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细菌结构模式图,请按图回答问题:
(1)图中1 ,2 ,3 ,4 ,5 ,6 .(填名称)
(2)细菌的基本结构是 、 、 .(填名称)
(3)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 .
(4)细菌的生殖方式是 .
(5)细菌的细胞质内没有 ,所以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认真阅读三个材料后分析:(8分)
材料一:“新叶伸向和煦的阳光,蚱蜢觊觎绿叶的芬芳。它们为生存而获取能量,能量在细胞里流转激荡!”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教材主编朱正威先生的著名诗句。
材料二:2010年,英国媒体爆出:南亚发现新型超级病菌NDM-1,其称谓应是耐药性细菌。它可怕之处是它对抗生素的抵抗能力。事实上,所有“超级细菌”是由于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基因突变。除了吃药打针,我们吃的鸡鸭鱼肉之中也有许多抗生素。专家呼吁,预防更多的细菌突变成超级细菌,关键是整个社会要在各个环节上合理使用抗生素,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己的免疫力。自身免疫力是对付超级细菌的最好武器。
材料三:由“肠病毒”感染的手足口病,病死率比较高,严重威胁儿童的身体健康。卫生部对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切实做到“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另外,在全国开展的卫生整顿活动,对我们防控手足口病也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1)请根据材料一回答:
①以诗句中提到的生物(或生物体的某部分)为基础,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条食物链,此食物链至少要含有2种消费者。
②根据上述诗句所表达的生物学意义,用示意图(反应式)表示植物某生理作用过程。
(2)请根据材料二回答:
①超级细菌的细胞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相比,最显著的差异是没有 。
②由上述材料可以知道,在安全用药方面应该做到 。
(3)请根据材料三回答:
①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是 ,它没有细胞结构,由 、 构成。
②从传染病预防的角度看,“在全国开展的卫生整治活动”这一措施属于 。
如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做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能保鲜,另一瓶则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了。请回答:
(1)甲图中肉汤仍然保鲜的是________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肉汤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________进入瓶内。
(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 )
A.瓶子的大小 B.细菌的有无 C.肉汤的多少
乙图中控制该变量的方法是将瓶颈打断,而甲图中控制变量的方法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实验证实了细菌( )
A.是自然发生的 B.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下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瓶),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请回答:
(1)甲图中肉汤仍保鲜的是 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 进入瓶内。
(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 )
A.瓶子的大小 B.细菌的有无 C.肉汤的多少
(3)乙图中控制该变量的方法是将瓶颈打断;而甲图中控制变量的方法则是
。
(4)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是否要经过重复多次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
抗生素能有效地杀死细菌,事实果真如此吗?对此,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青霉素杀菌作用的实验,他们的实验步骤及观察结果如下:
①实验步骤。把几滴土壤细菌培养液加在培养皿的营养琼脂上,然后把一些小圆纸片浸在不同浓度的青霉素中,再放在培养皿的营养琼脂表面,另外两片浸了蒸馏水的圆纸片也放在培养皿的营养琼脂表面(见下图)。把培养皿盖上盖,放在37℃的恒温箱内一天。
②实验现象。一天后取出培养皿,实验现象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把几滴土壤细菌培养液加在培养皿的营养琼脂上,这个步骤是细菌、真菌培养方法中的_____________。
(2)将培养皿放在37℃的恒温箱内一天,温度设定在37℃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浸有蒸馏水的两个圆纸片周围没有出现清晰区,它们在实验中起___________作用。浸有不同浓度青霉素的圆纸片周围都出现没有细菌菌落的清晰区,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清晰区越大,表明圆纸片浸有的青霉素浓度_____________。
(4)观察实验现象时,看到的细菌菌落的形态特点是:菌落比较小,表面_____________。每个菌落是由_____________个细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5)实验前要将培养皿、营养琼脂、圆纸片等各种器具进行高温灭菌,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营养琼脂煮沸后胶化为固态物质用来培养细菌,这些固态物质叫做_____________。
(7)青霉素是由_____________产生的物质,这种生物与细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请回答:
(1)甲图中肉汤仍保鲜的是 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 进入瓶内。
(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
A.瓶子的大小 B.细菌的有无 C.肉汤的多少
(3)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为此,巴斯德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 法。
(4)在生态系统中,细菌和真菌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参与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
右图是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的实验:
他使用了两种瓶来作实验,宽口瓶和鹅颈瓶。两瓶中放入相同的肉汤,并敞口放入同样的环境中(空气、温度、湿度、光照完全相同),而且瓶内和外界空气都是相通的,放置一周后,宽口瓶中的肉汤腐败了,而鹅颈瓶中的肉汤没有腐败。
(1)在这个实验中,为了探究细菌产生的原因,他设置两瓶其他条件都相同,只有一个条件不同,这样的实验叫 实验。
(2)本实验的变量是 。
(3)本实验的对照组是 ,实验组是 。(填宽口瓶或鹅颈瓶)
(4)本实验说明了细菌的产生是 。
A.自然发生的 B.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探究实验作了如下设计:
材料用具: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若干个、无菌棉棒、标签纸、培养箱
检测环境:手和教室的空气
实验设计:
第一步:取3个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编号为1、2、3,将标签贴在培养皿的底部;
第二步:取1支无菌棉棒,擦取某同学的手心,打开1号培养皿,将棉棒在培养皿上涂抹,盖好封严;打开2号培养皿,将其暴露在教室空气中约10分钟,盖好封严;3号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
第三步:将1、2、3号培养皿放置在培养箱中培养,每天观察一次,并作好记录。
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
(2)设计3号的目的是 ,它最适合与 号实验组合成对照试验,其实验变量是 。
(3)科学地讲,3号是否可以作为1号实验的对照组 ,理由是 。
为了研究生命你能够否自然发生的 问题,19世纪60年代,法国学者巴斯德进行了 著名的 鹅颈烧瓶试验 :
⑴ 鹅颈烧瓶放入培养液后要进行灭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第一步实验的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⑶第二步的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的变量是( )
A、瓶的大小B、细菌的有C、无肉汤的多少
(5)巴斯德的鹅颈烧瓶试验是否经过重复多次才能得出结论?( )
A、是 B、不是
(6)巴斯德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方法( )
A、巴氏消毒法B 、腌制法 C、脱水法
小刚同学为探究如何保鲜肉汤作了以下实验(见下图)
小刚同学将甲、乙两装置装好后,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若干分钟,然后都放在室温25摄氏度的环境中若干天。回答下列问题:
(1)能够保鲜的装置是 。
(2)小刚这个实验中的实验变量是 。
(3)甲乙装置采取的消毒法是 消毒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