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与能量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
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中两种能量转换器
细胞壁及其作用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画细胞结构图及注意事项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动物细胞的结构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玻片标本的类型和制作
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
细胞的分裂
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及功能
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及功能
细胞的生长
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绿色开花植物由六大器官组成
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组织形成器官
器官构成系统和人体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
动物体人体的结构层次
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
生物与环境
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生物的特征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及其防治
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及其控制
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造成的影响及其防治
生态因素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特征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的流动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某些有害物质沿食物链积累
种群、生物群落的概念和特点
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生态农业
生物圈的范围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
种子的结构和成分
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双子叶植物种子与单子叶植物种子结构的异同
种子的知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种子的发芽率
幼根的生长
芽的结构和发育
茎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功能
茎的生长和年轮的形成
植株的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物质: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花的结构和分类
传粉和受精
双受精的过程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开花和结果的过程
常见植物的栽培过程
顶端优势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根系及其在土壤里的分布和意义
根的结构、作用与分类
根尖结构与功能特点
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过程
导管的位置和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筛管的位置和对有机物的运输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气孔的功能结构及开闭原理
蒸腾作用的意义
无机盐的类型及其对植物的作用
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茎进行的营养繁殖
合理灌溉
合理施肥
无土栽培
植物细胞的吸水、失水
土壤的成分、类型和作用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实质
光合作用的意义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
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植物的呼吸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
绿色植物对生物圈有重大作用
绿色植物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后果
植被的作用和保护植被
生物圈中的人
人的食物来源于环境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牙齿的结构和保健
胃和肠的结构和功能
各种消化腺的位置和功能
消化酶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注意合理营养
关注食品安全
营养物质的作用与缺乏时症状
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
人体内的血量
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心脏的工作示意图
血液循环的途径
动脉血、静脉血的概念
输血与血型
无偿献血原则及意义
血压
脉搏
出血的初步护理
淋巴
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肺的结构和功能
呼气和吸气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人工呼吸
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
煤气中毒及其预防
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
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排泄的概念、途径和意义
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尿液的形成
排尿及其意义
人粪尿的价值及处理
人体的新陈代谢
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生命活动
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脊髓和脑的结构及其功能
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非条件(简单)反射和条件(复杂)反射
人类神经活动的特征
神经系统的卫生保健
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
生长激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
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
肾上腺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
胰岛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
性激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
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共同作用
体液调节
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近视、远视形成的原因及矫正方法
眼的保健
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听觉的形成过程
耳的保健
人体皮肤的结构和主要功能
其他感觉器官
产热和散热平衡
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人类与动物的关系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动物的运动
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关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人体骨骼的组成
人的骨骼与直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
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骨的成分和物理特性
青少年保持正确姿势
骨骼肌与人体主要的骨骼肌群
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
骨、关节、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与运动的产生
体育锻炼对骨、关节和肌肉的影响
脱臼、骨折及其急救处理
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飞行、游泳、爬行、行走、奔跑
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动物运动的意义
动物的行为
动物行为的类型和特点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社会行为的特征
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生物的基本常识
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
人的生殖和发育
人体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人体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精子和卵细胞
受精过程
胚胎的发育和营养
人口增长过快的原因及其影响
计划生育和人口控制
动、植物的生殖和发育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环境条件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鸟卵的结构
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植物的有性生殖
植物的无性生殖
植物的扦插或嫁接
植物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关系
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及应用
植物组织培养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载体-DNA
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染色体的组成和性别遗传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遗传育种在实践上的应用
生物的变异
变异在实践上的意义
人类主要的遗传疾病
优生优育
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的多样性(一)
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和价值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自然保护区
生物的分类及分类单位
植物的分类
动物的分类
细菌、真菌等其他生物的分类
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
病毒的分类与噬菌体
病毒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菌落及细菌菌落与真菌菌落的区别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特点
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的特点
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细菌和真菌的区别
藻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苔藓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蕨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种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经济意义
被子植物分类单位和分类方法
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的主要区别
生物的多样性(二)
鱼类的主要特征
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鱼的生殖发育特点
鱼类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甲壳动物和其他水生动物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蚯蚓的特征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家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的概念及其区别
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
昆虫纲的主要特征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陆生动物及其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
水域环境的保护
水生动物及其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
飞行动物的特点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原始地球条件
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
生物进化的历程
生物进化的原因
人工选择及其意义
达尔文和自然选择学说
人类和动物的亲缘关系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生物学史
生物技术
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
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食品的腐败原因
食品保鲜的一般方法
现代生物技术
克隆技术
转基因技术
生物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未来的影响
生物仿生的应用
生物防治
试管婴儿技术
健康地生活
健康地度过青春期
健康的概念
调节情绪的方法
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青春期的身心变化及其卫生
传染病和免疫
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包括淋病)
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包括艾滋病)
病原体与传染病的病因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抗体和抗原
人体的免疫功能
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计划免疫及其意义
传染病的特点与分类
威胁人体健康的当代主要疾病
心血管疾病的危害和保健
呼吸系统疾病的危害和保健
癌症的危害
酗酒、吸烟和吸毒的危害
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毒品的危害与拒绝毒品
医药常识
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
安全用药的常识
急救的方法
血常规化验单
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的认识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调查的基本方法
科学探究实验(一)
生物实验中常用仪器及其正确操作方法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
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
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场所、原料和产物
测定反应速度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
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探究菜青虫取食的特点
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
探究蚂蚁的行为(如通讯)
探究蚯蚓的运动
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探究扦插材料的处理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律的影响
探究某些生态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
探究维生素C的含量
探究酸雨对农作物的生长影响
探究某种动物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
探究影响蚯蚓分布的环境因素
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科学探究实验(二)
观察血涂片
观察蛙蹼或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现象
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
探究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
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
探究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观察某种原生动物(草履虫)
解剖并观察双子叶、单子叶植物种子验证或探究种子成分
观察幼苗的根毛和根尖的纵切面
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横切面和叶片的表皮
膝跳反射实验
眼球成像的实验
探究食品保存的方法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请写出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如提出问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海南峨港学校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较易

