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钴[Co(OH)2]受热易分解,能与酸性溶液反应,可作涂料和清漆的干燥剂,制备方法为:①Co+2HCl=CoCl2+H2↑,②CoCl2+2NaOH=Co(OH)2↓+2NaC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钴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弱 | B.①为置换反应,②为复分解反应 |
C.氢氧化钴的化学性质稳定 | D.氢氧化钴可以干燥氯化氢气体 |
下列关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总结,正确的是
A.H2O、HCl、NaNO3均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属于混合物 |
B.Fe、Fe2+、Fe3+三种微粒的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 |
C.浓H2SO4、NaOH都具有吸水性,故它们都能用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
D.H2SO4、HCl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是因为都含H+离子 |
(1)下列关于氢氧化钡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 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 |
C.能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沉淀 | D.能与CO2反应生成水 |
(2)碱能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这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 (用符号表示)。
(3)根据下图可以看出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微观本质是 。
(4)请写出氢氧化钡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与CO2反应 ;
②与Na2SO4溶液反应 。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的是
A.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别与足量的Zn和Fe反应 |
B.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
C.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
D.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
根据事物的某些相似性类推其他的相似性,并预测类似的可能性,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与实际相符的是
①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②硝酸铵溶于水吸热,说明硝酸铵溶解时只有吸热过程没有放热过程
③浓盐酸试剂瓶敞口久置后变稀且质量减轻,所以浓硫酸敞口久置也变稀且质量减轻
④将5g某物质完全溶解在95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为5%
A.①④ | B.②③④ | C.① | D.①②③④ |
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
A |
向收集满
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1/3 体积滴有石蕊试液的水,旋紧瓶盖,振荡 |
塑料瓶变瘪, 溶液变红 |
能与石蕊反应 |
B |
往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硫酸 |
有气泡 |
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 |
C |
在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 |
有白色沉淀 |
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 离子 |
D |
把质量相同的镁条与锌粒同时放入相同浓度和体积的盐酸屮 |
镁条与盐酸 产生气体更快 |
镁的金厲活动性比锌强 |
下列不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关系的图象是()
A. | 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 |
B. | 一定压强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 |
C. | 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
D. |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中,a使用催化剂,b未使用催化剂 |
小明同学利用已使用过的生石灰干燥剂和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的烧碱固体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如下是他的实验记录:
①取干燥剂和烧碱固体同时放入水中,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固体甲和滤液乙。
②把白色固体甲分成两份,一份放入水中,搅拌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滤液为无色;另一份加入溶液丙,产生气泡。
③向滤液乙中加入过量溶液丁,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白色固体甲和滤液,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滤液为无色。
④试根据以上的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1)①步骤中的白色固体甲来源于
(2)滤液乙、溶液丙、溶液丁三种溶液的溶质所属的物质种类有 (填序号)
A.酸 B.碱 C.盐
(3)写出步骤③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石灰干燥剂仍有干燥作用
B.生石灰干燥剂已完全失效
C.烧碱固体部分变质
D.烧碱固体完全变质
下图是甲、乙两位同学一起在实验室进行的氢氧化钠与盐酸中和反应的实验。
(说明:图中
、
、
、
、
、
均为溶液编号)
根据上图实验,请你与甲、乙同学一起完成下列探究:
探究环节 |
甲同学的探究 |
乙同学的探究 |
提出问题 |
溶液为什么不变红? |
溶液中溶质成分是什么?(酚酞不计) |
作出猜想 |
实验过程中,酚酞变质了。 |
猜想一: 猜想二: 、 |
实验验证 |
(1)取少量
溶液于另一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溶液,溶液变红,说明甲同学的猜想(填"成立"或"不成立")。 (2)你认为,在常温下 溶液测出的 应(填">"、"="或"<")7。 |
取少量
溶液加入盛有少量铁粉的试管中,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据此,你认为乙同学的猜想(填"一"或"二")成立。 |
交流反思 |
(1)甲、乙同学的实验中,反应均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是。 (2) 溶液未变红,你认为原因是 溶液中较多,加入的 溶液未将其完全中和。 (3)甲、乙同学经过实验对比探究,一致认为做化学实验时应注意药品用量的控制。 |
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与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A. | 将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 升温至 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
B. | 某温度下将一定量接近饱和的 溶液恒温蒸发水分 |
C. | 金属与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由图像可知,金属 比金属 活泼 |
D. | 向一定量的盐酸中逐滴加水稀释 |
由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无明显现象,对此同学们展开了探究,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能否发生反应?
【查阅资料】常温下,氢氧化钠、碳酸钠在乙醇中的溶解性如下.
溶剂 |
乙醇 |
|
溶质 |
氢氧化钠 |
碳酸钠 |
溶解性 |
易溶 |
难溶 |
【方案设计】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
(1)溶液配制.甲溶液:将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加入到一定体积的乙醇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其成为饱和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量取一定体积的乙醇要用到的仪器是,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乙溶液:将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加入到一定体积的75%的乙醇溶液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其成为不饱和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判断甲、乙溶液形成的现象是。
(2)进行实验,按图所示装置加入药品后进行实验.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的作用是,
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实验结论】
(3)由此小明得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思交流】
(4)小刚同学认为小明的实验还足以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还应补充的实验是。
(5)若将图
中甲溶液换成乙溶液进行实验,
中可能无明显现象发生,原因可能是。
工业上可利用黄铁矿(主要成分是
)煅烧的产物冶炼铁和生产硫酸,其反应方程如下:
①
②
③
④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反应①②③均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
B. | 反应①②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任何一种,反应③④属于化合反应 |
C. | 将5g 溶于95g水形成溶液,其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5% |
D. | 将100g蒸馏水加入100g 98%的浓硫酸中,可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49%的稀硫酸 |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 | 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 和 |
B. | 向含有少量 的 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
C. |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取氧气 |
D. | 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
如下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其中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F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E组成元素相同,B、C、G常温下为气体,在实验室中常用A制取G。
(1)F的化学式是;物质A的一种用途是。
(2)D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F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图中涉及B物质的反应中,未出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