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2)
A依赖 诬陷 反馈 名负其实 B 饲料 起码 荒诞 寥寥数语
C 颠峰 唾液 欺诈 捶胸顿足 D 偏辟 时髦 进馋 飞黄腾达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词。
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
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 )
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品味?( )
或许有一个早起的孩子走了过来,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 )
可是,等到它们渐渐长,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 )
今天,第一次看到这棵果实如此丰硕的柚子树。(
品析下列划线字的表达作用。
(1)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脂粉来涂在嘴上。
(2)我是颗颗璀璨的珍珠,从阿施塔特女神王冠上散落下来,于是清晨
的女儿把我偷去,用以镶嵌绿野大地。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而”,表转折的用法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 | B.温故而知新 | C.择其善者而从之 | D.人不知而不愠 |
文言文知识
.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豁然开朗 ( ) 屋舍俨然( ) 阡陌交通( )
黄发垂髫( ) 怡然自乐( ) 男女衣着( )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具”通“俱”,完全;详尽。)
(2)渔人甚异之。(异,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异)
(3)复前行,欲穷其林。(前,形容词用作状语,向前)
(4)其中往来种作。(其,代词,那)
.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沿着)
(2)初极狭,才通人。(仅)
(3)闻之,欣然规往。(计划)
(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黄色的头发)
.写出下列划线字词的古今异义。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古义: 今义: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3).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古义: 今义:
(4).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古义: 今义:
.走进作者。
(1)《桃花源记》作者 ,是我国 (朝代)时期的著名诗人。
(2)本文虚构了一个 的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3)成语 出自这篇课文,用它来比喻
(4)本文以 为线索,按照 桃源, 桃源, 桃源的顺序来记叙渔人的所历、所见和所闻,写得亦真亦幻,似有若无,虚实相间,令人心驰神往。
.理解积累
(1)写桃源中环境美异的句子是:
(2)写桃源人和平劳动与幸福生活的句子是:
(3)写桃花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4)写桃源人来此绝境的原因是 :
(5)写桃源不易被人发现的句子是:
(6)写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的句子是:
.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
落英缤纷( ) 便要还家( )
咸来问讯( ) 处处志之( )
桑竹之属( ) 不复出焉( )
便扶向路( ) 欲穷其林( )
.文章开头对桃花林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第二段着重写的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文中写渔人为桃花源人“具言所闻”,桃花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渔人出桃花源后,“处处志之”,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二)课外文言文
弈秋,通( )国之善弈也。使弈秋诲( )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 )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 )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 )若与?吾曰:非然( )也。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翻译划横线的句子。
(1)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2)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7分)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在等待了漫长的34天之后,今天凌晨1点47分,两天前发射的神舟八号和34天前发射升空的天宫一号完成首次交会对接任务。
捕获、缓冲、拉近、锁紧,两个无人航天器用了不到十分钟的时间成功对接,而中国航天人则用了大约40多年的时间迈出了这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关键一步。来看中国之声记者陈振玺今天凌晨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发回的报道。
记者陈振玺:我现在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大屏幕上,显示着航天器自带摄录设备拍摄下传的实时图像,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正深情拥抱在一起,遨游在浩瀚无边的太空之中。 在我身后的指挥操作区,飞控中心的科研人员正在对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的组合体进行实时观测,神态淡定从容。扬声器里,不时传来指挥员下达调度口令。
从材料中摘录出4个能概括对接动作主要特点的词语。(2分)
修改病句: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2分)
①而中国航天人则用了大约40多年的时间迈出了这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关键一步。
②扬声器里,不时传来指挥员下达调度口令。
结合材料的内容,写出“神态淡定从容”中“淡定”的含义。(3分)
(一)
.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字词。
①辍耕之垄上 之: ②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志:
③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奔: ④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②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③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桃花源记》中,渔人临走时,桃源人为什么叮嘱他“不足为外人道也”?
.分析《捕蛇者说》中“永之人争奔走焉”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写出“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句中的写景句,并分析景物描写在诗中的作用。
文言文
.用“| ”标出下面画线句中最明显的一处停顿。(2 分)
①.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天民。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字。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
②.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 )
③.策杖登岳,面东而上,土岗浅阜。( )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 )
.翻译下面句子。(4 分)
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和《满井游记》在写景的同时都抒发了作者的感受。试说说你从这三篇课文中看出来三位作者怎样不同的心境。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1)不亦说乎: (2)传不习乎:
(3)诲女知之乎: (4)吾日三省吾身:
(5)学而不思则罔: (6)士不可以不弘毅: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材料一:据统计,从公元前3200年到公元1964年这5164年中,世界共发生战争14 513次.只有329年是和平的。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大战,61个国家和地区,20多亿人口被卷入其中。参战兵力超过一亿人,大约9 000万士兵和平民伤亡,3 000万人流离失所。其空前的广度、深度和烈度成为人类战争史上的一次大革命,给予军事战略和战争观以巨大影响。回首二战,那一幅幅残酷而血腥、雄伟而悲壮的历史画面,永远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令人难以忘怀。
(1)写出你探究的结果;
(2)写出与战争有关的两个成语:______ 、 _________
(3)写出与战争有关的一句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⑴—⑷题。(8分)
莲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水生植物:它有袅( )娜可爱的茎叶,有娇嫩雅至的花朵,有沁人心脾的清香 它的果实(莲子)和根(藕)都是食物中的佳品。从遥远的古代,莲在我国各地就被广泛种植,给祖国大地增添了清丽柔和。从古到今,莲的形象经常出现在建筑物上,也出现在许多雕刻和绘画作品中;许多诗人、学者都写过咏莲的偏章,fù予莲以各种美好的品质。
⑴根据拼音写汉字,并给划线的字注音。 (2分)
袅娜( ) fù( )予
⑵下面词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更正。
娇嫩雅至:__改为__ 偏章:__改为__
⑶文中“ ”填入应填的正确标点是
⑷下面的句子有语病,请更正。
给祖国大地增添了清丽柔和。
从下面备选词语中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刻画人物性格的话。(80字之内)
忐忑 亵渎 大惊小怪 自知之明 怒不可遏 恼羞成怒 心旷神怡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散文犹如中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留下了许多__的经典名作,__着一代代炎黄子孙,每一篇佳作都是历史的折射,记录着历史的__。我们从中不仅能__文学的精髓,还能了解时代的变迁。
A.不言而喻 滋润 苦痛 获取 | B.脍炙人口 滋养 沧桑 汲取 |
C.不可名状 养育 磨难 吸取 | D.家喻户晓 培养 苦难 吸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