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坚①自河东还,以骁骑将军邓羌②为御史中丞③。八月,以咸阳内史王猛④为侍中、中书令,领京兆尹。特进、光禄大夫强德,太后⑤之弟也,酗酒,豪横⑥,掠人财货、子女,为百姓患。猛下车收⑦德,奏未及报⑧,已陈尸于市,坚驰使赦之,不及。与邓羌同志⑨,疾恶纠案⑩,无所顾忌,数旬之间,权豪、贵戚,杀戮、刑免⑾者二十馀人,朝廷震栗,奸猾屏气,路不拾遗。坚叹曰:“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选自《资治通鉴》第22卷)
【注释】①秦王坚:指前秦世祖符坚。河东:郡名。②邓羌:人名。③御史中丞:官职名。下文的“侍中”“中书令”“ 京兆尹”“特进、光禄大夫”均指官职名。④王猛:人名。⑤太后:符坚的伯母。⑥豪横:恃强横暴。⑦收:拘捕。⑧报:答复。⑨同志:志趣相同。⑩纠案:举发其罪,考问其实。⑾刑免:判罪免官。
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2分)
秦 王 坚 自 河 东 还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为( ) (2)患( ) (3)市( )
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
王猛严惩违法官员取得了什么成效?请用原文回答。
读了选文,你对王猛有何评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陈涉世家》(节选)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或( )以为死 (2)为天下唱( )(3)又间( )令吴广 (4)陈胜王(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导致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最直接的原因是什么?(2分)
“世家”是记王侯的,因为王侯是一个地区的实际统治者,世代保有其国,对全国政局有一定影响,故其传记称“世家”。陈涉并非王侯,司马迁为何把他列入世家?
李浩,字德远。浩早有文称。绍兴十二年,擢进士第。时秦熺①挟宰相子以魁多士,同年皆见之,或拉浩行,毅然不往。调饶州司户参军、襄阳府观察推官,继调金州教授,改太常寺主簿,寻兼光禄寺丞。
乞外,得台州。州有禁军五百人,训练官贪残失众心,不逞者因谋作乱,忽露刃于庭,浩谓之曰: “汝等欲为乱乎?请先杀我。”众骇曰:“不敢。”乃徐推其为首者四人黥徙之,迄无事。除直秘阁。
明年,除司农少卿。时朝廷籴米八万,董其事者隐克官钱,户部不敢诘。浩白发其奸,下有司穷竟。户部欲就支稽见数,大理附会之,浩争曰:“非但惠奸,且亏军食。”上是其言。会大理②奏结他狱,上顾辅臣曰:“棘寺官得刚正如李浩者为之。”已而卿缺,又曰: “无以易浩。”遂除大理卿。
浩天资质直,涵养浑厚,不以利害动其心。少力学为文辞,及壮益沈潜理义。立朝慨然以时事为己任,忠愤激烈,言切时弊,以此见忌于众。平居未尝假人以辞色,不知者以为傲,或谮③于上前,上谓:“斯人无他,在朕前亦如此,非为傲者。”小人惮之,诱以禄利,正色不回。谋害之者无所不至,独赖上察其衷,始终全之。为郡尤洁己,自海右归,不载南海一物。平生奉养如布衣时,风裁素高。
(节选自《宋史·李浩传》)
【注】①秦熺:秦桧之子②大理:官署名,掌管刑狱,又名大理寺、棘寺。③谮:诬陷。
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以此见忌于众”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祭以尉首 | B.不以物喜 |
C.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D.以土砾凸者为丘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秦熺凭借宰相秦桧儿子的身份考中状元,招揽读书人,同年考中的都去拜见他,李浩毅然不去。 |
B.台州训练禁军的官员贪婪残暴,于是禁军中有人图谋作乱,被李浩用语言震慑住。李浩查出为首的四个人,施以黥刑后流放,事情得以平定。 |
C.朝廷买米八万石,李浩检举负责的官员克扣官钱。户部打算凑一个数目蒙混过去,大理寺跟着附和,李浩力争严查,得到皇上认可。 |
D.李浩为人傲慢,平时从来不给人好脸色看,对用金钱诱惑他的小人,不予理睬。图谋害他的人用尽各种方法都没成功。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①寻兼光禄寺丞( ) ②户部不敢诘( )
③上是其言( ) ④以此见忌于众 ( )
翻译下列句子。
①会大理奏结他狱,上顾辅臣曰:“棘寺官得刚正如李浩者为之。”
答:
②小人惮之,诱以禄利,正色不回。
答:
阅读《梁尝有疑狱》,完成小题。
梁①尝有疑狱,群臣半以为当罪,半以为无罪,虽梁王亦疑。
梁王曰:“陶之朱公②,以布衣富侔国③,是必有奇智。”及召朱公问曰:“梁有疑狱,狱吏半以为当罪,半以为不当罪,虽寡人亦疑。吾子④决是,奈何?”
