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

阅读下列段落并回答问题。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
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
(  )落山涧(  ),粉身碎骨。
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  )
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
“同志们!用石头砸!”
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山坡上传来一阵叽(    )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在文中括号里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2.“居高临下”的意思是________;“山涧”的意思是_________。
3.给文段拟一个小标题: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快车。
奇特的树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树(  )你听说过能产面粉(  )结面包(  )长面包的树吗(  )老挝(wō)有一种面粉树,把它的树皮剥下来,晒干磨成粉,就成了面粉。非洲南部有一种奇怪的树,它结的果实是条形的,最长的有2米,人们叫它“须果”。“须果”成熟后,放在水里煮熟,捞起来加进调味品,就成为味道鲜美的面条啦!人们称它“面条树”。还有一种热带海岛的“面包树”,结的果实圆圆的,大的像西瓜,小的像柑橘,营养很丰富。热带居民把它当做主要的食品。
(1)请在第1自然段的括号内加上恰当的标点。
(2)一字多音(给多音字组词)。

(3)短文给我们介绍了                     3种奇特的树。它们分别生长在                  
(4)你知道“面条树”名字的来历吗?说说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荷叶圆圆(节选)
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小青蛙说:“荷叶是我的歌台。”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地放声歌唱。
小鱼儿说:“荷叶是我的凉伞。”小鱼儿在荷叶下笑嘻嘻地游来游去,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
1.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有(    )句话。
2.照样子填空。
圆圆的荷叶      (         )的荷叶
3.从下面哪个词语中能感受到小鱼在荷叶下高兴的心情,选出来再打“√”。
游来游去       B笑嘻嘻地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爷爷和小树
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
天冷了,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小树不冷了。
天热了,小树给爷爷撑开绿伞。爷爷不热了。
本文共有(  )句话。
天冷了,爷爷给小树穿上(  )衣裳。
天热了,小树为爷爷做了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激流勇进——病句门诊。
游戏提示:修改病句可按以下方法进行:一读二找三改四查。1、读,仔细地阅读句子,读懂句意,揣摩说话人想要表达的意思。2、找,认真分析,寻找病因。3、改,针对病句的不同“病因”,对症下药,运用修改符号进行删、补、换、移。4、查,把修改后的句子进行检查,看看是否通顺,有无新的语病发生,说话人的意思是否表达清楚了,如发现新的问题继续修改。
修改病句的原则:1、对症下药。2、尽量保持句子的愿意。3、要善于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修改。
(1)一家新开张的商店在广告里表示:欢迎新老顾客光临。
修改意见:                                                                    (2)对下面病句的修改,最好的方法是(   )。
病句:因为炉里的火没有熄灭,被炉前的没收拾干净的柴草燃着,房子着火了。

