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某同学进行的“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
编号 |
实验装置设计 |
实验过程 |
实验现象 |
1 |
在培养皿中铺层吸水纸,在纸上放10粒大豆种子,并向培养皿中倒人适量的水 |
将培养皿放在橱柜中 |
5天后大豆种子萌发了 |
2 |
在培养皿中铺层吸水纸,在纸上放10粒大豆种子,并向培养皿中倒人适量的水 |
将培养皿放在冰箱的冷藏层中 |
5天后大豆种子没有萌发 |
根据此项探究实验进行分析。
(1)这个探究实验设计的变量是_________,起对照作用的实验是_________(填写装置编号)。
(2)通过实验现象分析,这个探究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除此条件外,种子的萌发还需要的外界条件有_________。
(3)通过这个实验,说明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 )
A.环境会影响生物的生活 B.生物的生活会适应环境
C.环境与生物的生活无关 D.环境与生物的生活相互影响
(6分)春雨绵绵,润物无声。然而有一种雨水,却被人们称作“天堂的眼泪”、 “看不见的杀手”,对生态环境具有很强的破坏力。这样的雨水叫做酸雨。酸雨是由于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硫等进入大气后,在水的凝集过程中形成硫酸等酸性物质造成的。酸雨对植物的生长会有影响吗?某生物兴趣小组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以下是他们进行的探究实验:
①在一个花盆里播30粒小麦种子,等它们长成幼苗后做实验。
②向醋酸中加入清水,配制成“模拟酸雨”。
③向花盆里的小麦幼苗喷洒“模拟酸雨”,每天一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④持续一段时间后,花盆中小麦幼苗叶片变黄直至全部死亡。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此实验中,他们作出的假设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他们的实验设计不够严谨,请你帮助改进完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根据他们的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有人认为只要用1粒小麦种子做实验就行了,你认为是否合理,并简述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为了减少酸雨的形成,我们应该怎么做?(答出2条即可,每条一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锦州五中七年级同学们以生长迅速的玉米幼根为研究对象,探究了“根什么部位生长最快”。下面是其中一个班的同学们所设计的方案及连续三天测量结果的平均值。
探究方案设计 |
分段 时间 |
A |
B |
C |
D |
选取玉米的一条幼根,自幼根尖端向上等距离画分为4段,将幼苗放在培养皿中培养 |
第一天 |
2mm |
2mm |
2mm |
2mm |
第二天 |
4mm |
7mm |
2mm |
2mm |
|
第三天 |
10mm |
13mm |
3mm |
2mm |
(1)此探究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你所学到的知识,你认为根生长的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设计了两组实验装置,用来探究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如下图)。他所使用的材料用具有烧杯、吸水纸、标签、清水、绿豆种子等
(1)根据两组实验装置填写下表。
探究的因素 |
水 |
空气 |
温度 |
处理方式 |
利用实验一的A与C装置进行对比处理 |
|
|
预期效果 |
|
|
|
(2)由此得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
在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时,某小组同学正在讨论探究计划,他们按甲、乙、丙、丁(即①、②、③、④)的顺序依次发言。你看,一个人一个主意。请你来分析其中蕴含的科学方法。
(1)丙提出的方法在科学研究中叫做____________,本实验采用这种方法最主要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与丁提出的实验方案,可使实验结果更为可靠的是_________的。因此,生物科学研究中,在同时有活体和模型可供选用的情况下,应首选___________作为实验材料。
(3)丁提出的实验方案中的A、B分别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游泳中的作用,它们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_____________。
(4)乙认为,几个鳍同时摆动不易观察单个鳍的作用,应对某个鳍的作用单独进行研究。乙的观点反映了科学实验要遵循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甲提出的直接观察的方法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但可以为探究过程中____________提供依据。
㈠春天的时候许多同学都会养蚕,那么多的蚕宝宝养在一起,它们之间是否是一个具有社会行为的群体?为什么?(4分)
㈡实验探究(11分)
蚯蚓是常见的一种动物。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并完成后面的探究活动。
⑴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通过________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昼伏夜出,以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__和其他有机物为食。(3分)
⑵探究蚯蚓在玻璃板和粗糙的纸上运动速度的快慢。
①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②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③制定计划:
取一条活的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运动,并测量它在2 min里蠕动的距离。
将这条蚯蚓放在粗糙的纸上,观察它的运动,也测量它在2 min里蠕动的距离。
如此进行3次,求出蚯蚓在玻璃板和糙纸上各自运动的平均距离。
对比结果,得出结论。
④ 实施计划(按实验计划进行)
在观察过程中,你如何保证蚯蚓能正常呼吸?(2分)
⑤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为了探究废电池对水体的污染,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A.将一节5号电池破碎,浸泡在1000 ml的清水中2~3天; |
B.在4只鱼缸上分别贴标签甲、乙、丙、丁; |
C.在4只鱼缸中分别放入等量的清洁无污染的河水; |
D.在4只鱼缸中分别放入50 ml、100 ml、200 ml、400 ml电池浸出液; |
E、再向各鱼缸中分别放入5条金鱼,定时喂养同种饲料,观察并记录情况。结果如下:
|
甲 |
乙 |
丙 |
丁 |
所加浸出液的体积/ mL |
50 |
100 |
200 |
400 |
鱼存活的平均天数 |
15天 |
12天 |
7天 |
1天 |
根据以上设计,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E步骤中,放入各鱼缸的金鱼必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是否需要设置对照组?____________该如何设置?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时,做了如下实验:
(1)提出问题:水对种子的萌发是否有影响?