朱公曰:“臣,鄙民也。不知当狱。虽然,臣之家有二白璧,其色相如⑤也,其径相如也,然其价一者千金,一者五百。”
王曰:“径与色相如也,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何也?”
朱公曰:“侧而视之一者厚倍是以千金。”梁王曰:“善。”故狱疑则从⑥去,赏疑则从与⑦。梁国大悦。
【注释】①梁:战国时魏国别称。②陶之朱公:范蠡帮助勾践灭吴雪耻后,乘扁舟,变姓名,后来到曹国的陶地,经商致富,号陶朱公。③侔(móu):等同。国:周代诸侯国,代指诸侯。④吾子:相当于“您”。⑤相如:相同。⑥从:依从。去:去除。⑦与:赞许,奖赏。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梁有疑狱( ) ②吾子决是( )
③臣,鄙民也( ) ④然其价一者千金( )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例句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以布衣富侔国
A.固以怪之矣 | B.不以物喜 | C.何以谓之文也 | D.皆以美于徐公 |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两处)。
侧 而 视 之 一 者 厚 倍 是 以 千 金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故狱疑则从去,赏疑则从与。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陶朱公没有告诉梁王该怎么办,梁王却没了疑虑,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什么?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世信虚妄之书,以为载于竹帛上者,皆贤圣所传,无不然之事,故信而是之,讽而读之。
传书言:曾子之孝,与母同气。出薪于野,有客至而欲去。曾母曰:“愿留,参且到。”即以右手扼其左臂。曾子左臂立痛,即驰至,问母:“臂何故痛?”母曰:“今者客来欲去,吾臂以呼汝耳。”盖以至孝,与父母同气,体有疾病,精神辄感。曰:此虚言也。夫孝悌之至,通于神明,乃谓德化至天地。俗人缘此而说。如曾母臂痛,曾子臂亦痛,曾母病,曾子亦病乎?曾母死,曾子辄死乎?
传书称:魏公子之德,仁惠下士,兼及鸟兽。方与客饮,有鹯击鸠。鸠走,巡于公子案下。鹯追击,杀于公子之前。公子耻之,即使人多设罗,得鹯数十枚,让以击鸠之罪。击鸠之鹯,低头不敢仰视。曰:此虚言也。夫鹯,物也,情心不同,音语不通。圣人不能使鸟兽为义理之行,公子何人,能使鹯低头自责?
