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在x轴正半轴上依次截取OA1=A1A2=A2A…An-1An(n为正整数),过点A1、A2、A3、…、An分别作x轴的垂线,与反比例函数y=(x>0)交于点P1、P2、P3、…、Pn,连接P1P2、P2P3、…、Pn-1Pn,过点P2、P3、…、Pn分别向P1A1、P2A2、…、Pn-1An-1作垂线段,构成的一系列直角三角形(见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和是 ( )
A. | B. | C. | D. |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ABOC的顶点O在坐标原点,边BO在x轴的负半轴上,∠BOC=60°,顶点C的坐标为(m,3),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菱形对角线AO交于D点,连接BD,当BD⊥x轴时,k的值是( )
A.6 | B.-6 | C.12 | D.-12 |
已知n是正整数,(,)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一列点,其中,,…,=n; 记,,…,;若,则的值是( )
A.0.1×218 | B.0.1×219 |
C.0.1×220 | D.0.1×221 |
如图,直线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内交于A、B两点,交x轴的正半轴于C点,若AB:BC=(m-1):1(m>1),则△OAB的面积(用m表示)为( )
A. B. C. D.
如图,OABC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OB在y轴正半轴上,位于第一象限的点A和第二象限的点C分别在双曲线y=和y=的一支上,分别过点A、C作x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和N,则有以下的结论:①=; ②阴影部分面积是(k1+k2);③当∠AOC=90°时,|k1|=|k2|;④若OABC是菱形,则两双曲线既关于x轴对称,也关于y轴对称.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④
如图,等边三角形OAB的一边OA在x轴上,双曲线在第一象限内的图像经过OB边的中点C,则点B的坐标是( )
A.( 1,) | B.(,1 ) |
C.( 2,) | D.(,2 ) |
如图,Rt△OAB的顶点O与坐标原点重合,∠AOB=90°,AO=2BO,当A点在反比例函数(x>0)的图象上移动时,B点坐标满足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
A. | B. |
C. | D. |
已知反比例函数y= (k>0)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x+6相交与第一象限的A、B两点,如图所示,过A、B两点分别做x、y轴的垂线,线段AC、BD相交与P,给出以下结论:①OA=OB;②△OAM∽△OBN;③若△ABP的面积是8,则k=5;④P点一定在直线y=x上,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个.
A.1 B.2 C.3 D.4
如图所示,已知A( ,),B(2,)为反比例函数 图象上的两点,动点P(x,0)在x轴正半轴上运动,当线段AP与线段BP之差达到最大时,点P的坐标是( )
A.( ,0) | B.(1,0) | C.(,0) | D.(,0) |
如图,直线x=t(t>0)与反比例函数y=,y=的图象分别交于B,C两点,A为y 轴上的任意一点,则△ABC的面积为( )
A.3 | B.t | C. | D.不能确定 |
如图,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中,点E在CB延长线上,连接ED交AB于点F,AF=,EC=.则在下面函数图象中,大致能反应与之间函数关系的是
如图,每个底边为2的等腰三角形顶角的顶点都在反比例函数(x>0)的图像上,第1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顶点横坐标为1,第2个等腰三角形的顶点横坐标为3,……以此类推,用含n的式子表示第n个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为( )
A. | B. | C. | D. |
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如图,则一元二次方程x2﹣(2k﹣1)x+k2﹣1=0根的情况是( )
A.有两个不等实根 |
B.有两个相等实根 |
C.没有实根 |
D.无法确定 |
已知正比例函数y1=x,反比例函数y2=,由y1,y2构造一个新函数y=x+,其图象如图所示.(因其图象似双钩,我们称之为“双钩函数”).给出下列几个命题:
①该函数的图象是中心对称图形;
②当x<0时,该函数在x=-1时取得最大值-2;
③y的值不可能为1;
④在每个象限内,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增大.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 | D.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