(2)作出假设:
(3)设计实验:
①取培养皿二个,在培养皿内铺一层吸水纸.
②将 ,均匀置于二个培养皿内。
③设置对照实验:(请选择下列与假设一致的合适选项填在横线上)
甲培养皿 ,乙培养皿 。
A.水淹没种子 | B.放在适温下 | C.不加水 | D.放在冰箱里 E .加适量水 |
④每日定时观察其变化情况,并记录。
(4)实验现象: 。
(5)实验结论:_ 。
下图是美国青年学者米勒设计的一个模拟实验装置,用以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里的气体相当于 ,与现在大气成分相比,其主要区别是A装置里气体中不含有 。正负电机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界里的 。
(2)B装置里的液体相当于 ,实验后 可检验到其中含有 等有机小分子物质。
(3)此实验证明: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从 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的。
果汁生产厂家常常利用果胶酶破除果肉细胞的细胞壁(内含果胶)来提高出汁率。为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 将果胶酶与苹果泥分装于不同试管,在10℃ 水浴中恒温处理 10 分钟,如图 A ;
② 将果胶酶与苹果泥混合,再次在10℃水浴中恒温处理 10 分钟,如图 B ;
③ 将步骤 ② 处理后的混合物过滤,收集滤液,测果汁量;
④ 再取等量的果胶酶与苹果泥,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重复以上实验,并记录果汁量如下表:
温度/ ℃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果汁量/mL |
8 |
13 |
15 |
25 |
15 |
12 |
11 |
10 |
请回下列问题:
(1)苹果的果实是由_______________发育而来的;
(2)果胶酶只能对果胶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体现了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果显示,当温度为_______________℃左右时,果胶酶的活性较高;
(4)进行实验 ①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腐肉生蛆”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甲乙两同学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到底谁的观点是对的呢?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Ⅰ.请补充完整探究方案:
①把一块鲜肉切成 (填写“相同”或“不同”)大小的两块,分别放在完全相同的两个广口玻璃瓶里,编号为:A、B。
②在A玻璃瓶口覆盖纱布,B玻璃瓶口敞开,并把A、B两瓶同时侧放在 (填“有”或“无”)苍蝇出没的适宜条件下。
③每天观察并记录两个玻璃瓶中肉的生蛆情况。
Ⅱ.实验结果:数日后,A、B两瓶中的鲜肉均腐败,并在B玻璃瓶的腐肉上发现了蛆, A玻璃瓶内则没有蛆。
Ⅲ.实验结论:实验的结果支持了 同学的观点。
Ⅳ.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中的变量是 。
(2)导致A、B两个瓶中鲜肉腐败的原因是鲜肉水分充足,有机物丰富, 大量繁殖。
(3)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可采用的防止鲜肉腐败的方法有 (请举出一例)。
为了探究食品上滋生微生物的某些条件,将新鲜猪肉和水加热煮沸一段时间,冷却,取澄清的猪肉汁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一:将等量的猪肉汁分别加入标有A、B、C的三只锥形瓶中。静置1小时,然后用脱脂棉花塞住瓶口。
步骤二:把A锥形瓶放入电冰箱的冷藏室内,冷藏室的温度为6℃。
步骤三:把B锥形瓶放在实验室的桌子上,此时室温是25℃。
步骤四:把C锥形瓶加热煮沸后,放在实验室的桌子上,此时室温是25℃。
步骤五:几天后,用放大镜对三只锥形瓶内的猪肉汁进行观察,结果记录在右表内(观察不到微生物,用“-”表示;观察到有微生物,用“+”表示;微生物较多用“+ +”表示;微生物很多用“+ + +”表示)。
锥形瓶 |
观察结果 |
A |
+ |
B |
+ + + |
C |
-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步骤三、四,你认为实验中的变量是 。(填选项字母)
A.温度 B.水分 C.是否有活的微生物
(2)通过A、B两只锥形瓶的实验及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根据以上实验,请你写出一条日常生活中保存食品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