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地矛盾加剧主要表现在(  )
A.土地开发过热,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过快,农业用地急剧减少,人均耕地减少
B.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丧失大量良田
C.人口急剧增长,使人均耕地占有量大大减少
D.在农业生产中,人们没有科学利用土地,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土地退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①大气中C02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
②全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将受到重大影响
③当地生态环境将可能恶化
④雨林地区物种灭绝速率将大大加快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符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方向的是
A 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B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C 增加资源进口,维持经济高速增长
D环境污染较重的企业向农村转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七省区某种自然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比例图,回答1-2题。

该种植被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为

A.种植农业 B.畜牧业 C.林业 D.渔业

该植被区最普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酸雨 B.水土流失 C.土地沙化 D.森林破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成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后,环渤海经济圈正在加速崛起。分析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简要分析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自然资源优势和不足。
(2)据历史文献记载,海河水系从1368年到1948年间,曾发水灾387次,在这500多年中,天津市被淹70多次,每次发生较大的水灾,都有100多个县受灾。试分析海河水系历史上多为害河的自然原因。
(3)黄淮海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示意图”,图中abcd与以下①②③④搭配符合的是

①人口增长速度适中 ②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③人口质量不断提高 ④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A.a一① b一④ c一② d一③
B.a一① b一② c一④ d一③
C.a一② b一① c一④ d一③
D.a一① b一④ c一③ d一②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农村目前仍有许多地方使用农作物秸杆作燃料,回答27-28题:
将秸杆作燃料,产生的最大问题是   

A.产生炊烟,污染环境 B.导致水土流失
C.家畜饲料减少,破坏生态平衡 D.有机质不能还田,土壤肥力下降

从生态角度看,农作物秸杆最好的利用方式是   

A.发展沼气 B.编织工艺品 C.焚烧回田 D.饲养牲畜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标是

A.调整农业结构 B.增加木材产量
C.提高农民收入 D.提高生态质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近岸浅海水域用砂石、泥土和废料建造陆地,通过海堤、栈桥或者海底隧道与海岸连接,这种新建陆地称为_________。围海和填海造陆可缓解人地矛盾, _________(国家)有1/5的国土是从海中围起来的,被誉为“低地之国”。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做法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是

A.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B.提倡使用一次性木筷
C.自备篮子或布袋购物 D.禁止使用泡沫型快餐盒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现代绿洲和古代绿洲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

下列关于该地区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图中河流大致的流向是由北向南 B.图示地区地势特点是北高南低
C.河流的补给主要是地下水和雨水 D.甲为沙漠,乙为山麓

该地区历史上有大量古代绿洲,后来被迫放弃成为废弃绿洲,其原因主要是(   )

A.在绿洲外围扎设沙障和障内栽植固沙植物 B.该地区过度放牧
C.在冲积扇过度开发地下水   D.该地区过度农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区景观演变示意图”,完成26~27题。

该地区景观演变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今后该区域发展的方向是                        

A.整修梯田,发展水稻种植业 B.开挖渔塘,发展水产业
C.开发石材,发展建材业 D.保护和培育植被,发展林果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青海馆以“中华水塔·三江源”为主题,展现中华水塔的山水风情与三江源的生态意境,揭示三江源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源和城市之源。阅读图17“青海省简图”,回答问题。

(1)青海馆外墙由绿、白两色构成,绿色代表江河源头的生命气息和净土特色,白色象征着                。图17中A、B、C三大江河分别是指__________和澜沧江,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保护           的生态系统。
(2)分析青海省成为“中华水塔”的自然地理条件。
(3)面对中下游城市水资源问题,青海省深感作为“中华水塔”所肩负的责任,确立了“环保立省”的发展道路,可以采取的有效举措有                                     
(4)近几年,上海己成为         型缺水城市。解决上海水资源问题,当前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多选)
A.大规模海水淡化     B.大力开采地下水     C.污水净化处理、循环利用
D.实现城市雨水、污水管分流     E.提高水价,节约用水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采用小流域为单元的生态模型试验,可以检验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合理性。下表为降水量在60mm/30分钟时,“不同植被覆盖率林草措施减流减沙效益”表。读表回答题。

植被覆盖率
(%)
径流量
(mm/30分钟)
入渗量
(mm/30分钟)
产沙总量
(g)
减流效益
(%)
减沙效益
(%)
100
9.77
50.23
0.85
80.78
99.30
85
20.46
39.54
1.52
59.75
98.77
70
27.31
32.69
4.34
46.27
96.48
60
38.24
21.76
24.11
24.77
80.41
40
41.91
18.09
57.29
17.53
53.45
20
42.44
17.56
88.75
16.51
27.89
0
50.83
9.17
123.07
0
0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径流产生量随植被覆盖率增大而增大
B.径流产生量随入渗量减少而增大
C.产沙总量随入渗量增大而增大
D.入渗量随植被覆盖率减小而增大
2.在植被覆盖率变化幅度相同条件下,同时对减流减沙效益影响均较大的植被覆盖率变化范圈是                        (   )
A.20%~40%     B.40%~60%     C.60%~70%      D.70%~85%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2006年《中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公报》指出,来自陆地的生产和生活污染对中国海洋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余来自近岸养殖、海上航运、海上石油、天然气开发以及海上倾废等活动。四类、超四类海水占到四分之一。四大海区中,南海近岸海域污染较轻,东海污染较重。鉴于中国近海海域污染日趋严重,中国正全面推行《碧海行动计划》。
材料二:劣于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图

材料三:“某时期我国某些海湾、河口污染情况统计略图”

分析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监测海湾和河口污染最便捷、最有效的技术是什么?
(2)沿海劣四类水质分布范围最大的两个省级行政区是                       ,此处                                                                                                                                               ____________污染物明显较多。试分析该处海水水质问题严重的原因。
(3)珠江口的磷、氮排放量没有杭州湾和长江口多,为什么更容易出现赤潮危害?
(4)海水污染可能导致的后果有哪些?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