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甲】

初,权谓目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孙权劝学》

【乙】

初,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曰:"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今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孔子言'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勉勖邪?″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陈三策。肃拊蒙背曰:" 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选自《三国志•吕蒙传•表传》

【主释】《六韬》《三略》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军事著作。后泛指兵书、兵法,是反映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代表作。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解释系相同的一项    

A.

蒙辞以军中多务╲停数日,辞去

B.

见往事耳╲才美不外见

C.

省三史╲吾日三省吾身

D.

宜乎众矣╲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

(2)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的是    

A.

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B.

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C.

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D.

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3)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②蒙始就学,笃志不倦。

来源:2021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7-3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题目。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龙井 题名记

秦观

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龙井有辨才 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 ,则曰:"以不时至,去矣。"

是夕,天宇开霁 ,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选自张岱《西湖梦寻》)

【注释】①龙井:在今浙江杭州市西风篁岭上,原指山泉。②辨才:法号元静,和下文的参寥,也是苏轼的朋友。③篮舆:竹轿。④霁:雨过天晴。

(1)解释下列加点词。

无与为乐者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出郭         

④以不时至,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念无与为乐

霸上、棘门军(《周亚夫军细柳》)

B.相与步 中庭

刻唐贤今人诗赋 其上(《岳阳楼记》)

C. 书邀余入山

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D.从参寥策杖并湖

由是则生 有不用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4)两文都写到了月夜美景,但要表达的情感不一致,请你简要分析。

来源:2021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7-3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

【甲】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 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师川外甥奉议 :别来无一日不奉思。春风暄暖,想侍奉之余,必能屏弃人事,尽心于学。前承示谕:"自当用十年之功,养心探道。"每咏叹此语,诚能如是,足以追配古人。然学有要道,读书须一言一句,自求己事,方见古人用心处,如此则不虚用功;又欲进道,须谢去外慕,乃得全功。 读书先净室焚香,令心意不驰走,则言下理会。 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节选自黄庭坚《与徐甥师川书》)

【注】①奉议:官名。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②非天质之卑          

③每咏叹此语,诚能如是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B.

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C.

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D.

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②读书先净室焚香,令心意不驰走。

(4)【甲】【乙】两段选文,两位长辈就"怎样才能学有所成"的问题,分别给出了建议。结合选文内容,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

选文

关键信息

学习建议

前提条件

【甲】

业精德成

         

热衷于学习

【乙】

养心探道

第一条建议:②          

第二条建议:③          

全身心投入学习

来源:2021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2-04-2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两篇短文,回答以下各题。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乃始就学

一蹴而就

就事论事

功成名就

B.结友而别

别来无恙

久别重逢

依依惜别

C.无以致远

勤劳致富

闲情逸致

学以致用

D.意与日去

去国怀乡

相去甚远

去粗取精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甲】但当涉猎,见往事耳。翻译:只是应当广泛地阅读,了解一些历史事件。

理解:孙权认为吕蒙阅读面窄,建议他在学习经学之外,还要学点历史。

【乙】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翻译:兄长怎么这么晚才知道这件事呢!

理解:鲁肃很晚才知道吕蒙有管理才干,吕蒙对此感到很失望。

【丙】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翻译: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

理解:"才""学""志"关系紧密,"才"要依靠学习来增长,而学习的效果则与"志"有关。

(3)根据两篇短文及下面两则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材料一

初,遇 善治《老子》。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取材于《三国志•魏志•王肃传》裴松之注)

材料二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 ,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囊时 十一二。故虽然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

(取材于秦观《<精骑集>序》)

注:①[遇]指董遇,东汉学者。②[惩艾]惩治,惩戒。③[囊时]从前。

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障碍,如吕蒙所提"①   ",跟随董遇学习的人所说"②   ",都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这需要人们立志勤学来解决。而诸葛亮告诫儿子要警惕"年与时驰,意与日去",秦观"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囊时十一二"的经历,则进一步提醒人们   ③。

来源:2021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7-3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二十六日。发大溪口,入瞿唐峡。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仰视天如匹练然。水已落,峡中平如油盎。过圣姥泉,盖石上一罅,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晚至瞿唐关,唐故夔州,与白帝城相连。关西门正对灔澦堆。堆,碎石积成,出水数十丈。土人云:“方夏秋水涨时,水又高於堆数十丈。”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①油盎:油瓶。②罅:裂缝。③灔澦堆:在瞿塘峡口,是江心突出的巨石。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沿溯阻绝

