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如图所示,站在水平地面上的小林想通过杠杆 AB 和动滑轮拉起同样站在水平地面上的小新。杠杆 AB 可绕转轴 O 在竖直平面内转动,且 OA : OB = 1 : 2 ,小林的质量 m 1 = 50 kg 。小新的质量 m 2 = 48 kg ,小新双脚与地面接触面积 S = 400 c m 2 。当小林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 F 1 时,小新未被拉动,此时小新对地面的压强 p = 2 . 5 × 10 3 Pa ,小林对地面的压强为 p 1 ;当小林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 F 2 时,小新刚好被拉起,小林对地面的压强为 p 2 ,且 p 1 : p 2 = 16 : 15 。不计绳重,杠杆重力和一切摩擦, g 10 N / kg 。求:

(1)小林施加拉力 F 1 时,小新对地面的压力 F N

(2)动滑轮重力 G

来源:2021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9-0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工人用如图所示装置从水井中匀速吊起一个重为 800 N 的物体,所用拉力 F 250 N 20 s 内物体上升了 6 m (物体的上表面始终未露出水面),已知动滑轮重 20 N ,绳重及摩擦均忽略不计。求:

(1) 20 s 内绳子自由端 A 移动的距离;

(2)拉力 F 做功的功率;

(3)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

来源:2021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8-3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利用电子秤显示压力大小反映水箱水位变化的装置示意图。该装置由滑轮 C ,长方体物块 A B 以及杠杆 DE 组成。物块 A 通过细绳与滑轮 C 相连,物块 B 放在电子秤上并通过细绳与杠杆相连。杠杆可以绕支点 O 转动并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且 DO : OE = 1 : 2 ,已知物块 A 的密度为 1 . 5 × 10 3 kg / m 3 ,底面积为 0 . 04 m 2 ,高 1 m ,物块 A 的上表面与水箱顶部相平,物块 B 的重力为 150 N .滑轮与轴的摩擦、杠杆与轴的摩擦以及滑轮、杠杆和绳的自重均忽略不计 ( g 10 N / kg ,水的密度为 1 . 0 × 10 3 kg / m 3 ) 。请解答下列问题:

(1)当水箱装满水时,物块 A 的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大?此时物块 A 所受的拉力是多大?

(2)从水箱装满水到水位下降 1 m ,电子秤所显示的压力示数变化范围是多少?

来源:2016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提升重物,将重为200N的物体A以0.1m/s的速度匀速提升了1m(不计摩擦,忽略绳、滑轮的重力)求:

(1)拉力F的大小;(2)拉力F所做的功;(3)拉力F做功的功率。

来源:2017年广西贺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3-2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物体A质量为1kg,挂在动滑轮上,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动滑轮的重、绳的重和大小均不计,且不考虑一切摩擦,g取10N/kg。求:

(1)物体A静止在空气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多少?

(2)若物体A刚好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则物体A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3)物体A的密度是多少?

来源:2016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3-0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杠杆放在钢制水平凹槽BC中,杠杆AD能以B点或C点为支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BC=0.2m。细绳的一端系在杠杆的A端,另一端绕过动滑轮固定在天花板上,物体E挂在动滑轮的挂钩上。浸没在水中的物体H通过细绳挂在杠杆的D端,与杠杆D端固定连接的水平圆盘的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为F。已知60N≤F≤200N,动滑轮的质量m=1kg,物体H的密度ρ=2×10kg/m,AD=0.8m,CD=0.2m,杠杆、圆盘、细绳的质量及摩擦均忽略不计,g取10N/kg。为使杠杆AD保持水平平衡,求:

(1)物体E的最小质量m;
(2)物体H的最小体积V。

来源:轻松寒假,快乐复习30天 第17天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是某科技小组设计的打捞水中物体的装置示意图。A是动滑轮,B是定滑轮,C是卷扬机。卷扬机转动拉动钢丝绳通过滑轮组AB竖直提升水中的物体。在一次模拟打捞水中物体的作业中,在物体浸没水中匀速上升的过程中,船浸入水中的体积相对于动滑轮A未挂物体时变化了2dm3;在物体全部露出水面匀速上升的过程中,船浸入水中的体积相对于动滑轮A未挂物体时变化了3dm3,卷扬机所做的功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2所示。物体浸没在水中和完全露出水面后卷扬机对钢丝绳的拉力分别为T1、T2,且T1与T2之比为5∶7。钢丝绳的重、滑轮与轴的摩擦及水对物体的阻力均忽略不计。(g取10N/kg)

