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与气体B充分反应,打开夹子,可发现试管①内的水立刻沸腾了。则液体A和气体B的组合不可能是下列的 ( )
A.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 |
B.酒精、氧气 |
C.氢氧化钾溶液、氯化氢 |
D.水、一氧化碳 |
某同学为研究金属腐蚀的条件,用细尼龙线将三根大小相同的铁钉分别固定在下图所示的三个液面高度相同的装置中,放置一星期后观察现象,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装置Ⅰ的铁钉这一侧的液面上升 |
B.装置Ⅰ、Ⅱ中的铁钉都被腐蚀 |
C.装置Ⅲ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 |
D.比较铁钉这一侧的液面,装置Ⅱ比装置I的高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化学实验深深地吸引了我们每一个同学。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稀释浓硫酸 | B.探究燃烧的三个条件 |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D.探究C02的性质 |
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中,胶头滴管中吸入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充入(或放入)另一种物质,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的气球都明显胀大。则滴管和烧瓶中所用试剂可能是
A.甲: 稀硫酸和铜片乙: 水和CO |
B.甲:双氧水,二氧化锰,乙: NaOH溶液和CO2 |
C.甲: NaOH溶液和CO2乙: NaOH溶液和H2 |
D.甲:H2O和NH3乙:稀盐酸和大理石 |
氯化钙溶液中含有少量盐酸杂质,在没有指示剂又不能增加其他杂质的情况下除去杂质,最好选用
A.石灰石 | B.烧碱 | C.碳酸钠 | D.熟石灰 |
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和操作步骤有错误的是
选项 |
物质(杂质) |
试剂和操作 |
A |
N2(O2) |
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
B |
Cu(Zn) |
加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
C |
CO2(HCl) |
把混合气体通过烧碱溶液 |
D |
NaOH(Na2CO3) |
加过量稀盐酸,蒸发 |
印刷铜制电路板的“腐蚀液”为FeCl3溶液。已知铜、铁均能与FeCl3溶液反应,反应方程式分别为:Cu+2FeCl3=2FeCl2+CuCl2,Fe+2FeCl3=3FeCl2。现将一包铜、铁的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关于烧杯中物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体一定含铜 |
B.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体一定是铁和铜 |
C.溶液中一定含FeCl3,固体一定是铁和铜 |
D.溶液中一定含FeCl2、CuCl2,固体一定含铜 |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如果有多种因素同时影响某一实验结果,当我们要探究其中的一种因素时,就要使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以探究此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
通过分析上述数据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对比实验1和2、4和5,可得出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越大,反应越快的结论。 |
B.表明反应物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反应越快的只有2和5 |
C.表明反应体系的温度越高,反应越快的只有6和7。 |
D.实验中的所有反应,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值相近(约15℃),推测其原因是:所有反应中,金属质量和硫酸体积均相等,且金属完全反应,产生热量相等,所以溶液温度变化值相近。 |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
B. | 向稀盐酸中滴加适量紫色的石蕊试液,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成蓝色 |
C. |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
D. | 打开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瓶盖,瓶口上方出现大量白雾 |
法拉第曾以《蜡烛的故事》为题为青少年连续开展了多次报告。下表列举了报告中涉及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选项 |
问题 |
对问题的回答 |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
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 |
|
火焰为什么向上? |
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 |
|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 |
与火焰中有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 |
|
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 |
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上留下的火痕特点。 |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四种实验方案来证明炭粉中是否含有氧化铜.其中可行的是:
A.将固体高温加热,看是否有红色固体生成 |
B.在样品中加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观察是否有固体剩余 |
C.在样品中加水,是否有蓝色沉淀 |
D.在样品中加硫酸,充分反应后,溶液是否呈蓝色 |
除去下表中各物质(A、C为溶液)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方法正确的是
编号 |
物质 |
杂质(少量) |
试 剂 |
除杂操作方法 |
A |
NaCl |
CaCl2 |
过量Na2CO3溶液 |
过滤 |
B |
KNO3 |
NaCl |
H2O |
冷却热饱和溶液,过滤 |
C |
FeSO4 |
CuSO4 |
过量锌粉 |
过滤 |
D |
CO2 |
CO |
/ |
点燃 |
下图是探究铁锈蚀条件的装置,调节L端与R端的液面高度一致,塞紧木塞,一周后观察现象。下列推断不正确是
A.L端液面高度低于R端液面高度 |
B.该实验说明铁锈蚀与空气、水有关 |
C.b管中铁钉不会锈蚀 |
D.若将a管中的水改为海水能加快铁的锈蚀 |
法拉第曾以《蜡烛的故事》为题为青少年连续开展了多次报告.下列列举了报告中涉及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选项 |
问题 |
对问题的回答 |
A |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
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 |
B |
火焰为什么向上? |
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 |
C |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 |
与火焰中有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 |
D |
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 |
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上留下的火痕特点 |
在下列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或得出的结论,完全正确的是
①浓氨水中出现红色,说明氨分子很小且不断运动
②既能说明甲烷有可燃性,又能说明甲烷是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
③既能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能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④既能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⑤铁钉表面无明显现象,能说明铁生锈的条件是要有氧气和水
A. | 2个 | B. | 3个 | C. | 4个 | D. | 5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