沿:

       

②不以疾也

疾:

       

③发大溪口

发:

       

④仰视天如匹练然

如……然: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

(3)[乙]文段写出了江水相对于灔澦堆在不同季节水位的高低变化:作者到瞿塘关时,       ;等到夏秋水涨时,       

(4)[甲][乙]两个文段都描写了三峡的山,画线句子分别突出了山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来源:2021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7-3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鸟喧蛙噪,江上阻风,水漫阡陌,遇此等不顺遂之事,本当烦忧。但换个角度,换种心情,或许心境会有所不同,观此三则短文,当有所悟。

【甲】山鸟每至五更,喧起五次,谓□报更。盖山中真率漏声 也。余忆曩 居小昆山下,时梅雨初霁,座客飞觞,适闻庭蛙,请以节饮 .因题联云:"花枝送客蛙催鼓,竹籁喧林______。"可谓山史实录。

﹣﹣陈继儒《岩幽栖事》

【乙】儿子从未远出,初应省试,不能不一往。阻风沙漫洲 ,舳舻相接 ,郡中宋氏叔侄,移船头就柳阴,棋□其下。崇友拉予看荷花,夕阳反照,荷净花明,萧疏四五人,科头 握蕉扇,委影池塘,若绘江上阻风图。 二景绝佳。

﹣﹣龚炜《巢林笔谈》

【丙】 行四五里见西北云起少顷雪电交作大雨如注。行至总铺,雨愈甚;遍叩逆旅主人门,皆不应。于昏黑中寻一草棚,暂避其下。雨止则天已明矣,道路皆水,弥漫不辨阡陌。私叹水利不修,天下无由治也。 苟得良有司,亦足治其一邑。惜无有□此为念者。仰观云气甚佳:或如人,或如狮,如怪石,倏忽万状。余尝谓看云宜夕阳,宜雨后,不知日出时看云亦佳也。

﹣﹣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漏声:钟声。漏,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②曩(nǎng):从前。③节饮:(按蛙鸣的)节拍饮酒。④沙漫洲:地名。⑤舳舻(zhú lú)相接:船只首尾衔接。⑥科头:不戴冠帽,裸露头髻。

(1)请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阡陌   

  

(2)请将"以""之""于"三个文言虚词准确还原到文中的方框内。

A.谓   报更

B.棋   其下

C.惜无有   此为念者

(3)请用"/"为【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行四五里见西北云起少顷雷电交作大雨如注

(4)请翻译【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苟得良有司,亦足治其一邑。

(5)请在【甲】文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将对联补充完整。

(6)【乙】文中"二景"指的是哪两个场景?请用两个四字词语概括。

(7)闻鸟、蛙之聒噪,因风、雨而受阻,遇此等烦忧之事,当以何种心态来面对?请以三则材料中任意一则为例说说你的看法。

(8)积累链接:请写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作者身处困境仍心怀天下的句子。

来源:2020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3-3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以下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 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诸葛亮)

【乙】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氏自誓守节亲诲其学。家贫,以荻 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加冠,嶷然有声 .一日,修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 中,读而心慕焉。苦志探赜 ,忘寝食,必欲并辔绝驰而追与之并,遂以文章名冠天下。

      修母尝谓之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 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 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夫常求其生,犹有死也,而世常求其死也。'其平日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修闻而服 之终身。

(《宋史•欧阳修传》)

【注释】①荻:植物名,形状像芦苇。②嶷(yí)然有声:很高的声望。③簏(lù):竹编的盛物器具。④赜(zé):精微,深奥。⑤治:研究。⑥服:服从。

(1)选出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   

A.四岁而孤/母郑氏自誓守节/亲诲其学

B.四岁而孤/母郑氏/自誓守/节亲诲其学

C.四岁而孤母/郑氏自哲/守节亲/诲其学

D.四岁/而孤母郑氏自誓/守节亲诲其学

(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A.诫子书

以荻画地学书

B.淫慢则不能励精

富贵不能淫

C.夫君子之行

必欲并辔绝驰而追与之并

D.死狱也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选出对甲乙两文分析有误的一项   

A.甲文中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

B.乙文中"及加冠"意思是"到了二十岁"。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仪式(束发戴帽),表示已经成年。

