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斜面是物理学常用的实验器材,利用它可以完成许多实验,例如:

(1)如图甲所示,将棉布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球在斜面上由静止滚下,观察小球运动的距离;去掉木板上的棉布,把小球放在斜面     由静止滚下,观察到小球运动的距离更远。推理得出:运动物体不受力时将                               

(2)在木板上放一个木块。如图乙所示,让小球从斜面上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观察木块被撞击后在木板上移动的      ,可以得出:其他条件一定,运动物体的     越大,动能越大。木块在两次被撞击移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选填“相同”或“不同”)。若还想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另一个因素,就需要两个       不同的小球,才能顺利完成实验。

来源:2016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4-0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某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1)分别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下滑,能够使小车到达水平面起始端的速度      (填“相同”或“不同”),这是利用小车沿斜面下滑过程中      转化为动能来实现的。

(2)小车三次滑行的距离如图甲所示,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      ,进一步推理可知,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将做           运动。

(3)完成上述实验后,他们取来一个小球和木块,将小球从斜面的某一位置由静止滚下,将水平长木板上的木块由A位置撞至B位置,如图乙所示;完成后,保持木块在B位置不动,取回小球置于斜面同一位置重复上面的操作,如图丙所示。这是在     相同的条件下,探究小球的动能大小与      的关系。在这两次实验中,     (填“乙”或“丙”)图中小球将木块推动的距离更大一些。

来源:2017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4-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自由滑下,目的是让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初速度     ,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阻力越小,向前滑行的距离越       。如果运动的小车在水平面上不受阻力,它将做          运动。

来源:2017年辽宁省抚顺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4-1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甲是小盛同学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

(1)三次实验中,均保持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位置由静止下滑,目的是保证小车到达平面起始端时   相同。在水平面上、小车每次停止时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由实验可以看出,在阻力越小的表面上速度减小得越     (填“快”或“慢”)从而推理得出:运动的物体不受阻力时,将保持         运动状态。

(2)小盛又将小车系上细线,分别倒放、立放在铺有不同材料的水平木板上,用测力计拉动小车,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如图乙所示。

①实验中,沿水平方向匀速直线拉动测力计,根据        原理可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②比较第      两次实验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

③比较第4、5两次实验可知,压力一定时,             滑动摩擦力越大。

来源:2017年辽宁省葫芦岛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4-1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吴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他在水平桌面上分别铺上毛巾、棉布、木板,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处由静止滑下,在小车停下的位置分别做上标记。

(1)标记c是小车在      表面停下来的位置,分析可知,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2)通过本实验推理可知       (选填“A”或“B”)观点是正确的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3)若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不同高度处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毛巾表面滑行的距离,可以探究小车的重力势能与      的关系。

来源:2017年辽宁省辽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4-1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使用的器材有斜面、木板、毛巾、棉布和小车。

(1)实验时要固定斜面,并让小车从斜面上       (选填“同一”或“不同”)位置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大小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2)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越      

(3)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对小车没有阻力,则小车将做        运动;

(4)小车在毛巾、棉布表面上克服阻力做功分别为W1、W2,则W1      W2(选填“>”、“=”或“<”);

(5)如果要测小车在毛巾表面上运动时所受阻力的大小,正确做法是:                                                                     

来源:2017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4-0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

(1)用图中的实验装置来进行实验,小明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2)小明在木板表面铺上不同的材料,可以改变小车在前进过程中所受          ,通过①、②、③三次实验可得,物体所受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填“慢”或“快”)。由此推理得出:运动物体不受力时,将保持        运动状态。

(3)完成上面的实验后,小明想探究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实验过程如图④⑤

在④、⑤两次实验中,小车的动能大小是通过              来反映的;通过④、⑤两次实验可以得出:当        一定时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来源:2018年辽宁省葫芦岛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4-1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

①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可使小车到达平面时的       相同。

②让小车分别在毛巾、棉布、木板表面运动,小车在        (填“毛巾”“棉布”或“木板”)表面速度减小得最慢。由实验进一步推理得出:若运动的小车不受阻力,将做         运动。

(2)在探究“物体的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①质量不同的钢球。分别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撞击水平木板上相同位置的木块。如图乙、两所示。实验表明:速度相同时,物体的       越大,动能越大。

②利用丙图器材,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直线拉动木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丁所示。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N.此摩擦力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丙图中木块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来源:2018年辽宁省铁岭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4-1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

