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

课文传真。填一填,练一练,会有新发现……
(1)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   ),有(   )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   )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   )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我还发现作者从赵州桥的(   )(   )(   )(   )等方面来进行描写的。
(2)这座桥不但(      ),而且(     )。桥面两侧有古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      );有的刻着两条(      )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         ),各自(       );还有的刻着(   )。所有的龙似乎都在(      ),真像活了一样。
你能用文中的加点词语写一句话吗?不但……而且……          有的……有的……还有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课内语段阅读。
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     )的风   (     )的云
(     )的雷声    (    )的大地
(     )的江河    (     )的花草树木
(     )的雨露    (     )的变化
(2)用“____”画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3)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说话时断时续。
B.表示引文的省略。
C.表示列举的省略。
(4)选文用排比的句式把盘古身体的变化写得很具体,请你也仿照写一写。
天越来越冷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玩出了名堂》中的“小人国”指的是 (           ) ,“居民”指的是 (          ),“玩具”指的是(       )。读了列文虎克的故事,我知道了(                                  ) 学了这篇文章,我知道(       )(      )(       )都是微生物。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果蜜源离蜂箱不到一百米。它们就会跳 (        );如果蜜源在蜂箱一百米以外,它们就跳 (         )。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按课文内容填空
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         ) ;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           ) ;七点(          );中午十二点左右,(              );下午三点,(          );傍晚六点,(                   );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      ) 。
植物开花的时间,与 (        )、(      ) 、(        )和(              )有着密切的关系。
听说蜜蜂有 (      ) 的能力,(        )飞到哪里,它 (            )可以飞回原处。
(        )它们逆风而行,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       )它们确确实实地飞回来了。
蜜蜂靠的(        ) 超常的记忆力,(      )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孩子对关联词的掌握。
从《蜜蜂》这篇课文中,我们可以知道作者(     )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短文 
蚂蚁报信
蚂蚁全身褐色,头和肚子又黑又粗,腰部又细又长,两对探路的触角来回晃动,可爱极了。你知道它们之间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吗?
到蚂蚁比较多的地方去,丢一粒大点的食物残渣,然后耐心地等待。你会发现,当一蚂蚁发现食物后,就会赶快回家通风报信。如果在路上遇见自己的同伴,它会用触角碰一下对方的触角,过一会儿,就会有很多蚂蚁来到有事物的地方,齐心协力地食物搬回家。这说明蚂蚁主要是靠触角的接触来传递信息的。
蚂蚁是很小的动物,但却拥有一个很大的家庭。在大家庭里它们分工明确,各自都有专门的事物做,是一个纪律严明、团结的集体。
(1)填空。
①一只蚂蚁发现事物后,它会(                    )。
②蚂蚁靠(                       )来传递信息。
(2)我会照样子,写词语。
又黑又粗:(        ) (        )
(3)蚂蚁的样子:
                                                          
                                                           
(4)你喜欢这一群小蚂蚁吗?为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花钟>>片段  
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 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  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  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1)在空白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2)根据短文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小喇叭   (     )的蔷薇   (      )地观察
(3)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艳丽(     ) 绽开(    ) 留心(     ) 观察(      )
(4)用直线画出一个拟人句。
(5)我会把文中的中心句写下来。
                                                           
