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物质
物态变化
物质的物理特征
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
温度
摄氏温度及其计算
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温度计与体温计的异同
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熔化与熔化吸热的特点
凝固与凝固放热的特点
熔点和凝固点
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
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沸腾及沸腾条件
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蒸发及其现象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化及液化现象
液化方法及其应用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
生活中的升华现象
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水的三态变化
物质的属性
物质的基本属性
质量及其特性
质量的估测
质量的单位换算
质量的测量与天平
天平的使用
累积法测量微小质量
密度及其特性
密度的大小比较
密度的计算
密度公式的应用
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量筒的使用
固体密度的测量
液体密度的测量
设计实验测密度
密度与温度
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
空心、混合物质的密度计算
探究密度特性的实验
液体的密度测量实验
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
物质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物理学方法
物理常识
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物质结构与物体尺度
分子和原子组成物质
原子的核式模型
人类探究微观世界的历程
人类探究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
物态的微观模型及特点
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
新材料及应用
半导体的特点与作用
超导体的特点与作用
超导体在磁悬浮列车、超导输电的应用
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纳米材料的其它知识
运动和相互作用
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机械运动
参照物及其选择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分子的热运动
电磁相互作用
运动和力
时间的估测
时间的测量
长度的估测
长度的测量
刻度尺的使用
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速度与物体运动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速度的计算
运动快慢的比较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力的概念
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三要素
力的示意图与图示
力作用的相互性
牛顿第一定律
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判断
惯性
惯性现象
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惯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力平衡的概念
平衡状态的判断
平衡力的辨别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力与运动的关系
力与图象的结合
力的合成与应用
力和机械
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稳度和提高稳度的方法
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
弹力
弹簧测力计及其原理
探究弹簧测力计原理的实验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
弹簧测力计在力的相互性方面的应用
重力
重力大小的估测
重力的计算
重心
重力的方向
重力示意图
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摩擦力的大小
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摩擦力的方向
摩擦力的种类
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摩擦力的示意图
有关摩擦力实验的设计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杠杆及其五要素
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的分类
力臂的画法
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
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
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
杠杆的应用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
斜面与轮轴
动滑轮拉力的计算
压强和浮力
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压强
压强大小比较
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液体的压强的特点
液体的压强的计算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连通器原理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利用平衡法求液体密度
大气压强的存在
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气压计和抽水机
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飞机的升力
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探究实验
浮力产生的原因
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浮力大小的计算
浮力的利用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帕斯卡原理及其应用
声现象
声音的产生
声音的传播条件
声速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温度的关系
回声
回声测距离的应用
人耳的构成
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
骨传声及骨传导的原理
双耳效应
音调
频率与音调的关系
超声波与次声波
响度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音色
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噪声及其来源
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
防治噪声的途径
声与信息
声与能量
声音的综合利用
光现象
光源
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
光线
光的反射现象
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
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镜面反射
漫反射
光反射的可逆性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平面镜的应用
凸面镜和凹面镜
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
光折射的可逆性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光学实验设计与探究
光的色散
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物体的颜色
红外线
紫外线
透镜及其应用
透镜及其分类
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
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
凸透镜的会聚作用
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透镜的光路图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眼睛及其视物原理
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显微镜
望远镜
生活中的透镜
电和磁
磁性、磁体、磁极
磁化
磁性材料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判断方法
磁场
磁感线及其特点
地磁场
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安培定则及其应用
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
电磁铁的构造和原理
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
磁浮列车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电磁铁的其他应用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左手定则
扬声器和耳机的构造和原理
直流电动机的原理
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和工作过程
实用电动机的构造、特点和应用
电磁感应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动圈式话筒的构造和原理
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
交流电
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
电磁波与信息技术
电磁波的产生
电磁波的传播与应用
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音频、视频和射频信号
调制、调谐和解调
无线电广播的发射和接收
电视的发射和接收
移动通信
网络通信
光纤通信
卫星中继通信
通信技术的发展前景
信息与信息传播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电话机的原理
能量
能量
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能量的转化
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转化与守恒观点的应用
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的转化与转移的方向性
功的概念
力做功的必要因素
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功的大小比较
功的计算
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功的原理
功的原理的探究实验
有用功和额外功
能量转化的现象
能量转化的应用
永动机
机械能
机械效率的概念
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
机械效率的计算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杠杆的机械效率
斜面的机械效率
增大或减小机械效率的方法
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斜面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杠杆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功率的概念
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
功率大小的比较
功率的计算
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
功率的测量实验
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动能大小的比较
势能大小的比较
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动能的影响因素
势能的影响因素
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
探究影响物体势能大小的因素
动能与势能的应用
机械能的概念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机械能守恒条件
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的转化
内能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热量的概念
内能的概念
内能的利用及其意义
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物体内能的改变
热传递的概念与方式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比热容的概念及其计算
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
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热量的计算
分子间的作用力
热平衡方程的应用
燃料的热值及其计算
热机
热机的效率
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有关热机的计算
蒸气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的原理
分子的运动
扩散现象
探究比热容的实验
电流与电路
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实验
静电现象
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物体带电现象
正电荷与负电荷
原子结构、元电荷与带电情况
电量及其计算
等效电路
摩擦起电
摩擦起电的实质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判断物体带电性质的方法
电流的形成
电流的方向
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和磁效应
电流的大小
电源及其能量转化
有持续电流的条件
导体
绝缘体
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
金属导电的实质
电路的组成
电路图及元件符号
电路的三种状态
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实物的电路连接
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电流的测量
电流表的使用
电流表的读数方法
电流表的连接
欧姆定律
电压
电压的测量仪器
电压表的使用
电压表的读数方法
电压表的连接
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实验
电阻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
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
欧姆定律的应用
电阻的串联
电阻的并联
伏安法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
家庭电路的组成
家庭电路的连接
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
家庭电路工作电压、零线火线的辨别方法
测电笔的使用
熔断器的作用及保险丝的选择方法
插座的构造与工作方式
触电危害及常见的触电类型与预防
安全用电原则
电路的简化与计算
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
电路图设计
电路的动态分析
电功和电功率
电功与电能
电功的实质
电功与电能的计算
电功计算公式的应用
电能表参数的理解与电能的求法
电功的测量
电功率的概念
电功率与电能、时间的关系
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
电功率的计算
额定电压
额定功率
实际电压
实际功率
电功率的测量实验
电热的利用与防止
焦耳定律
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焦耳定律在实际中的应用
电功与热量的综合计算
探究用电器的电功率实验
电能的输送
家用电器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能源
能源的分类
新能源
核能
核电站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核聚变
核裂变
太阳能
太阳能的利用
太阳能的转化
太阳能热水器中的热量计算
太阳能的其他相关计算
能源革命
能源危机与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未来的理想能源
能源的利用和对环境的危害
有利于节约能源的措施
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世界和我国的能源状况
火箭
超纲知识