C.乙文中欧阳修于废纸篓中得到韩愈的遗稿,羡慕不已,他决心要在名声上赶超韩愈。

D.甲文"年与时驰,意与日去"是诸葛亮希望儿子珍惜时间的谆谆劝勉,乙文中"修闻而服之终身"体现了欧阳修善于听取母亲教诲且终身遵循的可贵品质。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险躁则不能治性。

②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

(5)诸葛亮认为"才须学也",请结合两文谈谈如何做才能学有所成。

来源:2020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3-3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

      公权字诚悬。幼嗜学,十二能为辞赋。元和初,进士擢第。穆宗即位,入奏事,帝召见,谓公权曰:"我于佛寺见卿笔迹,思之久矣。"即日拜右拾遗 .穆宗政僻 ,尝问公权笔何尽善,对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上改容,知其笔谏也。历穆、敬、文三朝。文宗思之,复召为侍书,后充翰林书诏学士。便殿对六学士,语及汉文恭俭,帝举袂 曰:"此澣濯 者三矣。" 学士皆赞咏帝之俭德,唯公权无言。帝留而问之,对曰:" 人主当进贤良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服澣濯之衣,乃小节耳。"时周墀同对 ,为之股栗 ,公权辞气不可夺。

﹣﹣选自《旧唐书•柳公权传》(有删改)

【注释】①拜右拾遗:被封为右拾遗。右拾遗,官名。下文的"侍书""翰林书诏学士"也是官名。②僻:不正,偏离正轨。③袂:衣袖。④擀huàn濯:洗。⑤同对:一同答对。⑥股栗:害怕。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幼嗜学

嗜:   

②我于佛寺见卿笔迹

于:   

(2)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人主当进贤良/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

B.人主当进贤良/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

C.人主当进/贤良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

D.人主当进/贤良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学士皆赞咏帝之俭德,唯公权无言。

(4)文中柳公权两次劝谏皇上,一次是借用笔的方法规劝,另一次是借   进谏。文末通过周墀来突出柳公权的形象,这和《爱莲说》中用牡丹突出莲花的形象一样,都用了   的写作手法。

(5)柳公权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从他讲述用笔的道理中,你能得出怎样的感悟?

来源:2020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3-3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陆九龄,字子寿,幼颖悟端重。稍长,补郡学弟子员。久之,闻新博士学黄老 ,不事礼法,慨然叹曰:"此非吾所愿学也。" 遂归家,从父兄讲学益力。吏部员外郎许忻有名中朝 ,退居临川,与语大说,尽以当代文献告之。自是九龄益大肆力于学,翻阅百家,昼夜不倦,悉通阴阳、星历、五行、卜筮之说。

      登乾道五年进士第,调桂阳军教授,以亲老道远改兴国军 .未上,会湖南茶寇剽 庐陵,声摇旁郡,人心震慑。旧有义社以备寇,郡从众请,以九龄主之,门人多不悦。九龄曰:"文事武备,一也 .士而耻此,则豪侠武断者专之矣。"遂领其事,调度屯御皆有法。寇虽不至,而郡县倚以为重。暇则与乡之子弟习射,曰:"是固男子之事也。"有剽劫者过其门,必相戒曰:" 是家射多命中,无自取死。"

      九龄尝继其父志,益修礼学,治家有法。九龄与弟九渊相为师友,和而不同 ,学者号"二陆"。尝曰:"人之惑有难以口舌争者,言之激,适固其意;少需 ,未必不自悟也。"

(节选自《宋史•陆九龄传》)

【注释】①黄老:"黄",指上古的黄帝:"老",指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黄老",也称黄老学说,是我国古代一种思想流派。②有名中朝:在朝廷里很有名望。③改兴国军:改任兴国军教授。④剽:剽掠,抢劫。⑤一也:是一致的。⑥和而不同: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和,和睦:同,苟同。⑦少需:稍待,过一会儿。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新博士学黄老

闻:听说。

B.与语大说

说:通"悦",喜悦。

C.士而耻此

耻:以……为耻。

D.有剽劫者过其门

过:拜访。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此非吾所愿学也

山之僧智仙也

B.则豪侠武断者专之矣

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C.暇则与乡之子弟习射

臣之妻私臣

D.人之惑有难以口舌争者

属予作文以记之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九龄的学问和修养,得到当时著名学者许忻的赞赏,许忻把当代文献都告诉他,这对陆九龄的学习和研究有很大帮助。

