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某兴趣小组话动中,同学们按图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发现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请回答
(1)同学们对图1装置进行改进,按改进后的图2装置进行实验,改进后的装置优点是 ,不足是 。
(2)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现象 |
解释 |
a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 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 |
b试管中红磷、热水中白磷都没有燃烧的原因是① ; ② 。 |
(3)能说明空气是混合物的实验现象为:实验结束后,图2装置保持原样。待a试管冷却后,如果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温下)。热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
小红同学想探究实验室中碳酸钙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后废液中溶质的成分,
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小红认为废液中溶质只有CaCl2。
你认为废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
(1)请你写出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分别取少量该废液和CaCl2溶液加入到两支试管中,并向其中分别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做对比试验,结果两支试管中溶液均无色,于是小红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3)你认为小红的实验 (填“能”或“不能”)证明她的猜想。
(4)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 。(填字母:A、石蕊试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稀盐酸)来代替酚酞试液。现象是 。
(5)为了防止这种废液造成环境污染,可以在废液中加入过量的 充分反应后过滤,废液中就只剩一种溶质了。
实验室有几瓶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某兴趣小组同学欲用1%的稀盐酸来测定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以下是几组同学的设想和做法:
(1)甲组同学的实验如下图所示:在烧杯中加入5g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1%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
请回答:
①酚酞溶液的作用是 ;
②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当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时,共用去了稀盐酸7.3g,试求甲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用百分数表示)。
(2)乙组同学的设想是: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1%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通过用pH试纸多次测定溶液pH的办法,达到实验目的。
①下列使用pH试纸的方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将pH试纸剪成几段节约使用 |
B.将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中 |
C.将pH试纸放在干净的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
D.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
②由于用pH试纸需多次测定,较繁琐,且所测数值不够精确。在老师指导下,乙组同学取了5g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了数字化实验,由计算机描绘出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简单表示为下图)。
请回答:图中a点表示的含义是 ;b点溶液中的溶质有 (填化学式);乙组同学要计算出本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除了要用到已有数据外,你认为还需要的数据是 。
(3)丙组同学在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中有少量气泡产生。这一“异常现象”激起了他们的探究欲望,通过实验证明:该组用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已经部分变质。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变质的原因 ;
在学习金属的性质时,老师拿来了三种外观酷似金、银、铜的样品,同学们对样品进行以下探究:
①用锤子砸“金”,样品粉碎;
②加入稀盐酸:“金”和“铜”没有现象,“银”有大量气泡产生;
③测定密度:“金”4.9g/cm3,“银”7.1g/cm3,“铜”7.5g/cm3.
④查阅几种常见金属的密度,如下表:
金属 |
金 |
银 |
铜 |
铁 |
锌 |
密度(g/cm3) |
19.3 |
10.5 |
8.9 |
7.9 |
7.1 |
(1)根据以上探究,确定“金”是假的理由有哪些?推测“银”可能是什么金属,依据是什么?
(2)已知“铜”只有表面镀了一薄层致密的铜,内部是锌.若不粉碎“铜”,选用稀硫酸和锌粉,测定一定质量“铜”样品中铜的质量,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室有一瓶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观察发现,样品表面有白色粉末。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该样品的成分及含量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1】该样品中含有哪些物质?
【提出猜想】通过分析,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Ⅰ:已完全变质,该样品中只含Na2CO3;
猜想Ⅱ:部分变质,该样品中含有NaOH和Na2CO3。
(1)则NaOH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查阅资料】
①碱性的Na2CO3溶液可以与中性的Ca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②二氧化碳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几乎不溶解,在27℃、101kPa时的密度为1.8 g·L-1。
【实验探究1】
(2)为确定该样品的成分,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a)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加入 ;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b)静置,向 。 |
|
证明猜想Ⅱ成立 |
【提出问题2】如何测量该部分变质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实验探究2】
小红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铁架台略去),在27℃、101kPa下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
①按图连接好装置;
②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该样品2g,放入A中试管内,向B中集气瓶中倒入X溶液至瓶颈处;
③向分液漏斗中加入稀硫酸,打开活塞,让稀硫酸滴入试管中至过量,关闭活塞。反应结束后,量筒中收集到X溶液220mL。
(3)在实验步骤①和②之间,还缺少一实验步骤,该实验步骤是 。
(4)B中集气瓶盛装的X溶液应为 溶液。
(5)试管中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 (选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6)变质氢氧化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至1%)。
【提出问题3】怎样提纯该样品得到较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
【实验探究3】
为了得到较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小亮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流程。
(7)操作②的名称是 ,为了使样品充分溶解,操作①中还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
(8)该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9)最终所得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 变质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反思与交流】
(10)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容易变质,所以试剂瓶要 塞密封保存。
(11)通过本题,你学会了定性检验氢氧化钠的变质、定量测定变质后某成分的含量,以及除杂提纯物质。为了得到可靠的实验结果,探究过程中你需要思考问题有 (填数字序号);
①选择试剂种类
②确定试剂用量
③试剂产地
④实验装置与步骤的设计
⑤实验安全环保
⑥测量中减少误差
(12)【实验探究1】中的检验和【实验探究3】中的除杂都将碳酸钠进行了转化,但二者目的不同,它们分别是 。
老师整理药品时,意外发现实验桌上有瓶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他让同学们对这瓶NaOH溶液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NaOH溶液是否变质,其变质程度如何?