(6)文段描写了九种花,它们分别是:
(           ) (           ) (             )
(           ) (           ) (             )
(           ) (           ) (             )
(7)我会积累四字词语:
(           ) (            ) (             )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课文回顾。
(1)鲜花朵朵,(       ),(      )。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四点,牵牛花(                  );五点左右,(    )的蔷薇(              );七点,睡莲(            );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     );下午三点,万寿菊(        );傍晚六点,烟草花(            ),月光花在七点左右(                 )。
夜来香在晚上(           ),昙花却在(                ) ……
(2)不同的植物为什么(      )的时间不同呢?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      )、(        )、(     )有着密切的关系。
(3)列文虎克玩(        ),玩出了(      )。他最早发现了(     ),发现了一个(       )的世界。
(4)这样,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       ),(      )地回到了家。尽管它们(     )而飞,沿途都是一些(    )的景物,但它们(        )飞回来了,
(5)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        )和(       ),到了那时,便
(       )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                                   )。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课外阅读。
鲁迅的学习和玩耍
鲁迅小时候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他的记忆力很好。人家念二三十遍才记得熟的东西,他念两三遍就能背了。他这样能背,老师就让他比别人多背一些,甚至曾经让他一本书一本书地背。他还是背出来了。当然,鲁迅读书不光凭自己的聪明伶俐,还依靠自己的勤奋。
鲁迅小时候也很喜欢玩耍。他怎样玩呢?第一,他喜欢种花。为了种花还专门买了一本讲怎样种花的书——《花镜》来看。他还在各种花旁插上竹签,写明花的名称,弄得津津有味。第二,他喜欢描画。那时候没开设美术课,他自己买了一些很薄的纸,映在绣像小说上,把书上的人物、房屋等描下来,再订成一本一本的小册子。这对他以后在南京矿路学堂学画图很有帮助。
鲁迅小时候的学习和玩耍,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读书、学习就该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不动脑筋;休息、玩耍,不要呆头呆脑,同时要玩得有趣有益。
(1)在文中找出两组意思相反的词语并把它们写下来。
(   )——(   ) (   )——(   )
(2)填空:
①鲁迅小时候学习聪明,很能背书,说明他的________________,但还得靠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②鲁迅小时候喜欢读书,还喜欢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而且弄得____________,说明他玩也玩得________________。
(3)仿照下面摘录描写鲁迅小时候如何玩描画的有关词语的样式,在文中找出描写他种花时有滋有味的有关词语并写下来。
他喜欢描画:买纸→描人物、房屋→订成小册子。
他喜欢种花:(   )→(   )→(   )。
(4)用“‖”把文章分成两段。
(5)选择本文的中心思想。(在正确一项的括号内打“√”)
①说明鲁迅小时候读书很聪明。(   )
②鲁迅的学习和玩耍的态度给我们的启示:学要专心致志,玩要有趣有益。(   )
③说明鲁迅小时候既会学习、又会玩耍。(   )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课外类文阅读。
颜色的力量(节选)
二百多年前,美国有个科学家叫富兰克林。
一个冬天的早晨,阳光灿烂。富兰克林拿着一个小包,来到一片雪地上。这儿的雪厚厚的,很干净。富兰克林把小包打开。啊!里边有这么多小绒布!红的、粉红的、深蓝的、浅绿的、白的、黑的……好多种颜色哩。他把一块块绒布平铺在雪地上。
富兰克林这是在干什么呢?
原来,他正在做一个有趣的实验。他早就注意到,不同颜色的物体,反射和吸收阳光的能力是不同的。他做这个实验,就是为了了解哪一种颜色的物体反射阳光的能力最强,哪一种颜色吸收阳光的能力最强。
结果怎么样呢?富兰克林发现:黑色绒布下面的雪融化得最快;深褐色和暗红色绒布下面的雪融化得比较快;颜色越浅的绒布,下面的雪化得越慢;白色绒布下面的雪,几乎没有融化。
这个有趣的实验说明:黑色物体吸收阳光最多,反射最少;白色物体吸收阳光最少,反射最多。
于是,人们利用颜色的这个特性来改变环境,并且把它用到生产和生活中去。
如果你有兴趣的话,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你一定能够发现,颜色在许多地方发挥着重要作用。
(1)读读第2自然段,你能把第2自然段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写下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富兰克林所做的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想法?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课内语段阅读。
①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他一试,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他越玩越带劲,就把一片放大镜固定,让另一片放大镜可以随意调节,这样就做成了一架简单的(   )。
②列文虎克的工作是看守大门,并定时到钟楼去敲钟。这份工作相当清闲,他待着没事,就一边看门,一边磨起了镜片。他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做成(   )用来看细微的东西,或者阅读字很小的书籍。
③他用显微镜观察水,看见______;观察牙齿,看见______。他发现,除了我们平时看到的世界,还有另一个平时看不到的世界。那是一个“______”。
④他最早发现了(   ),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1)选择合适的词填在①②④的括号里。
A.显微镜  B.微生物  C.放大镜
(2)选择恰当的内容填在③中横线上。
A.小人国
B.里面有一种从来没有见过的小东西
C.水里有许多小生命挤来挤去
(3)③中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
A.比喻  B.夸张  C.拟人
(4)请你按照列文虎克玩的顺序重新排列上面的四段文字,正确的顺序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细读课文深感悟。
细读课文,你受到的启发是(  )
A.不要玩耍,浪费时间。
B.要经常的玩耍、游戏,这样才能有所发明创造。
C.在平时的玩耍中,要细心观察,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带着问题来读书。
(1)“名堂”在课文里的意思是(   )。
A.课堂   B.闻名   C.发明创造
(2)课文讲的是____________玩出了名堂,发明了____________,发现了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课外阅读。
鲁班造锯
鲁班是我国古代最负盛名的能工巧匠,也是一位十分伟大的发明家。传说现在木工所用的锯子就是鲁班(发现 发明)的。
一天,鲁班到一座高山上去寻找木料。突然脚下一滑,他急忙伸手抓住路旁的一丛茅草。手被茅草划破了,渗出血来。
“怎么这不起眼的茅草这么锋利呢?”他忘记了伤口的疼痛,扯起一把茅草细细端详,(发现 发明)小草叶子边缘长着许多锋利的小齿。他用这些密密的小齿在手背上轻轻一划,居然割开了一道口子。
他想:要是我也用带有许多小锯齿的工具来锯树木,不就可以很快把木头锯开了吗?那肯定比用斧头砍要省力多了。
于是,他就请铁匠师傅打制了几十根边缘上带有锋利的小锯齿的铁片,拿到山上去做实验。果然,很快就把树木锯断了。
鲁班给这种新发明的工具起了一个名字,叫做“锯”。
(1)认真默读,争取把这个故事记住,讲给朋友听。
(2)用“\”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词语。
(3)为文中加点的词语写一个反义词。
伟大——(   )   肯定——(   )
(4)“观察——想象——实验”让鲁班发明了“锯”。从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按原文填空。
列文虎克的工作是(    ),并(    )到(   )去(    )。这份工作(      ),他(    ),就一边(    ),一边(    )。他把(    )的四周(    ),做成(    ),用来看(    )的东西,或者(    )字很小的(    )。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学语文说明方法现代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