A.把“因为”去掉。
B.在“被”前加“所以”。
C.把 “被”改为“把”。
D.把“被炉前的没收拾干净的柴草燃着”全删去。
来源:2014-2015学年上学期冀教版语文四年级句子专项训练卷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小能手。
刺猬
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它的身体活像一只老鼠,只是比老鼠大多了。它的头尖尖的,眼睛和耳朵很小,牙齿非常锋利,门牙特别长。刺猬的四肢很短,跑起来很快。它的爪子像老鹰爪子那么锐(ruì)利,那么有力。除了腹(fù)部,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又短又密。遇到强敌时,它就把身体蜷(quán)成一团,成为一个可怕的刺球,连凶猛的野猪也拿它没有办法。刺猬不仅用硬刺保护自己,还用它来搬运东西呢。夏天,正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它悄悄地从洞中爬出来,趁着月光,窜到瓜地里,用它那锋利的牙齿把瓜柄咬断,然后在地上打个滚,把硬刺扎进瓜皮,一翻身就背着瓜溜走了。
(1)用短文中的词语给下列词语化化妆。
(     )的刺猬 (     )的牙齿
(     )的爪子 (     )的硬刺
(     )的刺球 (     )的野猪
(2)短文共     句话。其中,第    句到第
    句写了刺猬的样子,第   句是写刺猬用硬刺保护自己,第   句是写刺猬用硬刺来搬运东西。全文是围绕                     
       这句话来写的。
(3)你知道刺猬的硬刺有什么作用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勤劳的蜜蜂》回答问题
春天,田野里百花盛开。白的梨花,粉红的桃花,还有金黄的油菜花,散发出一阵阵的香味。
一只蜜蜂飞来了。它飞到桃花上,竖起翅膀,嗡嗡地说:“桃花姐姐,我给你传播花粉来了。”
蜜蜂用两条前腿趴在花瓣上,它中间的两条腿上有两簇长毛,像两把刷子。蜜蜂用这两把刷子,把花粉刷到毛茸茸的两天后退上。它从这朵花飞到那朵花,忙着传花粉。
桃花高兴极了,用花蜜招待蜜蜂。蜜蜂用嘴吸着花心里的蜜,高兴地说:“桃花姐姐,你的花蜜又香又甜,我要带回家去酿蜜。”
蜜蜂飞回蜂房,吐出花蜜,不一会儿,它又飞向梨花、油菜花……
蜜蜂一遍传花粉,一边采花蜜,来来回回忙个不停。蜜蜂辛勤地劳动着,让花儿结出丰满的果实,还酿出了人们爱吃的蜂蜜。
用“——”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茸茸(nóng róng)  两(cù chù) 蜜(liàng  niàng)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蜜蜂在春天传播花粉和酿蜜。(    )
(2)“蜂”跟“昆虫”有关,所以是“虫”字旁。(    )
(3)文章中的省略号表示省略。(     )
(4)“果实”就是桃子、梨子。(  )
(5)糖就是蜜蜂酿成的。(   )
本文有      段,第    段到第    详细写了蜜蜂辛苦传花粉,酿蜜的情况。
读完短文后,自己试着写一种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用上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
                                                                   
                                                                   
                                                                   

来源:2014年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语文-14.蜜蜂同步阅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美丽的秋天》回答问题
秋,是四季中最凉爽的季节,也是如诗如画、多彩多姿的季节。
秋天里,盛开的菊花,衬托着红红的枫叶,像一幅美丽的图画。走进田野,
金黄色的稻穗弯了腰,轻吻大地,农民们手挥镰刀,将一株株稻穗割下来,虽然忙得汗流浃背,却仍面带笑容。走过了田野,踏进晒谷场,放眼望去,堆积如山的谷子呈现在眼前,这都是农民辛苦的成果。可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走到郊外,悦耳的鸟鸣,正此起彼落地传来,抬头一看,天空中,飘着三三两两的白云,深吸一口气,淡淡的花香,已隐隐传来。
夜晚来临了,树木下,草丛里,虫儿的音乐会开始了。青蛙大声高唱着,仿佛它是一位歌王,飞舞的萤火虫,提着一盏盏小灯笼,在野草间穿梭着。
秋天,是个诗情画意的季节,它带给人们收获的喜悦,以及一段美好的时光。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辛苦—(     ) 凉爽—(      ) 仿佛—(     ) 喜悦—(     )
找出文中相应的句子,抄写下来。(各找一句)
(1)拟人句:                                                 
(2)比喻句:                                                 
作者选取了哪些动植物来描绘秋天美丽的景色的?
(1)植物:                                                   
(2)动物:                                                   