小明观察发现,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由此他猜想弹簧的伸长量与它受到拉力成正比.为了验证猜想,小明决定进行实验.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如图中所示的一根两头带钩的弹簧、若干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重力已知)、铁架台以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进行实验后小明记录数据如下表,表中数据明显错误的是第次实验.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拉力(钩码总量)F/N
0
1
2
3
4
5
6
弹簧伸长量△L/cm
0
0.40
0.80
1.70
1.60
2.00
2.40

(2)去除错误的一组数据,在图中作出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曲线.
(3)由图象可验证小明的猜想是的(填“正确”或“错误”).
(4)小华认为实验中可以用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他的做法是:用弹簧测力计挂钩勾住弹簧下端向下拉来改变力的大小,力的数值由弹簧测力计读出,你认为用弹簧测力计好,还是用钩码更好一些?答:;理由是:

  • 更新:2022-09-04
  • 题型:实验题
  • 难度:中等

王芳同学在研究弹簧的伸长与拉力大小的关系实验时,得到如上表中的数据:实验结束后,加在弹簧自由端的拉力消失,弹簧的长度回复到15 cm,请你对表中的弹簧的长度数据进行研究,填写对应的弹簧的伸长数据,并分析弹簧的伸长与拉力大小之间的关系,结论是:

拉力的大小/N
0
2
4
6
8
弹簧的长度/cm
15
16
17
18
19
弹簧的伸长/cm
0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东港初二下期九校联考物理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实验题
  • 难度:中等

(1)如图所示圆筒的直径为;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如图所示寒暑表的示数为________;

(2)小亮观察200g冰熔化的实验,收集数据后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温度—时间”图像。