注释:鹯(zhān):古书中的一种猛禽,似鹰。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故信而是之(这样) | B.俗人缘此而说(因为) |
C.愿留,参且到(希望) | D.让以击鸠之罪(责备)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不同的两项是( )
A.无不然之事谓为信然 |
B.巡于公子案下其一犬坐于前 |
C.盖以至孝以其境过清 |
D.圣人不能使鸟兽为义理之行贤能为之用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出薪于野,有客至而欲去。
公子耻之,即使人多设罗,得鹯数十枚。
“虚言”之“虚”具体表现在哪里?作者借“虚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请根据文意简
要回答。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①九世孙。白之生,母梦长庚星②,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③,不应。苏頲(tǐng)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④,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miǎn)居徂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香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洒面,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进、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中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 (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注】①兴圣皇帝:即西凉武昭王李暠。②长庚星:太白星。③有道:唐时选举科目之一。④任城:今山东济宁。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因以命之 (2)见白,异之
(3)更客任城 (4)白尝侍帝
下列句中的“以”与“左右以水洒面”中的“以”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俱以假山显 | B.吾欲辱之,何以也 |
C.以其境过清 | D.卷石底以出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力士素贵,耻之。
译:
(2)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
译:
请从文段中摘出两处能表现李白傲视权贵、不事权贵的特点的语句
答: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后面习题。
【甲】秦王谓唐雎日:“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日:“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日:“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日:“臣未尝闻也。”秦王日:“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日:“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日:“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日:“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乙】荆轲奉樊於期①头函,而秦武阳②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③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日:“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④假借⑤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⑥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⑦(zhèn)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⑧袖。拔剑,剑长,操其室(剑鞘)。时恐急,剑坚(插得很紧),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⑨柱而走。群臣惊愕,卒⑩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⑾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选自《荆轲刺秦王》)
【注释】①[樊於期]秦国将领,因得罪秦王逊到燕国。②[秦武阳]人名,又名秦舞阳,充任荆轲出使秦国的副手。③[陛]殿前的台阶。④[少]通“稍”。⑤[假借]在文中是“原谅”的意思。⑥(发]打开。⑦[揕]用刀剑等刺。⑧[绝]挣断。⑨(还]通“环”,绕。⑩[卒]“猝”,突然。⑾[郎中]宫廷的侍卫。
根据上文,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长跪而谢之 (2)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3)寡人谕之 (4)图穷而匕首见
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划出两处。
方急时不及召下以故荆轲逐秦王。
翻译下列句子。
(1)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译文:
(2)使毕使于前。 译文:
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甲】文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最后弱国取得胜利的故事。 |
B.【乙】文所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经过:他拿着匕首,追赶秦王,而其余臣子不能带刀。 |
C.【乙】文记载了秦国的一条法律:带刀的卫士一般不上殿,上殿的臣子不能带刀。 |
D.【甲】【以】两文都在人物刻画上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其中【乙】文用秦武阳的“色变振恐”衬托出荆轲的沉着冷静。 |
文言文阅读(共18分)
(一)《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二)《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内集:家庭聚会) |
B.撒盐空中差可拟(拟:相比) |
C.太丘舍去(去:离开) |
D.与人期行(期:期待) |
下列加点的虚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即公大兄无奕女(即:就是) |
B.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之:助词,的) |
C.去后乃至(乃:才) |
D.则是无礼(则,就) |
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文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南朝的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一部小说集。 |