B.湖南茶寇横行的消息传来,人心惶惶,郡县长官应众人请求,让德高望重的陆九龄主持防御盗寇的义社,这个明智的安排当即得到陆九龄所有门人弟子的支持。

C.陆九龄是一个文武兼备的人才,他不但精通阴阳、星历、五行、卜筮之说,而且擅长射箭,并懂得调遣屯兵防御的法度。

D.陆九龄继承父亲的志向,重视研修礼学,治家有法:他与弟弟陆九渊亦师亦友,相处和睦,被称为"二陆"。

(4)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遂归家,从父兄讲学益力。

②是家射多命中,无自取死。

来源:2020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3-3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问题。

      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也,世为著姓,恂初为郡功曹,太守耿况甚重之。

      王莽败,更始 立,使使者徇郡国,曰:"先降者复爵位。"恂从耿况迎使者于界上,况上印绶,使者纳之,一宿无还意,恂勒兵入见使者,就请之。使者不与,曰:"天王使者,功曹欲胁之邪?"恂曰:"非敢胁使君,窃伤计之不详也,今天下初定,国信未宣,使君建节 衔命,以临四方,那国莫不延颈倾耳,望风归命,今始至上谷而先堕大信,沮 向化之心,生离畔之隙,将复何以号令它郡乎? 且耿府君在上谷久为吏人所亲今易之得贤则造次未安不贤则只更生乱为使君计,莫若复之以安百姓。"使者不应,恂叱左右以使者命召况。况至,恂进取印带况。使者不得已,乃承制诏之,况受而归。

(节选自《后汉书•寇恂列传》)

【注释】①更始:指"更始帝"刘玄,他夺取王莽政权,登上帝位,②建节:执持符节,①沮:毁坏。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者纳之

纳:收下

B.恂勒兵入见使者

勒:率领

C.窃伤计之不详也

伤:担忧

D.国信未宣

宣:宣布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且耿府君在上谷久为吏人所亲今易之得贤则造次未安不贤则只更生乱

A.且耿府君在上谷/久为吏人所亲/今易之/得贤则造次未安/不贤则只更生乱

B.且耿府君/在上谷久为吏人所亲/今易之得贤/则造次未安/不贤则只更生乱

C.且耿府君在上谷/久为吏人/所亲今易之/得贤则造次未安/不贤则只更生乱

D.且耿府君/在上谷久为吏人/所亲今易之/得贤则造次/未安不贤则只更生乱

(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寇恂出身名门望族,起初担任上谷郡功曹时,很受太守的器重。

B.使者拒绝了寇恂提出的发还耿况印绶的请求,指责他威胁自己。

C.寇恂指出使者的行为会毁掉国家信义,将无法再号令其他郡国。

D.经过寇恂的劝说,使者下令召来耿况,以新帝的名义任命了他。

(4)将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为使君计,莫若复之以安百姓。

来源: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3-3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师说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 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 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 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 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选自《昌黎先生集》,有删减)

【注释】①庸:岂,表示反间的语气。②出:超越,胜过。③下:低于,此处指不如。④不:通"否"。⑤时:指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风气。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  

A.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B.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C.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D.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感者也。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 项是   A  

A.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爱莲说》)

B.吾从而师之

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论战》)

C.所以传道受业解感也

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

D.作《师说》以贻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②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4)有人说,"互联网+教育"时代,教师"传道受业解惑"的作用不再重要。你认同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来源:2020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3-3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周亚夫军细柳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文帝遣冯唐

      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曰:"公奈何众辱 我,独无间处 乎?"对曰:"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 士卒,五日一椎牛 ,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 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尚坐 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文帝说 ,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

(节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有删改)

【注释】:①【众辱】当众侮辱。②【间处】私底下。③【飨(xiǎng)】用酒食款待。④【椎牛】杀牛。⑤【坐】定罪。⑥【说】同"悦",愉快。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上自劳军

【劳】:慰问

B.军士吏被甲

【被】:同"披",穿着

C.居无何

【居】:经过

D.使人称谢

【称谢】:道谢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已而之细柳军/行道之人弗受

B.天子且至/年且九十

C.亚夫乃传言开壁门/乃不知有汉

D.天子为动/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3)下面对《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词作先叙后议,上片叙写出猎盛况,下片则讨论军情、议论国事。