来源:2014年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语文-12.听听,秋的声音同步阅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物学家发现,猴子会使用不同的声音来报告各种各样的敌人的来临。如遇见豹子,它们会发出狗叫一样的“汪汪”声;瞧见秃鹫,则发出一种低沉的喉音;碰上逼近的毒蛇,便一连串地吐出急促的“嘶嘶”声。
大雁的语言变化主要表现在音调的强弱上。当雁群在茫茫月光下沉睡时,担任哨兵的大雁却睁大了眼睛,不时地从喉管中发出迟钝的“嗒嗒”声,这是告诉同伴:平安无事,安心睡吧。要是发现了不祥之物,哨兵便马上发出尖锐的“叽叽”声,唤醒群雁,时刻准备转移。∥
最为奇妙的是,动物也有人类一样的“方言土语”。从事鸟类研究的专家通过观察发现:美国密执安湖畔的乌鸦无论如何也不能与意大利佛罗伦萨郊区的乌鸦通话,城市的乌鸦与农村的乌鸦相互之间都不能理解对方的“语言”。
动物的语言是非常有趣的。蜜蜂以其辛勤劳作的特性精熟于舞蹈语言;萤火虫则以光色、光频、闪光时间来通话;生活在南部美洲漆黑山洞的油乌竟能使用超声波进行联络,仿佛人类使用电台一样.//
掌握动物语言在科学技术的许多研究领域中都是大有可为的.苏联的鸟类学家在大森林中用广播播放表示欢迎的鸟类语言,吸引了大批的益鸟在林中定居,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当成群结队的被法令规定禁捕杀的大海豚在渔轮周围调皮捣蛋,从而影响作业时,一阵阵表示危险的“嘟嘟”的鱼类语言传入水中,顷刻之间,捣蛋鱼似的大海豚便统统逃之夭夭了。∥
找出文中与下列词语意思相反的词。
响亮()缓慢()敏捷()
安全()远离()迁徙()
写出至少4种文中列举的动物的语言及它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要概括一下短文第1、3段的段意。
第1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说研究动物的语言有什么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课文按__________顺序描写了三峡的秋天,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的美丽景色,歌颂了三峡的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江三峡分为哪三个峡: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有的全部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好看极了;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刺儿,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请用“==”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海里不可能有一半是鱼,文章这样说的意思是                                                       
请用“有的…有的…有的…”说句话。
                                                                
请用“~~”划出一句比喻句,这句话是把          比作           

来源:2015年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语文22.富饶的西沙群岛同步阅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报纸上有什么东西这样令人着迷呢?惊天动地的新闻,回肠荡气的故事,是不会天天有的。不过,形形色色的消息,五花八门的知识,同样会像磁铁一样吸引着人们。世界天天在变化,社会天天在发展,新人新事新科技层出不穷。这样报纸就天天有新内容,每天都会使你有新的感受,给你新的启发。报纸的诱惑力如此之大,怎可一日不读它呢?
用“      ”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这样”报纸就天天有新内容,每天都会使你有新的感受,给你新的启发。“这句话中一连用了三个”新“,第一个”新“表示           ,后两个”新“说明              
报纸的诱惑力体现在哪里?请用文中的原话来描述。
                                                   