求:(1)物体的重力G;
(2)物体浸没在水中匀速上升的过程中,滑轮组AB的机械效率η;
(3)物体全部露出水面后匀速上升的速度v物。

来源:轻松寒假,快乐复习30天 第17天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工人站在水平工作台D上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M,滑轮A、B的质量均为3kg,滑轮C的质量与A、B不同,工人的质量为57kg。该工人利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M时,对绳端的拉力为F1,功率为P,滑轮A对工作台向下的拉力为FA,工人对工作台的压强为p1;若重物M浸没于水中,该工人利用滑轮组匀速提升水中的重物M,在M出水面之前,工人对工作台的压强为p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重物M在水中上升的速度为0.5m/s。已知重物M的质量为120kg,密度为2×103kg/m3,上升的速度始终为0.5m/s,p1:p2=16:11。(不计绳重、滑轮轴摩擦及水的阻力,g取10N/kg)求:

(1)重物M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F
(2)重物M在空中被匀速提升时,滑轮A对工作台向下的拉力FA和绳端拉力F1的功率P;
(3)重物M在水中被匀速提升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来源:轻松寒假,快乐复习30天 第16天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滑轮下挂重500N的物体G,滑轮重40N,绳和杠杆都是轻质的。要在图示位置使杠杆平衡,(杠杆上标度的间距相等)

求: (1)滑轮绳子自由端拉力是多大?  
(2)在杠杆的A点所加的竖起向上的力F应是多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一个上肢力量健身器示意图.D是动滑轮;配重A的底面积为5×10﹣2m2,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P0为2.4×104Pa.杠杆EH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E:OH=2:5.此人受到的重力为600N,他通过细绳在H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T1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他对地面的压力为F1,配重A对地面的压力为FA1,配重A受到的拉力为TA1.配重A对地面的压强P1为6×103Pa;他在H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T2时,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他对地面的压力为F2,配重A对地面的压力为FA2,配重A受到的拉力为TA2,配重A对地面的压强P2为4×103Pa.已知F1:F2=20:19,杠杆EH和细绳的质量均忽略不计.求:

(1)配重A受到的重力GA
(2)拉力TA1和TA2
(3)动滑轮D受到的重力GD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工人用图所示装置,打捞深井中的边长为30cm的正方体石料,石料的密度为3´103kg/m3。装置的OC、DE、FG三根柱子固定在地面上,AB杆可绕O点转动,AO:OB=1:2,边长为L的正立方体配重M通过绳竖直拉着杆的B端。现用绳子系住石料并挂在滑轮的钩上,工人用力沿竖直方向向下拉绳,使石料以0.2m/s的速度从水中匀速提升。AB杆始终处于水平位置,绳子的质量、轮与轴间的摩擦均不计,g取10N/kg。求:

(1)如果石料在水中匀速上升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η1,石料完全离开水面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η2,且η1:η2=83:84,求石料在水中匀速上升过程中,工人拉绳的功率多大?
(2)若石料在水中匀速上升时,配重对地面的压强为6500帕,石料完全离开水面后,配重对地面的压强为4812.5帕;求配重M的密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图中的装置中,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质量为10㎏,在拉力F=10N的力作用下以0.4m/s的速度匀速运动(不计机械内部摩擦和机械自重)。求:

(1)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多大?
(2)在10s内拉力F做了多少功和拉力的功率?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了砝码的重,然后对定滑轮进行了实验探究,并记录数据如表,其中空格处是他疏忽记录的,你认为没有记录的数据估计为多大?试在表格中补充完整。
 

步骤
砝码重/N
测力计读数/N
砝码上升高度/cm
手拉绳移动距离/cm
1
1
1
 
25
2
 
2
40
 

随后,他按如图12-36所示,探究了动滑轮工作特点,探究数据记录如下表,其中表格中有几个数据没有记录,你估计大约为多大?试在表格中补充完整。

步骤
砝码重/N
测力计读数/N
砝码上升高度/cm
手拉绳移动距离/cm
1
4
2
20
 
2
 
1
 
50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计算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