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放在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
(1)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10~15滴),A的名称是 ,其用途是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说明了 。
(3)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
(4)某同学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口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 ,这一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 具有挥发性。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
【集体讨论】
(1)讨论后同学们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他们应选择(填编号)____________;
A.蜡烛 B.红磷 C.铁丝
(2)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 ;
(3)小组的同学共设计了如图的两套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填编号)
为了确保实验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 ;
【分组实验】在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
【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容积为100mL)
组别 |
1 |
2 |
3 |
4 |
5 |
6 |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 |
20 |
21 |
19 |
20 |
22 |
21 |
(4)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的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通过实验还可以推断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性质是 ;
氧气是一种重要的物质,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多组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常规测定】
如图1所示的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来测定的方法。
(1)用化学式表示红磷燃烧的化学反应: ,属于 (填“分解”或“化合”)反应。
(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超过集气瓶中原空气总体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写一条) 。
(3)上面的实验同时证明了氮气的化学性质有 。(任写一条)
【实验改进】
小华同学经过思考,没有使用止水夹,设计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实验过程:
①经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在集气瓶里装进a体积的水,燃烧匙里放一块白磷(40℃时白磷即可燃烧),按图示装置连接仪器,然后在酒精灯上把玻璃棒下端加热,玻璃棒的作用为 ;(注:集气瓶内的长导管已接近瓶底)
③把预先加热过的玻璃棒按下与白磷接触,观察到白磷立即着火燃烧,现象为 (注:白磷与红磷燃烧的产物、现象均相同);
④待集气瓶完全冷却至室温,量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是b,整个集气瓶的体积是c。
从白磷开始燃烧到最后熄灭的过程中,集气瓶内水面的变化现象是___ _ __;
⑤根据a、b、c三个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已知c=60mL,a=10mL,b=19mL,得出结论,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
实验反思:
①组内成员小张对“实验前集气瓶里要装进a体积的水”非常不理解。咨询了组长小明之后,他终于明白“a 体积的水”的作用,其一是为了加快⑤步骤中集气瓶的冷却速度;其二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的实施和实验现象的出现,会导致实验最后产生的实际值小于理论值的是 。
A.装置气密性不好 |
B.实验前集气瓶里没有装a体积的水 |
C.集气瓶没有冷却到室温 |
D.用红磷代替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在240℃左右) |
【实验拓展】
小军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 ),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 。
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气化后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1)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化学性质是 ;酒精的用途是 .
(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
①酒精灯不用时,要盖好灯帽; .
②酒精有气味,水没有气味. .
(3)下列仪器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
A.燃烧匙 B.试管 C.量筒
(4)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而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下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 (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②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燃烧时温度╱℃ |
石蜡 |
50∽70 |
300∽550 |
约600 |
铁 |
1535 |
2750 |
约1800 |
钠 |
97.8 |
883 |
约1400 |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 (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通过上表中石蜡、铁的数据对比,你认为物质燃烧时,什么情况下能产生火焰 .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 (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③根据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事实,请你推测硫沸点 硫燃烧时的温度(填“>”或“<”或“=”)
某学生学习了双氧水制氧气的实验后,想起自己家里也有一瓶消毒用双氧水,由于存放时间较长无法判断其是否变质,所以他将该瓶液体带到学校,进行研究。试回答:
(1)取少量的二氧化锰于试管中,再向其中加入约3mL双氧水。二氧化锰起 作用。
(2)如果该溶液未变质,应该观察到现象是 ,
若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说明该瓶双氧水已经变质为___________。
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而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①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式: 。
②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右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 (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右下图所示装置来研究微粒的性质,过程如下:
①在桌面上垫一张无色透明的塑料纸。
②在塑料纸上的A处滴一滴无色酚酞试液,B处滴一滴浓氨水。
③迅速用表面皿盖住,并观察现象。
(1)老师建议在塑料纸下垫一张白纸,这样做的理由是 。
(2)在表面皿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此实验主要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 。
(3)和书本上的实验相比,请说出本实验的有什么优点(答一点即可) 。
用下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燃烧匙中红磷燃烧的现象是 。红磷熄灭后,打开止水夹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如果实验测定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则可能原因是(写两点)① 、② ;燃烧匙中的红磷 (填能或不能)用硫代替,理由是
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
【实验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
(2)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 ;② ;
(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 。
某兴趣小组探究了影响双氧水分解速度的某种因素。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
双氧水的质量 |
双氧水的浓度 |
MnO2的质量 |
相同时间内产生O2体积 |
Ⅰ |
50.0g |
1% |
0.1g |
9 mL |
Ⅱ |
50.0g |
2% |
0.1g |
16 mL |
Ⅲ |
50.0g |
4% |
0.1g |
31 mL |
(1)本实验中,测量O2体积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2)实验结论:在相同条件下,_____________,双氧水分解得越快。
(3)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_____(填“大”或“小”)。
(2)将一只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据此,写出石蜡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
某小组同学进行了有关蜡烛成分测定的实验
实验步骤 |
现象 |
结论 |
|
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
烧杯内壁有小液滴 |
产物中有 |
|
将内壁涂有 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
|
产物中有二氧化碳 |
由此可知:蜡烛的成分主要由 元素组成,可能还含有 。
甲、乙、丙是探究氧气化学性质时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1)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① ;② ;③ .
(2)丙实验进行时,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甲瓶底为什么要放少量的水? .
已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其目的是 ,待红磷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 ,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下列氮气的性质中,与本实验无关的是: .
A.无色无味 | B.难溶于水 |
C.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 D.不与红磷反应 |
(2)如果实验中,打开弹簧夹后,几乎没有水进入集气瓶中,其原因可能是 .
(3)若将红磷换成蜡烛,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 ,理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