(1)小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       相同。

(2)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静止时的位置如图甲、乙、丙所示。可以得出,物体受到的阻力越        (填“大”或“小”),速度减小得越慢。由此推理得出: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时,将保持        运动状态。

(3)小悦还想探究“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并进行了如图丁所示实验。

①让小车从斜面上的        (填“相同”或“不同”)高度由静止滑下,撞击木块。观察木块移动的距离,并得出结论。

实验中发现两次木块移动距离都较近,于是用木板代替毛巾进行实验。这样就可以在        相同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       来减小木块与平面的滑动摩擦力,使木块移动距离较远,实验现象更明显。

来源:2019年辽宁省抚顺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5-2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

(1)同一小车每次从同一斜面的         由静止滑下,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

(2)分析实验现象可知,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速度的减小是因为受到        (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的作用。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推理可知: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时,将做           

(3)实验后分析得出:如果让同一个小车在三种表面上运动的距离相等,          表面克服摩擦阻力做功最少,           表面上的小车从斜面上由静止下滑前的位置最高。

来源:2019年辽宁省葫芦岛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5-2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红红用质量相等的木块和小车进行了以下力学实验。

(1)红红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每次她都应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物体做        运动,测力计的示数分别如图甲所示,分析 A B 两次实验数据可知,         (填“木块”或“小车”)的表面更粗糙。根据 A C 两次实验得出: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         ,滑动摩擦力越大。

(2)在 C 实验中,若红红将拉力增加到 3 N (小车仍随木块一起运动),此时木块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        N ,小车         (填“不受”或“受”)摩擦力的作用。

(3)如图乙所示,红红又进行了 D E F 三次实验。将小车在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分别在毛巾、棉布和木板三个表面水平运动,发现小车在木板表面运动的最远,说明阻力越       ,速度减小的越慢。由此推论出: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       

来源:2019年辽宁省辽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5-2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观察从斜面滑下的小车在水平面上的运动”活动中,小车在相同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沿斜面下滑到达底端在毛巾、棉布和木板上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分别停在如图所示位置。

(1)小车在相同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  相同。

(2)小车所受阻力越小,运动距离越远。如果运动的物体在  的理想情况下,它将保持原

来的速度一直运动下去。300多年前,伽利略曾采用类似的方法得出相同的推论。

(3)实验中,小车在棉布、木板表面克服阻力做功的功率分别是 P 1 P 2 ,则 P 1    P 2 .(填“ > ”、“ = ”或“ < )

来源:2018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5-3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让同一小车每次都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静止滑下,使小车分别在毛巾、棉布和木板上运动直至静止,小车运动距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小车在毛巾上运动的距离最短,所以它消耗的机械能最少

B.

小车在木板上运动的距离最长,所以它消耗的动能最多

C.

小车在毛巾、棉布和木板上运动的距离不同,但每次小车获得的内能相同

D.

小车在毛巾、棉布和木板上运动的距离不同,但每次小车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相同

来源:2018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5-3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斜面在生活生产中常见,在物理实验中也常用,以下物理实验都用到了斜面。

(1)利用斜面测平均速度,如图甲所示。若让质量不同的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则它们撞击金属片时的速度  (填“相同”或“不同” ) ;若增大斜面坡度,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则撞击金属片时的速度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利用斜面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如图乙所示。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在毛巾、木板、平板玻璃等不同的表面上前进不同的距离后停止,此过程中小车克服阻力做功。假设在毛巾、木板、平板玻璃面上小车克服阻力做的功分别为 W 1 W 2 W 3 ,请,比较它们的大小: W 1    W 2    W 3 .假设小车滑到绝对光滑的表面上,那么小车克服阻力做的功为  ,此时小车做  运动。

(3)利用斜面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丙所示。让小车 A 从斜面的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在水平面上碰到物体 B 后,将 B 推出一段距离。若 B 被推得越远,说明小车 A 具有的动能越  ,小车 A 下滑时的高度越  、重力势能越  

来源:2017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0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甲、乙木板上分别铺有毛巾和棉布,丙木板上不铺任何材料,让小车从相同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观察现象。

试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本实验中,影响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距离的因素,除了阻力外,还有  ,该因素可以采用小车从相同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的方法来控制。

(2)实验可得出“阻力越小,运动速度减小得越慢”的结论,支持该结论的证据是  

来源:2016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0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