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语文 / 试卷选题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练习卷5

读拼音,写词语。(6分)
(1) 爸爸有一手chǎo cài(   )的绝活。
(2) 你去走一tàng(  ),不要再yóu yù(   )了。

来源:2014年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练习卷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读书(hǎo hào),读(hǎo hào)书,(hào hǎo)读书。同学们,开始读书吧!

来源:2014年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练习卷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词语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 游世界(环绕)
B. 流光彩(充满而流出来)
C. 别出心(决定)

来源:2014年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练习卷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鉴、侣、酸”等字组成合适的词语,再填进句子的括号里。(6分)
(1)林海音读书时家里很穷,自己买不起书,只能到书店去看书。经常看到晚上才回家。那时她已经站了两个多小时,感觉已经是            
(2)学了本组课文,我发现走遍天下以书为        ,行程才不会孤独。
(3)作文训练,需要(   )和模仿,但更需要呕心沥血地去创作。

来源:2014年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练习卷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画去括号内不恰当的词语。(2分)
(1)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 陆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
(2)最近出了一本书,(鼓励 勉励)小朋友们要背诗。

来源:2014年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练习卷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情境写成语。(3分)
(1)季羡林大师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学者。他的学问可大了,简直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可真爱读书,读起书来简直就是                               

来源:2014年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练习卷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句子,体会句子的妙处。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作者将书喻为           ,充分表达出了对书的     。更重要的是朋友次次相见,故地日日都去,却不会生厌,反而有新的感觉,新的收获。以常见的事物为喻,生动而又巧妙地说明了一本书可以                     

来源:2014年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练习卷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来说一说。(6分)
通过课外积累,同学们一定积累了好多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朱熹说的“读书三到”是指:_______________,而刘向则把“书”比作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_。外国也有许多名人对读书发表了自己的言论,如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年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练习卷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你对本单元课文的理解填空。(答案不唯一)(12分)
(1)本组课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是有关        的。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明白了:                                                                       
(2)作者在写自己爱看书的时候,用了很多表达方法,如《窃读记》主要运用          ;《走遍天下书为侣》一课主要运用了                     等方法;《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一课是访谈录的形式。苗苗和季羡林大作家一共谈了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         ;二是                  ;三是                 ;四是               

来源:2014年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练习卷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窃 读 记(节选)
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1)读一读,按顺序排列作者细微的心理变化。(4分)
狂喜 暗喜 庆幸 急切 不灰心
(暗喜)→(   )→(   )→(   )→(   )
(2)作者善于用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请用“·”标出这段话中一系列动词并写在下面。想想这些动词表现了“我”怎样的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画出最能体现“我”对书如饥似渴的词语。(2分)

来源:2014年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练习卷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永恒的书
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是通过各种物质形式保存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就是文字。因而,在我们日常的精神活动中,读书便占据着很大的比重。一般而言,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关注精神生活的人会对书籍毫无兴趣。“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高尔基说的这句话,非常贴切地表明了这一点。
然而,古今中外的书不计其(shǔ shù),该读哪些书呢?从精神生活的角度出发,我们也许可以极粗略地把天下的书分为三大类。一是完全不可读的书,这种书只是外表像书罢了,实际上是毫无价值的印刷垃圾,不能提供任何精神的启示、艺术的欣赏或有用的知识。在今日的市场上,这种以书的面目出现的假冒伪劣产品比比皆是。二是可读可不读的书,这种书读了也许不无益(chǔ chù),但不读却肯定不会造成重大损失和遗憾。世上的书大多属于此类。我把那些专业书籍也列入此类,因为它们只对有关专业人员才可能是必读书,对于其他人却是不必读的书,至多是可读可不读的书。三是必读的书,这类书每一个关心人类精神历程和自身生命意义的人都应该读,不读便会是一种欠缺和遗憾。
应该说,这第三类书在书籍的总量中只占极少数,但绝对量仍然非常大。它们实际上是指人类文化宝库中的那些不朽之作,即所谓经典名著。这些伟大作品不可按学科归类,不论它们是文学作品还是理论著作,都必定表现了人类精神某些永恒的内涵,因而具有永恒的价值。在此意义上,我称它们为永恒的书。要确定这类书的范围是一件难事,事实上不同的人就此开出的书单一定有相当的出入。不过只要开书单的人确实有眼光,就必定都会选中一些最基本的好书。例如,他们决不会遗漏掉《论语》《史记》《红楼梦》这样的书,柏拉图、莎士比亚、托尔斯泰这类作家的著作。
在我看来,真正重要的倒不在于你读了多少名著,古今中外的名著是否全读了,而在于你要有一个信念,那便是非最好的书不读。有了这样的信念,即使你读了许多并非最好的书,你仍然会逐渐找到那些真正属于你自己的最好的书,并且成为它们的知音。事实上,对于一个具有独特个性追求的人来说,他的必读书的书单绝非照抄别人的,而是在他自己阅读的过程中形成的,这个书单本身也体现着他的个性。正像罗曼·罗兰在谈到他所喜欢的音乐大师时说的:“现在我有我的贝多芬了,犹如已经有了我的莫扎特一样。一个人对他所喜爱的历史人物都应该这样做。”
费尔巴哈说,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至少就精神食物而言,这句话是对的。从一个人的读物大致可以判断他的精神品位。一个在阅读和深思中与古今哲人文豪倾心交谈的人,与一个只读明星轶闻和凶杀故事的人,他们当然有着完全不同的内心世界。天下好书之多,一辈子也读不完,我们岂能把只有一次的生命浪费在读无聊的东西上。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2分)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意思。(4分)
遗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比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认为什么样的书才是永恒的书?(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5自然段“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的含义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纵观全文,作者对读书提出了哪些建议?(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年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练习卷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习作。(请另附纸)(30分)
同学们,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有哪些书陪伴你同行?你和书之间又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呢?不妨将自己的经历写下来。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来源:2014年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练习卷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