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为G的均匀木棒竖直悬于O点,在其下端施一水平拉力F,让棒缓慢转到图中虚线所示位置.在转动的过程中 ( )
A.动力臂逐渐变大 | B.阻力臂逐渐变小 |
C.动力F逐渐变大 | D.动力F逐渐减小 |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前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 。
(2)通过多次实验得出如下数据:
次数 |
|
|
|
|
1 |
2 |
2 |
1 |
4 |
2 |
2 |
4 |
1 |
8 |
3 |
2 |
6 |
1 |
12 |
4 |
1 |
16 |
2 |
8 |
5 |
2 |
10 |
1 |
20 |
6 |
3 |
8 |
2 |
12 |
分析1、2、3次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没有改变 的大小。
(3)分析4、5、6次实验数据,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用字母表示)。
(4)如图所示是某次实验中的情形,把图中杠杆两侧的钩码各取下一个,为使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左侧钩码向 移动一个格,同时右侧钩码向 移动一个格。(均填“左”或“右”)
如图所示是列车上常用的手推车,车内货物均匀摆放。车前行,需经过障碍物。当车的前轮遇到障碍物A时,售货员向下按扶把,这时手推车可以视为杠杆,若车和货物总重200N,动力臂和阻力臂之比为2:3,则售货员作用在上动力为 N。当后轮遇到障碍物A时,售货员竖直向上提,这时支点是 (选填“A”、“B”或“C”)点,这种情况下,可以视为 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
如图所示,一均匀杠杆A处挂2个钩码,B处挂1个钩码,杠杆恰好平衡,在A、B两处再各加一个钩码,钩码质量均相同,那么
A.杠杆仍平衡 B.杠杆的左边向下倾
C.杠杆的右边向下倾 D.无法确定杠杆是否平衡
按下列要求作图:
(1)图甲中用一根细绳将杠杆AOB在O点悬挂起来,并在B处挂一重物G,欲在杠杆上施加一最小动力F,使其在图示位置平衡,作出该最小动力的力臂和力的示意图.
(2)如乙图,请在圆圈中填入电压表或电流表的符号,使开关闭合时两盏灯都能发光.
校工用如图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树枝尽量往剪刀的轴处靠近,这样做是为了( )
A.增大阻力臂,省力 | B.减小阻力臂,省力 |
C.增大动力臂,方便 | D.减小动力臂,方便 |
如图乙所示为钓鱼竿钓鱼的示意图.O为支点,F1表示手对钓鱼竽的作用力.F2表示鱼线对钓鱼竿的拉力,请在图画出F2的力臂l2.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实验前杠杆静止时的位置如图(甲 所示,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 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 点悬挂3个质量均为 的钩码,在 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如图(乙 所示,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 . 取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小明发现在没有挂物体时,杠杆处于如甲图所示的状态,他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挂上重力均为0.5N的钩码后,再次平衡时如乙图所示,小明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小明得出结论的过程中存在的不妥之处是 ;如丙图所示,把乙图a点的钩码取下,换用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再次平衡时,发现其示数大于0.5N,根本原因(直接观察到的不属于根本原因)是 ;采用丁图的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当杠杆水平平衡时,与其他同学得出的结论不相同,其主要原因是 。
某人在动物园内,用弹簧测力计称出了一头大象的重量,在称象过程巾,他用到吊车、铁笼和一根很长的槽钢等辅助工具,操作步骤如下:
a.如图甲所示,将铁笼系于槽钢上的B点,当吊车吊钩在槽钢上的悬吊点移至O点时,槽钢在水平位置平衡.
b.将大象引入铁笼,保持吊钩悬吊点O点和铁笼悬挂点B点的位置不变.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住槽钢的另一端,使之再次茌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所示.测得OB=6cm,OA=9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0N.根据上述数据测出了大象的重量.
(l)大象的重量为_______N.
(2)设计步骤a的目的是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