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南沙群岛
传说仙女下几时,在辽阔的南中国海上撒下了一串串晶莹的珍珠,这就是美丽的南沙群岛。南沙群岛位于祖国的最南端,二百多座岛屿、礁盘xīng luó qí bù(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片浩瀚的大海上①____________,在小岛上②____________。茫茫南沙,汇入了祖先搏击风浪的汗水;片片岛屿,留下了祖先生息繁衍的烟火。
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她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贮存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仅曾母暗沙,就以丰富的石油储量而享有“第二波斯湾”的美誉。
南沙也是个迷人的世界。天是一片③____________,海是一块④____________。远望水天相连,翡翠和蓝玉合璧,蔚为壮观。俯瞰清澈明亮的海水,龙虾、燕鱼、海龟五彩缤纷,令人 xīn kuàng shén yí( )。碧波浩淼的南沙海域,连浪涛都是美的。每一个浪头都托起洁白的浪花,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是欢迎的人群在挥舞着花束。可以肯定,将来的南沙群岛会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
作为中国人,怎能不为美丽富饶的南沙群岛而讴歌呢!
1.把文中的拼音写成汉字。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仰视——( ) 浑浊——( )
3.依次填入文中划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开垦、种植 ②航行、捕鱼 ③蓝玉 ④翡翠
B.①航行、捕鱼 ②开垦、种植 ③蓝玉 ④翡翠
C.①航行、捕鱼 ②开垦、种植 ③翡翠 ④蓝玉
D.①开垦、种植 ②航行、捕鱼 ③翡翠 ④蓝玉
4.对文中划横线的一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举“曾母暗沙”丰富的石油储量,说明南沙群岛的富饶。
B.南沙群岛中最富饶的是曾母暗沙岛。
C.曾母暗沙石油储量与波斯湾石油储量进行比较。
_________________
山上的寺院里有头驴,每天都在磨房里辛苦拉磨,天长日久,驴渐渐厌倦了这种píng dàn( )的生活。它每天都在寻思,要是能出去见见外面的世界,不用拉磨,那该有多好啊。不久,机会终于来了,有个僧人带着驴下山去驮东西,它兴奋不已。
来到山下,僧人把东西放在驴背上,然后返回寺院。没有想到,路上行人看到驴时都虔诚地跪在两旁,对它顶礼膜拜。一开始,驴大惑不解,不知道人们为何要对自己叩头跪拜,慌忙躲闪。可一路上都是如此,驴不禁飘飘然起来,原来人们如此崇拜我。当它再看见有人路过时,就会趾高气扬地停在马路中间,心安理得地接受人们的跪拜。
回到寺里,驴认为自己身份gāo guì( ),死活也不肯拉磨,僧人无奈,只好放它下山。驴刚下山,就远远看见一伙人敲锣打鼓迎面而来,心想,一定是人们前来欢迎我,于是大摇大摆地站在马路中间。那是一队迎亲的队伍,却被一头驴挡住了去路,人们愤怒不已,棍棒交加……驴像过街的老鼠飞一般地逃回寺里。此时它已经奄奄一息,临死前,它愤愤地告诉僧人:“原来人心险恶啊,第一次下山时,人们对我顶礼膜拜,可是今天他们竟对我狠下毒手。”
僧人叹息一声:“guǒ zhēn( )是一头蠢驴!那天人们跪拜的是你背上驮的神像啊。”
人生最大的不幸就是:忘记自己是谁了。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劳苦( ) 疑惑不解( )
2.根据文中的拼音写词语。
3.读文章填空。
(1)那头驴第一次下山时人们对它顶礼膜拜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下山时,人们对它棍棒交加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驴第二次离开寺院,却遭到行人的棍棒袭击,它回到寺院,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文章取个题目,写在横线上。
阅读。
艾糕糕
郊外的春天,从脚下一直铺到天边,浅绿色,翠绿色,深绿色,还有各种花的黄色、白色、紫色……我在草地上躺下来,忽然,感觉到一种似曾相识的香气萦绕在身边。“艾草!”我一个激灵坐了起来,眼前真是一片郁郁葱葱的艾草。家乡这个时候该是家家户户都在做艾糕糕了吧?
小时候,每当清明前后,我总爱提着篮子去采艾草,等篮子满了,便一蹦一跳地唱着歌回家去让妈妈做艾糕糕。我总要看着妈妈把艾草揉进米粉里,看着洁白的粉团渐渐变成绿色。然后,自告奋勇地去烧火,一边烧,一边嗅鼻子,看锅里飘出艾糕糕的香味没有……
想着想着,心里便盈满了淡淡的芳香,是艾糕糕的香味,也是家乡的香味……
◆在文中画出写“我”十分喜爱艾糕糕的句子。
◆你从文章最后一段体会到了什么?
