?
课内阅读。(16分)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节选)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正在修建的是一条全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风火山隧道施工,关键是控制温度。科技人员指挥突击队员,往刚刚凿开的隧道洞壁喷射混凝土。由于温度太低,混凝土无法凝固。他们拿来暖风机,给隧洞增温,洞壁的冰岩又遇热融化,造成洞壁塌滑。风火山,这座万年冰山露出了狰狞的面目,给筑路大军来了一个下马威!
但是,这一切难不倒我们的筑路大军。科技人员昼夜在隧洞里实地观察,发现冰岩温度变化的规律。经过反复观测、分析和实验,他们终于找到了喷射混凝土的最佳温度,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
(1)在文中找出一组反义词。(2分)
( )——( )
(2)根据意思写词语。(2分)
①(面目)凶恶。( )
②一开头就向对方显示的威力。( )
(3)填空。(4分)
“但是”在文中是一个( )词,起( )的作用。
(4)“这一切”指的是( )(4分)
A.风火山隧道施工,控制温度。
B.温度太低,混凝土无法凝固;增温则洞壁遇热融化,造成洞壁塌滑。
C.万年冰川给筑路大军来了一个下马威。
(5)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内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代有个大诗人,名叫王维。15岁那年,他就离开了家乡,来到京城长安,时光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已经两年了。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一大早,大街上便热闹起来。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王维想,以前在家乡时,每逢重阳节,总要和兄弟们头插茱萸,手挽着手去城外登高远眺。大家欢聚在一起,是多么让人高兴啊!如今我们却天各一方,不能相会……兄弟们在登高聚会的时候,一定也在思念着我。也许他们正在西望长安,无限深情地说:“也不知道王维一个人在长安过得怎么样……”
王维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提起笔来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联系课文说说诗句中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异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佳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倍思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横线画出王维在长安看到的重阳节景象。用浪线画出王维回忆家乡重阳节的景象。
(3)从课文中看,重阳节的风俗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4)短文第三自然段中两处用了省略号,你认为它们省略了什么内容呢?
第一处省略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处省略__________________。
(5)在你积累的古诗中,你还知道有哪些表达了与这首诗类似的的感情。尝试默写两首吧。
课外阅读 17分
海滨夏夜
夜,来临了。这是一个非常幽美的海滨夏夜。
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但是,它比天空的景色更要壮观。因为它是活动的,每当一排排燃烧着的火焰,闪烁着,滚动着,消失了。而后面的一排总是不停地闪烁着、滚动着涌过来。
随着夕阳的逐渐西沉,天空的霞光渐渐地淡下去了。深红的颜色变成了绯红,绯红又变为浅红,最后,当这一切红光都消失了的时候,那突然显得高而远了的天空,则呈现出一片肃穆的神色。最早出现的启明星,在这深蓝色的天幕上闪烁起来。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个广漠的天幕上只有它一个在那里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活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
夜色加浓,苍穹中的“明灯”越来越多了。而城市各处的真的灯火也亮了起来,尤其是围绕在海港周围山坡上的那一片灯光,它们从半空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随着波浪晃动着,闪烁着,像一串流动着的珍珠,和那一片片密布在苍穹里的星斗互相辉耀,煞是好看。
在这幽美的夜色中,我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沿着海边 , 慢慢地向前走。海水轻轻地抚摸着细软的沙滩,发出温柔的唰唰声。我心里,有着说不出的兴奋和愉快。
(1)读短文,填写词语。3,
( )的沙滩 ( )的海风 ( )的夏夜
( )地走 ( )地抚摸 ( )地闪
(2)夜色加浓,苍穹中的“明灯”越来越多了。这里的“明灯”加双引号是因为_______ , “明灯”指__________________ 2,
(3)请你用“ ____”在文中划出一个比喻句。2, 再用“ ~~~~~~~”划出一个拟人句。2,
(4)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起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2,
(5)短文是按时间变化的顺序来写的,短文中表示时间变化的词句依次是:“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3,
(6)短文主要写了 。3,
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
街头艺术家
在巴黎香榭丽大道第一眼看见这个装扮成卓别林式的街头艺术家时,我还以为他是个“机器人”呢!
