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
A.二氧化碳能与燃烧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
B.二氧化碳溶于水时生成碳酸 |
C.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可变成“干冰” |
D.密度比空气大,一般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
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可选用的方法是
A.加入紫色石蕊试液 | B.闻气体的气味 |
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 D.加入澄清石灰水 |
下列实验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
B.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有黄色火焰,有大量白雾生成 |
C.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火星四射,有黑色熔融物溅落瓶底 |
如图是一种叫“干水”的物质。每个“干水”粒子是外层包上沙质硅的小水滴,它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比普通水高3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硅是金属 | B.“干水”与“干冰”成分相同 |
C.“干水”是纯净物 | D.“干水”的应用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不正确的是
|
物 质 |
用 途 |
性 质 |
A |
不锈钢 |
炊具 |
抗腐蚀性 |
B |
洗涤剂 |
除油污 |
乳化作用 |
C |
一氧化碳 |
气体燃料 |
可燃性 |
D |
氧气 |
炼钢 |
可燃性 |
下列气体混合物,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的是
A.H2、CO2 | B.CO、O2 | C.H2、CO | D.CO、N2 |
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有毒气体是
A.氧气 | B.氢气 | C.一氧化碳 | D.二氧化碳 |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的正确方法是
A.用燃着的木条点燃 | B.通过灼热木炭 |
C.通过澄清石灰水 | D.通过灼热氧化铜 |
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正确的一组是
A.有关判断 |
B.能源与资源 |
●冰和二氧化碳——都是纯净物、也都是氧化物 ●木材燃烧质量减小——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沼气、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 ●石油——是有机物,开采出来直接用作燃料 |
C.化学与环境 |
D.化学与生活 |
●施用化肥——越多越好 ●自然界的碳循环——对生态环境极为重要 |
●大米、花生霉变——产生有毒的黄曲霉素 ●重金属离子——会使蛋白质失去活性 |
对下列生活中的现象或做法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氢气球遇火燃烧爆炸,是因为氢气受热分子间隙增大 |
B.饱和NaHCO3溶液的pH=8,说明NaHCO3溶液显碱性 |
C.干冰制造舞台云雾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
D.在食品包装袋内充入氮气是为了防止食物变质 |
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A.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 |
B.二氧化碳通常用于灭火,是由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 |
C.氧化钙可做食品干燥剂,氧化钙能与水反应 |
D.因为铝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所以可用“银粉漆(铝粉)”涂在铁栏杆表面防锈 |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A.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燃料 |
B.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
C.因为磷燃烧能产生大量白烟,所以可用于制作烟幕弹 |
D.因为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所以工业上用于炼铁 |
根据反应事实可以推出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下列推理中不合理的是
选项 |
化学反应事实 |
影响因素 |
A |
木炭在纯氧中燃烧的火焰比在空气中燃烧的火焰更明亮 |
反应物浓度 |
B |
粉末状大理石与盐酸反应比块状大理石更加剧烈 |
反应物种类 |
C |
红磷在常温下与氧气不发生反应,加热后能与氧气反应 |
反应温度 |
D |
双氧水在通常情况下难分解,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
催化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