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某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
B.某物质可以导电,该物质一定是金属 |
C.某气体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气体一定不含氧气 |
D.化合物是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
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既跟它的物理性质有关,又跟它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灭火 | B.制干冰 | C.做化工原料 | D.温室中做气体肥料 |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分为五个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连接组装仪器,③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 ④向锥形瓶中放入大理石, ⑤收集气体。正确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②④③⑤ | C.②①③④⑤ | D.②①④③⑤ |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不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用途 |
性质 |
A |
洗涤剂 |
清洗油污 |
洗涤剂能溶解油污 |
B |
一氧化碳 |
作燃料 |
一氧化碳有可燃性 |
C |
二氧化碳 |
做气体肥料 |
二氧化碳能参与光合作用 |
D |
氮气 |
焊接金属时做保护气 |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用的两种方法不完全正确的是
选项 |
要鉴别的物质 |
方法一 |
方法二 |
A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
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
注入石灰水、振荡、观察 |
B |
铝丝和银丝 |
观察颜色 |
分别取样浸入到硫酸镁溶液中,观察 |
C |
浓盐酸和浓硫酸 |
打开瓶口观察 |
分别蘸取在纸上写字,过一会儿观察 |
D |
空气和人呼出气体 |
分别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分别加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 |
A.A B.B C.C D.D
通过下列图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 所示实验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
B. 所示实验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
C. 所示实验既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
D. |
所示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 )
A.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
B.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
C.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 |
D.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
事 实 |
解 释 |
A |
很多宝石绚丽多彩 |
宝石中含有某些金属原子 |
B |
一氧化碳使人中毒 |
一氧化碳分子有毒 |
C |
浓硫酸有吸水性而稀硫酸没有 |
溶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
D |
氯化钠固体不导电 |
氯化钠固体中没有离子 |
关于CO和CO2的说法错误的是
A.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人工降雨等 |
B.CO能燃烧、具有毒性和还原性 |
C.CO2不供给呼吸的性质和CO的毒性都会致人死亡 |
D.CO和CO2性质和用途的较大差异,是因为组成它们的元素的种类不同 |
在某气体燃烧的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不久在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把烧杯迅速倒过来,立即加入少量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可能是( )
A.H2 | B.CH4 | C.CO | D.CO2 |
我们曾经做过以下一组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①CO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②CO2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③CO2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 ④CO2不支持燃烧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A.氧气与氮气---用燃着的木条 | B.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闻气味 |
C.硝酸铵与氢氧化钠固体---用水 | D.二氧化锰与铁粉---用稀硫酸 |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室内放置一大盆水,就可防止煤气中毒 | B.室内着火,应立即开窗通风 |
C.夜间室内煤气泄露,立即开灯检查 | D.久未开启的菜窖,不可冒然进入 |
氧循环和碳循环密不可分,其中属于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变化是
A.海水吸收二氧化碳 | B.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
C.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 D.化石燃料的燃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