还给谁
1971年的夏天,我在A国上大学。
不知是抵达此地的第几个漫漫长日了,我从一个职业招聘的地方走回住处。那时候身上只剩下一点点生活费,居留是大问题,工作没有着落,前途的茫然使我将步子压得很慢,穿过校园时,头是低着的。
远远的草坪边躺着一个金发青年,好似十分注意地在凝望着我。他看着我,我也知道,没有抬头。他站起来了,仍在看我。他又蹲下去在草坪上拿了一样什么东西,于是这个人向我走过来。
步子跨得那么大,轻轻地吹着他的口哨——不成腔调又愉快的曲子。
我不认识走过来的人,没有停步。
一片影子挡住了我的去路。那个吹着口哨的青年,把右手举得高高的,手上捏着一根碧绿的青草,正向我微笑。
“来!给你!”他将小草当做一件珍宝似的递上来。
我接住了,讶然地望着他,然后忍不住笑了起来。
“对,微笑,就是这个样子。嗯,快乐些……”他轻轻地说。
说完他拍拍我的面颊,将我的头发很亲热地弄乱,眼神送过来一丝温柔的鼓励,又对我笑了笑。
然后,他双手插在口袋里,悠闲地走了。
那是我到A国后第一次收到礼物。
小草,保留了许多年。那个人,连名字都没有办法知道,他的脸在记忆中也模糊了,可是直到现在,我也没有办法忘记他。
很多年过去了,我常常觉得欠了这位陌生人一笔债,( ):将快乐和信心传递给另外一些人。将这份感激的心,化作一声道谢,一句轻微的赞美,一个笑容,一种鼓励的眼神……送给似曾相识的面容,那些在生命中擦肩而过的人。
我喜爱生命,十分热爱它,只要生活中一些小事使我愉快,活下去的信念就更加热切,虽然是平凡的日子,活着仍然是美妙的。这份能力,来自那根小草的延伸,将这份债,不停地还下去,就是生存的快乐了。
(1)作者从几方面写出到A国后情绪低落?(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6~11自然段中,刻画了金发青年的语言、动作、神态,体现出他是怎样理解生活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的哪句话应放在“( )”中。( )(3分)
A.一笔无法偿还的债
B.一笔没有债主的债
C.一笔可以归还的债
(4)第14自然段中的“一笔债”指的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加点的句子指的是哪些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揭示了怎样的生活哲理?(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正的慷慨
①一场龙卷风袭击了我们家附近的一座小城,那里的许多家庭损失惨重,报纸上一张照片触动了我的心。照片上,一个年轻的女人站在一座完全被毁坏的房屋前面,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低垂着眼站在她的身边,旁边还有一个小女孩用手抓着妈妈的裙裾,眼睛盯着镜头,目光里充满了慌乱和恐惧。在相关的文章中,作者给出了照片上每个人的衣服尺寸。我注意到他们衣服的尺寸与我和孩子衣服的尺寸很接近。这是教育我的孩子帮助那些比他们不幸的人的好机会。
②我将照片贴在冰箱上,把他们的困境向我的一对7岁的双胞胎儿子--布兰德和布雷特以及3岁的小女儿梅格安作了解释:“我们有这么多东西,这些可怜的人现在却什么也没有。我们应该把我们的东西和他们分享。”我从阁楼上拿下3只大盒子放在地板上。当男孩子们和我一起把一些罐装食品和其他一些不易腐坏的食物、肥皂等装进其中一只大盒子的时候,梅格安怀里抱着鲁西--她爱极的布娃娃来到我们面前。她紧紧地将它搂在胸前,把她圆圆的小脸贴在鲁西扁平的、被涂上颜色的脸上,给了它最后一个吻,然后,将它轻轻地放在其他玩具的上面。“噢,亲爱的,”我说,“你不必把鲁西捐出来,你是那么喜欢它。”
③梅格安严肃地点了点头,眼睛里闪烁着被她强忍着没有流出来的眼泪:“鲁西给我带来了快乐,妈妈。也许,它也会给那个小女孩带去快乐的。”
④我突然意识到,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把自己不要的东西捐赠给别人,而真正的慷慨却是把自己最珍爱的东西给予别人。诚挚的仁爱,是一个3岁的孩子希望把一个虽然破旧却是她最珍爱的布娃娃送给那个小女孩。而我,本来是想教育孩子的,结果却从孩子那儿受到了教育。
⑤男孩子们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布兰德什么也没说,走进房间拿着他最喜欢的圣斗士出来了。他稍稍犹豫了一下,看了看梅格安,把它放在鲁西的旁边。布雷特的脸上露出了温和的微笑,眼睛里闪着光,跑回房间拿来了他的宝贝火柴盒汽车,郑重地放到盒子里。
