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是某兴趣小组在学习碱的性质时进行的探究活动,请要求回答问题。
(1)通过分析实验一可知,氢氧化钠会吸收空气中的 。
(2)实验二中观察到3个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A>B>C,可证明CO2能与NaOH、Ca(OH)2反应,其中C瓶在实验中起 作用。
(3)晓晓查阅资料了解到往Ba(OH)2溶液中滴加或通入下列图2中物质会产生如下现象:A中溶液显红色,B、C、D中均产生白色沉淀。
①写出D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OH﹣,所以,碱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上述关于Ba(OH)2性质的实验不能体现碱的相似性质的是 (填字母序号)
(4)冬冬发现工业上使用的氢氧化钠固体标签如图3所示,于是对其所含杂质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
【提出猜想】
猜想I:查阅资料可知,工业用氢氧化钠可能含有NaCl。
猜想Ⅱ:工业用氢氧化钠可能含有Na2CO3,原因是 (用简洁的文字表述)。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①取适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 |
固体全部溶解 |
/ |
②向①所得溶液中滴加过量的 |
一开始无明显变化,一会儿后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
样品中含有Na2CO3 |
③向②所得溶液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样品中还含有Na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A中集气瓶内水的作用是 。
(2)B中集气瓶内水位最终约在刻度 处。
(3)C中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D中若加入的固体是NH 4NO 3,实验现象是 。
(5)E中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A、B、C、D、E分别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的部分反应和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且省略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条件),已知其中只有两种物质是氧化物,E是含有三种元素的物质。
(1)若D为水时,且A、B两物质能发生化合反应,请回答:
①写出A、E物质的化学式:A 、E ;
②A与B发生反应的现象为 。
(2)若D为二氧化碳时,请回答:
①写出A、C物质的化学式:A 、C ;
②按照图示所标明的物质关系,写出能生成空气污染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如图是氢气和氧气发生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B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
(2)A图所示物质属于 (填物质分类),从微观角度说明理由是 ;
(3)画出比氧元素多一个周期少一个族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碱式碳酸锌[Zn x(OH) y(CO 3) z]是制备功能材料ZnO的原料,其化学反应表达式为:Zn x(OH) y(CO 3) z ZnO+CO 2↑+H 2O(x、y、z为正整数)。小金设计了图甲所示装置对碱式碳酸锌的组成进行探究(装置气密性良好,药品足量,实验操作正确):
(1)图甲中装置B的作用是 。
(2)查阅资料发现,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充分加热等质量的碱式碳酸锌样品,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热温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实验中加热时,热分解装置的温度至少要达到 ℃(选填"200"、"300"或"400")。
(3)部分实验步骤为:"……加热前先通入N 2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关闭通入N 2的活塞,……控制一定温度下加热……"。实验过程中可根据 现象判断碱式碳酸锌样品已反应完全。
(4)小金取54.7g碱式碳酸锌样品(不含杂质),放置于热分解装置内,完全反应后测得装置A增重5.4g,装置B增重8.8g。则x:y:z的最简整数比为 。
今年5月,运用"蓝鲸一号"钻探平台,我国南海神狐海域首次实现可燃冰试采成功.
材料一: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H 4•8H 2O.它是天然气的固体状态(因海底高压).埋于海底地层深处的大量有机质在细菌的分解作用下,最后形成石油和天然气(石油气),其中许多天然气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的低温(2~5℃)与压力下结晶,形成"可燃冰".
材料二:"蓝鲸一号"钻探平台设计和建造过程刷新了多项世界纪录,它长117米,宽92.7米,高118米,质量为42000吨.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形成可燃冰需要一定的生态环境.
①海底地层深处,这些分解有机质的细菌能很好的生存,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 .这些细菌分解有机质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氧气,这些细菌与真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
②在开采过程中,极少量的垃圾废弃物没有对海洋环境造成破坏,这主要是因为海洋生态系统有 的能力.
(2)形成可燃冰的其中一个条件是有甲烷气源.
①可燃冰(CH 4•8H 2O)中C:H:O的元素质量比是 ,甲烷属于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②与石油、煤等化石燃料相比较,开采可燃冰的积极意义有(写一条) .(可燃冰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 4•8H 2O+2O 2 CO 2+10H 2O)
(3)如果南海海水的密度是1.03×10 3千克/米 3,"蓝鲸一号"钻探平台漂浮海面受到海水浮力是 牛,浸入海水的体积至少需要 米 3,开采出的可燃冰可以直接在管口点燃,说明已经成为气体,从固体变成气体的原因可能是 .
铜、铁是人类使用最早、应用广泛的金属.
(一)对古代制品的认识
青铜铸件、丝绸织品、陶瓷器皿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辉煌成就.
1、上述制品不涉及到的材料是 (选填序号).
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复合材料
2、如图1为出土文物古代青铜铸件"马踏飞燕".该文物能保存至今的原因可能是 (选填序号).
