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四年级二班的同学在自主学习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有一个小组对水加热了很长时间后水才沸腾;他们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
3
4
5
6
7
8
9
10
水温(℃)
……
94
95
96
97
98
99
99
99

(1)从数据上看,本次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______,实验中水的温度没有达到
100℃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过长,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原因即可)
(3)通过这个实验他们得出水沸腾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这个实验他们联想到了生活中当水烧开了以后,继续用大火烧_______(填“可以、不可以”)提高水的温度。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是30°,则反射角是______度,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_度;如果这束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这时入射角是______度;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斜放一个平面镜,有一玩具车向镜面开去,要使玩具车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运动,则镜面与地面的夹角应该等于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14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刻度尺的上面,并保持玻璃板与刻度尺垂直。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和调整。用此实验可以研究:①像与物大小的关系;②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③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还是实像。
(1)选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为了便于比较_________;(选填“①”、“②”或“③”)
(2)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___;(选填“①”、“②”或“③”)
(3)在利用蜡烛B确定出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后,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           
  (2)两段等长的蜡烛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4)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
镜成的是      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为玻璃板,b和c是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

(1)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应选择较  (填薄或厚)的玻璃板.
(2)实验时玻璃板a应与水平桌面       放置.
(3)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c前,应先将蜡烛      点燃.
(4)该实验最好在    (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中进行.
(5)如果在蜡烛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光屏上_____承接到像(选项“会”或“不会”),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2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直尺上,实验过程中眼睛始终在A的一侧进行观察。

(1)实验时用平板玻璃来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____________的关系;
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____________的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B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______ (填“能”或“不能”)接受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_像。(2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果你以1m/s的速度远离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则镜子中的“你”将________m/s的速度远离你,你看镜中的“你”大小将___________(“变大”、“变小”或“不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组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
(1)此时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 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图甲)。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2)解决上面的问题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                  。
(3)图乙是他们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 
物对应点的位置。他们下一步应该怎样利用和处理这张“白纸”上的信息得出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们发现,旁边一组同学是将玻璃板和蜡烛放在方格纸上进行实验的。你认为选择白纸和方格纸哪种做法更好?说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10年黑龙江鸡西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物理试卷第28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远山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一把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A在玻璃板内的像重合,蜡烛B好像被点燃了,在此实验中:(1)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和像的       关系;(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        关系;(3)若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实验前应先观察并记下凸透镜的_________。实验时,当固定好凸透镜的位置并调整物距,使它大于透镜的二倍焦距后,要移动_______找像。当发现所成的像比较小时,为了获得较大的像,在不改变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较暗的室内,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块半透明的塑料薄膜前,在它们之间放一块中间钻有小孔的不透明的报纸,则会在塑料薄膜上出现 (    )     

 
A.蜡烛正立的虚像
B.蜡烛倒立的实像
 
C.蜡烛正立的实像
D.小孔的实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平面镜的应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