①根据图像判断:冰在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选填“升”、“降低”或“不变”);第20min时,物质所处的状态是
②在33min~37min内,烧杯内的物质吸收的热量为J。(不考虑热量的损耗,已知冰的比热容为2.1×103 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

来源:2015届广东汕头龙湖区中考模拟考试物理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实验题
  • 难度:中等

小明观察发现,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由此他猜想弹簧的伸长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为了验证猜想,小明决定进行实验.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如图甲中所示的一根两头带钩的弹簧、若干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重力已知)、铁架台以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进行实验后小明记录数据如下表,表中数据明显错误的是第________次实验.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拉力(钩码总重)F/N
0
1
2
3
4
5
6
弹簧伸长量ΔL/cm
0
0.40
0.80
1.70
1.60
2.00
2.40

(2)去除错误的一组数据,在图乙中作出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曲线.
(3)由图象可验证小明的猜想是________的(填“正确”或“错误”).
(4)小华认为实验中可以用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他的做法是:用弹簧测力计挂钩勾住弹簧下端向下拉来改变力的大小,力的数值由弹簧测力计读出,你认为用弹簧测力计好,还是用钩码更好一些?答: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5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七章 本章检测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实验题
  • 难度:中等

某同学用一只弹簧秤做研究弹簧的长度与拉力关系的实验,具体记录数据如下表:

拉力/N
0
0.5
1.0
1.5
2.0
2.5
3.0
4.0
弹簧长度/cm
2
3
4
5
6
7
7.5
7.5

(1)有数据可知,弹簧的原长L0
(2)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这项研究可以制作成,其量程为
(4)请用描点法绘制出拉力与弹簧长度的坐标图像。

  • 更新:2022-09-04
  • 题型:实验题
  • 难度:中等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拉力越大,弹簧越长。但是,用同样大小的力去拉两只不同的弹簧,伸长的长度却不同,这说明弹簧的伸长还与弹簧本身有关,可用刚性系数来表示,刚性系数大的弹簧不容易被拉伸。为了研究弹簧的刚性系数与下列因素的关系,通过实验取得如下数据(其中:S为金属丝横截面积,n为弹簧匝数,r为弹簧半径,A为弹簧的刚性系数)。
请回答:
(1)比较组数据可得弹簧刚性系数与弹簧匝数的关系。
(2)如果用粗细相同的铜丝和钢丝做成匝数和半径相同的弹簧,都用1ON的力拉伸时,用丝做成的弹簧变得更长。

组号
材料
S/m2
n
r/m
A/(N·m-1)
1

3x10-6
100
1x10-2
90
2

3x10-6
100
1x10-2
180
3

3x10-6
100
1x10-2
360
4

3x10-6
200
1x10-2
90
5





(3)为完成整个探究还需增加一组实验(与第4组形成对照),把数据填在第5组表格内。(在答卷上作答)

  • 更新:2022-09-04
  • 题型:实验题
  • 难度:中等

(1)均匀实心小球从斜面滚下过程中在某一时刻的位置如图所示,用力的示意图画出此刻小球受到的重力和小球对斜面的压力.

(2)如图所示,滑块从斜面顶端滑下后在水平木板表面上滑行.请画出滑块在木板上滑行时水平方向上受到力的示意图.

(3)跳伞运动员从高空跳下一段时间后匀速下落,若将人和伞匀速下落过程中的受力等效为集中在一点.请在图中画出其受力示意图.

  • 更新:2022-09-04
  • 题型:实验题
  • 难度:中等

(1)如图所示,此圆柱体的直径是cm。

(2)如图a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重物,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若将此弹簧测力计、重物如图b所示进行测量,静止时测力计的示数(“变大”、“变小”、“不变”)。

(3)现有一质地均匀,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小明想用天平粗略测出它的密度,在调节天平平衡时,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零刻度线处,观察横梁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则他应将横梁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或“右”)移动.天平平衡后,小明用烧杯装满水,测出其总质量为m1(如图a),将小石块投入装满水的烧杯中(如图b),测其总质量为m2,此时溢出质量为m3的水,则小石块的密度ρ=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贵州黔西南州卷)物理
  • 更新:2022-09-04
  • 题型:实验题
  • 难度:中等

小敏在探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时,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记录了相应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钩码质量m/g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400
弹簧受到的拉力F/N
0
0.5
1.0
1.5
2.0
2.5
3.0

弹簧的长度L/cm
2
3
4
5
6
7
8
8

(1)当钩码的质量是400g时,弹簧受到的拉力是N.
(2)分析实验数据时,可得到弹簧的伸长量与外力的关系是:
(3)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
(4)小敏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三个F﹣L图象,其中图是正确的.

