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的装置。实验时,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然后不断改变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并移动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

物距

( cm )

像距

( cm )

像的性质

正倒

大小

虚实

1

40

13.3

倒立

缩小

实像

2

30

15

倒立

缩小

实像

3

20

20

倒立

等大

实像

4

15

30

倒立

放大

实像

5

12

60

倒立

放大

实像

6

10

不成像

7

8

正立

放大

虚像

8

4

正立

放大

虚像

(1)图甲中所示的实验操作目的是什么?

(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随着蜡焰位置的变化,像的变化有两个转折点,分析表中数据据认为这两个转折点的位置在何处?它们分别是像的哪种变化过程的转折点?

来源:2016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金在实验室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当小金将三个元件移动到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请你根据此现象回答下列问题:光屏上像的性质为  ,并推算出焦距为  厘米。

(2)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小金换了个凸透镜继续实验,并使透镜光心、蜡烛焰心和光屏中心三者高度相同,但在透镜右侧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屏上成像(光具座足够长),请你帮助小金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来源: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过程中,当蜡烛距凸透镜 18 cm 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当蜡烛距离凸透镜 30 cm 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日常生活中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 。要使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变大,保持透镜的位置,同时将光屏  (选填“靠近”或“远离” ) 透镜,直至得到清晰的像;

(3)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  

A 、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B 、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C 、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D 、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变小了

(4)该同学多次实验后发现,当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时,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来源:2016年山东省莱芜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实验前,使                 在同一水平高度。

(2)当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如图所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等大清晰的像,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在(2)实验基础上,想要在光屏上得到缩小清晰的烛焰像,接下来的操作是                 

(4)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移到45cm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小明观察到像的方法是                 

来源:2021年河北省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8-3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华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等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上,成的像是等大的倒立的实像。分析实验成像情况可知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当把点燃的蜡烛由图甲所示位置向右移至光具座的 35 cm 刻度时,向  (选填“左”或“右” ) 移动光屏会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  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此时,风一吹,烛焰向左偏,则光屏上成的像向  偏。

(3)小明用此光具座模拟人眼看远近不同物体的情况,当人眼看清眼前 30 cm 处的物体时,凸透镜的位置、形状如图乙所示。如果将物体移至眼前 50 cm 处,保持透镜(晶状体)、光屏(视网膜)之间距离不变,则应该换上更  (选填“薄”或“厚” ) 的凸透镜(凸透镜直径大小相同),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来源:2016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小组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为使凸透镜所成的像位于光屏的中央,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上;该实验在光线较  的环境中进行更便于观察。

(2)小王同学三次在光屏上看到烛焰的像如图乙所示, A ' B ' C ' 分别是烛焰 A B C 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在此之前调节仪器时,曾在光屏上看到窗外景物所成的清晰的像,这个像与图乙中烛焰  (选填“ A “、“ B ”或“ C ) 的成像原理相同。当把蜡烛移动到 M 点时,在光屏上找不到烛焰的像,因为此时烛焰  (选填“成实像”、“成虚像”或“不成像” )

(3)分析图乙中信息,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  (选填“正”或“倒” ) 立的。蜡烛远离凸透镜时,烛焰所成的像  (选填“靠近”或“远离” ) 凸透镜。因此用相机拍照,拍完近景再拍远景时,应将相机的镜头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 ) 景物的方向调一些,才能拍出清晰的照片。

来源:2018年云南省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用同一光源做了以下几个光学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发现像成在光屏的上方,当如图所示,要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向       (选填“上”或“下”)调节凸透镜;调好后,发现光屏上的像与光源等大,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实验2:如果利用实验1的装置,光源位置不变,取下凸透镜,在原透镜位置正确放置带小孔的遮光板,若还想承接与光源等大的像,光屏应该        (选填“左移”、“右移”或“不动”),此时成的像与实验1成的像相比         (选填“较亮”、“较暗”或“一样亮”)。

(3)实验3:如果利用实验1的装置,光源及光屏位置不变,取下凸透镜,在原透镜位置正确放置一块薄玻璃板(不考虑玻璃板厚度),在光源一侧透过玻璃板观察,能否在光屏位置看到像:          (选填“能”或“否”);此时成的像与实验1成的像在哪个方面有区别:          (选填“正倒”、“大小”或“完整度”)。

