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救虎
苍筤之山,溪水合流,入于江。有道士筑于其上,以事佛,甚谨。一夕,山水大出,漂室庐,塞溪而下,人骑木乘屋,号呼求救者,声相连也。道土具大舟,躬蓑笠,立水浒,督善水者绳以俟。人至,即投木、索引之,所存活甚众。平旦,有兽,身没波涛中,而浮其首,左右盼,若求救者。道士曰:“是亦有生,必速救之!”舟者应言往,以木接上之,乃虎也。始则矇矇然,坐而舐其毛;比及岸,则瞠目视道士,跃而攫之,仆地。舟人奔救,道士得不死,而重伤焉。
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具( ) 躬( ) 以( )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道士曰:“是亦有生,必速救之!”
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方山子①,光、黄②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③为人,闾里之侠皆宗④之。稍壮,折节⑤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⑥,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节选自苏轼《方山子传》)
【注释】①方山子:苏轼的老朋友,姓陈名慥,字季常。②光、黄:光州(今河南潢川)、黄州(今湖北黄冈)。③朱家、郭解:都是西汉时的游侠。④宗:尊崇,敬仰。⑤折节:强自克制,改变初衷。⑥矍然:惊奇注视的样子。
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欲以此驰骋当世
A.欲/以此驰骋当世 | B.欲以/此驰骋当世 |
C.欲以此/驰骋当世 | D.欲以此驰骋/当世 |
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1)稍( ) (2)过( )
翻译下面句子。
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用自己的话说说方山子的人生际遇?
方山子自我排遣的方式是什么?你对他的做法有何评价?
幼时记趣
①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②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①拟: ②强: ③唳: ④壑:
翻译: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选段中作者讲述了幼时的什么趣事?结合选文,就如何在生活中获得乐趣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人有负盐负薪者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树阴。争一羊皮,各言藉①背之物。惠②遣争者出,顾③州纪纲④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⑤咸无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注释】
①藉:垫、衬。 ②惠:李惠,中山(今河北定县满城一带)人,北魏太武帝时任雍州刺史。 ③顾:回头,回头看。 ④州纪纲:州府的主簿。 ⑤群下:部下。
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加点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各言藉背之物
A.至之市 | B.故时有物外之趣 | C.昂首观之 | D.心之所向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使争者视之 (2) 惠令人置羊皮席上
(3) 以杖击之 (4) 得其实
翻译下面句子。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树阴。
结合具体的语句说说李惠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读了这则短文后,你受到什么启发?
书谢御史 【清】吴敏树
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芗泉先生也。当乾隆末,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有宠奴常乘和车以出,人避之,莫敢诘。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曳下奴,笞之。奴曰:“敢笞我!我乘我主车,汝敢笞我!”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曰:“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九衢中,人聚观,欢呼曰:“此真好御史矣!”和珅恨之,假他事削其籍以归。先生文章名一时,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屐迎。饮酒赋诗,名益高,天下之人,皆传称“烧车御史”。和珅诛,复官部郎以卒。
【注】九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筇(qiǒng):竹杖。屐:登山用的鞋。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莫敢诘 (2)命卒曳下奴
(3)汝敢笞我! (4)先生益大怒
下列句中的“之”与“天下之人”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巡城遇之 | B.吾欲辱之 |
C.人避之 | D.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
翻译下列句子。
①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
②假他事削其籍以归。
这段文字主要记叙了什么事?表现谢御史的什么品格?
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回答文后面的题(14分)
《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太丘舍去。元方入门不顾。
请解释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含义。
⑴俄而雪骤 俄而:
⑵未若柳絮因风起 因:
(3)相委而去 委:______
(4)下车引之 引: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⑴撒盐空中差可拟。
⑵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下面将谢道韫的诗句和谢朗的诗句进行对比,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有画面美感,写出了大雪漫天的氛围。 |
B.“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写实,描摹出了大雪的色彩和下落之态。 |
C.“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有诗歌意蕴,以春景喻冬景非常巧妙。 |
D.“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情感更饱满,表现出了诗人对大雪的喜爱。 |
元方面对父亲朋友的粗野语言,针锋相对地指出他的“无信”“无礼”,这说明元方是个怎样的人?如果父母不在家,家中来了客人,你该如何接待?