B.《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温馨愉快且文化气息浓厚的家庭气氛。 |
C.《陈太丘与友期》中的“友人”是一个不守信用、没有礼貌的人,他身上没有任何优点。 |
D.《陈太丘与友期》记述陈元方与来客的对话,说明了“礼”和“信”的重要。 |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8分)
翻译下列句子。
(1)未若柳絮因风起。
(2)下车引之,元方入门而不顾。
承宫樵薪苦学
承宫,琅邪姑幕人。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猪主怪其不还,求索。见而欲笞之。门下生共禁,乃止。因留宫门下。樵薪执苦,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注释】①承宫:东汉人。②琅邪:古郡名,在今山东境内。③门下生:指学舍里的学生。④樵薪:砍柴。⑤执苦:干苦活。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见而欲笞之 (2)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猪主怪其不还,求索。
承宫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纯孝之报
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①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②焦饭,归以遗③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④即日便征。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⑤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⑥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铛(chēnɡ):平底浅锅。②贮录:储存,收存。③遗(wèi):给予。④袁府君:袁山松,晋朝吴郡太守,孙恩攻沪渎,袁山松固守,城陷而死。⑤未展:来不及。⑥军人:这里指官军。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⑴母好食铛底焦饭( ) ⑵袁府君即日便征( )
对划线句“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每次煮饭,(陈遗)就把焦饭收存起来,带回家给母亲吃。 |
B.每天煮饭,(陈遗)就把焦饭储存起来,剩下的给母亲吃。 |
C.每次煮饭,(陈遗)就把焦饭收存起来,带回家归还给母亲。 |
D.每天煮饭,(陈遗)不会把焦饭储存起来,而是带回家给母亲吃。 |
请就选文写一句富有文采的读后感言。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A.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 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
B.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C.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
D.九百人屯大泽乡 / 时先主屯新野。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2: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陈胜在众人因雨逾期而面临被杀厄运之时,决定发动起义,可见他决策的果断。 |
B.陈胜能够看出天下百姓对秦王暴政和二世继位的不满情绪,足见他审时的敏锐。 |
C.陈胜认为打着扶苏的旗号并依靠项燕的威望就能复兴秦国,足见他谋事的睿智。 |
D.陈胜起义钱亲自去占卜,置丹书于鱼腹,派吴广篝火狐鸣,足见他处事的周全。 |
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完成小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会天大雨 会: (2)皆刑其长吏刑 刑: (3)为天下唱 唱: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翻译:
陈胜吴广审时度势,谋略过人,对起义进行了周密的策划。请根据文章内容将下文补充完整。(前两空用原文回答,后一空用自己的话回答)
陈胜吴广在为起义作舆论准备时,设计了“①”的计策;发动起义时,打出“②”的旗号;在起义中,陈涉“立为王,号为张楚”。这一系列谋划,始终将起义与楚国的复兴联系在一起,这是因为陈胜吴广认为 ③ 。
文言文阅读:19分
两小儿辩日
《列子》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解释下列加点词。6分
⑴两小儿辩斗( ) ⑵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⑶及其日中如探汤( ) ⑷孔子不能决也( )
⑸孰为汝多知乎( )( )
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⑵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2分
答:
“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3分
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4分
答:
课外文言文阅读与探究【本题满分8分】
疑人窃履
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遂与之绝。逾年而事暴,友人踵①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缪②以疑子,吾之罪也。请为以如初。”
(选自《历代寓言大观》,作者王守仁)
【注释】①踵:到,走到。②缪:“谬”,错误,荒谬。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2分)
①适使其仆市履于肆( ) ②逾年而事暴(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
联系全文,你认为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并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加以评价。
阅读《阮孝绪传》(节选),完成小题。
孝绪七岁,出继①从伯胤之。胤之母周氏卒,有遗财百余万,应归孝绪,孝绪一无所纳,尽以归胤之姊琅邪王晏②之母,闻者咸叹异之。
年十六,父丧不服绵纩③,虽蔬菜有味亦吐之。外兄王晏贵显,屡至其门,孝绪度之必至颠覆,闻其笳管④,穿篱逃匿,不与相见。曾食酱美,问之,云是王家所得,便吐餐覆酱。及晏诛,亲戚咸为之惧。孝绪曰:“亲而不党,何坐之及。”竟获免。
[注释]①出继:此处指把孝绪送给堂伯阮胤之做儿子。②王晏:南朝齐尚令。后因贪财专权被杀。③绵纩(kuàng):指丝织品。绵:丝绵。纩:絮。④笳管:即胡笳,一种乐器,比喻王晏的仪仗。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胤之母周氏卒 ②不服绵纩
③孝绪度之必至颠覆 ④及晏诛
下列句子中“以”的用法与“尽以归胤之姊”中“以”的用法相同的是( )
A.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 B.吾欲辱之,何以也? |
C.何以都不闻消息? | D.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
翻译句子。
闻者咸叹异之。
选文中的阮孝绪具有哪些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