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语言基础知识
字音 字形
多音字
易误读常见字
注音
常见易错字
汉字临摹
根据拼音写字词
字典、词典的使用
词性 词义
词性
字词的含义
词义辨析
近义词 反义词
关联词语
正确使用词语
选字组词
词语感情色彩
词语的感情色彩
短语 成语
并列短语
偏正短语
动宾短语
动补短语
主谓短语
介宾短语
特殊短语
短语类型
成语
句子 标点符号
单句
复句
划分句子成分
提取句子主干
句式转换
标点符号
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及运用
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语言表达及应用
语言的应用
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排列句子顺序
扩写语句
压缩语段
续写 补写 改写句子
选词造句 造段
仿写语句
对联
病句辨析与修改
口语交际
新闻 广告 标语
图(表)文转换
情景对话
综合读写
现代文阅读
记叙文阅读
写作手法
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
文章题目
描写方法
内容主旨
句段分析
环境描写
人物分析
文章结构分析
阅读开放性问题
记叙文阅读综合
散文阅读综合
小说阅读综合
说明文阅读
说明类型
说明顺序
说明结构
说明方法
说明对象
概括说明内容
说明文阅读综合
科普阅读综合
议论文阅读
议论文三要素
提取论点
论据作用
概括论据
补充论据
论证结构
论证语言
论证方法
论证方式
论证过程
议论文开头
议论文阅读综合
比较阅读综合
新闻阅读
新闻的构成
新闻标题
新闻导语
提取新闻信息
新闻评论
新闻阅读综合
材料阅读
古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通假字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文言实词
文言虚词
判断句式
被动句式
倒装句式
省略句式
课内文言文阅读
课外文言文阅读
朗读节奏划分
古代文化常识
文言断句
文言翻译
文言文阅读综合
诗歌阅读
诗歌抒情方式
诗歌意象分析
诗歌题材分析
诗歌炼字炼句
诗歌关键词句
诗歌意境鉴赏
诗歌人物形象
诗歌写作手法
诗歌思想情感
咏物诗
咏志诗
贬谪诗
哲理诗
诗歌阅读综合
名篇名句默写
山水田园诗
怀古咏史诗
送别离别诗
边塞征战诗
托物言志诗
思乡怀人诗
即事感怀诗
爱情闺怨诗
羁旅诗
名著阅读
名著人物
名著情节
名著评价
名著综合
文学常识
作文
应用文
书信类
笔记类
公文类
宣传类
告示类
礼仪类
契据类
传志类
作文的类型
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
话题作文
材料作文
小作文

探究质疑。
课文说,“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尝到点什么。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讨论一下,课文说得对不对?为什么?
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作者为什么采用这种写法?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容易

细读课文第17~16段,思考回答以下的问题。
概括这几段所写的内容。
当旅鼠的繁殖达到一定密度时,会出现哪些怪现象?
“所有这些怪现象加在一起,惟一可能而且合理的解释是……”一句中,加点词“可能”能否删去?为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容易

阅读课文,完成下边题目。
归纳北极旅鼠的几大奥秘。
                                                                         
                                                                        
                                                                         
我们得到的启示:
答:                                                                       

  • 更新:2020-03-18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容易

课文最后一句“不过,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容易

这是一篇很别致的科学小品,采用了_____________框架,_____________的方式,生动有趣地介绍了有关_____________的知识。把它看作记叙文,因为它具备记叙的六要素,即时间___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___,人物_____________,事情的起因_____________,经过__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容易

阅读电影《宇宙与人》的解说词片断,回答问题。
①宇宙星光灿烂,深藏着物质运动的伟大力量,它最不可思议的是一个纯粹的物质世界,却能创造出智能。②自从人类发现了这种叫基因(生物体遗传的基本单位)的结构之后,就可以相信,哪怕是尘埃,只要经过特别精致的编排,就能缔造出像生命这样高级物质形态,并且只要给它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它就能演化智能。③物质的宇宙能够演化出生命,目前我们惟一所知道的就是我们自己的太阳系,但生命很吝啬地只选择了它的第三颗行星地球。
对第①句中划线的词语“深藏”所涉及的对象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运动 B.物质运动
C.伟大力量 D.物质运动的伟大力量

对画线的第②句语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纯粹的物质世界经过特别精致的编排就能产生生命,生命在足够的时间空间里能演化出智能。这是人类在发现了基因的结构后认识的道理。
B.纯粹的物质世界只要经过人的特别精致的编排就能产生基因,从而在足够的时间空间构成生命,进而演化智能。
C.在发现基因的结构后,人们能够把尘埃之类的物质经过特别精致的编排而创造出生命,进而在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创造智能。
D.在发现基因结构后,人们认识到,生命是由经过特别精致的编排的尘埃产生的,智能是基因在足够的时间空间内演化而来的。

