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负盐负薪者(6分)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树阴。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①之物。惠②遣争者出,顾州纲纪③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④咸无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⑥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注释】①藉背:藉是坐卧之用;背是披背之用。意思是经常使用之物。②惠:李惠,中山(今河北定县满城一带)人,北魏太武帝时任雍州刺史。③纲纪:随从人员。州纲纪指州府的主簿。④群下:部下,属员。⑥实:事实,真相。
解释下列划横线的词语。
顾州纲纪 ( ) 咸无答者( ) 同释重担( )
翻译下面的句子。
以杖击之,见少盐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了这则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请简要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各文段,完成文后的有关问题。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走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解释文中划线词语。
名其一处: 以为妙绝: 意少舒:
妇抚儿乳: 群响毕绝: 众妙毕备:
翻译下列句子:
(1)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2)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文中多次描绘听众的反应,这些描述有什么作用?
请用文中的一个句子概括表演者表演的成千上万种声音。
为什么作者在前后都要交代表演者使用的道具?
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三子能言
沛国有一士人,姓周,同生三子,年且弱冠,皆有声无言。忽有一客从门过,因乞饮,闻其儿声,问之曰:“此是何声?”答曰:“是仆之子,皆不能言。”客曰:“君可还内省过,何以至此?”主人异其言,知非常人。良久出云:“都不忆有罪过。”客曰:“试更思幼时事。”入内,食顷①,出语客曰:“记小儿时,当床上有燕巢,中有三子,其母从外得食哺,三子皆出口受之,积日如此。试以指内巢中,燕雏亦出口承受。因取三蔷茨②,各与食之。既而皆死。母还,不见子,悲鸣而去。昔有此事,今实悔之。”客闻言,遂变为道人之容,曰:“君既自知悔,罪今除矣。”言讫,便闻其子言语。周亦忽不见此道人。
( 选自 《搜神后记》 陶潜著 有删改)
【注释】①食顷:吃一顿饭的时间。形容时间短。②蔷茨:蔷薇的一部分,有毒性,待考证。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年且弱冠 ( ) ②主人异其言 ( )
③出语客曰 ( ) ④言讫 (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的“因”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因取三蔷茨②,各与食之。
A.罔不因势象形 | B.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
C.问塔动之因 | D.余因得遍观群书。 |
用“/”给下面句子划分停顿,划两处。
其 母 从 外 得 食 哺
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1)君既自知悔,罪今除矣。
(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送东阳马生学》)
阅读了这个故事,有人说:“古人真是太迷信了,这个故事反映出了古人因果报应的宿命思想。”而你不赞成这一观点,你认为阅读古典名著要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请你谈谈自己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① 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②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选自《黄生借书说》,有删改)
注:①庋(guǐ):放置、保存。 ②素蟫(yín):指书里蠹虫。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子孙弃者无论焉/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B.非独书为然/吴广以为然 |
C.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假诸人而后见也 | D.姑俟异日观/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
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 (2)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读完此文,对你读书生活有何启示?
陈涉世家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 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 为天下唱 ②扶苏以数谏故 ③上使外将兵
④乃丹书帛曰 ⑤藉第令毋斩 ⑥ 尉果笞广
下面句子中的“之”字没有指代作用的一项是( )
A.怅恨久之 | B.二世杀之 | C.楚人怜之 | D.固以怪之矣 |
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陈胜用“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表明自己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 |
B.“天下苦秦久矣”说明百姓痛恨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处处积蓄着反抗的力量。 |
C.陈胜打出扶苏、项燕的旗号,寄托了对二人的怀念,并立志替二人报仇。 |
D.陈胜、吴广派人“置书鱼腹”和“篝火狐鸣”是为起义做舆论准备。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②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选文中体现起义领袖勇于打破封建尊卑观念,善于激励众人反抗决心的一句话是:
张齐贤明察
宋张齐贤,尝为江南转运使① 。一日家宴,一奴窃银器数件,齐贤于帘下熟视而不问。尔后张齐贤三为宰相,门下奴仆皆得迁,唯此奴不沾禄。奴乘间②再拜而告曰:“吾待相公③ 久矣,门下奴皆已得官,相公独遗吾也?”因泣下不止。齐贤悯然曰:“予欲不言,尔则怨我。尔忆当年江南日,盗吾银器数件乎?我怀之三十年,不以告人,尔亦应知也。吾为宰相,进退④百官,志在激浊扬清⑤,安敢荐盗贼为官乎?念汝事我久,今予汝钱三十万,去吾门下,自择所安。”奴震骇,泣拜而去。
(选自郑瑄《昨非庵日纂》)
【注释】①转运使:官职名称,主管水陆运输。 ②乘间:乘着空闲。③相公:古代对宰相的称呼。④进退:任免。 ⑤激浊扬清:揭露丑恶,发扬正气。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⑴尝为江南转运使 为: (2)念汝事我久 念 :
下列加点实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尔后张齐贤三为宰相——不足为外人道也 |
B.奴乘间再拜——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C.相公独遗吾也——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D.门下奴仆皆得迁——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
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谈谈你对张齐贤这样处置奴仆的看法?
