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致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于是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下面句中的“故”与“王惊问其故”的“故”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温故而知新 B.广故数言而欲亡
C.公问其故 D.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翻译下面的句子。
左右争之,以为不可。
楚庄王已下令说“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优孟为什么还能够进谏成功?请简要回答。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诗文,完成下面问题。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节选自《曹刿论战》)
下列句子中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公与之乘。战长勺。

A.骈死槽枥之间(《马说》) B.行者休树(《醉翁亭记》)
C.未尝不叹息痛恨桓、灵也(《出师表》) D.能谤讥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有人说鲁庄公“鄙”,也有人说“不鄙”。你同意哪种说法?请简述理由。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文阅读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官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使人之所欲 / 莫甚于生 B.由是 / 则生而有不用也
C.此之谓 / 失其本心 D.今为所识穷乏者得 / 我而为之

下列各组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鱼而取熊掌者也屋俨然
B.是故所欲有甚于者同舍皆被绮绣
C.是亦不可以乎然胡不
D.万钟我何加焉庄子与惠子游濠梁之上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A.则凡可以患者何不为也 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
C.为身死而不受 D.万钟则不礼义而受之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④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鱼我所欲也》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作者是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谈一种即可)来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下列划线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于是入朝威王(拜见)  ②宫妇左右不私王(没有)  ③能刺寡人之过者(全面的)  ④虽欲言,无可者(进谏)  ⑤能谤讥于市朝(毁谤讥讽)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⑤

下列各句翻译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

A.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翻译: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
B.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翻译:(邹忌)仔细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美丽;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
C.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翻译:邹忌身高八尺多,体形容貌美丽。
D.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翻译:约定好的时间到了以后,虽然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下列朗读停顿标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C.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第一段写出了邹忌头脑冷静,不为奉承所迷惑。
B.本文第二段运用两组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
C.本文第三、四段从侧面表现邹忌的精明能干,具有治国之才。
D.本文的主旨是通过邹忌“暮寝而思之”,悟出了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会说出事情的真相的道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题目。
齐有南北官道,洿下①者里余,雨多行潦②,行者不便,则傍西踏人田行。行数日而成路,田家苦之,断以横墙,十步一堵,堵数十焉。行者避墙更西踏田逾广,数日又成路。田家无计,乃蹲田边,且骂且泣,欲止欲讼,而无如多人何也。或告之曰:“墙之所断已成弃地矣,胡不仆墙而使之通,犹得省于墙之更西者乎?”予笑曰:“更有奇法,以筑墙之土垫道,则道平矣。道平,人皆由道,又不省于道之西者乎,安用墙为?”越数日而道成,道旁无一人迹矣
【注释】①洿下:低洼的地方。②:行潦:道路中的积水。
判断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解释是否正确。(正确打“ \/ ”,错误的打“×”)
(1)田家之,断以横墙   苦:痛苦(   )
(2)田家无,乃蹲田边   计:办法(   )
(3)且骂且泣,欲欲讼   止:停止(   )
(4)胡不墙而使之通     仆:推倒(   )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无如多人何也学不思则罔
B.墙所断已成弃地矣属予作文以记
C.筑墙之土垫道不以物喜,不己悲
D.又不省道之西者乎皆以美徐公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越数日而道成,道旁无一人迹矣。
这则故事蕴含着什么道理?请简要回答。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孟子《鱼我所欲也》选段,完成下面题目。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指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解释                   
下列画线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屋俨然  鱼而取熊掌者也
B.故有所不辟也 且人志之不立
C.非独贤者有心也 进亦忧,退亦忧
D同舍皆被绮绣 是故所欲有甚于
根据文段内容填空。
⑴选段中,作者将      比作鱼,将    比作熊掌,提出了他的主张:当二者不能两全时,应      
⑵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与文段中的“    ”这个词含义相同。
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
(1)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孟子认为“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请举出你所了解的一位“贤者”,并写出他的一句表明其气节的名句。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高后时,有司请禁南越关市铁器。佗曰:“高帝立我,通使物,今高后听谗臣,别异蛮夷,隔绝器物,此必长沙王计也,欲中国,击灭南越而并王之,自为功也。”于是佗自尊号为南越武帝,发兵攻长沙边邑,败数县而去焉。高后遣将军隆虑侯醦往击之。会暑湿,士卒大疫,兵不能岭。岁余,高后崩,即罢兵。佗因此以兵威边,财物赂遗闽越﹑西瓯﹑骆,役属焉,东西万余里。
【注释】①〔高后〕指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②〔南越〕汉高祖刘邦曾封赵佗为南越王。③〔中国〕中原的汉王朝。④〔隆虑侯醦〕隆虑,县名。醦(chǎn),人名,姓周。
用“/”划分朗读节奏。
高后遣将军隆虑侯醦往击之
解释文中划线词。
⑴欲中国(        )   ⑵佗自尊号(        ) (3)兵不能岭(        )
赵佗认为不能禁止南越在边境市场购买铁器的原因是什么?
赵佗为什么发兵攻打长沙王呢?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列子不受粟
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客有言于郑子阳者曰:“子列子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乃为不好士乎?”子阳令官遗之粟数十秉,子列子出见使者,再拜而辞。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而拊心曰:“闻为有道者,妻子皆佚乐。今妻皆有饥色矣,君过而遗先生食,先生又辞,岂非命哉!”子列子笑而谓之曰:“君非自知我者也,以人之言而知我,以人之言以遗我粟也,其罪我也,又将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且受人之养,不死其难,不义也;死其难,是死无道之人,岂义哉!”其后,民果作难,杀子阳。
(选自《列子·说符》)
【注】①郑子阳者:郑国叫子阳的君王。②秉:古代容量单位。③拊(fǔ):拍击。④佚乐:逸乐。佚,同“逸”。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⑴子阳令官之粟数十秉 (         )     ⑵拜而辞       (         )
妻子皆佚乐           (         )     ⑷是无道之人     (         )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列子不受子阳之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1)傅说于版筑之间(  )   (2)于虑(     )
(3)必先其心志(      )     (4)人恒(       )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舜发畎亩之中(从) B.故天将降大任是人也(到)
C.行拂乱所为(他的) D.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因而)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010年4月14日晨中国西部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同样的事情也曾在2008年上演,真可谓“多难兴邦”,这与本文表达的什么观点相类似?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孝丐》
丐不如其乡里,明孝宗时,尝行乞于吴①。凡丐所得,多不食,每贮之竹筒中。见者以为异,久之,诘其故,曰:“吾有母在,将以遗之。”有好事者欲窥其究,迹之行。行里许,至河旁,竹树掩映,一敝舟系柳阴下。舟虽敝,颇洁,有老媪坐其中。丐坐地,出所贮饮食整理之,奉以登舟。俟母举杯,乃起唱歌,为儿戏,以娱母。母食尽,然后他求。一日乞道上,无所得,惫甚。有沈孟渊者,哀而与之食,丐宁忍饿,终不先母食也。如是者数年,母死,丐不知所终。丐自言沈姓,年可三十。
【注释】吴:古地名,今江苏苏州一带。媪:ǎo,老妇人
解释下列花仙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行里              将以之                 哀而与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见者以为异,久之,诘其故。
文章通过哪些事例表现这个“孝丐”的孝?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其中的两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两章》)
解释下列花仙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于畎亩之中             饿其体肤            入则无法家
用现代汉语写出划线句子的意思。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任人物的经历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马说》,回答下列问题: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本文的作者是          代的            
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食不饱,力不足(食:吃) B.策之不以其道(道:道路)
C.执策而临之(策:马鞭子) D.食之不能尽其材(材:才能)