那时,他正定定站在一个长圆形的石墩上,涂成泥巴色的五官,一动也不动。黑礼帽、白手套、宽黑裤、大皮鞋,还有唇上一瞥小黑胡,远远看去,真像个橡皮娃娃。
蓦地,音乐响了起来,一个强烈的节奏跟着一个分明的动作,泥娃娃的眼睛转动了,慢慢的,嘴唇咧开,脖子缓缓向右转,笑了。他是个真人!这还用得着说吗?录音机边上那个“讨赏”的小盒子证明了一切。行人好奇地拢了过去,很快地,“机器人”抢走了那个街头画家的生意。
(1)“香榭丽”的“榭”你认识吗?如果认识,告诉大家“榭”读( );如果不认识,可以通过( )的方法认识。
(2)“好奇地拢了过去”就是说他们怎么做?
(3)用横线画出具体说明街头艺术家外貌像“机器人”和“橡皮娃娃”的语句。
(4)街头艺术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家门前有一条小溪流――极平常极平常的溪流,水位最高时水面也就四米宽,水小时,鼓足劲,一下子就能跳过去。溪岩岸上长着几株婆娑的柳树,对岸便是生产队的大田。这一切,都是那样的平常,和苏北农村的无数条小溪相比,没有任何便值得夸耀的地方。
然而,我却非常喜欢它。
“当,当……”时钟刚敲了四下,我就来到了溪边。眼前一片朦胧。过了一会儿,从溪底看见天空中稀疏疏地点缀着几颗星星,像有一长串珍珠镶嵌在黑缎子似的天幕上。夜幕渐渐拉开□眼前的小溪又展开了另一幅动人的画卷□瑰丽的早晨映红了半边天□也将绚烂的色彩柔和地晕染在溪水中□胭脂红□玫瑰红□金红□橘黄□柠檬黄□紫罗蓝□孔雀蓝□湖蓝□五光十色□美丽动人□像燃烧的熊熊火焰,像销熔的灿灿黄金,像浮动的道道彩绸。啊,真想不到,小溪竟是这样的美!
从此,我对小溪入了迷。上学前,放学后,我都要去看看它,就像看我的老朋友。我爱溪中悦耳的流水声,我爱溪中变幻无穷的景致。
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A、加以衬托和装饰,使原有的事情更美好。( )
B、形容变化极大。( )
C、比喻色彩鲜艳、纷繁或式样繁多。( )
根据短文的内容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色彩 ( )的流水声 ( )的早霞
给文中方框处加上标点符号,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句话运用了 、 两种修辞手法.
(2)、这句话共描述了 等颜色。
(3)、这句话描写的是 的景象。
画“~~~~”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 。
(①、 点明中心;②、过渡段,和上文是递进阶段;③过渡段,和上文是转折关系)
课外阅读理解 (选自《伊索寓言》)
蚊子和狮子
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朝狮子脸上专咬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蚊子能够战胜狮子的原因是
“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了”表现蚊子的什么特点?
蚊子为什么会被小小的蜘蛛吃掉?
这则寓言说明什么道理?