来源:2020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为了测量凸透镜的焦距,让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用刻度尺测出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如图甲所示。凸透镜焦距为          cm

(2)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 50 cm 刻度线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 40 cm 刻度线处,点燃蜡烛,左右移动光屏,出现图乙所示现象(成像清晰)。为使像呈现在光屏中央,应将光屏向          调节。

(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将蜡烛移至 34 cm 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       的实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继续向左移动 10 . 0 cm ,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移动一段距离。

来源:2020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利用如图(a)所示的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前,应先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节到同一水平高度。小明按要求调好后,将蜡烛放在2倍焦距以外,为了能找到凸透镜成像时像的位置,需要对光屏进行的操作是:                   ,直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

(2)由于实验时间较长,烛焰的像即将超出光屏的上边缘,这时可以向上移动       (选填“蜡烛”“凸透镜”或“光屏”),再次使像呈现在光屏中央。

(3)小明摘下眼镜放到凸透镜前,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如图(b)所示。拿走眼镜,需将光屏向凸透镜方向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说明小明戴的眼镜对光有        (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此实验中,光屏相当于人眼睛构造中的         

来源:2020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为某兴趣小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情景。

(1)若光屏上清晰像的位置如图所示,为使烛焰的像呈现在光屏中央,应将蜡烛向  (填“上”或“下” ) 移动;

(2)蜡烛发出的光在光屏上发生了  (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

(3)为了模拟人眼成像特点,有同学提议将光屏和蜡烛位置互换,你认为可行吗?

答:  

来源:2019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

①调节凸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处于   (选填"相同"或"不同" ) 高度;

②如图甲所示,测出了凸透镜的焦距;若凸透镜不动,把蜡烛移到光具座 15 cm 刻度处,调节光屏,在光屏上会成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 的清晰实像,生活中的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 ) 是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2)在探究物质熔化特点时,得到图乙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该物质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 ,图中 A 点的温度如图丙温度计所示,读数为    ° C ,熔化过程需   (选填"吸热"或"放热" )

来源:2021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卷A卷
  • 更新:2021-09-0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正确安装并调节装置后,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

(1)当蜡烛向凸透镜靠近时,应将光屏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才能使像变清晰,某同学发现光屏移动过程中像变大同时还向光屏上方偏了些,为使像回到中央可将凸透镜往      (选填“上”或“下”)稍稍调节;

(2)移动中光屏上再次成清晰像后,将光屏和蜡烛位置互换,屏上一定成      的实像。

来源:2021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8-3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 10 cm 的凸透镜、点燃的蜡烛和光屏固定在光具座上。

(1)实验时,应先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大致在   

(2)当蜡烛和凸透镜的距离如图中所示时,在光屏上成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 的实像,   (选填"投影仪"或"照相机" ) 就是利用这一规律制成的。

来源:2021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8-2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完成下列两个实验探究: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杨同学让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移动光屏至适当位置,光屏上将会呈现一个倒立、  (选填“缩小”、“放大”或“不变” ) 的实像,如图1所示,此时的像距为   cm .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 就是应用了这样的成像规律。

(2)小杨同学在“探究海波熔化和凝固特点”的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2甲所示,为   ° C ;小宇画出了“温度 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海波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 ,海波在第 10 min 时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并存” )

来源:2017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卷(b卷)
  • 更新:2021-06-1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这是小浩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前,小浩需要点燃蜡烛,并调整凸透镜与光屏的高度,使蜡烛火焰与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2)老师告诉他,凸透镜的焦距是 10 cm 。移动光屏,结果在凸透镜右侧大约 63 cm 处获得了清晰的像。人们运用这条成像规律制造出了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

(3)小浩好动且思维颇有创意,他突发奇想,要是把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结果会怎样呢?他立即一试,哇塞!太神奇了,光屏上的像依旧十分清晰,只是原来缩小的像变成了放大的像!你能解释一下所成像依旧清晰的原因吗?  (选填“反射光路可逆”、“折射光路可逆”或“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

来源:2016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实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