⑥我把我的那件袖口已经磨损得非常厉害的棕褐色夹克衫从那个放着衣服的盒子里拿出来,然后把上个星期刚买的一件绿色的夹克衫放了进去。我希望照片上那个年轻女人会像我一样喜欢它。
(1) 文题“真正的慷慨”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概括填空)(2分)
(2) 文中哪些事件体现了人物“真正的慷慨”?试举例说明。(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3)联系文中每个人物在捐出自己东西时的表情、动作和语言,举例分析其内在的思想感情。(4分)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他们“真正的慷慨”的举动中,你联想到了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还给谁
1971年的夏天,我在A国上大学。
不知是抵达此地的第几个漫漫长日了,我从一个职业招聘的地方走回住处。那时候身上只剩下一点点生活费,居留是大问题,工作没有着落,前途的茫然使我将步子压得很慢,穿过校园时,头是低着的。
远远的草坪边躺着一个金发青年,好似十分注意地在凝望着我。他看着我,我也知道,没有抬头。他站起来了,仍在看我。他又蹲下去在草坪上拿了一样什么东西,于是这个人向我走过来。
步子跨得那么大,轻轻地吹着他的口哨——不成腔调又愉快的曲子。
我不认识走过来的人,没有停步。
一片影子挡住了我的去路。那个吹着口哨的青年,把右手举得高高的,手上捏着一根碧绿的青草,正向我微笑。
“来!给你!”他将小草当做一件珍宝似的递上来。
我接住了,讶然地望着他,然后忍不住笑了起来。
“对,微笑,就是这个样子。嗯,快乐些……”他轻轻地说。
说完他拍拍我的面颊,将我的头发很亲热地弄乱,眼神送过来一丝温柔的鼓励,又对我笑了笑。
然后,他双手插在口袋里,悠闲地走了。
那是我到A国后第一次收到礼物。
小草,保留了许多年。那个人,连名字都没有办法知道,他的脸在记忆中也模糊了,可是直到现在,我也没有办法忘记他。
很多年过去了,我常常觉得欠了这位陌生人一笔债,( ):将快乐和信心传递给另外一些人。将这份感激的心,化作一声道谢,一句轻微的赞美,一个笑容,一种鼓励的眼神……送给似曾相识的面容,那些在生命中擦肩而过的人。
我喜爱生命,十分热爱它,只要生活中一些小事使我愉快,活下去的信念就更加热切,虽然是平凡的日子,活着仍然是美妙的。这份能力,来自那根小草的延伸,将这份债,不停地还下去,就是生存的快乐了。
(1)作者从几方面写出到A国后情绪低落?(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6~11自然段中,刻画了金发青年的语言、动作、神态,体现出他是怎样理解生活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的哪句话应放在“( )”中。( )(3分)
A.一笔无法偿还的债
B.一笔没有债主的债
C.一笔可以归还的债
(4)第14自然段中的“一笔债”指的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加点的句子指的是哪些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揭示了怎样的生活哲理?(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风,最善裁剪
孙 震
春风的手里,我想,一定有一把(灵活 灵巧)的小剪刀呢。你看,春风走来,山山水水,全都穿上时髦的新潮服,款式多俏丽!
数迎春花最性急,等不得春天拿出整体设计,急匆匆,就把一串一串金色花搭上墙头,向世界(报告 汇报)春消息。还有那些不起眼的荠菜、苦菜,以及众多没有姓名的小草,全都让春风剪出一蓬蓬欢喜,沐浴在暖暖的阳光里。
而那亭亭玉立河边湖畔的柳树们,最是温柔好脾气。它们让春风随意修剪,长长的披肩发于是柔曼如瀑,每一根柳树梢头,都震颤着春的音符,垂挂着春风活泼的相思。你可曾听到春风和垂柳的絮语?戏水的鸭子们呷呷地叫着,难道它们已触摸到河水奔涌的春意?
春风迈着(轻盈 轻微)的步履,走呀,走呀,走到哪里,哪里就被剪裁得年轻漂亮,一派青春的飞扬,一片纯真的绚丽!然而,春风也有难为的题材:你看那无边湖水的碧绿,似是难以下剪的绸缎。春风踱来踱去,还是无法剪出满意的款式。柳树说,那就不剪了吧,请它做面镜子,照照我们的新姿!
