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物理 / 试卷选题

[广东]2013届广东江门福泉奥林匹克学校九年级3月份质量检测物理卷

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
B.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
C.粉笔蹭到衣服上,在衣服上留下粉笔痕迹
D.冬天,雪花漫天飞舞
来源:2013届广东江门福泉奥林匹克学校九年级3月份质量检测物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选项中质量最接近200g的是(  )

A.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本的质量 B.一颗图钉
C.一张课桌 D.一只母鸡
来源:2013届广东江门福泉奥林匹克学校九年级3月份质量检测物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摩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受到摩擦力的作用,静止的物体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B.汽车轮胎上做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C.减小摩擦的方法之一是用滑动摩擦代替滚动摩擦
D.假如没有摩擦,人将无法行走
来源:2013届广东江门福泉奥林匹克学校九年级3月份质量检测物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通电螺旋管旁的小磁针静止如图所示,判断正确的是(  )

A.螺旋管a端为N极,电源c端为正极
B.螺旋管a端为S极,电源c端为负极
C.螺旋管a端为N极,电源c端为负极
D.螺旋管a端为S极,电源c端为正极
来源:2013届广东江门福泉奥林匹克学校九年级3月份质量检测物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呼麦”是蒙古族的一种高超演唱形式。演唱者运用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形成低音,在此基础上调节口腔共鸣,形成高音,实现罕见的一人同时唱出高音和低音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呼麦”中高音、低音指声音的响度
B.“呼麦”中的声音是振动产生的
C.“呼麦”中高音是超声波、低音是次声波
D.“呼麦”中高音和低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等
来源:2013届广东江门福泉奥林匹克学校九年级3月份质量检测物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新材料”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人类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研制出二极管、三极管是电脑必不可少的器件
B.纳米材料为人们制造更小的机械提供物质基础
C.人们利用超导的磁悬浮现象研制“无摩擦”的磁悬浮列车
D.人们根据超导零电阻的特点,用超导体制造电饭锅,提高电饭锅发热的效率
来源:2013届广东江门福泉奥林匹克学校九年级3月份质量检测物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现象中属于白光色散的是(  )

A.太阳光经过棱镜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
B.红、绿、蓝三种色光合成电视画面的颜色
C.红、绿、蓝三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成白光
D.红、蓝、黄三色颜料按一定比例混合成黑色
来源:2013届广东江门福泉奥林匹克学校九年级3月份质量检测物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是部分电磁波谱的示意图,比较图中所示的五种电磁波可知,其中波长最长的电磁波是            ,频率最高的电磁波是            ,有一种电磁波的频率是60MHz,它的波长是              m。

来源:2013届广东江门福泉奥林匹克学校九年级3月份质量检测物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四种不同情景中的物体:①在水平冰面上滑行的冰块;② 悬挂在教室屋顶上的日光灯;③钟表内被卷紧的发条;④发射升空的火箭。其中,              具有动能;              具有重力势能;              具有弹性势能。

来源:2013届广东江门福泉奥林匹克学校九年级3月份质量检测物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是课本中的几个实验:

(1)图         (选填“甲、乙、丙、丁”)演示的是电磁感应现象,闭合开关,只有导体向         (选填“左右、上下”)方向运动才会产生感应电流;
(2)图丙,要想改变磁针的转动方向,可采用的措施是:                   
(3)丁图所示实验,说明了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              有关。

来源:2013届广东江门福泉奥林匹克学校九年级3月份质量检测物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电路中,如果电流不流经         ,而是电源两极直接相连,就说电源短路了。家庭电路中发生短路时,电路中的          很大,根据焦耳定律      (填公式)可知:电路中会产生很大的热量使电线的绝缘层烧坏甚至引起火灾。

来源:2013届广东江门福泉奥林匹克学校九年级3月份质量检测物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一平底圆柱状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杯子的底面积是60cm2。杯内装上8cm高的水后,杯子和水的总质量是0.6 kg。则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大小是      N,
杯对桌面的压强是        Pa;水对杯底产生的压强是         Pa。(g取l0N/kg)

来源:2013届广东江门福泉奥林匹克学校九年级3月份质量检测物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在一架放在水平面上、已经调节平衡的托盘天平的两个天平盘里,分别放入A、B两个实心物体,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则可知mA        mB,ρA        ρB。(前两空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来源:2013届广东江门福泉奥林匹克学校九年级3月份质量检测物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两个电阻A和B,它们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知:RA=      Ω;若把它们并联在3V的电路中,干路电流是      A。若把它们串联在总电压为3V的电路中,则通过电阻B的电流是        A。