阅读理解
鳄鱼抓住了小兔,眼泪扑簌簌的掉下来。它对兔子说:“可怜的小兔子,不是我要伤害你,这是上帝安排,命运注定你要成为我的充饥之物,真是无计可施啊。你知道我的心地素来是仁慈的,我真不忍心吃你呀!它一边流着眼泪,一边把兔子放进嘴里,嚼了又嚼,吞进肚里去了。鳄鱼抹了抹嘴巴,钻到河里睡觉去了。
根据短文理解词义。
素来:
无计可施:
根据短文内容填空。鳄鱼抓住兔子后,从鳄鱼表情上看,它( ),从它的话中可知它( )。表面上看鳄鱼是( ),它真正的想法是( ),从( )可以看出来。
“鳄鱼的眼泪”比喻是什么?这篇短文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按课文内容填空。
(1)他( )琴声来到孔子的窗前,只见孔子正( )地弹那首曲子,弹完一遍又一遍,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
(2)他看到孔子的手指( ),乐曲弹奏得像小溪流水一样( )、悦耳动听……
(3)师襄听得( ),仿佛被带到了一个从未到过的境地。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 ),长出( )。不管遇到( )还是( ),不管遇到( )还是( ),它总是那么( ),那么( ),不( ),也不动摇。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第1 句话说了白杨树( )的外形特点。第2句话说明白杨树( )和( )的内在精神。
(3)爸爸不仅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更重要的是在勉励自己要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这采用的是( )的写法。
(4)用“不管……不管……总是……”写话。
风
一年四季都有风。人们常常把春天的风叫和风,夏天的风叫熏风,秋天的风叫金风,冬天的风叫朔风。( )它们都是风,( )它们的脾性却完全不同。
春天,农民伯伯脱下棉衣,播下种子,一阵阵春风吹过,唤醒了万物,许多种子悄悄地露出头来,探望那明媚的世界。草儿绿了,花儿开了,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温暖的春风给人们带来了欢乐。
夏日,天气非常闷热,大滴大滴的汗珠,从人们脸上滚落下来,人们是多么需要风啊!可是,风却和我们捉迷藏,不知躲到哪里去了。( )有点风,( )是暖烘烘的,吹散了炎热,怪不得叫“熏风”。
初秋,一阵凉风拂来,吹在人们身上凉丝丝的。黄色的树叶纷纷飘落下来,河边的芦苇轻轻摇摆着。高梁红了,稻子熟了。人们高兴地收割庄稼。金风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隆冬,凛冽的寒风怒号,卷起尘土,刮得人们睁不开眼睛。清晨,路上行人稀少。有些人缩着脖子匆匆地赶路。几个调皮的小男子干脆倒退着行走,躲过风头。我们却迎着寒风坚持长跑,( )我们有一颗火热的心。
风啊,风!人们欢迎你,需要你,可有时又讨厌你,怕你。我长大了,要叫你听人们的话,为人类造福,你愿意吗?
(1)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是因为…… 虽然……但是…… 即使……也……
(2)这篇文章的2-5段落是 关系,因此,本文可分为 段,请用“∥”在文中标明。
(3)按要求填下表。
季节 |
风的名称 |
不同季节风的特点 |
|
|
|
|
|
|
|
|
|
|
|
|
(4)“我长大了,要叫你听人们的话,为人类造福,你愿意吗?”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片断,回答问题。
鸟儿唱着欢乐的歌,迎接着喷薄欲出的朝阳。被暴雨压弯了的花草儿伸着懒腰,宛如刚从睡梦中苏醒。偎依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儿,金光闪闪,如同珍珠闪烁着光华。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 )的鸟儿( )的朝阳( )的花草
(2)这段话共有三句,分别写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事物。
(3)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你也仿照写一句。
《白杨》片段
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
爸爸 大孩子摇着他的腿 你看那树多高
爸爸并没有从沉思中回过头来 倒是旁边的妹妹插嘴了 不 那不是树 那是大伞
哪有这么大的伞
你看它多直 妹妹分辩着
“它是树,不是伞!”哥哥肯定地说。
小小的争论打断了爸爸的思路,他微笑着,慢慢地抚摸着孩子们的头,说:“这不是伞,是白杨树。”
哥哥还不满足:“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 ),那么( ),不( ),也不( )。”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1)给文段第2-5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按课文内容填空。
(3)写出近、反义词。
严肃—( ) 坚强—( ) 粗壮—( ) 动摇—( )
( ) ( ) ( ) ( )
(4)回答问题:
①“高大挺秀的身影”在文中指 。
②为什么称白杨树为“戈壁滩上的卫士”?
③白杨树有哪些特点?爸爸借白杨表白着自己怎样的心?
(5)写几句话,夸夸像课文中的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可保卫者。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等词语。
《白杨》片段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 ),那么( ),不( ),也不( )。”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写出反义词。
坚强—( ) 粗壮—( ) 动摇—( )
(3)“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4)从爸爸介绍白杨的话里可以看出白杨有哪些特点?(3分)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
(5)“他也借白杨表白着自己的心”说明爸爸在借 ______ 勉励自己 _______________ ,这种写法叫 ________
(6) 用“不管……不管……总是……”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突击队刚刚冲到对岸,敌人就放起火来,桥头立刻被大火包围了。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奋不顾身,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
在方框里加上标点符号。
划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段话表现了战士们的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