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题(每空2分,共14分。)
小燕同学设计了下图装置用于探究绿色植物的生理。实验前将甲装置放到黑暗处48小时后,移出装置经阳光照射3小时;摘下A.B两个叶片,分别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漂洗后滴加碘液染色。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氢氧化钾的作用下,A叶片与B叶片形成一组 ,其变量是空气中的 。
(2)叶片经过酒精隔水加热是为了溶解掉叶片中的 ,使后面的染色效果更加明显。
(3)A.B叶片经过染色后,能被染成蓝色的是 (选填“A”或“B”)叶片。因为该叶片能进行光合作用,并且制造出有机物—— ,植物的光合作用在该叶片细胞的 中进行。
(4)该实验设计的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需要 。
下图是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对照实验,请分析总结实验结果。(共5分)
说明:甲组为常温下 ,乙组为低温下。
(1)本实验共有 组对照实验。
(2)已萌发的种子所满足的外部条件是 、 、 。
(3)若该种子为双子叶植物的种子,你认为它可能是 。(填“蚕豆”或“玉米”)
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存在着细菌等大量的病原体。我们能够健康地生活,原因之一是我们的皮肤具有屏障作用,植物果实的果皮也同样具有屏障作用。下面为某探究活动小组的同学利用西红柿进行的模拟探究活动。
实验用品:洁净塑料袋4个,果皮完整、大小相同的新鲜西红柿4个,等量的西红柿腐烂物2份。
探究过程:将4个西红柿洗净、擦干,处理方法如下表所示,放入塑料袋中密封,均放置在25℃的环境中,四天后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编号 |
处理方法 |
实验结果 |
1号 |
果皮完整,不与腐烂物接触 |
不腐烂 |
2号 |
果皮完整,与腐烂物接触 |
不腐烂 |
3号 |
果皮划破,不与腐烂物接触 |
轻度腐烂 |
4号 |
果皮划破,与腐烂物接触 |
? |
请根据上述探究过程,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1号西红柿在本探究实验中起的是 作用。
(2)请你预测4号西红柿的实验结果为 。(填“不腐烂”、“轻度腐烂”或“严重腐烂”)
(3)在免疫学上,人体皮肤的这种屏障作用属于 免疫。
(4)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促使其产生抵抗该病原体的 ,从而参与病原体的清除。
(5)某人不慎被疯狗咬伤,患上了狂犬病。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分析,该患者属于 。
将一盆植物和一只小白鼠一同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中(如下图),并做以下实验:
(1)将此装置放在阳光下,由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小白鼠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提供了____________,所以小白鼠和植物在一段较长时间内不会死亡。由此可见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性,它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__________ ,释放 ___________ 。
(2)将此装置放在黑暗环境中,小白鼠不久将死亡,原因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若取出装置中的绿色植物,小白鼠死亡时间将会_________,由此可见在黑暗环境中绿色植物吸收了环境中的__________ 。
我会探究
小明做了观察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请你帮他回答问题:
试管 |
加入物质 |
控制条件 |
检验方法 |
1号 |
馒头碎屑+2 mL唾液 |
37 ℃水溶10分钟 |
加两滴碘液 |
2号 |
馒头碎屑+2 mL清水 |
37 ℃水溶10分钟 |
加两滴碘液 |
(1)该实验的实验试管和对照试管分别是 试管。
(2)1号、2号试管经过充分振荡后,出现的现象分别是 。
(3)发生该现象的原因分别是:1号 ,2号 。
(4)本实验用37 ℃水溶,是因为 。
下图为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据图回答问题。
(1)两个锥形瓶中装的液体是__________________。
(2)吸入气体时应该捏紧__________处的橡皮管,呼气时应该捏紧__________处的橡皮管。
(3)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瓶内的液体变浑浊。
(4)在本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___瓶。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在研究家畜炭疽病时,利用绵羊做了一次著名的实验,方法见表格。
分组 |
第一次处理 |
第二次处理 |
||
方法 |
结果 |
方法 |
结果 |
|
甲组绵羊 |
注射脱毒病菌 |
无病症 |
注射活性病菌 |
无病症 |
乙组绵羊 |
不注射任何病菌 |
无病症 |
注射活性病菌 |
有病症 |
分析问题并作出回答:
1、甲组绵羊在第二次注射后没有发病是因为在低毒疫苗的刺激下产生了 ,获得了 。
2、乙组绵羊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
3、人类的计划免疫中,如接种乙肝疫苗,相当于实验中的 (选填“甲组”或“乙组”)
4、为了防止炭疽病危害人群或家畜,每个国家都在流行爆发期对可疑进口物品进行例行的病毒学检疫,采取这一措施是属于 。
阅读下列资料并分析回答问题
资料一:如下图所示,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碰掉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盖,喝到了牛奶。从此,它学会了偷喝门前奶瓶中的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
(1)当大山雀第一次偶然喝到牛奶,这属于先天性行为,这种行为是由 决定的。
(2)大山雀第二次根据第一次经验,又去打开瓶盖偷饮牛奶的行为属于 行为。
(3)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用同样的方式偷饮牛奶,这行为也属于 行为,这种行为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繁衍。
资料二:为了探究如何保鲜肉汤,某校生物科技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将甲、乙两装置装好,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目的是杀死细菌。然后将甲、乙两装置都放在25℃环境中,几天后,同学们发现:肉汤能够保鲜的装置是 ;实验中设置的变量是 。
