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我们经常利用探究的方法来研究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制取,图8是我们研究常见物质组成、性质的几个实验。
(1)A 实验是利用红磷燃烧消耗瓶内的 ,使瓶内压强减小来推测空气里氧气的含量。该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2)B 实验是通过证明生成物的 来推断水的组成。
(3)C 实验的目的是 。
在“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中,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1)如图A、B所示,将锥形瓶(反应物未接触)放在天平上,右盘加砝码使之平衡,取下锥形瓶,将锥形瓶中两种物质混合,反应完全后将锥形瓶再放回天平左盘上。
①A瓶重新放回到天平上,天平 (填“能”或“不能”)保持平衡。
②B瓶重新放回到天平上,天平能否保持平衡? ,理由是 。
③从原子的角度分析“质量守恒定律” 。
(2)如上图C所示,用细线系住镁条使之平衡,然后在镁条一端用酒精灯加热。镁条在加热的条件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
①写出镁在空气中加热的文字表达式 。
②加热一段时间后,镁条 (填“能”或“不能”)保持平衡。
(3)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体积分数)。他的操作过程如下(有100mL和500mL量筒供选用):
①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后,将c处的止水夹夹紧,点燃红磷后,迅速插入左边的广口瓶中;
②待燃烧停止,整个装 置冷却至室温后,将c处的止水夹打开。结果发现烧杯中的水进入到广口瓶中;
③待烧杯中的水不能再进入广口瓶后,打开广口瓶的橡胶塞,将广口瓶中的水全部倒入到100mL量筒中,测得其中水的体积为76ml。
④该同学又设法准确地测定了广口瓶中空气的体积,数据为400mL。
回答下列问题:①红磷燃烧时最明显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同学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与理论值21%相比较,产生误差的原因很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导气管的体积可忽略不计)。
(10泰安2).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酸,为能立即确定它是否为盐酸,你认为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猜想假设 | B.查阅资料 | C.进行试验 | D.交流讨论 |
某气体中可能含有CO 2、O 2、N 2中的一种或几种,将该气体依次通过:①炽热的焦炭;②足量灼热的氧化铜;③足量的碱石灰(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每一步均充分反应,最终得到的气体为纯净物。气体的分子数目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点气体中一定含有N 2和CO 2,可能含有O 2 |
B. |
b点气体中CO和N 2的分子数目比为2:1 |
C. |
b点气体可能由三种分子构成 |
D. |
该过程中发生了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
通过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有什么不同”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我们呼出的气体全部是氧气 | B.我们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 |
C.我们呼出的气体极易溶于水 | D.我们呼出的气体含有二氧化碳 |
有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酱油和醋,就这位同学的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建立假设 | B.收集证据 | C.设计实验 | D.得出结论 |
我们常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来研究常见物质的组成,如下图:
A实验是利用可燃物消耗瓶内的 ,使瓶内压强减少来推测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B实验是通过电解水生成氧气和 ,可以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
C实验原理与 (填实验代号)实验相同。
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实 验 装 置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硫在氧气中燃烧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
排水法收集氧气 |
解释 |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
量筒中的水:降温,吸收白烟 |
集气瓶中的水: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O2何时收集满 |
|
A |
B |
C |
D |
实验室某废液的溶质为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铝,取该废液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滤液呈无色,则滤液中可能含有三种溶质 |
B. |
若向滤液中滴加氯化钾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滤渣可能是混合物 |
C. |
若滤渣由三种金属组成,则滤液可能呈蓝色 |
D. |
若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冒出,则滤液中可能含有两种阳离子 |
现有一包金属粉末,可能是由Al、Mg、Zn、Fe、Ag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该样品2.4g,向其加入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0.2g H 2,溶液呈无色,无固体剩余。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该样品的组成仅有两种可能 |
B. |
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6% |
C. |
该样品中一定含有Mg |
D. |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总质量为12g |
小明同学在家里设计了以下“课外实验”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
A.用加明矾的方法把硬水变成软水 |
B.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上方获取炭黑 |
C.将6B铅笔芯连在电路中,接通电源后使灯泡发亮 |
D.将鸡蛋浸入醋精(主要成分是醋酸)中除去鸡蛋壳,制“无壳蛋 ” |
右图是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的微型实验装置图。眼药水瓶的作用相当于仪器 ,实验过程中发现导管中的黑色粉末变红色,结合右图装置所示,说明氢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
在开展呼吸作用的实验研究之前,小雨根据生物学知识指出:“人体呼吸作用时,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比吸入的气体含较多的水蒸气”.这在科学研究中属于
A.猜想或假设 | B.提出问题 | C.制定计划 | D.结论 |
化学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对蜡烛燃烧进行了以下探究:他们将一短玻璃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燃。
【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该气体成分可能是什么呢?
【猜想】小贝认为: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可燃性气体)
小芳认为: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汽;
小婷认为:可能以上两种情况都有。
【实验方案】换一根较长的玻璃导管,并用湿毛巾包住,然后在导管另一端做点火实验。
【现象与结论】
如果观察到 ,则小贝的猜想正确;
如果观察到 ,则小芳的猜想正确;
如果观察到 ,则小婷的猜想正确。
某些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小琳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在讨论时,小静同学提出 “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小静同学的这一想法,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
A.假设和猜想 | B.设计实验 | C.操作实验 | D.做出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