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为了验证光的反射定律,海若同学准备了一块平面镜、一块画有法线ON的平整硬纸板、直尺、激光笔及铅笔.

(1)这个实验还需要的一个测量器材是:________.
(2)若按如图甲所示方式开始实验,纸板上显示出了两条光线,她把这两条光线的传播路径保留在纸板上以便研究.若改变入射角,继续保留光的传播路径,最后纸板上留下了很多条光路,无法区分哪条反射光线与哪条入射光线对应,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出现,实验时应该怎样做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入射光沿纸板照射后将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海若将一缺角的纸板按如图乙所示方式放置,让光沿直线AO入射,接着她以ON为轴旋转缺角纸板,发现无论缺角纸板旋转到哪个角度,反射光都只出现在入射光所在的纸板上,在
缺角纸板上没有显示出反射光.这一现象说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义想利用上述器材和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继续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他将白纸板和平面镜互换位置,做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但是他无法确定像的位置,他应该用____________代替平面镜,就可以解决问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2年6月16日,历史将永远在这一刻定格——中国航天员景海鹏顺利打开“神舟九号”飞船轨道舱舱门,在幽蓝色地球的背景下,景海鹏在太空中挥动着一面国旗向全国人民致意,中国人太空出舱的梦想就此实现!

(1)如图为长征二号F型火箭运载着“神九”离地升空的照片,火箭发射架下方建有较大的水池,这是利用水在        (填物态变化名称)时吸热降温,水池上方出现大量的白色气团,它们是                 形成的.
(2)“神九”进入预定轨道后发射了一颗“伴飞小卫星”。“伴飞小卫星”上装有与“嫦娥一号”类似的CCD立体相机,弹射后将摄制中国首张飞船在轨飞行的三维立体外景照片,该照片以太空为背景,展现“神九”高速运行的独特景致。CCD的结构为三层,第一层是“微型镜头”,第二层是“分色滤色片”以及第三层“感光层”.CCD的第二层“分色滤色片”,目前有两种分色方式,一是RGB原色分色法,另一个则是CMYK补色分色法.RGB即三原色分色法,几乎所有人类眼镜可以识别的颜色,都可以通过                          光的三原色来组成.
(3)为“神九”的正常工作提供能量,飞船两侧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可以将电池板可以将         能转化为        能.
(4)在太空环境下,以下哪个事情不能像在地面上一样正常进行(   )

A.用刻度尺测长度 B.用放大镜看物体
C.用平面镜改变光路 D.举行露天大型演唱会

(5)中国人的第一次太空行走共进行了19min35s。期间,翟志刚与飞船一起飞过了9165km。属马的景海鹏,以          km/s的速度,由此成为“走”得最快的中国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至少需要      支蜡烛,每次实验中应观察比较              ,并且量出                .实验中用玻璃板替换平面镜是      法,选用茶色玻璃板而不是无色玻璃板的原因是               .如果无论怎样移动蜡烛都无法与像重合,则原因可能是            .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有一三角形物体ABC,请作出其在平面镜中的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是小明根据小丽照镜子的情景确立的几个探究课题,其中最合理的是
 

A.镜中像的大小跟人到镜距离的关系 B.镜中像的多少跟两镜面夹角的关系
C.镜中像的多少跟人到镜距离的关系 D.镜中像的大小跟两镜面夹角的关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些狭小的房间的墙壁上挂上几面大镜子,可以形成空间增大的感觉,这主要是利用了平面镜能够

A.使房间内更明亮 B.改变光路的性质
C.使物像距离是物镜距离的两倍 D.能成实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透明玻璃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直放置在桌面上,点燃前面的蜡烛A,用眼睛观察A所成的像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与之重合。在此实验中:

(1)平面玻璃成像的原因是         
(2)为了用蜡烛B准确确定A的像的位置,应将玻璃板         立在水平桌面上,实验中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3)移去蜡烛B,在其所在位置上放置光屏,则光屏上         (能、不能)接收到蜡烛A烛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
(4)本实验用一透明玻璃板而不是用平面镜,你认为原因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点燃蜡烛,观察玻璃板后的像,如图所示:

(1)我们应选择         较薄(选填“较厚”、“较薄”)的平板玻璃来进行实验;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较黑暗(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
(2)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B前应先将点燃蜡烛A,但无论怎样移动B,始终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3)改正后,再次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样做的目的既确定了像的位置又验证了                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4)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张白纸,则白纸上        不能(选填“能”或“不能”)出现蜡烛A的烛焰的像,说明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5)做完实验后某同学总结了一些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知识,其中准确的是       B:

A.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像逐渐变小
B.将蜡烛和像所在的位置用直线连接,连线跟玻璃板垂直
C.当蜡烛与玻璃板的距离为10cm时,像和物相距10cm
D.将玻璃板换成平面镜,成像更清晰,更有利于进行成像特点的探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观察到        ,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相等,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为小红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她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并保持玻璃板与直尺垂直。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和调整。

(1)选用直尺的作用是为了便于比较_________;
(2)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___;
(3)在利用蜡烛B确定出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后,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水池中水深为1.5m,池边的路灯高出水面5m路灯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   形成的,倒影到水面的距离是   m。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站在竖起的穿衣镜前5米处,若人以0.5米/秒的速度向镜移动6秒后,人与镜中的像距离为____________米,此时像的大小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华照镜子时发现,当他离镜子较近时看到镜子里的像比离境子较远时看到镜子里的像大些。小华得出结论:物体在平面镜里成像的大小跟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请你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说明小华的结论是不正确的。
(1)写出你选用的物品或实验器材
(2)简述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丽和小强利用实验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水平实验台上已备有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并且还备有两支10cm高的蜡烛A1、A2,两支8cm高的蜡烛B1、B2,两支5cm高的蜡烛C1、C2,火柴一盒。在实验中小强看到:物体离玻璃板越近,物体的像就越大。于是小强认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跟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但小丽质疑小强的说法,她选用蜡烛C1和蜡烛           (选填蜡烛对应的字母)进行实验,通过改变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C1          的距离,观察到玻璃板后的蜡烛与         总是重合的,因此证明了小强的观点不正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甲为小红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其中A、B是两段相同的蜡烛,C是平整的白纸,E是玻璃板.

(1)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观察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A'.此时在玻璃板后移动蜡烛B使其与像A'完全重合.但小红无论怎样移动B,始终不能与蜡烛的像A'完全重合,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看到A的像属于               现象,看到B蜡烛属于               现象。
(2)取两段相同的蜡烛,目的是                      关系。
(3) 实验中观察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有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由于
                                                                       造成的;
(4)发现问题并改进后,小红重新做实验,并在白纸上记录下实验时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接着小红就在记录的白纸上进行相关处理,请问这样有什么不妥?
                                                   
你认为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
(5)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平面镜的应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