B.上片首句中"狂"字为全词之眼,既是人物性格,也是全词风格。

C.下片引用两个典故,来表达作者企盼得到重用、报效朝廷的愿望。

D.词作选材、语言、情感及人物形象都展现出粗犷豪放的艺术魅力。

(4)下面对《周亚夫军细柳》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不得驱驰""按辔徐行"与前面"直驰入"对比,写出周亚夫治军严明的特点。

B."不拜"与"将以下骑送迎"对比,表现周亚夫刚正不阿、恪尽职守的性格。

C.文帝"称善者久之"与"群臣皆惊"对比,表现出西汉初年君臣和谐的景象。

D.全文从不同角度,采用对比手法,刻画出一个凛然不可犯的"真将军"形象。

(5)下面对《文帝遣冯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和前文一样,都表现了汉文帝深明大义、有容人之量的品格。

B.故事开头的"怒"体现文帝真性情,结尾的"说"显示文帝大胸襟。

C.文帝责怪冯唐,并不是怪他对自己大不敬,只是怪他说话不分场合。

D.冯唐认为魏尚爱兵善战,却因小错获罪,委婉劝谏文帝要知错能改。

(6)请用三个"/"给《文帝遣冯唐》一文画线处断句。

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来源:2020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3-3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鸣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 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软之疏之曲,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瘾明告鬻 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选自龚自珍《病梅馆记》)

【注释】①斫:(zhuó),砍削,②鬻:yù,卖。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养)

以欹为美,正则无景(倾斜)

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普通)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约束)

C.策之不以其道(用马鞭驱赶)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使……成为病态)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沟通)

遏其生气(抑制)

(2)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故虽有名马(连词,即使)

B.是马也(代词,这,这样)

C.其真无马邪?(代词,它,指天下)

D.梅以曲为美(介词,凭借)

(3)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虽然文体不同,但都直接批判了统治者肆意摧残人才的社会现实。

B.甲、乙两文都使用了比喻的手法,甲文用"千里马"来比喻杰出人才,而乙文则用"病梅"来比喻因受摧残而性格扭曲的统治阶级御用人才。

C.甲文揭示了"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D.乙文揭示了梅被摧残的根本原因是"文人画士孤癖之瘾"。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②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来源:2020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3-3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颍川太守髡 陈仲弓。客有问元方:"府君何如?"元方曰:"高明之君也。""足下家君何如?"曰:"忠臣孝子也。"客曰:"何有高明之君而刑忠臣孝子者乎?"元方曰:" 足下言何其谬也!故不相答。"客曰:"足下但因伛 为恭,而不能答。"元方曰:"昔高宗放孝子孝己,尹吉甫放孝子伯奇,董仲舒放孝子符起。唯此三君,高明之君;唯此三子,忠臣孝子。"客惭而退。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 强者绥 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 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 ,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髡,古代剃去头发的刑罚。②伛,驼背。③绥,安抚。④恣,听任。⑤周旋动静,指处置世事的举动措施。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B.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C.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D.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陈元方称颖川太守为高明之君,自己父亲为忠臣孝子,只是出于恭敬。

B.陈元方列举古代高明之君放逐忠臣孝子的事例来反驳客人,客人惭愧地离开了。

C.陈元方说自己的父亲效法袁公实行无为而治的策略,时间久了更加受人敬重。

D.陈元方认为周公、孔子处在同一时代,相隔万里,处事的举措也是不一样的。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足下言何其谬也!

②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

来源:2020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3-3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

[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出师表》)

[乙]晏子为齐相,出。其御 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 深矣常有以自下 。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节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上》)

[注释]①御:马夫。②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③自下:谦虚。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性行淑均   

②拥大盖,策驷马   

③身相齐国   

④晏子怪而问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愚以为宫中之事

晏子荐以为大夫

B.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

C.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D.其夫为相御

其后夫自损抑

(3)用"/"给下面的语句划分节奏,划两处。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4)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

①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5)诸葛亮和晏子都是古代的名相,请结合文段说说他们选用人才的标准。

①诸葛亮的标准:   

②晏子的标准:   

来源:2020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3-3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综合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