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曰:“我,孙叔敖子也。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优孟曰:“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庄王许之。三日后,优孟复来。王曰:“妇言谓何?” 孟曰:“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 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
(选自《史记·滑稽列传》,有删节)
下列句中与“常以谈笑讽谏”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全石以为底 | B.尽忠为廉以治楚 |
C.以其境过清 | D.吾欲辱之,何以也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孙叔敖十分看重优孟,临终前预料儿子必将贫困,要他到时去找优孟寻求帮助。 |
B.优孟慨然允诺帮助孙叔敖子后,极力模仿孙叔敖,想使楚庄王醒悟。 |
C.楚庄王误以为优孟是孙叔敖复生,想任他为相。 |
D.优孟与妻子商定三日之后为相,但又责怪庄王对孙叔敖的后代不闻不问。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属其子曰 属: ②欲以为相 为:
③庄工许之 许: ④于是庄王谢优孟 谢:
翻译下列句子。
(1)优孟,故楚之乐人也。
译:
(2)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
译:
《晏子仆御》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①,其夫为相御②,拥大盖,策驷马③,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④深矣,常有以自下⑤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⑥。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①窥:暗中查看。②御:驾马车。③驷马:四匹马拉的车。④ 志念:志向,意念。⑤ 自下:谦卑,认为不如别人。⑥抑损:抑制,克制。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 分)
①晏子为齐相( ) ②夫问其故( )
③然子之意( ) ④晏子怪而问之( )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例句:晏子怪而问之
A.然子之意 | B.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
C.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 D.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
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2 分)
其 御 之 妻 从 门 间 而 窥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既而归,其妻请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说说文中晏子和仆御的言行分别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甲】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乙】荆轲奉樊於期①头函,而秦武阳②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③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日:“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④假借⑤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⑥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⑦(zhèn)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⑧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⑨柱而走。群臣惊愕,卒⑩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⑪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选自《荆轲刺秦王》)
【注释】①[樊於期]秦国将领,因得罪秦王逊到燕国。②[秦武阳]人名,又名秦舞阳,充任荆轲出使秦国的副手。③[陛]殿前的台阶。④[少]通“稍”。⑤[假借]在文中是“原谅”的意思。⑥(发]打开。⑦[揕]用刀剑等刺。⑧[绝]挣断。⑨(还]通“环”,绕。⑩ [卒]“猝”,突然。⑪[郎中]宫廷的侍卫。
下列加点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长跪而谢之(感谢)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从) |
B.寡人谕矣(明白)群臣怪之 (奇怪) |
C.图穷而匕首见(看见)天子之怒(发怒) |
D.而卒惶急无以击轲(没有用来……的办法)非若是也(像)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故不错意也 故振慑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轲既取图奉之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而乃以手共搏之
而君逆寡人者 图穷而匕首见
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甲】文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最后弱国取得胜利的故事。
B.【乙】文所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经过:他拿着匕首,追赶秦王,而其余臣子则袖手旁观。
C.【乙】文中记载了秦国的一条法律:带刀的侍卫一般不上殿,上殿的臣子不能带刀。