  • 更新:2022-09-04
  • 题型:实验题
  • 难度:中等

同学们用完全相同的小桶分别盛满了4种液体,用弹簧测力计称出液体和小桶的总重力,记录的部分数据在下表中.


(1)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N,分度值为N-第四种液体(酱油)和小桶的总重如图甲所示,请你写出上表中的空格处的数据
(2)通过分析比较此表,他们推测在液体密度与弹簧测力计示数之间有一定的规律.在如图乙所示的图像中能正确反映这一规律的图像是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太仓初二下期期中教学调研测试物理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实验题
  • 难度:中等

探究篮球反弹性能的强弱与哪些因索有关?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可能与篮球的材质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篮球的有关.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在探究猪想一时,我们只选择材质不同、其他因素都相同的篮球.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方案一:其他条件都相同,用力向下拍不同的篮球,观察比较它们反弹后的高度;
方案二:其他条件都相同,将不同的篮球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观察比较它们反弹后的高度
方案三:其他条件都相同,使不同的篮球反弹到相同的高度.观察比较它们所需自由下落高度.
【评估与交流】
(1)按照方案一探究,其不足之处是
(2)按照方案二探究.篮球反弹后的高度越高,反弹性能就越;像这种用反弹的高度来表示篮球反弹性能强弱的方法,在物理学上,我们把这种研究方法称之为
(3)按照方案三探究,篮球所需自由下落的高度越高,反弹性能就越
【拓展应用】类比于机械效率,我们可以用篮球反弹后的机械能与反弹前的机槭能的来描述篮球反弹性能的强弱,其值越大,则反弹性能就越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西卷)物理
  • 更新:2022-09-04
  • 题型:实验题
  • 难度:中等

教室的窗玻璃是双层的。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图所示)。
②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6次。
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1)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哪一操作不当有关?
小明改进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平均值
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cm)
单层
20.2
20.8
21.1
20.5
20.7
20.9
20.7
双层
19.9
20.3
20.1
20.2
19.9
20.2
20.1

(2)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来反映的。
(3)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实验中为了能使两种玻璃把玻璃球弹开的距离有较大的差异,请你提出一种可行的实验改进办法:

  • 更新:2022-09-04
  • 题型:实验题
  • 难度:中等

为制作弹簧测力计,某物理实验小组对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作了探究.下表是他们利用甲、乙两根不同的弹簧做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表一:

甲弹簧受到的拉力/N
0
l
2
3
4
5
6
甲弹簧的长度/cm
6.0
9.0
12.0
15.0
18.0
21.0
24.0

表二:

乙弹簧受到的拉力/N
0
l
2
3
4
5
6
乙弹簧的长度/cm
6.0
7.5
9.0
10.5
12.0
13.5[
15.0

⑴分析表一和表二数据可知:①在一定条件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的拉力成;②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比乙弹簧(大/小).
⑵如图所示的A、B两弹簧测力计分别使用了甲、乙两弹簧,它们的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则量程较大的是A/B)测力计,精度较高的是(A/B)测力计.
⑶经实验探究发现: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的材料、粗细、原长(弹簧不受外力时的长度)等均有关系,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实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原长有关

  • 更新:2022-09-04
  • 题型:实验题
  • 难度:中等

为制作弹簧测力计,某物理实验小组对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作了探究。下表是他们利用甲、乙两根不同的弹簧做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
(1)分析表一和表二数据可知:

①在一定条件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的拉力成
②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比乙弹簧填“大”或“小”).
(2)现有A、B两弹簧测力计分别使用了甲、乙两弹簧,它们的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则量程较大的是测力计,精度较高的是测力计(均选填“A”或“B”).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太仓初二下期期中教学调研测试物理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实验题
  • 难度:中等

(7分)
(1)如图所示,温度计的分度值为,此时的气温为

(2)弹簧测力计如图,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读数为N。
(3)小刚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酒精),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下图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
a.分析②、③、④,说明浮力大小跟有关。
b.分析,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c.物体完全浸没在酒精中所受的浮力是N。

来源:2015届云南剑川县初三上期第三次统一模拟考试物理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实验题
  • 难度:中等

初中物理弹力实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