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反应制取气体,可用如图装置制取、干燥和收集的是
A Zn+H2SO4=ZnSO4+H2↑
B 2H2O22H2O+O2↑
C CaCO3+2HCl=CaCl2+H2O+CO2↑
D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用托盘天平称取5.6克某药品时,如果天平的指针偏向右边,则需要
A.继续添加药品 | B.减少砝码 |
C.取走部分药品 | D.向左移动游码 |
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对鉴别方法的认识 |
B.对安全的认识 |
①区分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后搅拌 ②区分棉纤维和羊毛纤维,点燃后闻气 ③区分硫酸铵和硫酸钾,加熟石灰粉末研磨 |
①海鲜食品喷洒甲醛溶浓防腐 ②煤矿矿井要保持通风、严禁烟火 ③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
C.对现象的认识 |
D.对防锈的认识 |
①气体压缩,分子变小 ②喝汽水打嗝,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③活性炭除去异味,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
①保留铁锈可防止铁进一步锈蚀 ②菜刀用后及时洗净擦干 ③自行车的支架喷油漆防锈 |
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实验时必不可少的一组仪器是( )
A.量筒、烧杯、漏斗、玻璃棒 |
B.托盘天平、玻璃棒、药匙、量筒 |
C.托盘天平、玻璃棒、量筒、烧杯、药匙 |
D.量筒、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 |
某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夹持仪器省略)制取纯净、干燥的氢气,并还原Co 2O 3(提供试剂有:AgNO 3溶液、NaOH溶液、浓硫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装置①内的导管应为进气管长,出气管短 |
B. |
实验结束,先关闭恒压漏斗活塞,再停止加热 |
C. |
装置②、③、④中依次盛装NaOH溶液、AgNO 3溶液、浓硫酸 |
D. |
生成物H 2O中氢元素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HCl中氢元素质量相等 |
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甲实验为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乙实验为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实验的步骤是①④⑤,其中去除杂质的关键步骤是蒸发 |
B.甲实验各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都是相同的 |
C.乙实验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骤进行操作, 则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p水=1g/cm3) |
D.乙实验中,若①所用的烧杯内壁沾有水,对配制的溶液浓度无影响 |
在实验室中,同学们用如下装置制取纯净的C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查阅资料]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吸收HCl而不吸收CO2
A.①中固体反应物也可用Na2CO3代替 |
B.③中没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CO2气体中已经不混有HCl气体 |
C.④中浓H2SO4的作用是吸收CO2气体中混有的H2O |
D.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⑤中的集气瓶口,可以检验集气瓶是否收集满CO2 |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含有铁锈的铁粉制取四氧化三铁,在实验过程中还需要用到的仪器和药品合理的是
A.b(稀硝酸、锌粒)、c、d | B.a(稀硫酸、锌粒)、c(高锰酸钾)、d、e |
C.a(双氧水、二氧化锰)、d | D.c(氯酸钾、二氧化锰)、d(一氧化碳) |
通过观察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1观察燃烧的木条是否熄灭,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 |
B.图2观察反应有无气泡产生,判断白色粉末是否为碳酸钙 |
C.图3观察反应剧烈程度,比较镁与锌的活动性 |
D.图4观察燃烧先后顺序,比较可燃物的着火点 |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氧气验满 |
B. |
稀释浓硫酸 |
C. |
液体加热 |
D.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现有仪器:烧杯、试管、广口瓶、铁架台、集气瓶、止水夹、酒精灯、玻璃片、燃烧匙、带导气管的橡皮塞,从缺少仪器的角度考虑,下列实验不能进行的是()
A. | 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 | B. | 制取氧气 |
C. | 证明氨气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 D. | 浑浊的水过滤 |
某同学在配制50g溶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溶液的实验中,称量时将砝码放在左盘(1g以下用游码),食盐放在右盘;量水时仰视液面读数,这样配制的食盐溶液中的质量分数
A.等于5% | B.大于5% | C.小于5% | D.不能确定 |
下列实验操作或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将 酒精与 蒸馏水混合,所得溶液体积小于 |
B. | 向加碘食盐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变蓝 |
C. | "粗盐提纯"实验中,过滤时将悬浊液直接倒入漏斗 |
D. |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气体点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