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上课时,小明觉得很闷、呼吸不畅。他想“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的缘故,应该用石灰水来检验一下”。就“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的缘故”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实验 | B.假设 | C.观察 | D.做结论 |
小华在家中做蜡烛燃烧的实验,他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燃。
(1)[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
(2)[猜想]
猜想一: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气体(该气体燃烧会产生蓝色火焰)。
猜想二: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气。
猜想三: 。
(3)[设计实验方案]小华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判断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将长玻璃
导管插入焰心,在玻璃导管中间位置用冰袋进行冷敷,再在另一端进行点燃,观察现象。
(4)[现象与结论]
如果猜想一正确,现象应是 。
如果猜想二正确,现象应是 。
(5)[分析与评价]
猜想二观察到的现象一定能证明导出的就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蒸气吗? 。理由是 。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右下图所示装置来研究微粒的性质,过程如下:
①在桌面上垫一张无色透明的塑料纸。
②在塑料纸上的A处滴一滴无色酚酞试液,B处滴一滴浓氨水。
③迅速用表面皿盖住,并观察现象。
(1)老师建议在塑料纸下垫一张白纸,这样做的理由是 。
(2)在表面皿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此实验主要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 。
(3)和书本上的实验相比,请说出本实验的有什么优点(答一点即可) 。
在做镁燃烧实验过程中,石棉网上产生了白色固体,一些同学认为它是氧化镁,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上网查阅一下”.就“上网查阅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 B.假设 | C.收集证据 | D.做结论 |
用下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燃烧匙中红磷燃烧的现象是 。红磷熄灭后,打开止水夹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如果实验测定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则可能原因是(写两点)① 、② ;燃烧匙中的红磷 (填能或不能)用硫代替,理由是
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试剂可能是双氧水,有同学提出在试剂中加入二氧化锰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猜想假设 | B.收集证据 | C.设计实验 | D.得出结论 |
郝颖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建立假设 | B.收集证据 | C.设计实验 | D.做出结论 |
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枝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分别是外焰、内焰、焰心,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上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 处(填字母)的火柴梗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 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烧杯内壁出现 ,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 。
结论;蜡烛燃烧后的生成物是 。
氧气是一种重要的物质,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多组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常规测定】
如图1所示的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来测定的方法。
(1)用化学式表示红磷燃烧的化学反应: ,属于 (填“分解”或“化合”)反应。
(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超过集气瓶中原空气总体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写一条) 。
(3)上面的实验同时证明了氮气的化学性质有 。(任写一条)
【实验改进】
小华同学经过思考,没有使用止水夹,设计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实验过程:
①经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在集气瓶里装进a体积的水,燃烧匙里放一块白磷(40℃时白磷即可燃烧),按图示装置连接仪器,然后在酒精灯上把玻璃棒下端加热,玻璃棒的作用为 ;(注:集气瓶内的长导管已接近瓶底)
③把预先加热过的玻璃棒按下与白磷接触,观察到白磷立即着火燃烧,现象为 (注:白磷与红磷燃烧的产物、现象均相同);
④待集气瓶完全冷却至室温,量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是b,整个集气瓶的体积是c。
从白磷开始燃烧到最后熄灭的过程中,集气瓶内水面的变化现象是___ _ __;
⑤根据a、b、c三个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已知c=60mL,a=10mL,b=19mL,得出结论,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
实验反思:
①组内成员小张对“实验前集气瓶里要装进a体积的水”非常不理解。咨询了组长小明之后,他终于明白“a 体积的水”的作用,其一是为了加快⑤步骤中集气瓶的冷却速度;其二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的实施和实验现象的出现,会导致实验最后产生的实际值小于理论值的是 。
A.装置气密性不好 |
B.实验前集气瓶里没有装a体积的水 |
C.集气瓶没有冷却到室温 |
D.用红磷代替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在240℃左右) |
【实验拓展】
小军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 ),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 。
下表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影响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的因素时采集的一组数据:
10毫升过氧化氢溶液取150毫升氧气所需的时间(秒)。
浓度 反应条件 |
30﹪的过氧化氢溶液 |
15﹪的过氧化氢溶液 |
10﹪的过氧化氢溶液 |
5﹪的过氧化氢溶液 |
无催化剂、不加热 |
几乎不反应 |
几乎不反应 |
几乎不反应 |
几乎不反应 |
无催化剂、加热 |
360 |
480 |
540 |
720 |
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 |
10 |
25 |
60 |
120 |
请你分析回答:
(1)该研究小组在设计方案时,考虑了浓度、 、 等因素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的影响。
(2)从上述影响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的因素中任选一个,说明该因素对分解速率有何影响?
实验室某废液的溶质为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铝,取该废液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滤液呈无色,则滤液中可能含有三种溶质 |
B. |
若向滤液中滴加氯化钾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滤渣可能是混合物 |
C. |
若滤渣由三种金属组成,则滤液可能呈蓝色 |
D. |
若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冒出,则滤液中可能含有两种阳离子 |
现有一包金属粉末,可能是由Al、Mg、Zn、Fe、Ag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该样品2.4g,向其加入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0.2g H 2,溶液呈无色,无固体剩余。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该样品的组成仅有两种可能 |
B. |
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6% |
C. |
该样品中一定含有Mg |
D. |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总质量为12g |
小明同学在家里设计了以下“课外实验”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
A.用加明矾的方法把硬水变成软水 |
B.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上方获取炭黑 |
C.将6B铅笔芯连在电路中,接通电源后使灯泡发亮 |
D.将鸡蛋浸入醋精(主要成分是醋酸)中除去鸡蛋壳,制“无壳蛋 ” |
右图是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的微型实验装置图。眼药水瓶的作用相当于仪器 ,实验过程中发现导管中的黑色粉末变红色,结合右图装置所示,说明氢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