A、铜的活泼性弱 B、铜不会生锈 C、深埋于地下,隔绝空气
(二)铁、铜的冶炼
1、我国古代曾用孔雀石炼铜,涉及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uO+C 2Cu+CO 2↑.
2、铁、铜矿石有赤铁矿(Fe 2O 3)、磁铁矿(Fe 3O 4)、黄铁矿(FeS 2)、黄铜矿(CuFeS 2)等.CuFeS 2为二硫化亚铁铜,其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 .
(1)工业炼铁大多采用赤铁矿、磁铁矿.以磁铁矿为原料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炼铁不采用黄铁矿、黄铜矿,可能的原因是:
①黄铁矿、黄铜矿含铁量相对低;② .
(2)以黄铜矿为原料,采用生物炼铜是现代炼铜的新工艺,原理为:4CuFeS 2+17O 2+2H 2SO 4 4CuSO 4+2Fe 2(SO 4) 3+2H 2O.
向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Fe粉,得到FeSO 4溶液和Cu.
①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Fe 2(SO 4) 3=3FeSO 4, .
②FeSO 4溶液经蒸发浓缩、 、过滤等操作得到FeSO 4•7H 2O晶体.
(三)黄铜矿中铁、铜含量的测定
在科研人员指导下,兴趣小组称取25.00g黄铜矿(含少量Fe 2O 3和其它不含金属元素的杂质)模拟生物炼铜,使其全部转化为CuSO 4、Fe 2(SO 4) 3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得到Cu(OH) 2、Fe(OH) 3固体.
1、证明NaOH溶液过量的方法: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 溶液,无现象.
2、用图2装置对固体进行热分解实验.
【资料】
①在68℃时,Cu(OH) 2分解为CuO;在500℃时,Fe(OH) 3分解为Fe 2O 3.
②在1400℃时,CuO分解为Cu 2O和O 2,Fe 2O 3分解为复杂的铁的氧化物和O 2.
(1)装配好实验装置后,先要 .
(2)停止加热后仍需继续通N 2,可防止倒吸和 .
(3)控制不同的温度对A中固体加热,测得装置B和C中铜网的质量变化如表.
温度/℃ |
室温 |
100 |
550 |
1400 |
B装置/g |
200.00 |
201.80 |
205.04 |
205.04 |
C中铜网/g |
100.00 |
100.00 |
100.00 |
101.28 |
①此黄铜矿中铜、铁元素的质量分数:ω(Cu)%= ;ω(Fe)%= .
②复杂的铁的氧化物化学式为 .
盐城有漫长的海岸线,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请按要求填空。
(1)海洋为我们提供了营养丰富的食材。鱼虾富含的 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海带富含的 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
(2)今年5月我国在海域可燃冰开采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还含少量CO2等气体,可燃冰属于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若甲烷大量泄漏到大气中,会导致 ,使全球气候变暖;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3)镁在海水中主要以MgCl2的形式存在,MgCl2中Mg的化合价是 。观察图1,从元素含量角度分析,我国海域中镁位列第 位。
(4)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问题。
①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分子个数 B.分子质量
C.分子间隔 D.分子种类
②利用如图2装置得到淡水的方法与实验室通过 (填操作名称)净化水的方法原理相同。
(5)海水碳储存,可以缓解空气中CO2过多的问题,但海水的pH也在逐渐变小,同时软体生物贝壳也在逐渐软化、变薄和缩小。
①根据海水pH变化趋势判断:2000年时海水呈 性。
②“海洋酸化”的原因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③软化生物贝壳软化、变薄的原因是 。
高纯硅可用于制备硅半导体材料.制备高纯硅的主要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信息:石英砂的主要成分是SiO2,反应①化学方程式SiO2+2CSi+2CO↑
(1)石英砂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SiCl4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写出合理处理中间产物CO的一种方法 .
(2)反应③反应除生成高纯硅外,同时还生成一种化合物.请写出此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
(3)反应③如果H2中混入O2,从安全角度考虑,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
(4)若杂质不参加反应,利用反应①生产含硅质量分数为90%的粗硅2.8吨,计算至少需要焦炭多少吨?
A~H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E为氧化物且E为常见的液体,B、D为碱,H、G为单质,C为石灰石的主要成分,F为胃酸的主要成分;反应①为光合作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之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化学式为 ;E的化学式为 .
(2)B物质的一种用途为 ;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② ;③ .
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目前使用量最多的金属材料仍然是钢铁
(一)铁材料的有关知识
1.人类使用金属先后经历了"青铜"、"铁器"时代,直到近代才开始大量使用铝材料.
这也反映出Cu、Fe、Al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2.钢铁材料通常分为生铁和钢.如图1是我国1997年发行的纪念钢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的邮票.邮票通常密封保存在聚乙烯塑料袋中
①以上叙述中不涉及到的材料是 (选填序号).
A.合金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有机合成材料
②以赤铁矿为原料冶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钢铁露置在空气中易生锈,请提出防止其生锈的一种措施 .
(二)铁及其化合物的实验
1.将Fe粉溶于稀H 2SO 4,此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用点燃法检验生成的H 2前必须 .