实验法研究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重要步骤:
(1)
(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3)
(4)
(5)
(6)分析实验现象;
(7)得出结论。

  • 更新:2022-09-0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用生物学重要概念填空
⑴生物体亲代的性状在子代表现的现象叫;生物通过维持种的延续;同一物种内不同个体之间的性状差异叫
⑵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片段,是由基因控制的。生物以不同的方式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一些进行,后代的遗传信息来自于;一些进行,后代的遗传信息可能来自于
从不同方面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⑷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由;由
是生物亿万年进化的结果,是大自然的宝贵财富。
⑸人类祖先的使前肢从支持和行走中解放出来,这是起源和进化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的使用和制造,促进了大脑的发达。在群居性的劳动和生活过程中,原始人类逐渐产生了,加强了彼此间的合作与交流,逐渐形成了社会。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兴化常青藤学校初二下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较易

某研究小组对一数千人学校的学生进行校园环境满意度的调查。其中对校园绿化质量和空气质量调查问卷结果用多种方式统计如下:

调查项目
满意程度
绿化质量
空气质量
人数(人)
比例(%)
人数(人)
比例(%)
很满意
112
74.7
58
38.7
满意
32
21.3
72
48.0
不满意
6
4.0
20
13.3

(1)该研究小组采用的是(填“抽样调查法”或“普查法”)。调查表明学
生对绿化质量的满意率达到了%,(填“高”或“低”或“等”)
于对空气质量的满意率。
(2)图一中纵坐标y代表
(3)请在图二中按图示要求补充完善学生对空气质量的问卷调查结果。

图一图二

  • 更新:2022-09-0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实验法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 更新:2022-09-0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2008年我国政府的“限塑令”实施后不久,就有厂家声称,他们生产的新型材料购物袋符合环保要求,能够代替现行塑料袋。请分析回答:
(1)政府“限塑”是因为:现行塑料袋进入生态系统后不能被分解,会造成环境污染。
(2)请你帮助环保部门完成下列实验设计,以鉴别该厂家说法的真实性。
实验步骤:
①取同一块肥沃菜地的适量土壤,混合均匀后,分别加入大小相等的甲、乙两个水槽中。
②取同样大小、同样重量的现行塑料袋和各2个分别放入甲、乙两个水槽中,用其中的土壤充分掩埋后,在同一地点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定时喷洒等量的蒸馏水,使土壤保持湿润。
③每隔一个星期,分别检查甲、乙两个水槽中实验材料的分解情况,并作好记录。
实验结果和结论:
如果一段时间后,掩埋在土壤中的该厂家生产的新型材料购物袋已经分解或部分分解,而现行塑料袋没有分解,则证明;如果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二者都没有分解,则证明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南省湘潭市上学期七年级生物测试题(二)
  • 更新:2022-09-0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容易

