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小明正确安装并调节实验装置后,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 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2)接着小明在不改变各元件位置的情况下,将原凸透镜更换成一个焦距稍小的凸透镜,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这是在模拟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 的形成原因;此时,在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包括位置)的情况下,要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 ) 透镜的方向移动。

来源:2019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调整后,把蜡烛固定在 20 cm 刻度线位置,凸透镜固定在 50 cm 刻度线位置,如图乙所示,左右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  (选填“投影仪”“放大镜”或“照相机” ) 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3)保持图乙中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当向左移动蜡烛时,应该向  (选填“左”或“右” ) 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来源:2019年西藏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暗室中测量直径为 5 cm 的凸透镜焦距并观察成像情况。将尺寸很小的球形小灯泡 s 作为光源固定在“0”位置处,光屏固定于光具座上标有 60 cm 的位置处。

(1)实验前调整小灯泡,凸透镜的中心和光屏中心,让它们在  

(2)如图所示,将凸透镜从紧挨着小灯泡的位置 ( A 处)缓慢向右移动,同时测量光屏上亮圈的大小,当光屏上的亮圈直径为 5 cm 时,停止移动凸透镜,此时凸透镜在光具座上 B 处,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连续向右移动凸透镜,当凸透镜移到光具座上标有 50 cm 的位置时,在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 ) 看到小灯泡的像。

(3)若固定小灯泡在“0”位置处,移动凸透镜和光屏,  (选填“能”或“不能” ) 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小灯泡的像。

来源:2016年新疆乌鲁木齐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小组同学用如图1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其中凸透镜的焦距为 15 cm ,他们进行实验的同时在坐标纸上记录蜡烛与光屏上像的位置和大小,如图2(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或像, A ' B ' 分别表示蜡烛在 A B 处像的位置)。

(1)从图2中可以看出,蜡烛在 A B 位置时光屏上得到的都是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成像特点制成了  (写出一个即可);

(2)和其他小组交流后发现,当蜡烛在距透镜 15 - 30 cm 之间时,像均成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 30 cm 以外处,但是,当他们把蜡烛放在 C 位置时,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原因是像距  

(3)为了让蜡烛在 C 位置的像成在光具座上的光屏上,他们采用了两种做法:

做法一: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更换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这表明像距变  了,由此推断更换的凸透镜会聚光的能力较强,此透镜焦距   15 cm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做法二: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再放置一个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由此实验联系实际,远视眼的晶状体焦距较  (选填“大”或“小” ) ,将近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  方(选填“前”或“后” ) ,故需佩戴  透镜矫正。

来源:2016年陕西省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0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学探究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探究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一 )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1)实验器材:刻度尺、凸透镜、光屏、三个底座、蜡烛及火柴;

(2)如图1所示,为保证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将装有底座的蜡烛、凸透镜、光屏从左到右摆放在水平桌面上,调整位置,使它们排列在  上,再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如图2所示, F 为凸透镜的焦点, A ' B ' 为某次实验时物体 AB 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的像,则物体 AB 在图中  区域,箭头方向竖直向  ,其大小比像 A ' B '   

(二 ) 探究磁与电的联系

如图3所示,是灵敏电流计的内部结构。小红同学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发现灵敏电流计内部结构与电动机、发电机内部结构类似。出于好奇,她利用如图4所示的装置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进行实验】用手拨动其中一个灵敏电流计指针的同时,另一个灵敏电流计的指针也发生了偏转。

【交流】拨动右侧灵敏电流计的指针时,表内线圈在磁场中  运动,产生了感应电流。于是,左侧灵敏电流计内的线圈同时也会有电流,它在  中受到力的作用,带动指针偏转起来。此时的右侧灵敏电流计相当于  机。

来源:2020年江西省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0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凸透镜的光心、烛焰、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直线上,蜡烛、凸透镜位置如图所示,当光屏移至刻度尺 80 cm 处时,在光屏上观测到等大倒立的实像。则

(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在题干中成像的情况下,把蜡烛向左移动 5 cm ,光屏应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可成清晰的像;