桃花源记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悉如外人 (2)便要还家
翻译下面的句子。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里的人不希望渔人告诉别人到过桃花源,但是渔人却告诉了太守。请你分别推测桃源人和渔人的意图。
作者笔下描绘了一个理想中的“世外桃源”,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谈谈你的看法。
(7分)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歆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①读书,有乘轩冕③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座,曰:"子非吾友也"
注:①同席:唐代以前人都是席地而坐,一席至少可坐二人。②乘轩冕:乘车。
写出句子大意。(2分)
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
本文写了哪两件事:(3分)
从文中可以看出管宁是怎样的人? (2 分)
阅读《郑人买履》,完成后面小题。(共12分)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2分)
翻译文中划线句子。(2分)
从文中找出郑人最可笑的言行。
从这篇寓言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
诗歌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吾日三省吾身( ) (2)可以为师矣( )
(3)饭疏食饮水( ) (4)于我如浮云(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请找出体现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句子。
阅读《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 》 由南北朝时期南朝 组织一批文人编写。(2分)
解释加点的字(词)。(4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 ( ) (2) 去后乃至( )
(3) 尊君在不( ) (4) 太丘舍去( )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元方“ 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文】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乙文】
唐雎说信陵君
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军,存赵国。赵王自效迎。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我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效迎,卒然①见赵王,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谨受教②。”
注释:①卒然:同“猝”,突然。②无忌:即信陵君,魏无忌,魏昭王之子。谨受教:真诚地领受教诲。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亦免冠徒跣( ) (2)休祲降于天( )
(3)唐雎说信陵君( ) (4)破秦人,存赵国( )
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
A.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 |
B.与臣而将四矣不可得而知也 |
C.秦王怫然怒卒然见赵王 |
D.休祲降于天人之有德于我也 |
翻译下列句子。
(1)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2)我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
两文在人物刻画上都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你结合乙文分析其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
人有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言,愿子还②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③之费。”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④而马价十倍。
注释
①比:接连地。②还:通“环”环绕。③朝:早晨。④一旦:一天。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往见伯乐曰____ ②伯乐乃还而视______
与“去而顾之”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俄而雪骤 | B.学而时习之 | C.人不知而不愠 | D.切问而近思 |
翻译下面的句子。
(1)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2)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
本文讽刺了世人的什么心态?请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乙】当止不止
有樵① 者,山行遇虎,避入石穴中,虎亦随入。穴故②嵌空③而缭曲④,辗转内避,渐不容虎,而虎必欲搏樵者,努力强入。
樵者窘迫,见旁一小窦⑤,仅足容身,遂蛇行而入。不意⑥蜿蜒数步,忽睹天光,竟反出穴外。乃力运数石,窒⑦虎退路,两穴并⑧聚柴以焚之。虎被熏灼,吼震岩谷,不食顷⑨,死矣。
此事亦足为当止不止之戒也。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樵:打柴。②故:通“固”,本来。③嵌空:深陷的样子。④缭曲:曲折缭绕。⑤窦:孔穴。⑥不意:没想到。⑦窒:堵住。⑧并:一起。 ⑨不食顷:不到一顿饭工夫。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1)稍出近之( ) (2)益习 其声 ( )
(3)技止此耳( ) (4)遂蛇行而入( )
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
A.虎因 喜 / 因 跳踉大㘎 | B.驴不胜怒,蹄之/ 聚柴以焚之 |
C.尽其肉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 D.以为神 / 孰为汝多知乎 |
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用原文词句填空。
甲文中,驴最初出现时,是一个“ A ”,最后被虎吃掉,是因为它“ B ”;乙文中,樵者最初遭遇老虎,处境“ C ”,最后用“ D ”的做法战胜了老虎。
甲乙两文中的老虎形象各有什么特点?
斗牛与飞雁 苏轼
有藏戴嵩①“斗牛”②者,以锦囊系肘自随,出于客观。旁有牧童曰:“斗牛力在前,尾入两股间,今画斗而尾掉,何也?”
黄荃③画“飞雁”,头足皆展。或曰:“飞鸟缩头则展足,缩足则展头,无两展者。”验之,信然。
【注释】①戴嵩,又作戴松,唐代名画家。 ②斗牛:戴松所画的斗牛图。
③黄荃:唐末宫廷画师,擅长花鸟画。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尾入两股间 (2)何也 (3)信然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2分)
飞鸟缩头则展足,缩足则展头,无两展者。
选出与“画斗而尾掉”中“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 B.跪而拾之以归 | C.学而不思则罔 | D.敏而好学 |
下列选项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黄荃与戴嵩都是著名画家,与作者是同一时代的人。 |
B.藏“斗牛”图者将“斗牛”图带在身边,是怕图画丢失。 |
C.牧童认为“斗牛”图与真实情况不符,所以发出“何也”的疑问。 |
D.“信然”一词,是作者赞叹黄荃的“飞雁”图画得十分逼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