告诉你,春风还想给我修剪呢。春风,是把我当成一棵小树了。她用(轻轻 柔柔)的手指,将我的头发吹起来,又拂过去。我想说:春风,谢谢你!真的,我也想长得和春天一样美丽……
1.划去文中括号里不合适的词语。
2.为什么说“春风,最善裁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 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1)“它在这里”中的“它”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这句话把“我”比作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为什么说“我很快乐, 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快乐阅读 快乐生活(11分)
读书,兴趣很重要。我真正发自内心的读书兴趣,应该追溯到1980年代初期。那个时候,整个社会,读书学习的风气,特别浓厚。我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我赶上了改革开放的时代,读书学习的时代。
读书,是多么好的事情啊!可是现在,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这么认为。“读书有什么用?”“现在都忙挣钱了,谁还有时间看书?”有人这么说。我感到,读书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而且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前途的大事情。我想说的是,读书人,自古就有兼济天下的胸怀。把自己的读书体会、读书感悟,拿出来与其他人交流分享,营造读书氛围,倡导全民阅读,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古人云:“良田不耕长荒草,人不读书子孙愚。”还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古人的话不能全信,但也不是没有道理。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说:“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这是一种怎样的胸襟、感情和决心啊!中华民族勤劳而富有创造精神,创造了灿烂的五千年的文化。耕读传家一直是我们的光荣传统和生活理念,崇尚读书、倡导读书也一直是我们所追求的、所积极实践的。无论是从国家、民族的角度,还是从个人的角度、个人的体会,我都觉得应该读书,读好书,做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他人的文化人。
柳斌杰先生说:“我很早就养成了读书的习惯。”“我过去一年至少看200本书。现在大概也是。”我觉得现在,尽管人们比较忙,但是只要你想读书,就一定能够挤出时间来。读书要趁早,书到用时方恨少,所以一定要早点读书,能多读尽量多读。实在不能多读,也不要太勉强。我的态度是,快乐读书,快乐生活。不读则已,要读就要认真地读,快乐地读。读书不要把人搞得痛苦不堪,难以忍受,要是那样不如不读。
忙里偷闲,多读,勤读,快乐地读,读经典,读传记,读课本,读报刊,日积月累,在不知不觉中便有了变化,有了提高。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很好、很快乐、很自豪的。读书不必讲究新旧,只要是好书,都可以拿来看;也不必讲究形式,只要读着舒服、读着惬意、读着高兴,怎么读都可以。让我们快乐阅读,快乐生活,尽情享受读书和生活的无限美好。
(1)“溯”字我们不认识,应该使用 查字法,先查 ,再查 。在字典里“溯”有以下解释:①逆着水流的方向走;②往上推求或回想。在“追溯”中应该选择第 种解释。(2分)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4分)
①胸襟—— ②崇尚——
(3)请你写出两句关于读书的名言。(2分)
(4)读了短文,你觉得作者倡导我们要怎样读书?(3分)
(12分)
书是知识的宝库。人们常说:“开卷有益。”当你打开五彩缤纷的图书,你便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动人的小说,美丽的诗歌,感人的童话……让你爱不释手,给你带来无穷的快乐。书不仅是知识的宝库,而且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一位大文豪说过:“读一本好书就仿佛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寂寞时,它会给我们安慰;有疑难时,它会给我们解答;遇到挫折时,它会给我们鼓舞和力量;迷失方向时,它会给我们指出光明的方向。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2分)
( )的宝库 ( )的小说 ( )的诗歌 ( )的童话
(2)用“‖”把这段话分成两层,并写出每层的意思。(4分)
(3)文中画“____”的句子是一个什么句子?起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说“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的理由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仿照短文中画“ ”的句子,试着写一个这样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永恒的书
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是通过各种物质形式保存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就是文字。因而,在我们日常的精神活动中,读书便占据着很大的比重。一般而言,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关注精神生活的人会对书籍毫无兴趣。“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高尔基说的这句话,非常贴切地表明了这一点。
然而,古今中外的书不计其数(shǔ shù),该读哪些书呢?从精神生活的角度出发,我们也许可以极粗略地把天下的书分为三大类。一是完全不可读的书,这种书只是外表像书罢了,实际上是毫无价值的印刷垃圾,不能提供任何精神的启示、艺术的欣赏或有用的知识。在今日的市场上,这种以书的面目出现的假冒伪劣产品比比皆是。二是可读可不读的书,这种书读了也许不无益处(chǔ chù),但不读却肯定不会造成重大损失和遗憾。世上的书大多属于此类。我把那些专业书籍也列入此类,因为它们只对有关专业人员才可能是必读书,对于其他人却是不必读的书,至多是可读可不读的书。三是必读的书,这类书每一个关心人类精神历程和自身生命意义的人都应该读,不读便会是一种欠缺和遗憾。