实验结束后,同学们把乙装置的玻璃管取下,然后将肉汤放到冰柜中,结果一周后发现肉汤还是新鲜的。这说明 。通过上所述实验可知:细菌繁殖的条件是 。
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校的小型农业生态园内,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和科学探究活动。他们选取了长势和重量完全相同的三株玉米苗甲、乙、丙,分别放置在温室内进行无土栽培(培养条件见下表)
在光照、温度等其他条件都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培养一段时间后,三株玉米苗的长势和重量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碳是玉米进行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填“原料”或“产物”)。
(2)实验显示,甲玉米苗比乙玉米苗长得快,你认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甲和丙玉米苗的长势,丙的长势明显比甲弱,可见,玉米苗的生长还需要_______。
(4)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甲、乙、丙三株玉米苗的重量都增加了,重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玉米苗体内的___________增多了。
(5)本实验设计的明显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员老师的帮助下,选取栽培于花盆中正常生长的牵牛花为实验材料,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接着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此装置放于黑暗处一昼夜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这三片叶取下,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②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分别向甲、乙、丙三片叶上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将此装置放入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
(2)在光下放置数小时后,发现两玻璃瓶的内壁上有小水珠,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3)叶片甲滴加碘液后出现的现象是 ,这一现象可以说明 。
(4)叶片乙、丙滴加碘液后分别出现的颜色变化是 ,这说明 。
(5)要使实验达到预期的结果,装置中两个玻璃瓶上的塞子要密封好,目的是
。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请据图分析回答(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1)首先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 ,然后将甲、乙装置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从甲装置和乙装置中各取一片叶,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变蓝色的是 装置中的叶片。此实验现象可以证明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如果乙装置中的清水换成澄清的石灰水,要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乙装置必须放在 环境中,其目的是防止植物进行 。
(3)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罩内壁出现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 ,水分是通过叶片上的 散失的。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实验来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步骤如下:
①在广口瓶中加入蒸馏水至上图所示位置(蒸馏水加热后迅速冷却,基本没有空气也没有二氧化碳),取新鲜的、生长旺盛的沉水植物若干枝放在广口瓶中,并安装好实验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把上述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观察有无气泡产生。
③打开开关K1、K2,由导管A向瓶内用力吹起2~3分钟后,关闭K2,把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约5分钟后,就会看到有气泡冒出。容器的水则受气体的挤压由导管A的管口处排出(根据水的排出量,可推知产生的气体量)。
④当广口瓶中产生的气体达一定量时打开K2,取一根带有火星的卫生香迅速放在导管B的管口处,观察现象。
阅读后请回答:
(1)向装置吹入气体前,阳光照射下有无气泡产生? ,此步骤是否可以省略并说明理由 。
(2)步骤④中观察到卫生香的现象是 。
(3)请推测此探究实验的结论:① ;② 。
某同学学习了开花结果后,想观察一下玉米怎样结出果实、种子的。于是种了一些玉米,让他感到意外的是,用其他植物的花粉进行授粉的玉米,没有结出果实、种子。于是他产生了疑问:植物体要结出果实和种子,是不是一定要授同种植物的花粉呢?
(1)请问:假如他要用实验证明自己的疑问,应该做出的假设是 。
(2)实验过程中,他重新种植了一些玉米(不考虑季节影响),并将这些玉米平均分成差不多的甲、乙两组。快开花时,将所有雄花去掉,并分别用半透明纸袋将玉米雌花花穗包起来,其意义是 。
(3)分别采集玉米和其他植物的花粉。将玉米花粉撒到包好的甲组玉米雌花穗上。其他植物的花粉撒到包好的乙组玉米雌花花穗上。根据假设可以预测,能够形成果实的一组是 。
(4)要设计另一组的意义是 .
(5)这种实验不能够只种两株玉米,也不能只进行一次实验,还不能局限一种植物进行实验,请说出其中的道理 。
新采摘的玉米果穗具有甜味,但放一段时间后甜味便降低。如果采摘后放在沸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再保存,甜味可保留较长一段时间;如果采摘后放在35~4O℃的温度下,甜味消失得更快;如果采摘后马上放人冰箱中冷藏,也可使甜味的保持时间延长。请回答:
(1)放一段时间后,甜味降低的原因是 。
(2)沸水浸泡一段时间后再保存,甜味可保留较长时间的原因
。
(3)放在35~4O℃的温度下,甜味消失得更快的原因
。
(4)放在冰箱中甜味时间延长的原因是 。
(5)通过上述实验,可证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