2.向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白色Fe(OH) 2沉淀,随后沉淀变为灰绿色.
①生成Fe(OH)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白色沉淀变为灰绿色的原因之一是部分Fe(OH) 2接触空气生成Fe(OH)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生成的Fe(OH) 3分解为Fe 2O 3.
③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得到灰绿色固体,其组成为2FeSO 4•2Fe(OH) 2•Fe 2O 3〔相对分子质量为644].能证明固体已洗净的方法为 .
(三)灰绿色固体的热分解实验
兴趣小组称取此固体6.44g,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用如图2装置进行热分解实验.
【查阅资料】
①Fe(OH) 2在150℃~200℃时完全分解为FeO;
②FeSO 4在450℃~500℃时完全分解为Fe 2O 3,2FeSO 4 Fe 2O 3+SO 2↑+SO 3↑.
1.加热前后及过程中均通入N 2,加热前通N 2的目的是 .
2.控制温度在不同的范围对A中样品加热,测得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3所示.B装置中浓硫酸只能吸收SO 3和H 2O,当加热到t 1℃时,装置C中的现象为 .
①图3中E点对应的m 1= .
②图3中F点对应物质中Fe 2O 3的质量为 g.
③科研人员将F点所得剩余固体隔绝空气,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1400℃,得到纯净的磁性Fe 3O 4.已知加热过程中发生两个反应,且反应前后固体总质量不变.请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味精是常用的调味品,它的鲜味来自于其中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化学式是C5H8NO4Na,易溶于水,与AgNO3不反应),另外还含有NaCl,其它成分不考虑。请回答下列问题:
(1)味精中至少含有 (填数字)种元素。
(2)称取5.0g味精配制成50g溶液,量取蒸馏水的量筒规格是 (填字母)。
A.5mL B.10mL C.50mL D.100mL
(3)如图是配制过程,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填字母)。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④①③
(4)为测定NaCl在味精中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
①向所配制的50g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充分反应,检验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静置后,在上层清液中加入 (填化学式)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②在其它操作均正确的情况下,若在配制溶液过程中,仰视刻度量取蒸馏水,则所配制溶液中,谷氨酸钠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所测定的味精中NaCl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③精确测定AgCl沉淀质量为2.87g,则该味精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NaCl﹣58.5,AgCl﹣143.5 )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包饺子的食材有面粉、韭菜、瘦肉、植物油、食盐等。其中富含糖类的是 ,不含有有机物的是 。
(2)老年人缺 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
(3)塑料盆、铁锅,陶瓷茶杯等是生活常见用品,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4)活性炭能除去家庭装修中产生的有害气体,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5)加了洗涤剂的水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的 作用。
(6)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煮沸可以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B.工业废气直接排放会造成水污染
C.寻找合适的催化剂,利用光照使水分解是理想的制氢方法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能提高农作物产量,不会造成水污染
(7)过氧化钙( CaO 2) 能用于鱼类运输时的制氧剂,与水反应生成碱和一种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8)某注射用药液的配制方法如下:
①把 1.0g 药品溶于水配制成 4.0mL 溶液 a;
②取 0.1mL 溶液 a,加水稀释至 1.0mL,得溶液 b;
③取 0.1mL 溶液 b,加水稀释至 1.0mL,得溶液 c;
④取 0.4mL 溶液 c,加水稀释至 1.0mL,得溶液 d。
由于在整个配制过程中药液很稀,其密度都可近似看做1g/cm 3,1g 该药品可配制溶液d 的体积是 mL。
遂宁市大英县境内郯江河畔的“中国死海”,是北纬30度上又一神奇的景观.
(1)“中国死海”中天然盐卤水的溶质以氯化钠为主,并富含钾、钙、碘、溴等40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起到非常重要的改善和调节作用.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g
B.人体缺碘易导致骨质疏松
C.碘在化学反应中形成的阴离子符号为I﹣
D.一个碘原子核内有53个中子
(2)“中国死海”的现代水上运动、休闲、度假、娱乐、保健等水文化旅游元素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但也容易对郪江造成污染.请提出一条保护水资源的建议 .
(3)小西同学从郪江中取少量水样,观察到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为除去这些不溶性杂质,她应该采取实验操作的名称是 .
(4)浩瀚的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是巨大的天然宝库.从海水中提取溴,其中一种方案涉及到的化学反应为:2NaBr+Cl2=2NaCl+Br2,已知非金属单质也有类似金属单质与盐溶液之间的反应规律,由此可判断Cl2、Br2的活动性顺序是:Cl2 Br2(填“>”、“<”或“=”).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我国南海海域海洋资源极其丰富.
(1)2017年5月18日,南海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甲烷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2)渔民常在这一带从事捕鱼作业,鱼肉中含量最多的基本营养素是 (填序号)
A.蛋白质 B.糖类 C.油脂 D.维生素
(3)科学研究证明,水在光照和TiO2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河水和海水一样都是混合物.自来水厂利用河水生产饮用水的过程中常用活性炭的
性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检验饮用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可用 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