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司马朗传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客谢之。十二,试经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疑朗匿年,劾问。朗曰:“朗之内外,累世长大,朗虽稚弱,无仰高之风,损年以求早成,非志所为也。”监试者异之。后关东兵起,故冀州刺史李邵家居野王,近山险,欲徙居温。朗谓邵曰:“唇齿之喻,岂唯虞、虢,温与野王即是也;今去彼而居此,是为避朝亡之期耳。且君,国人之望也,今寇未至而先徒,带山之县必驻,是摇动民之心而开奸宄①之原也,窃为郡内忧之。”邵不从。边山之民果乱,内徒,或为寇钞②。
年二十二,太祖辟为司空掾属,除成皋令,以病去,复为堂阳长。其治务宽惠,不行鞭杖,而民不犯禁。迁充州刺史,政化大行,百姓称之。虽在军旅,常粗衣恶食,俭以率下。建安二十二年,与夏侯悖、藏霸等征吴。到居巢,军士大疫,朗躬巡视,致医药。遇疾卒,时年四十七。 (节选自《三国志 魏志 司马郎传》)
【注释】①宄(guǐ):坏人。②钞:掠夺。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疑朗匿年(隐瞒) | B.监试者异之(奇特、奇异) |
C.窃为郡内忧之(私下) | D.客谢之(道歉)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
B.今寇未至而先徒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
C.虽在军旅,常粗衣恶食,俭以率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
D.太祖辟为司空掾属贤能为之用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2)其治务宽惠,不行鞭杖,而民不犯禁。
结合文意,请你对司马朗这个人物作简要评价。
于令仪不责盗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①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富裕。一夕,盗入其家,诸子禽之,乃邻舍人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②,何苦而为盗耶?”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于令仪如其所言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③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惭,卒为良民。
(摘自《渑水燕谈录》)
【注】①市井:指做生意。②寡悔:很少做对不起自己的事。③十千:指十贯铜钱。
下列各句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子禽之禽:通“擒”,抓获 |
B.汝素寡悔素:一向,平时 |
C.问其所欲欲:欲望 |
D.卒为良民卒:最终 |
请将文中画线句子“尔贫甚,夜负十千③以归,恐为人所诘”翻译成现代汉语。
请简要概括于令仪的性格特点。
阅读《唐雎不辱使命》选段,回答题目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
(1)休祲降于天 (2)长跪而谢之
选出下列句中划线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A.置人所罾鱼腹中 | B.请广于君 | C.优劣得所 | D.夜篝火 |
把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原文: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以“士之怒”回击秦王的“天子之怒”,这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在我国历史上,像唐雎那样出使不辱使命的人还有很多,请用一句话试举一例(人物、事情)(2分)
阅读《三人成虎》一文,完成题目。
庞恭与太子将质于邯郸①,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寡人疑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寡人信之。”庞恭曰:“夫②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③魏也远于市,议臣者④过于三人,愿⑤王察之。”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⑥先至。后太子罢质,庞恭从邯郸反,竟不得见⑦。 (《韩非子·内储说上》)
【注】①庞恭与太子将质于邯郸:魏国大臣庞恭,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庞恭:魏国大臣。质:做人质。邯郸:赵国国都,在今河北邯郸市。②夫:语气词,用于句首,表示下文要发表议论。③去:距离。④议臣者:议论我的人。议:议论。这里是非议,说人坏话。臣:庞恭自称。⑤愿:希望。⑥谗言:坏话。⑦竟不得见:庞恭再也没有见到魏王。竟:最终。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王信之乎 ( ) ②愿王察之 ( )
③庞恭从邯郸反( ) ④后太子罢质( )
与例句中“之”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A.何不试之以足(《郑人买履》) |
B.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刻舟求剑》) |
C.观之正浓(《幼时记趣》) |
D.故时有物外之趣(《幼时记趣》) |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⑵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幼时记趣》)
你从“三人成虎”这个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阅读明朝刘基写的文言短文《芮伯献马贾祸》,完成题目。
周厉王使芮伯帅师伐戎,得良马焉,将以献于王。芮季曰:“不如捐之。王欲无厌,而多信人之言。今以师归而献马焉,王之左右必以子获为不止一马,而皆求于子。子无以应之,则将哓①于王,王必信之。是贾②祸也。”弗听,卒献之。荣夷公③果使求焉,弗得,遂谮④诸王,曰:“伯也隐。”王怒逐芮伯。君子谓芮伯亦有罪焉。尔知王之渎⑥货而启之,芮伯之罪也。
【注释】①哓(xiāo):嚷叫。②贾:“买”的意思,在此引申作招致。贾祸,招致灾祸。③荣夷公:周厉王的宠臣。④谮:诬陷,中伤。指恶意诬陷伤害。⑥渎:渎通“黩”,贪污。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王欲无厌( ) ②是贾祸也( )
③卒献之 ( ) ④遂谮诸王 ( )
选出与例句中划线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今以师归而献马焉
A.尔知王之渎货而启之 | B.则弛然而卧 | C.而乐亦无穷也 | D.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
用“/”划分下面句子的两处停顿。
周 厉 王 使 芮 伯 帅 师 伐 戎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句。
(1)尔知王之渎货而启之,芮伯之罪也。
(2)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候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故事的结尾芮伯被逐,有人说他是咎由自取,你认为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乙)项籍①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②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秦始皇帝游会稽③,渡浙江④,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⑤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其九月,梁、籍起兵会稽。
注:①项籍:即项羽。②项梁:项羽的叔父。③会稽:今浙江省绍兴东南一带。④浙江:指钱塘江。⑤族:灭族,全族被杀光。
解释下列划线的实词
①尝与人佣耕_______________ ②梁以此奇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辍耕之垄上________________④剑一人敌,不足学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出下列划线词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
A.①辍耕之垄上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B.①陈胜者,阳城人也②闻者为悲伤 (《观刈麦》) |
C.①佣者笑而应曰②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
D.①梁以此奇籍②以大易小,甚善。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苟富贵,无相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文中最能体现陈涉少有大志的句子是 ;(乙)中最能体现项羽少有大志的句子是 。
(乙)文中划线句子最能证明陈涉所说的下面的哪一句话?( )
A.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
B.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
C.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
D.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攘鸡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注释“攘:偷、盗。 损:减少。 斯“这、这样。
解释划线的词。
月攘一鸡 或告之曰 是非君子之道 斯速已矣
把下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盲人摸象