目前,铅污染已成为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隐形杀手”。调查发现,血铅增高对儿童神经系统发育、智力发展等方面存在负面影响。威胁儿童的铅污染有四大来源:①汽车尾气污染; ②家居装饰用品污染;③玩具和学习用品污染;④食品污染,如爆米花、松花蛋等都含有铅。

组别
A组
B组
注射溶液类别[
含1.83%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
含3.66%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
血红蛋白含量
初始测量
60
61
第一次(g/L)
53
50
第二次(g/L)
47
40
第三次(g/L)
35
29

血铅含量对人究竟有什么影响呢?有人做了这样一组实验,将质量2.0~2.5千克的20只家兔分为两组:A组用含1.83%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B组用含3.66%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分别每组每3天皮下注射1次,10mg/kg剂量,每隔10天测一次血红蛋白;实验结果见下表:
(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血铅含量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何影响?
(2)上述实验还缺少对照组,请你帮助设置一个对照实验: 将10只家兔用_____________,每3天皮下注射1次,10mg/kg剂量,每隔10天测一次血红蛋白。
(3)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是在与氧结合。(A.肺泡B.组织细胞 C.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 D.肺泡外毛细血管)
(4)比较A、B两组的数据,简要叙述上述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结合题中所给信息,提一条防止儿童铅污染的合理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省潍坊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 更新:2022-09-0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容易

海鲜馆里有一道菜叫“西施舌”(一种贝类)炒“九层塔”(一种香料植物),媒体报道九层塔中含有黄樟素,小明看了报道以后:
①小明猜测微量黄樟素会导致癌症
②于是,他准备了两组老鼠,一组长期喂含有微量黄樟素的食物,另一组喂正常的食物
③一年后,两组老鼠都没有患癌症
(1)上文中步骤①属于科学探究方法中的哪一步?()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收集资料 D.设计实验方案

(2)步骤②采用的是探究活动中常用的_______________实验,其变量是______________。
(3)根据小明的实验结果,说明他最初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的。(填“成立”或“不成立”)
(4)通过这个实验的结果,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铁中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 更新:2022-09-0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容易

为了研究“唾液及牙齿的咀嚼”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某同学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方案,然后将4支试管放到37℃温水中5分钟,取出后分别加入2毫升的碘液,摇匀,观察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1号
将0.5克馒头块放入1号试管,注入2ml唾液,进行充分搅拌
2号
将0.5克馒头块放入2号试管,注入2ml清水,进行充分搅拌
3号
将0.5克馒头碎屑放入3号试管,注入2ml唾液,进行充分搅拌
4号
将0.5克馒头碎屑放入4号试管,注入2ml清水,进行充分搅拌

(1)如果把2和4作为一组实验,目的是研究_________的作用。
(2)如果要研究正常摄食情况下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应选择的实验组合是 ____和______。
(3)往3、4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的颜色变化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你对此现象的解释是

  • 更新:2022-09-0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容易

动物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苍蝇、老鼠人见人厌,你能发现它们有利的一面吗?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 更新:2022-09-0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容易

为了探索如何保鲜肉汤,某生物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将甲、乙两装置装好,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然后都放在25度环境中,几天后,同学们发现,能够保鲜的装置是,实验中设置的变量是,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的目的是。实验后,同学们把乙装置的玻璃管拿下,然后将肉汤放到冰柜中,结果一周后发现肉汤还是新鲜的。这说明。综上所述,细菌繁殖的条件是

  • 更新:2022-09-0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容易

(6分〉请你根据进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活动的体会,认真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的问题是
(2)作出的假设是
(3)探究过程中,实验的变量是。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你确定的变量引起的,要采用。所以要设置两种环境。

来源:2012届江西省抚州市教研室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 更新:2022-09-0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容易

实验题[
(1)根据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时首先将天竺葵放在黑暗中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
2.将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滴加碘液后叶片变成蓝色,说明叶片中产生了___________。
4.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根据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回答问题:
1.鼠妇喜欢生活在_________环境中。
2.在实验中进行多次统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中用10只鼠妇而不用1只鼠妇的目的是__________。
(3)根据观察动植物细胞结构实验回答:
说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不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2-09-0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容易

小明同学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想出了一个实验方案: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的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的条件下,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在实验过程中,除了有无_______ 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_______,因此,甲、乙两组要用相同的树叶。
(2)因为细菌_______ ,所以在实验过程中要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3)经过一段时间后,_______ 组的树叶腐烂了,说明细菌对植物的遗体
有_______作用。

  • 更新:2022-09-0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容易

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活动中,用10只鼠妇而不用1只是为了

  • 更新:2022-09-0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较易

初中生物调查的基本方法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