【提出猜想】甲同学的猜想:NaOH溶液没有变质
乙同学的猜想:NaOH溶液部分变质
你的猜想是: 。
【实验探究】乙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请你根据表中的内容填写乙同学实验的步骤及现象。
实验步骤 |
现象 |
结论 |
取少量NaOH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先加 ,再滴加 试液 |
、 |
NaOH溶液部分变质 |
假设你的猜想正确,并按乙同学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则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实验反思】乙同学第二次滴加的试剂除用指示剂外,还可以用 代替。
(11分)通过学习碱的性质,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氢氧化钙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的程度”展开了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
(1)提出问题:氢氧化钙是否变质?
(2)猜想与假设: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样品存征三种可能情况:没有变质;部分变质:完全变质。
(3)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及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样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振荡,静置。①取上层清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②倒去上层清液,再向试管中注入稀盐酸 |
①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②_____________ |
部分变质 |
①无色酚酞试液不变红 ②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2分) |
|
①_____________ ②没有气泡产生 |
____________(2分) |
(4)小结与思考:
①小蔓同学根据上述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确定该样品已部分变质,请写出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分)
②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农业上常用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同学查资料知道泡沫灭火器原理是:AlCl3+3NaHCO3="3NaCl" +Al(OH)3↓+3CO2↑
【提出问题】此反应发生的原因是是否由于AlCl3呈酸性?
【实验】测定AlCl3溶液的酸碱性
(1)用 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提出问题】NH4Cl溶液呈酸性,它是否也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实验】按下图进行实验:
观察到的现象是: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石灰水变浑浊
(2)说明生成的气体有 和
(3)C中浓硫酸吸收水蒸气和 。
(4)A中的反应方程式是 。
【实验反思】Ⅰ、Na2CO3和 NaHCO3的性质区别
按下图进行实验:
取适量的NaHCO3粉末加到a试管中,加热,观察到a试管口有水生成,b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持续加热直至两试管均不再发生变化时,发现a试管中仍残留有较多白色固体粉末。
(5)小文猜测白色固体粉末可能是:①NaOH;②Na2CO3;③NaCl.小燕认为猜想③一定不正确,理由是 ,小燕从试管内取少量白色固体溶于水,滴加酚酞,溶液变红,她判断该固体为NaOH,小美认为她的实验设计不合理,因为 。
(6)他们继续探究固体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
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向其中滴加足量 溶液, |
|
剩余的固体有Na2CO3 |
静置,继续滴加酚酞 |
不变红 |
剩余的固体没有NaOH |
通过实验证明:2NaHCO3 Na2CO3+ CO2↑+ H2O, NaHCO3热稳定性较Na2CO3差。
Ⅱ、泡沫灭火器中应用
按下图进行实验:U型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在两支注射器中分别吸入同溶质质量分数、同体积的足量稀盐酸,然后同时迅速将盐酸分别注入U型管中。
(7) 边U型管乳胶套膨胀更大,等质量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质量比是 ,由此可知泡沫灭火器中用NaHCO3,不用Na2CO3的原因 。
Ⅲ、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测定
(8)有一样品含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为了测定其中碳酸钠的含量,取样品10g,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6.9g ,求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
如图为“хх”钙片商品标签图,请根据标签的有关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该钙片主要成分碳酸钙,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① .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了确认标签中碳酸钙的含量是否真实,决定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目标:测定该钙片主要成分碳酸钙的含量.
实验原理:取一定质量的钙片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测量生成的CO2的质量(已知该状态下CO2的密度),然后计算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利用反应前后碳元素的质量不变,再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
实验方案: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经过思考提出了以下几种实验方案,请你参与他们对实验方案的讨论、取舍.
方案一: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反应后右侧注射器(注射器最大量程为20mL)内收集到气体的量来进行计算.
(1)同学们观看了他的设计后,都认为该方案中样品的取用的量需要一定的控制,这是因为 .
(2)同学们讨论后,一致认为注射器的摩擦会影响生成的CO2的完全收集.
方案二:乙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与甲同学的相比,仅仅在收集方法上不同.
(1)同学们观看了他的设计后,都认为所测得CO2气体的体积将会 ① (填偏大或偏小),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 ② ,你的改进方案是 ③ ;广口瓶内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 ④ (填“有”或“没有”)影响.
(2)同学们讨论后,一致认为把装置改进后测得生成的CO2气体体积会偏大,你认为他们的最主要理由是 .