报纸的诱惑力如此大,你准备怎样去读报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课内阅读
当恐怖分子的飞机撞向世贸大楼时,银行家爱德华被困在南楼的56层。到处是熊熊的大火,门窗的爆裂声震耳欲聋,他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已没有生还的可能,在这生死关头,他掏出了手机。
爱德华迅速按下第一个电话。刚举起手机,房顶忽然坍塌,一块水泥重重地将他砸翻在地。他一阵眩晕,知道时间不多了。于是改变主意按下了第二个电话。可还没等电话接通,他想起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又拔通了第三个电话……
爱德华的遗体在废墟中发现后,亲朋好友沉痛地赶到现场,其中有两人收到过爱德华临终前的手机信号,一个是他的助手,一个是他的私人律师,可遗憾的是,两人都没有听到爱德华的声音。他们查了一下,发现爱德华遇难前曾拔出三个电话。
第三个电话是打给谁的?说了些什么?他俩推断,很可能与爱德华的银行或遗产归属权有关。可爱德华无儿无女,又在五年前结束了他失败的婚烟,如今只有一个瘫痪的老母亲,住在旧金山。
当晚,律师赶到旧金山,见到了爱德华悲痛欲绝的母亲。听了律师说明的情况后,母亲泪流满面地说:“他的电话是打给我的。”律师严肃地说:“请原谅,夫人,我想我有权知道电话的内容,这关系到您儿子庞大遗产的归属权问题,他生前没有立下相关遗嘱。”可母亲摇摇头说:“爱德华的遗言对你毫无用处,先生。我儿子在临终前,只对我说了一句话……”
律师含着激动的泪水告别了这位痛失爱子的母亲。
不久,一家报纸在醒目的位置刊登了“9·11”灾难中一名遇难者的生命留言:妈妈,我爱你!
为什么说“妈妈,我爱您”这句话是一名公民的“生命留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中最让人感动的是哪个电话?从这个电话中,你能想到些什么?对你的人生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理解。
电灯的诞生
爱迪生从白炽灯着手试验。他把一小截耐热的东西装在玻璃泡里,当电流把它烧到白热化的程度时,便由热而发光。他首先想到炭,于是就把一小截炭丝装进玻璃泡里,可刚一通电马上就断裂了。
“这是什么原因呢?”爱迪生拿起断成两段的炭丝,再看看玻璃泡,过了许久,才忽然想起噢,(  )这里面有空气,空气中的氧又帮助炭丝燃烧,(  )它会马上断掉!”于是他用自己手制的抽气机,尽可能地把玻璃泡里的空气抽掉。
一通电,炭丝果然没有马上烧掉。但8分钟后,灯还是灭了。
那么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耐热材料才好呢?
爱迪生左思右想,熔点最高、耐热性较强的要算白金啦!于是,爱迪生和他的助手们,用白金试了好几次。可这种熔点较高的白金,(  )使电灯发光时间延长到两个小时,(  )不时要自动熄掉再自动发光,仍然很不理想。而且这种以白金为材料做成的灯,价格太高了,谁愿意花这么多钱去买只能用两个小 时的电灯呢?
爱迪生并不气馁,继续着自己的试验工作。他先后试用了钡、钬、钴等各种稀有金属,效果都不是很理想。
过了一段时间,爱迪生对前边的实验工作做了一个总结,把自己所能想到的各种耐热材料全部写下来,总共有1600种之多。可试来试去,结果总是难以令人满意。
后来他从围巾上扯下一根棉纱,在炉火上烤了好长时间,棉纱变成了焦焦的炭。他小心地把这根炭丝装进玻璃泡里,一试验,效果果然很好。
爱迪生非常高兴,紧接着又制造了很多棉纱做成的炭丝,连续进行了多次试验。电灯的寿命一下子延长到13个小时,后来又达到45个小时。
⑴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热(  );气(  )
⑵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⑶爱迪生开始试制电灯,第一次使用           做灯丝,结果               
第二次作了改进,使用                做灯丝,结果                
⑷用“    ”画出文中的反问句,并改成陈述句。
                                                                          
⑸读完这篇短文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4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tiǎo zhàn tái
挑 战 台:
乌鸦反哺
乌鸦不仅聪明,而且很孝顺父母。
乌鸦小时候,都是由它爸爸妈妈飞出去找食,然后回来一口一口地喂给它们吃。渐渐地,小乌鸦长大了,乌鸦的爸爸妈妈也老了,飞不动了,不能出去找食了。
这时,长大的小乌鸦没有忘记爸爸妈妈的哺育之恩,也学着它们的样儿,天天飞出去给它们找吃的。不管是呼呼地刮着大风,还是哗哗地下着大雨,小乌鸦一点也不怕。它从东飞到西,又从南飞到北,找到了吃的,就叼回来,一口一口地喂它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吃饱了,它自己才吃。
小乌鸦多爱它的爸爸妈妈啊!
(1)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请标出序号。
(2)照样子写句子。
例:小乌鸦多爱它的爸爸妈妈啊!
                                         
(3)乌鸦小的时候,爸爸妈妈是怎样对它们的?用“~~”画出有关的句子。
(4)小乌鸦的爸爸妈妈老了,飞不动了,不能出去找食了,长大了的小乌鸦是怎样对爸爸妈妈的?用“——”画出有关句子。
(5)长大了的乌鸦为什么会对爸爸妈妈这么好?因为(    ) A它找到了很多食物,吃不了。
B它没有忘记父母的哺育之恩,很孝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学语文说明方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