D.【甲】【乙】两文在人物刻画上均用了对比的方法,其中【乙】文用秦武阳的“色变振恐”衬托出荆轲的沉着冷静。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品行不好),使臣受吏民之垢(谦虚的说法,意为担任楚国的宰相),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越把自己看得低),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选自《贾谊集》)
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停顿(共两处)。
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①孙叔敖为楚令尹 ②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
③孙叔敖再拜曰 ④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
邹忌向齐王、“老父”向孙叔敖进言分别用了什么方法?在与人交往中,你更欣赏哪一种?请说说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问题。
楚庄王问詹何①曰:“治国奈何?”詹何对曰:“臣明于治身而不明于治国也。”楚庄王曰:“寡人得奉宗庙社稷②,愿学所以守之。”詹何对曰:“臣未尝闻身治③而国乱者也,又未尝闻身乱而国治者也。故本在身,不敢对以末。”楚王曰:“善。” (选自《列子·说符篇》)
【注释】①詹何:古代哲学家。②社稷:指国家。③身治:自身修养好。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詹何对曰 ( ) ②臣未尝闻身治而国乱者也( )
③故本在身 ( ) ④不敢对以末 (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臣未尝闻身治而国乱者也
A.潭西南而望(《小石潭记》) | B.拔山倒树而来(《幼时记趣》) |
C.舟已行矣,而剑不行(《刻舟求剑》) | D.如好逸而恶劳(《治水必躬亲》) |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臣 明 于 治 身 而 不 明 于 治 国 也
翻译下列句子。
(1)又未尝闻身乱而国治者也。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
你从楚庄王与詹何的对话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课外文言文阅读
方山子传
苏轼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象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①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注释】
①矍然:惊视的样子。
下列句中的“之”与“因谓之方山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而岂山中之人哉 | B.心之所向 |
C.余告之故 | D.久之,目似瞑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人莫识也 莫: ②见其所著帽 著:
③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意: ④余既耸然异之 异:
翻译下列句子。
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伤仲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句是( )
A.即书诗四句(题写) | 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完成) |
C.从先人还家(跟随) | D.不能称前时之闻(称作)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与“父异焉”中的“异”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邑人奇之 | B.稍稍宾客其父 | C.父利其然也 | D.或以钱币乞之 |
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不能称前时之闻 | B.忽啼求之 |
C.余闻之也久 | D.借旁近与之 |
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②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文言文阅读
(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乙)卓茂①尝出门,有人认其马。茂问之曰:“子亡马几何时矣 ?” 对曰:“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非是,解以与之,而自挽车去。将去,顾而谓曰:“若非公②马,幸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马,乃诣③丞相府归马。
[注 ] ①卓茂:人名。 ②公:对人的尊称。③诣:到······去。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吾日三省吾身( ) (2)择其善者而从之( )
(3)将去,顾而谓曰( )( )
下面对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子亡/马几何时矣。 | B.子亡马/几何时矣。 |
C.子亡马几/何时矣。 | D.子亡马几何/时矣。 |
用现代汉语说说“心知非是,解以与之。”的意思。”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觉得(乙)文中哪个人物值得你学习?说说你的理由。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乙】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音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下面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人恒过然后能改 | B.或异二者之为何为者也 |
C.吾欲辱之,何以也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 D.要离之刺庆忌也甚矣,汝之不惠 |
翻译下面句子。
(1)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情感有一个变化过程,请根据文段内容简要概括。