方案三:丙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同学们观看后一致认可他的设计,并按照他的思路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①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加入10片钙片和水;
③记录C中液面刻度(C为带有刻度的玻璃管);
④由A向B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
⑤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中液面刻度,计算得到气体的体积为V mL(经查,该气体密度为ρg/L);
⑥计算气体的质量.
实验反思:
(1)丙同学在实验前将钙片全磨成粉末状,你认为他的目的是: ;
(2)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时,如图准备好装置,在C、D两管中装好水且液面相平,提高D管, ,则气密性良好;
(3)实验结论:经多次实验(钙片都是10片),所得CO2气体的平均质量是6.82g,请你最后计算确认标签中碳酸钙的含量是 (填“真实”或“不真实”)的.(最后一空不需要写计算过程)
(5分)“海水晒盐”所获得的粗盐中,除含有泥沙等难溶性杂质外,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某化学小组为得到较纯净的食盐,进行了下列实验探究活动,请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如何获得较纯的食盐晶体?
【查阅资料】20℃时,部分物质的溶解性情况如下表所示:
|
OH﹣ |
CO32﹣ |
Na+ |
溶 |
溶 |
Ca2+ |
微 |
不 |
Mg2+ |
不 |
微 |
【实验方案】按如图方案进行提纯粗盐.
【解释与结论】
(1)操作X的名称是 .
(2)沉淀D是 .
(3)实验步骤③的主要目的是 (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判断氢氧化钠溶液已过量的方法是 .
【反思与评价】
(4)有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并不完善,其理由及需补充的实验操作是 .
某化学课堂上同学们正在进行酸、碱、盐知识的探究,以下是教学片断,请你参与其中并认真填写空格.
【学生实验】将二氧化碳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
【学生板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猜想假设】猜想①: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猜想②:两者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
(1)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
实验现象:A中软塑料瓶変瘪,B中 。
(2)小红认为小华的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容器内压强降低.小明同学却对此提出质疑,他认为小华的实验不严谨,其理由是 ,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对比实验 .
(3)小宁设计的是通过检验生成物来验证猜想,请帮她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向B实验后的溶液中加入 |
|
验证了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
【反思拓展】通过此探究实验,我们发现,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这两个角度是 ; .
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杂质不含硫元素)是我国大多数硫酸厂制取硫酸
的主要原料。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某黄铁矿中FeS2含量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假设
每步反应均完全)。
【查阅资料】①4FeS2+11O22Fe2O3+8SO2
②Na2SO3+H2O2=Na2SO4+H2O
【实验探究】
Ⅰ.称取1.60g黄铁矿样品放入下图所示装置(夹持和加热装置省略)的石英管中,从a处不断地缓缓通入空气,高温灼烧石英管中的黄铁矿样品至反应完全。
Ⅱ.反应结束后,将乙瓶中的溶液进行如下处理:
【问题讨论】
(1)Ⅰ中装置中甲瓶内盛放的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其作用是 。
【含量测定】
(2)Ⅱ中最终得到的4.66g固体是 (填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
(3)计算该黄铁矿中FeS2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
【交流反思】
(4)如果缺少甲装置,则最终测得FeS2的质量分数将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Ⅱ中证明所加BaCl2溶液过量的方法是 。
【拓展应用】
工业上以黄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的工艺流程图如下所示:
(6)接触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化学实验室现有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但在实验中常需要用到较稀的硫酸。要把100g上述浓硫酸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 g。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用途十分广泛,请写出稀硫酸的一种用途 。
(7)依据生产硫酸的工艺流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为使黄铁矿充分燃烧,需将其粉碎 |
B.催化剂能够提高SO2的反应速率和产量 |
C.SO2可做为生产硫酸的原料循环再利用 |
D.沸腾炉排出的矿渣可供炼铁 |
(6分)某无色溶液可能含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硫酸钠、氯化钠、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为探究其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请根据实验填空。
探究活动一:取适量原无色溶液放入试管中,滴加1—2滴无色酚酞溶液后,将所得溶液分成两份。
(1)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一种物质后,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钠。
由此可推出:原溶液中一定不含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物质名称皆可,下同)。
(2)向第二份溶液中加入足量另一种物质后,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原溶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能证明该结论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活动二:为探究其他两种物质是否存在,该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过程中所得液体均为无色溶液。
(1)加入过量稀硝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的X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探究活动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溶液C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学校实验室的废液缸中收集了学生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后残留的废液。小红同学想探究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做出猜想】(1)小红认为废液中的溶质只有CaCl2。你认为还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1)小红取少量残留废液和少量氯化钙溶液分别加入到两支试管中,并分别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做对比实验,结果两支试管中溶液均无色,于是小红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2)你认为小红的实验 (填“能”或“不能”)证明他的猜想是正确的,理由是 。
(3)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的试剂是 (与小红所用试剂类别不同),当加入该试剂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拓展应用】若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想要处理废液只得到CaCl2溶液,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 ,反应完全后过滤。
(4)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实验室的废液未经处理直接导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写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