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陕西日报》报道,我省水果出口拓展到63个国家和地区,种类已达13种。
(1)猕猴桃被称为水果中的“维C之王”,维C的化学式为C6H9O6一个维C分子由 个原子构成。
(2)每到春季,果园里就会花香四溢,这说明了分子的特征: 。
(3)为了增加水果产量,常需要对果树进行灌溉,某山泉水的pH在7.5~7.9之间,该泉水显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根据下表中的信息填空:
物质 |
氨水 |
苹果汁 |
牛奶 |
鸡蛋清 |
8.5-10.5 |
2.9-3.3 |
6.3-6.6 |
7.6-8.0 |
(1)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2)鸡蛋清是性;
(3)若向一支盛有氨水的试管中滴稀盐酸,则试管中液体的
会(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已知M、N分别是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一定量的M中不断滴加N,并测定所得溶液的pH值,如图所示。
(1)N是 ,b点表示的意义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2)据图分析c处溶液中的阳离子有 、 (填写离子符号)。
许多植物的果实和花瓣中含有色素。现提取几种植物的果实或花瓣的汁液,分别用不同pH值的溶液逐一检验,现象记录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植物的汁液 |
pH<7 |
pH=7 |
pH>7 |
牵牛花 |
红色 |
紫色 |
蓝色 |
胡萝卜 |
橙色 |
橙色 |
橙色 |
玫瑰 |
浅红色 |
浅红色 |
绿色 |
紫甘蓝 |
红色 |
紫色 |
绿色 |
(1)不能作为酸碱指示剂的是 。
(2)与实验中常用的指示剂石蕊的变色原理相似的是_____(填植物的名称)。
在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过程中,下图是利用数字化传感器得到的溶液pH变化图像。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当溶液呈中性时,所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是 mL;
(3)图中b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
(4)该实验中所用的稀硫酸是用浓硫酸稀释而来的,请写出稀释浓硫酸的操作方法___________;
(5)浓硫酸具有_________,所以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为除去铁钉上的锈迹,某学生将带锈迹的铁钉放入过量的盐酸中,他首先看到锈迹溶解,溶液呈_______色。这是因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不一会儿,又看到溶液中有___________的现象,这是因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
“控制变量”是进行对比实验的重要手段。某同学在学完相关的化学知识后,走进实验室做了如下含有对比思想的化学实验,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Ⅰ的目的,主要对比出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的 不同。
(2)现取实验Ⅱ现象明显后瓶①、瓶②中的液体做试样,充分加热,然后分别向其中滴加足量盐酸,观察到(选填①或②)瓶的试样中有气泡产生,产生气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Ⅲ的烧杯B中呈现的现象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烧杯A中液体是浓氨水时烧杯B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 色;当烧杯A中液体换成足量浓盐酸,且烧杯B中液体换成滴有少量石灰水的酚酞溶液时,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此时引起溶液颜色改变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将稀盐酸慢慢滴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在滴加的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
逐渐(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由图可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3)图中
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中和反应是酸与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事实不能表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的是
A.向氢氧化钠固体中加入盐酸后,混合溶液的温度升高 |
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后,混合溶液的质量增大 |
C.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后,红色褪去 |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后,混合溶液的pH<7 |
(2)化学兴趣小组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课外研究时做了如下实验:向装有50g稀硫酸的小烧杯中,慢慢滴加Ba(OH)2饱和溶液至过量,并测定了其溶液的温度、电导率变化曲线。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请写出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稀硫酸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其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 (填微粒符号),当加入质量为m1g的Ba(OH)2溶液时,溶液导电性几乎为0,其原因是 。
③经过实验探究他们对中和反应的现象进行了归类并提出猜想:
I酸碱溶液混合时无明显现象,如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
II酸碱溶液混合时产生白色沉淀,如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混合;
Ⅲ请你模仿I和II,再举出一种酸碱中和有明显现象的实例 。
钛(Ti)和钛合金是二十一世纪重要的金属材料,享有“未来金属”的美称,可用于制造航天飞机、船舶等。钛的冶炼方法很多,方法之一是利用二氧化钛和金属铝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制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 ,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
硫酸厂的废水中因含硫酸而显酸性,需要处理呈中性后才能排放。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取少量废水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
第一步:验证废水酸性。往废水中滴加石蕊试液,石蕊变,说明废水呈酸性。
第二步:处理废水。该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两个方案。
方案一:用熟石灰处理废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方案二:用
处理废水,观察到废水中出现。
经过分析,同学们认为方案二没有达到处理废水的目的,因为处理后的废水中含有较多的。
分析下列图象,按要求回答问题:
(1)图Ⅰ中M点表示的意义是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 .
(2)图Ⅱ是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pH值变化的图象,其中能表示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的是 (填“A”或“B”),若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预先滴加酚酞试液,则在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溶液颜色的变化为 .
在实验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分组实验探究,自己设计实验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下面是来自不同小组的三位同学的实验过程,请你帮他们分析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1)小明同学先按下图所示的方法向试管中加入约2毫升的NaOH溶液,再加几滴酚酞,溶液呈红色,又按下图的方法逐滴加入稀盐酸,直到溶液刚好变无色为止。
请指出小明的操作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华同学向试管中加入约2毫升的NaOH溶液,又加入了一些稀盐酸,突然记起还没有加酚酞,于是加了几滴酚酞,溶液呈无色,他认为两者恰好完全反应。他的结论是否正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同学向试管中加入约2毫升的NaOH溶液,再加几滴酚酞,溶液呈红色,又按正确方法逐滴加入稀盐酸,边加边振荡,直到溶液刚好变无色为止。可是发现加盐酸时有气泡产生。请帮她分析一下产生气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就行)。请帮他们写出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为酸碱的化学性质知识网络,
、
、
、
是四种常见的不同类别的无机化合物,图中短线表示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你据图回答。
(1)
、
、
三种物质中,能用来鉴别稀硫酸与氢氧化钙溶液的物质是。
(2)能同时实现反应①和②的物质可以是,反应①的实验现象为。
(9分)实验室有瓶标签模糊的烧碱溶液,小军测量其溶质质量分数的操作如下:
①取一洁净的锥形瓶称量,其质量为25.5g,往其中注入一定量上述烧碱溶液,并滴入1滴酚酞溶液后,又称量锥形瓶,质量为37.5g;
②取质量分数为24.5%的稀硫酸逐滴滴入上述锥形瓶中,边滴边振荡,当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时,停止滴液。再次称量锥形瓶,质量为51.0g。
请解答下列问题:
(1)所取烧碱溶液的质量= g;(注:滴入酚酞的质量忽略不计)
(2)反应所消耗的稀硫酸质量= g;
(3)计算该瓶烧碱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4)问题讨论:小亮做同样的实验得到的结果与小军的结果有差异。于是小亮测自己实验后锥形瓶内溶液的pH,pH=6.2,则小亮的结果比小军的 (选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