来源:2013届广东江门福泉奥林匹克学校九年级3月份质量检测物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


(1)①图1中刻度尺的读数为        厘米;
②图2中秒表读数为         5.23秒。
(2)图3所示的电表是家庭电路中的电能表,该表的读数为        kW•h。
(3)图4是一灯泡的铭牌,将该灯泡接入家庭电路中正常使用。根据有关信息填表。

物理量(单位)
数值
额定电压(V)
 
 
25
2h消耗的电能(kW•h)
 
来源:2013届广东江门福泉奥林匹克学校九年级3月份质量检测物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如图的装置,将同一物体分别逐渐浸入到水和酒精中,为了便于操作和准确收集数据,用升降台调节溢水杯的高度来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他们观察并记录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及排开液体的体积。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液体种类
 实验
序号
 物体重力
G(N)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物体受到浮力F(N)
 排开液体体积V(cm3
 水
ρ
=1.0g/cm3
 1
 2
 1.5
 
 50
 2
 1.0
 1.0
 100
 3
 0.5
 1.5
 150
 酒精
ρ酒精
=0.8g/cm3
 4
 2
 1.6
 0.4
 50
 5
 1.2
 0.8
 100
 6
 0.8
 1.2
 150


(1)分析表中数据,实验所用物体的重力为   N,第一次实验中物体所受的浮力F=    N。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和3(或4、5和6)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液体的种类相同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越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3)实验中小明同学观察到将同一个物体浸没在密度越大的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       。于是他灵机一动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重1.5N的物块,如图甲所示;当他把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0.5N,他就在0.5N处对应标上1.0g/cm3的字样;当他把物块浸没在酒精中时,如图丙所示,应该在弹簧测力计刻度盘的 N处对应标上0.8g/cm3字样,聪明的他就将图甲所示装置改装成了一个能测液体密度的密度秤。

来源:2013届广东江门福泉奥林匹克学校九年级3月份质量检测物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点燃蜡烛,观察玻璃板后的像,如图所示:

(1)我们应选择         较薄(选填“较厚”、“较薄”)的平板玻璃来进行实验;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较黑暗(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
(2)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B前应先将点燃蜡烛A,但无论怎样移动B,始终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3)改正后,再次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样做的目的既确定了像的位置又验证了                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4)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张白纸,则白纸上        不能(选填“能”或“不能”)出现蜡烛A的烛焰的像,说明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5)做完实验后某同学总结了一些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知识,其中准确的是       B:

A.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像逐渐变小
B.将蜡烛和像所在的位置用直线连接,连线跟玻璃板垂直
C.当蜡烛与玻璃板的距离为10cm时,像和物相距10cm
D.将玻璃板换成平面镜,成像更清晰,更有利于进行成像特点的探究。
来源:2013届广东江门福泉奥林匹克学校九年级3月份质量检测物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小明同学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10s的时间将重6N的物体匀速提升了0.3m,所测拉力F为2.5N,求本实验中:

(1)做的有用功。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拉力F做功的功率。

来源:2013届广东江门福泉奥林匹克学校九年级3月份质量检测物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某实验小组设计的加热器的简化电路图。R1、R2是发热电阻,R2阻值是15Ω,电源电压是12V。该加热器有高温和低温两个档位,低温档的电功率是6W。

试求:(1)低温档时,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少?
(2)R1 的电阻是多少?
(3)高温档时的电功率是多少?

来源:2013届广东江门福泉奥林匹克学校九年级3月份质量检测物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灯泡的电功率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猜想:
甲:电功率跟电流有关,电流越高,电功率越大。
乙:电功率跟电压有关,电压越大,电功率越大。

实验次数
所用灯泡
电流表读数
灯泡亮度
1
灯泡1
0.1A
很暗
2
灯泡2
0.2A
较暗
3
灯泡3
0.3A
较亮
4
灯泡4
0.4A
很亮

(1)小明同学就猜想甲进行了如下探究:A.按照如图连好电路;B.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移动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分别记下电流表的读数和灯泡的亮度。
实验结果如下:

C.小明由此得出:电功率跟电流有关,电流越高,电功率越大。
请你对小明的实验过程进行评估,他的实验有什么不合理之处?应如何改进?
不合理之处:                                                  
改进方法:                                                    
(2)现有如下器材:不同规格的灯泡2个、电源1个、开关1个、电压表2只、导线若干,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电路来验证猜想乙,并把电路图画在方框内。

(3)探究出电功率跟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后,爱动脑筋的
小明猜想:“电功率跟电阻之间也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于是,他向老师借了一些定值电阻和其它相关器材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表一、表二。
表一:

R/Ω
5
10
15
20
30
I/A
0.2
0.2
0.2
0.2
0.2
U/v
1
2
3
4
6
P/w
0.2
0.4
0.6
0.8
1.2

   表二:

R/Ω
5
10
15
20
30
I/A
1.2
0.6
0.4
0.3
0.2
U/v
6
6
6
6
6
P/w
7.2
3.6
2.4
1.8
1.2

根据表一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电功率跟电阻阻值之间的关系是:
a.                                                                   
根据表二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电功率跟电阻阻值之间的关系是:
b.                                                                   

来源:2013届广东江门福泉奥林匹克学校九年级3月份质量检测物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湛江市正在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推开窗门,满目清翠,走出家门,街道宽敞整洁,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小明家住市中心,他担心奶奶寂寞,想奶奶与他同住,但奶奶嫌城市夏天太热而不愿住,这激发了小明探究城乡温差原因的兴趣。暑假的某一天,他请学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到选定地点,于中午同一时刻测出测试点的气温,如表。

地点
麻章城镇居民区
赤坎商业区
寸金桥公园
廉江城镇居民区
龙海天海滨
遂溪农村
霞山市中心
吉兆湾海滨
徐闻农村
雷州西湖公园
气温(℃)
36.1
37.2
34
35.5
32.8
33.5
37
32.5
34.2
34.5

(1)气温最低的区域是         海滨;解析该区域气温低的主要原因            水的比热容大;
(2)质量为10kg的水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温度升高了5℃,水吸收的热量是      2.1×105J,这是通过         热传递方式改变水的内能。[水的比热容为c=4.2×103J/(kg•℃)]
(3)请你为湛江市“创模”献计献策,提出两种降低市中心环境气温的办法:
                       多植树;②               建造人工湖

来源:2013届广东江门福泉奥林匹克学校九年级3月份质量检测物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滑雪
当滑雪者从雪山顶峰风驰电掣般下滑时,你是否想到为什么白雪轻飘飘、软绵绵的,却可以承托高速奔驰的滑雪者呢?
白雪内右很多小孔,小孔内充满空气。踏着滑雪板的人把重都压在滑雪板上时,雪内的空气就会被逼出;因此,滑雪板不是与雪地直接接触,而是在一层气垫上滑行。这层气垫不但对滑雪板施加一个向上的托力,并且减小了雪地与滑雪板之间的摩擦。然而,这层气垫只能维持一段很短的时间。如果滑雪者在雪地上停留超过一秒,就会沉下去。
(1)滑雪者从雪山顶峰向下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机械能         减小。
(2)滑雪板可以轻易在雪地上滑行,是由于:                      
(3)若滑雪板的长1.5m、宽12cm,滑雪者的速度最小为         1.5m/s,他才能不会在雪地上下沉。
(4)若滑雪者与滑雪板总重为720N,当其站立再水平雪地上时,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强为         2000Pa。

来源:2013届广东江门福泉奥林匹克学校九年级3月份质量检测物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为小红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记录的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可得液体密度是               ,容器质量是          

实验次数
1
2
3
4
液体体积/cm3
5.8
7.9
16.7
35.1
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g
10.7
12.8
21.6
40.0
来源:2013届广东江门福泉奥林匹克学校九年级3月份质量检测物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如果从外界吸收不到热量,那么液体(  )

A.蒸发不能继续进行 B.蒸发能够继续进行,使液体温度升高
C.蒸发能够进行,使液体温度降低 D.蒸发能够继续进行,使液体温度升高
来源:2013届广东江门福泉奥林匹克学校九年级3月份质量检测物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照镜子时,你会发现你的右边变成了像的左边,你的左边则变成像的右边。这种现象称为“横向倒置”。如果站在两个互成90°的平面镜之间,在两镜中一共能成     个像,其中有             个像是横向倒置的。

来源:2013届广东江门福泉奥林匹克学校九年级3月份质量检测物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