第③句所用的修辞是_____________,其含义是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容易

大自然之所以创造出会思维的生物,也许是有深意的。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人是自然发展的高级阶段,人的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其高级之处就在于他会思维、能够理解、有自我意识。人的智慧与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宇宙(或者说自然)借我的眼睛来观看她自己,借我的嘴来表达她自己,说出她亿万年来想说而没有说出的话。从这个角度可以说,我的智慧却是自然的智慧,我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我思维即是宇宙在思维,我痛苦即是宇宙在痛苦,我欢笑即是宇宙在欢笑。所以,人仅有的一点小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并不属于他自己所有,他只不过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因此,人对自然的种种误解,也许是自然对她自己的误解吧。
这样看来,我就只是宇宙机体上的一个部分,一个器官,就如同大脑是我们身体的一个器官一样,人与宇宙本来就是一体的。宇宙是一个大生命,而我只是这个大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让我们爱护自然就像爱护我们自己的身体一样吧。
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你难道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问候吗?
即使那些看起来死气沉沉的物质,也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也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那些高级的生命形态正是从这“死”的物质中产生的,换言之,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高级生命,只是物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在物质中,有无数的生命在沉睡着,一旦出场的时间到了,它们就会从睡梦中醒来。
因此,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文中画“_______”线的句子用了_______的修辞,改为陈述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释文中划线的字的含义。
那些高级的生命形态正是从这“”的物质中产生的,换言之,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高级生命,只是物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
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释下列句子的含义。
(1)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
(2)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这部分主要运用了_________表达方式。首先论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着再论述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得出一个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容易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 a 的灰尘,都是大自然 b 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了这样丰富多彩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制造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物。就目前所知,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是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人体共有一万亿多个细胞,这么多的细胞不仅能够相互协调,而且每个细胞都有着 c 的特殊分工、每个细胞都有其特定的工作,绝对不会混淆,从而使整个人体处于高度有序的状态。在近百年的时间中,人体细胞尽管更替许多次,但这种秩序并不会改变。最 d 的恐怕要数我们的大脑了,它使人有喜怒哀乐,能够思维,能够理解、想像。大自然也很“懂得”美学原则,在创造各种物质以至人体的时候运用了各种美的规律,比如对称性、协调性等等,使人体、花朵等表现出难以形容的美。要造出这样的一个人来,让一万亿个细胞协调工作,是人类的智慧所不能胜任的。
给文中划线字注音。
相形见(   ) 混(   )
在下面这些词语中各选一个填在文中a、b、c、d处。
不值一提   不可思议   精巧绝伦   与众不同
本文段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文段为了论述大自然智慧是无与伦比的,把人类智慧与其对比。文段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的?
为什么说连苍蝇蚊子乃至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容易

课文阅读。
为什么说人类智慧在大自然智慧面前没有什么自傲的?
本文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那么它就有作者自己的观点。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 更新:2020-03-18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容易

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飞蛾是值得赞美的。在最后的一瞬间它得到光,也得到热了。
我怀念上古的夸父,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的世界吗?
倘使有一双翅膀,我甘愿做人间的飞蛾。我要飞向火热的日球,让我在眼前一阵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知觉,而化作一阵烟,一撮灰。
文中提到了“飞蛾”和“夸父”,它们的共同点是:                                      
阅读第三段文字,不禁让人想起匈牙利诗人裴多菲著名的箴言诗《自由与爱情》,请把这首小诗默写出来。
第五段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飞蛾投火而死,但它 “在最后的一瞬间它得到光,也得到热了”,所以作者赞美它。可是夸父追赶日影,却渴死在路途上,这也值得赞美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容易

《月》的末尾引用“姮娥奔月”的故事,有什么含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容易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他也就目光       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晴天又来      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
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   太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容易

课文阅读。
海伦?凯勒这个奇迹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请阅读课文,根据海伦?凯勒对爱的理解给“爱”下一个定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容易

文章刻画托尔斯泰肖像,用了大量生动的比喻,读一读,试找出几句加以赏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容易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这一段主要描写的是_________,这样开头有什么特点?
作者是分几层写出托尔斯泰的须发的特点的?
文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含意?
综合文段分析: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人物长相特点?这种手法有什么作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容易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