应该说,这第三类书在书籍的总量中只占极少数,但绝对量仍然非常大。它们实际上是指人类文化宝库中的那些不朽之作,即所谓经典名著。这些伟大作品不可按学科归类,不论它们是文学作品还是理论著作,都必定表现了人类精神某些永恒的内涵,因而具有永恒的价值。在此意义上,我称它们为永恒的书。要确定这类书的范围是一件难事,事实上不同的人就此开出的书单一定有相当的出入。不过只要开书单的人确实有眼光,就必定都会选中一些最基本的好书。例如,他们决不会遗漏掉《论语》《史记》《红楼梦》这样的书,柏拉图、莎士比亚、托尔斯泰这类作家的著作。
在我看来,真正重要的倒不在于你读了多少名著,古今中外的名著是否全读了,而在于你要有一个信念,那便是非最好的书不读。有了这样的信念,即使你读了许多并非最好的书,你仍然会逐渐找到那些真正属于你自己的最好的书,并且成为它们的知音。事实上,对于一个具有独特个性追求的人来说,他的必读书的书单绝非照抄别人的,而是在他自己阅读的过程中形成的,这个书单本身也体现着他的个性。正像罗曼·罗兰在谈到他所喜欢的音乐大师时说的:“现在我有我的贝多芬了,犹如已经有了我的莫扎特一样。一个人对他所喜爱的历史人物都应该这样做。”
费尔巴哈说,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至少就精神食物而言,这句话是对的。从一个人的读物大致可以判断他的精神品位。一个在阅读和深思中与古今哲人文豪倾心交谈的人,与一个只读明星轶闻和凶杀故事的人,他们当然有着完全不同的内心世界。天下好书之多,一辈子也读不完,我们岂能把只有一次的生命浪费在读无聊的东西上。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2分)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意思。(4分)
遗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比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认为什么样的书才是永恒的书?(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5自然段“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的含义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纵观全文,作者对读书提出了哪些建议?(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段赏析屋。读课文语段,完成练习。
(1) 我看的闲书可多了,《彭公案》《济公传》《施公案》《三侠五义》我都看。我是主张看闲书的,为什么呢?
①“我”是谁?课题中为什么称他为“大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 主张看闲书的理由是什么?联系上下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________首诗,________篇古文,这是最________的要求。
①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②这句话表达了季老对读书的什么见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继续往前走,我眼前一亮。啊,福海真美呀!湖水环绕着一个小岛,碧水又在群山之中。小岛的中央有不少的亭台楼阁,显得典雅美丽。湖水( ),像一块晶莹透亮的水晶石;湖水平静极了,像一面光亮的明镜;湖水青绿,又好似一块无瑕的翡翠。湖水映着蓝天,好像一条艳丽的蓝纱巾,映在水中的山、阁、桥、树就像纱巾的点点花纹。群山就像个大托盘,托着湖水这块美丽的翡翠。那小岛好像翡翠中间镶嵌着一颗( )的珍珠,群山上的青松好像是卫护托盘、翡翠、珍珠的钢铁战士。那一座座小桥就像一条条翡翠上的彩带,与群山相连,微风吹过,湖水泛起鱼鳞似的花纹,一闪一闪的。阳光照在上面,万点金光,( )。湖水映照着怪石丛林,鸟语花香。苍松挺立的群山环绕着赛过珍珠的湖光水岛。这里湖映山、山环水,一片湖光山色,真是( )。
1.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恰当的填入文中的括号内,再依次写在横线上。
美不胜收 清澈见底 光彩照人 灿烂夺目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
2.作者写福海公园的美,首先写了湖水的三个特点:( )、( )、( );接着写了映在湖水中的像蓝纱巾的( ),像点点花纹的( )、( )、( )、( );然后写了湖周围的( ),湖中小岛像( );最后写了阳光照在水面的景色,通过描写这些景物,抒发了作者( )。
3.用“像……像……又似……”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wáng hu áng)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lín líng)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péng féng)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fú fó)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1.选择文中括号内正确的读音,画“√”。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景观( ) 仿照( ) 仿佛( ) 饱览( )
3.课文是从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个方面来描写圆明园的,其中第_________个方面写得最详细。
4.圆明园在园林建筑上有三个主要特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篇幅介绍圆明园辉煌的过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联系上下文,说说从加点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春天来了!我们( )到了她,我们( )到了她,我们( )到了她,我们( )到了她。她在( )上荡秋千,在( )尾巴上摇啊摇;她在( )、( )嘴里叫,在( )、( )枝头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