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做过以下一组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①CO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②CO2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③CO2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 ④CO2不支持燃烧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实验室制取有以下几个步骤:①按要求连好仪器;②向漏斗中注入稀盐酸;
③向反应器中加入块状石灰石;④检查装置气密性;⑤收集生成的气体。以上操作正确排列顺序为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①④③②⑤ D.①②④③⑤
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选项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CO2 |
CO |
将气体点燃 |
B |
O2 |
CO2 |
通过灼热的铜网 |
C |
Cu |
Zn |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
D |
FeCl2 |
CuCl2 |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
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 |
C.煤炉上放一壶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
D.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可以保护内层的铁不易锈蚀 |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A.氧气与氮气---用燃着的木条 | B.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闻气味 |
C.硝酸铵与氢氧化钠固体---用水 | D.二氧化锰与铁粉---用稀硫酸 |
下列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含有氧气分子 | B.都是氧化物 |
C.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 | D.都含有氧元素 |
氧循环和碳循环密不可分,其中属于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变化是
A.海水吸收二氧化碳 | B.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
C.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 D.化石燃料的燃烧 |
“低碳生活”是指在生活作息时减少能量耗用,使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的一种时尚生活方式。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主题的是
A.用旧报纸制铅笔杆 | B.深秋时节焚烧落叶 |
C.开发回收利用二氧化碳的新技术 | D.参加“地球熄灯一小时”活动 |
常温下甲酸(HCOOH)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与浓硫酸混合加热的反应为:HCOOHCO↑+H2O。实验室可利用下图装置制取CO并还原Cu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酸生成CO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
B.实验中应先加热CuO,后通入CO气体 |
C.硬质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是黑色固体变为红色固体 |
D.硬质玻璃管和其中固体的总质量反应后减小 |
下图提到的“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要减少能量消耗,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做法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A.经常使用一次性木筷和塑料餐具 |
B.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步行 |
C.大量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
D.广泛使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 |
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或说法不合理的是
A.甲装置中水不断下滴,说明此装置一定漏气 |
B.乙实验可以说明微粒是不停运动的 |
C.丙实验中镁在二氧化碳中剧烈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
D.丁实验既表明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铁反应,又表明一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关于CO2与CO的不同点比较,下列有错误的是
A.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
B.性质:CO2能溶于水,生成碳酸;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 |
C.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做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 |
D.危害: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
下列4个实验方案的设计中,不正确的是
A.用二氧化锰区分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
B.用水除去CO和CO2混合气体中的CO2 |
C.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氧气、空气和二氧化碳3瓶气体 |
D.在温度不改变的情况下,向一杯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可以检验其是否饱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