【乙】文中晏子在回答楚王问话时,“避席对曰”,“避席”写出了晏子 的态度,也隐含了他的不满。
唐雎与晏子都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唐雎主要是靠 取胜,晏子靠
取胜。
赵简子元日放生
邯郸之民,以正月元旦献鸠于简子。简子大悦,厚赏之。客问其故,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客曰:“民知君之欲放之,竞而捕之,死者众矣。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勿捕。捕而放之,恩过不相补矣。”简子曰:“然。”
【注释】①邯郸:晋国的都城,今河北邯郸市。②正月元旦:即农历正月初一。 ③简子:即赵简子,晋国权臣。
解释加点词
①客问其故②竞而捕之③君如欲生之④简子曰:“然。”
翻译句子
捕而放之,恩过不相补矣
选出与“民知君之欲放之”中的第一个“之”用法相同的一项( )
A.辍耕之垄上 B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C要离之刺庆忌也 D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说说赵简子是怎样的一个人?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之,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注释: 佣作,被雇佣劳动、劳作。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主人怪之 ( ) ②衡乃与其佣作 ( )
③资给以书 ( )
翻译下列句子。
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
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 ,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 。
金华戴元礼,国初①名医,尝被召至南京,见一医家,迎求溢户,酬应不闲。戴意必深于术者,注目焉,按方发剂②,皆无他异,退而怪之,日往视焉,偶一人求药者既去,追而告之曰:“临煎时下锡一块。”麾③之去。戴始大异之,念无以锡入煎剂法,特叩之,答曰:“是古方。”戴求得其书乃餳④字耳戴急为正之。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
【注释】①国初:指明朝初年。 ②麾:指挥,这里指挥手。③餳:通“糖”。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退而怪之 ( ) (2)按方发剂( )
(3)日往视焉 ( ) (4) 迎求溢户( )
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两处,停顿处用“/”隔开。
戴 求 得 其 书 乃 餳 字 耳 戴 急 为 正 之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戴始大异之,念无以锡入煎剂法,特叩之,答曰:“是古方。”
通过这个故事,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陆绩怀橘
陆绩,三国时吴人也。官至太守,精于天文、历法。绩年六,于九江见袁术。术令人出橘食之。绩怀三枚临行拜辞术而橘坠地。术谓曰:“陆郎作客而怀橘,何为耶?”绩跪对曰:“是橘甘,欲怀而遗母。”术曰:“陆郎幼而知孝,大必成才。”术大奇之,后常称说。
【注释】①太守:州郡的长官。 ②九江:古地名,今江西九江市。 ③袁术:字公路,袁绍的嫡弟。东汉末年割据群雄之一 ④遗:wèi,送给。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术令人出橘食之( ) (2)是橘甘,欲怀而遗母( )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2分,限断两处)
绩怀三枚临行拜辞术而橘坠地
请评价"陆绩怀橘"的行为。
戴 逵
戴逵,字安道,谯郡铚①也。幼有巧慧,聪悟博学。善鼓琴,工书画。为童儿时,以白瓦屑、鸡卵汁和溲作小碑子,为郑玄②碑,时称词美书精,器度巧绝。其画古人山水极妙。十余岁时,于瓦棺寺中画。王长史见之云:“此儿非独能画终享大名吾恨不得见其盛时。”
逵曾就范宣③学,宣见逵画,以为亡用之事,不宜虚劳心思。逵乃与宣画《南都赋》。宣观毕嗟叹,甚以为有益,乃亦学画。
逵既巧思,又善铸佛像及雕刻。曾造无量寿木像,高丈六,并菩萨。逵以古制朴拙,至于开敬④,不足动心⑤,乃潜坐帷中,密听众论。所听褒贬,辄加详研,积思三年,刻像乃成。 (选自《历代名画记》)
【注释】①.谯、铚:古地名;郡:古代行政区域。②.郑玄:人名。③.范宣:人名。④.至于开敬:到了开放敬神的时候。⑤.动心:打动人心。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又善铸佛像及雕刻( ) ②.乃潜坐帷中,密听众论( )
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不要求加标点符号)
此儿非独能画终享大名吾恨不得见其盛时。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宣观毕嗟叹,甚以为有益,乃亦学画。
通读全文,说说戴逵在艺术上取得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情抱
唐相国孙公宽裕通简,不事矫异,常语于亲友曰:“凡人许己,务在得中。但士行无亏,不必太苦。以我之长彰彼之短以我之清彰彼之浊幸勿为之。”后谪居衡山,情抱坦然,不以放逐而怀戚戚。每对客座,而厮仆辈纷诟殴曳,仆于面前。相国凝然似无所睹,谓客曰:“若以怒心逢彼,即方寸自挠矣。”其性度皆此类也。相国曾乘轺至蜀,诣杜光庭先生受,乃曰:“尝遇至人,话及时事,每有高栖之约。”尔后虽登台辅,竟出官于南岳,有诗《寄杜先生》,其要句云:“蜀国信难遇,楚乡心更愁。我行同范蠡,师举效浮丘。他日相逢处,多应在十洲”。唐末朝达罹谷水白马驿之祸,唯相国获免焉。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常语于亲友曰( ) (2)但士行无亏( )
(3)每有高栖之约( ) (4)相国凝然似无所睹( )
给文中划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两处)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不以放逐而怀戚戚。
在遭遇谷水白马驿之祸时,唐相国为什么能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