(3)在题干中成像的情况下,把蜡烛向右移动 5 cm ,然后移动光屏可成清晰的像,这种成像特点与实际生活中         (选填“放大镜”或“投影仪”或“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

来源:2017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0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雯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当向水凸透镜里注水时焦距变小,抽水时焦距变大)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向水凸透镜,在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水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小雯将蜡烛、水凸透镜和光屏调整至图乙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此像的性质是倒立、        的实像,小雯接着在蜡烛和光屏位置都不变的情况下,将水凸透镜移至光具座         cm 刻度处,再次得到清晰的烛焰像。然后,小雯利用注射器从水凸透镜中向外抽少许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小雯要想重新得到清晰的烛焰像,在蜡烛和水凸透镜的位置都不变的情况下,应将光屏向         (选填“远离”或“靠近”)水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来源:2017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0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将焦距 f = 15 cm 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 50 cm 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 20 cm 刻度线处,之后应将光屏向      (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清晰的        (填“正立”或“倒立”)的像 A

(2)再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 10 cm 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B .则像 B 比像 A        (填“大”或“小”)

来源:2017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0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记录的部分数据及现象见表:

实验序号

物距 u / cm

像距 v / cm

像的性质

1

60

12

倒立缩小实像

2

30

15

3

15

倒立放大实像

4

20

20

倒立等大实像

(1)该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 f =           cm

(2)上表中空白处,像的性质是          ,像距 v =         cm

(3)当 u f 的大小关系满足 u         f 时,光屏上接收不到像。

来源:2017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0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蜡烛恰好在光屏上成倒立       的实像,可以判断此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       (选填“大于”或“小于” 20 cm ,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原理。若某同学不小心用手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这时在光屏上将         (选填“会”或“不会”)成一个完整的像。

(2)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不断缩短,光屏上的像逐渐        (选填“向上”或“向下”)移动。

来源:2017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0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 v 和物距 u 关系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 16 cm 处时,如图乙所示,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

(3)实验完成之后,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丙所示,因为近视眼镜对光有       作用,所以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烛焰像,在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光屏        凸透镜。

来源:2016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0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为了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小明上午上课前,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让太阳光照射到凸透镜上,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小明认为此点到光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小强却说,这个距离不是凸透镜的焦距,其理由是  

(2)实验过程中,在图示位置,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与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 ) 的成像原理相同。若将蜡烛向右移动 10 cm ,调整光屏位置再次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原来的像要  

来源:2016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0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某次实验过程中,小敏移动光屏直到出现清晰的像,蜡烛、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所成的是倒立  的实像。

(2)若通过移动透镜,使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透镜应该移到  厘米刻度处。

(3)实验一段时间后,原来成在光屏中央的像“跑”到图甲所示的位置。下列操作可以让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央的有  

①光屏上移一段距离

②蜡烛下移一段距离

③透镜下移一段距离

(4)研究好成像规律后,小敏模拟了近视和远视的矫正。图乙中,小敏给透镜 A 戴上“眼镜”(凸透镜 B ) ,光屏上刚好出现清晰的像,摘下“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如图丙所示。若要通过移动蜡烛使像再次清晰,应将蜡烛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 ) 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

来源:2020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0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室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三个元件移动到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回答下列问题:

(1)光屏上像的性质为  

(2)关于本实验中得到的像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一个例子  

(3)从图中读出物距为   cm ,并推算出焦距为  (选填字母)。

A f < 15 cmB . 15 cm < f < 20 cm     C f > 30 cm

(4)如果保持蜡烛与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撤去光屏,是否仍然成像?  

来源:2016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0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焦距为 5 cm 9 cm 15 cm 的凸透镜中选择一个放置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将蜡烛、光屏分别置于光具座上透镜两侧,调整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与烛焰的中心在  ;若将蜡烛放置在 A 点通过三个凸透镜都能在光屏上成像,则焦距为   cm 的透镜所称的像最大,若在 BC 间移动光屏时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cm

来源:2017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0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实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