翻译下列句子: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食之不能尽其才           
《马说》一文借古代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为喻,抨击了当时的“食马者”“不知马”的错误行为。但韩愈并没有从正面阐明应该怎么做。参照选文的第二段,你认为他主张怎样对待“千里马”那样的人才?
《马说》一文的标点是现代人加上去的,有人提出末句“其真不知马也。”,应该用(?)结束。请你细读原文,揣摩文意,表明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清 徐珂
蔡璘,字勉旃,吾县人。重诺责,敦风义。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劵。亡何,其友亡。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劵者?且父未尝语我也。” 蔡笑曰:“劵在心,不在纸。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卒辇而至之。 
文中对划线的词注音、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亡何,其友亡。      ②且父未尝语我也。

A.①wánɡ逃亡   ②yù 语言 B.①wú  不②yù告诉
C.①wú 不  ②yù词语 D.①wánɡ死亡  ②yù语句

下面划线的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劵。之:他 B.安有寄千金而无劵者?而:却
C.且父未尝语我也。且:将 D.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故:所以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重诺责,敦风义。译文:                                     
②卒辇而至之。译文: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你认为是否还需要“重诺责,敦风义”?请谈谈你的看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与赏析(共49分)
(一)
①许允为吏部郎,多用其乡里,魏明帝遣虎贲①收之。其妇出戒允曰:“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既至,帝核问之,允对曰:“‘举尔所知’②,臣之乡人,臣所知也。陛下检校,为称职与不?如不称职,臣受其罪。”既检校,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允衣服败坏,诏赐新衣。初,允被收,举家号哭。其妇自若,云:“勿忧,寻还。”作粟粥待。顷之,允至。
②许允为晋景王所诛,门生走入告其妇。妇正在机中,神色不变,曰:“早知尔耳!”门人欲藏其儿,妇:“无预诸儿事。”后徙居墓所,景王遣钟会看之,若才流③及父,当收。儿以咨母,母曰:“汝等虽佳,才具④不多,率胸怀与语,便无所忧;不须极哀,会止便止⑤;不可少问朝事。”儿从之。会反,以状对,卒免。(选自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
【注释】①虎贲(bēn):官名,负责侍卫君主和保卫王宫。②举尔所知:语出《论语·子路》,意思是“提拔你所了解的人”。③才流:指才能品级。④才具:才能,才干。⑤会止便止:古人按礼节慰问死者家属时当哭泣。
选出“儿以咨母”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    )

A.以其境过清 B.策之不以其道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对文章的内容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第①节主要通过叙述吏部郎许允推荐乡人做官,表现他为官清正不阿、不徇私的品质。
B.选文主要通过记言来表现人物形象,寥寥数语,人物形象毕现。
C.当初许允被捕,全家号哭,只有其妇自若,一点都不忧虑,这是运用对比,来表现许允妇的镇定和胸有成竹。
D.本文选自《世说新语·贤媛》,把许允妇归为“贤媛”篇,这是对其高度的赞美。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①为称职与不    不:               ②勿忧,寻还  寻:        
③早知尔耳    尔:                 ④景王遣钟会看之   遣: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既检校,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                                                        
②会反,以状对,卒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文)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文)卞和泣玉: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继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注释] ①璞:蕴藏有玉的石头,未经加工的玉石。 ②刖:音“yuè”,古代一种酷刑,断足。 ③奚:何,为什么。   ④理:加工雕琢玉石。
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1)故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虽:(         )
(2)厉王使玉人之。                相:(         )
通过“识马”、“相玉”,两文表达的共同意思是什么?(4 分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
《马说》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感叹收束全文,《卞和泣玉》以“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为和氏献璞的结局,两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何不同?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