有王告大臣:“汝牵一象来示众盲者。” 众盲各以手触。大王即唤众盲问之:“象类何物?”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萝菔①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②;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③;其触脚者言象“如臼”④;其触脊⑤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⑥,其触尾者言象“如绳”。
注释:①【萝菔】:萝卜。②【箕】:簸箕,扬米去糠的器具。③【杵(chǔ)】: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木棒,用于舂(chōng)米等。④【臼(jiù)】:用石或木制成的舂(chōng)米的器具。⑤【脊】:这里指背部。⑥【瓮(wèng)】:一种盛东西的陶器,腹部较大。
解释文中划线的字。
示:______ 以:________ 即:_________ 类:_________
翻译下列句子:
大王即唤众盲问之:“象类何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句中“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大王即唤众盲问之 | B.使之冲烟而飞鸣 |
C.渔人甚异之 | D.心之所向 |
“盲人摸象”中的“盲人”真的是指“瞎子”吗?你能再举一个和“盲人摸象”意思相近的成语吗?
文言文阅读
童 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___________。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____________,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___________,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童趣》作者是______朝著名文学家________,课文选自《________》
补出横线上的内容。
找出本文的通假字,并对其进行注音和解释。
_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音:___________义:_______________
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2分)
故:________ 以:________ 然:_________ 方:________
与例句“拔山倒树而来”中的“而”的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
A.任重而道远 | B.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
C.温故而知新 | D.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
翻译句子: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童趣》一文“趣”在哪些地方?请分别用四字短语分点概述。这些表明童年的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幼时记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用“/”给下面两句划分朗读停顿。
⑴ 见 藐 小 微 物 ⑵ 盖 一 癞 蛤 蟆 也
下面四句中划线的“之”字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至之市 | B.试之以足 | C.项为之强 | D.驱之别院 |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
⑴明察秋毫 : ⑵项为之强:
⑶盖一癞蛤蟆也 : ⑷鞭数十: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⑴故时有物外之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文中记叙了哪几件趣事?请分别用四个字概括。
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①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值孙恩②贼出吴郡,袁府君③即日便征。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④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选自《世说新语》)
①铛(chēng):一种平底锅。焦饭:锅巴。②孙恩:字灵秀。③袁府君:即袁山松。时为吴郡太守,被孙恩军队杀害。④未展:来不及。⑤沪渎:水名。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①值孙恩贼出吴郡 ②母好食铛底焦饭
③恒装一囊 ④逃走山泽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归以遗母 |
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C.以丛草为林 |
D.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
翻译句子。
①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
②遗独以焦饭得活。(1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10分)
张元传(节选)
张元,年六岁,其祖以夏中热甚,欲将元就井浴。元固不肯从。祖谓其贪戏,乃以杖击其头曰:“汝何为不肯浴?”元对曰:“衣以盖形,为覆其亵④。元不能亵⑤露其体于白日之下。”祖异而舍之。南邻有二杏树,杏熟,多落元园中。诸小儿竞取而食之。元所得者,送还其主。村陌有狗子为人所弃者,元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曰:“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元对曰:“有生之类,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是以收而养之。”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未几,乃有狗母衔一死兔,置元前而去。
【注释】①谦谨:谦虚谨慎。②微:稍微,稍稍。③释典:释,释迦牟尼的简称,后泛指佛教。释典,佛教的典籍。④亵:指家居所穿的便服。⑤亵:轻慢,亲近而不庄重。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4分)
(1)元固不肯从( ) (2) 祖谓其贪戏( )
(3)诸小儿竞取而食之( ) (4)遂许焉( )
下列各句中的“以”与“其祖以夏中热甚”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乃以杖击其头 | 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C.吾欲辱之,何以也 | D.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衣以盖形,为覆其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②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17分)
管晏列传(节选)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①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②死③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
【注释】①见:被 ②召忽:人名 ③死:为……而死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4分)
(1)鲍叔知其贤 ( ) (2)管仲既用( )
(3)及小白立为桓公 ( ) (4)吾尝三战三走( )
下列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鲍叔终善遇之至之市(《郑人买履》) |
B.常强于诸侯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刻舟求剑》) |
C.鲍叔知其贤其一犬坐于前(《狼》) |
D.生我者父母齐之习辞者也(《晏子使楚》) |
翻译下列句子。(6分)
(1)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2)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
(3)何以都不闻消息?(《人琴俱亡》)
管仲因得到鲍叔牙推荐才帮助桓公成就霸业,“管鲍之交”成为后世佳话。文章中管仲动情地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结合选文理解管仲为什么这样说? (4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杨震为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解释下列划线的文言词语。
①故所举 ( ) ②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 )
③为东莱太守 ( ) ④何谓无知 ( )
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当之郡”中“之”的用法相同的是( )
A.物外之趣 | B.昂首观之 |
C.驱之别院 | 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
至 夜 怀 金 十 斤 以 遗 震
翻译句子
(1)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2)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本文表现了杨震怎样的品格?
课外文言文阅读
文征明习字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①,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注:①率:标准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