童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解释加点词语。
(1)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 (2)徐喷以烟( ) (3)鞭数十(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句。
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阅读全文,“我”能得到“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2—16题。(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共10分)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zēng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乙】马援①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诸兄奇之。后转游陇汉间,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初,援军还,将至,故人多迎劳之。平陵人孟冀,名有计谋,于坐贺援。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②?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③,裁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④享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先生奚用相济⑤?”冀曰:“愚不及。”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冀曰:“确为烈士,当如此矣。”
(注释)①马援:东汉名将。②反同众人邪:反而同众人一样(来吹捧我)吗?③开置七郡:开拓疆土,增设了七郡。④猥:说话人表示谦卑的词。⑤奚用相济:用什么来帮助(我)?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A.会天大雨 | B.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
C.援谓之曰 | D.确为烈士,当如此矣 |
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佣者笑而应曰/足肤皲裂而不知 |
B.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欲自请击之 |
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D.男儿当死于边野/又留蚊于素帐中 |
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1)发闾左適戍渔阳,……。
(2)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甲】文中陈胜、吴广为了鼓动人心、树立威信,做了哪两件事?请用四字短语概括。(2分)
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
陈胜和马援虽然生活时代不同,人生经历不同,但他们身上却有着共同的精神品质。请你根据选文内容作简要概括。(2分)
阅读《幼时记趣》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4 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①心之所向( ) ②项为之强( )
③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 ④盖一癞蛤蟆也( )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
例句: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A.拔山倒树而来 | B.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郑人买履》) |
C.至之市,而忘操之(《郑人买履》) | D.舟已行矣,而剑不行(《刻舟求剑》) |
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 分)
果 如 鹤 唳 云 端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⑴昂首观之,项为之强。译文:
⑵宁信度,无自信也。(《郑人买履》)译文:
概述文中的“趣事”。(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题。(14分)
孝绪七岁,出继①从伯胤之。胤之母周氏卒,遗财百余万应归孝绪,孝绪一无所纳,尽以归胤之姊琅邪王晏②之母,闻者咸叹异之。
年十六,父丧,不服绵纩③,虽蔬菜有味亦吐之。外兄王晏贵显,屡至其门,孝绪度之必至颠覆,闻其笳管④,穿篱逃匿,不与相见。曾食酱美,问之,云是王家所得,便吐餐覆酱。及晏诛,亲戚⑤咸为之惧。孝绪曰:“亲而不党,何坐⑥之及?”竟获免。
(节选自《南史选译·阮孝绪传》)
【注】①出继:此处指把孝绪送给堂伯阮胤之做儿子。②王晏:南朝齐尚书令。后因贪财专权被杀。③绵纩(kuáng):指丝织品。绵:丝绵。纩:絮。④笳管:即胡笳,一种乐器,比喻王晏的仪仗。⑤亲戚:泛指内外亲属。⑥坐:因事入罪。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胤之母周氏卒 ( ) ②闻者咸叹异之( )
③虽蔬菜有味亦吐之( ) ④云是王家所得( )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亲而不党
A.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 B.而子敬先亡(《人琴俱亡》) |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 D.默而识之(《〈论语〉八则》) |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遗 财 百 余 万 应 归 孝 绪
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 及晏诛,亲戚咸为之惧。(2分)
译文:
⑵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2分)
译文:
选文中的阮孝绪具有哪些品质?(2分)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 刘义庆《世说新语》)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与儿女讲论文义
(3)公欣然曰 (4)撒盐空中差可拟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未若柳絮因风起。
(2)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阅读《幼时记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虫草为林,,以土砾凸者为丘,凸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驱之别院。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明察秋毫 (2)项为之强
选出下列“之”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 )
A.故时有物外之趣 | B.何不试之足 |
C.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 D.观之正浓 |
请用“/”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停顿两处)
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翻译下列句子。
(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一位哲人说:“童年的趣,是梦中的真。”请结合本文说说,看似琐碎的事物在“我”的眼里为什么会变得趣味盎然?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文天祥三过无锡
宝祐①四年,文天祥二十而举进士,游于江南,过惠山,寓梁溪居,先朝故相李纲之隐所也。沿溯轻驶,四顾溪山邑屋之美,慨然曰:“君子进而在朝,则行其道;退而在野,则乐其志。”是年,对策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
德祐初年,元将伯颜举兵二十万南下,朝廷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泣涕,发郡中豪杰。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其友止之曰:“今贼兵势大,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天祥曰:“吾亦知其势也。第国家养育臣庶,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徇之,庶天下将有闻风而起者。如此则社稷犹可保也。”十月,天祥入平江②,时北兵攻常州亟。天祥麾军至锡,遣朱华、尹玉、麻士龙援常,至虞桥,血战两日。士龙战死,朱华败绩,玉引残卒五百人夜战,比旦皆没。
德祐二年,北兵困临安,谢太后使天祥如元军请和,天祥自分一死矣,与元将伯颜慷慨抗论,上下颇惊动。伯颜怒拘之,欲北解大都。及无锡,恐南人劫夺,幽于黄埠墩。锡人闻文丞相过,持香跪送,哭声震天,鞭之莫散。天祥感泣,口占《过无锡》。环黄埠墩皆水,非舟楫不达,本难得脱,然北兵恐锡人势大,平明即悄然北遁。
未几,行至京口,有骁勇之士慕义而阴从之,果取文丞相,夜亡入真州。
(据《宋史》辑录)
【注】①宝祐:南宋理宗年号。德祐为宋恭帝年号。②平江:地名,今苏州。京口:地名,今镇江。
下列句子中的“于”与“幽于黄埠墩”的“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 B.又留蚊于素帐中 | C.何有于我哉 | D.青出于蓝 |
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文天祥年少成名,在科举考试中高中状元。 |
B.文天祥二过无锡时,正值元军大举南侵之际,他响应朝廷的号召,召集人马,驰援常州,但是惨遭失败。 |
C.文天祥三过无锡时,无锡百姓不顾元军阻挠为其送行,天祥感动而吟诗明志。 |
D.元朝人唯恐无锡百姓救文天祥,表面上押着他离开无锡,而暗中派勇士在京口尾随追杀文天祥。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故不自量力徇之 (2)比旦皆没
(3)谢太后使天祥如元军请和 (4)鞭之莫散
翻译下列句子
(1)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
(2)环黄埠墩皆水,非舟楫不达,本难得脱。
文言文阅读能力考查。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 分)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①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②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文中秦王对唐雎的态度、情感有一个变化过程,请根据文段内容简要概括。并说说唐雎最终凭什么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
文言文阅读 (14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目:“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待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与友期行 (2)去后乃至
(3)相委而去 (4)下车引之
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
学习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