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读下列资料和洞庭湖水系变迁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清代初年,洞庭湖面积约6000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然而洞庭湖水域的泥沙淤积非常严重,到20世纪末,面积仅剩下2625平方千米。
“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大片湿地的消亡使洞庭湖的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近50年来,洞庭湖经历了35次水灾,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洪水接二连三地肆虐洞庭湖两岸。1996年7月的洪水,直接损失近500亿元。近几十年来,洞庭湖有效蓄洪能力急剧下降。1954年能蓄水314亿立方米,1983年能蓄水187.4亿立方米,1998年只能蓄水170亿立方米。
材料二:洞庭湖水系变迁图

(1)根据材料说明洞庭湖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了哪些生态问题?
(2)引起该现象的主要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有哪些?
(3)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前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L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现在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而东部沿岸几乎没有。芦苇是湿地环境中生长的主要植物之一,多生长于池沼、河岸、溪边等浅水地区。芦苇茎秆坚韧,纤维含量高,是造纸工业中不可多得的原材料。
材料二:L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下图)

(1)试判断L湖湖泊北侧的湖底坡度和南侧的湖底坡度的大小,并说明判断理由。
(2)阅读材料,试分析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的原因。
(3)简要说明L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微咸水湖的过程。
(4)如果在图示地区建设一造纸企业,试评价该造纸企业的区位条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同的自然环境中人类活动也有差异;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使人类影响和改变自然环境的能力大大提高,因此人类必须走人地关系和谐统一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江中游D湖及周边地区图

材料二 D湖沿岸某地的1954年和2014年土地利用状况示意图

(1)概述材料一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2)湖陆风是指由于湖泊与陆地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风,简析该湖区湖陆风在每年7~8月份最为明显的主要原因。
(3)简析该地土地利用变化对湖泊及周围地区环境产生的影响。
(4)针对D湖区出现的自然生态环境问题,有关专家提出了“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治山必先造林”的治理思路。结合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谈谈你对这一治理思路的理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玛纳斯绿洲是新疆最大的绿洲农耕区和国内第四大灌溉农业区,在玛纳斯河冲积扇边缘有一条狭长的泉水溢出带,有“千泉”之称,人们以这里湿地中的湖泊或洼地为库址,修建多个水库,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湿地水库群,它上接大河、下通灌区。下图为玛纳斯冲积扇及其玛纳斯河流域示意图。

(1)运用水循环原理简要说明冲积扇边缘“千泉”的形成过程。
(2)该地的泉水具有“天旱年水不少,多雨年水不多”特点,试解释其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2分)长江上游地区地形复杂,自然资源较丰富,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在800~1600 mm之间。根据所学知识和下列资料,回答(1)~(4)题。

(1)长江上游流域的优势自然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比重最大的土地类型是_______________;在地形坡度5°~25°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例_____________。
(3)列举影响该区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
(4)提出该区域水土流失的治理对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列相关图表,回答问题。



黄  土  高   原

 


(1)具体说明左图中内、陕、晋三省交界区域的地理意义
(2)据表分析两省土地利用状况可能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3)试分析渭河平原春旱产生的原因。
历史上关于泾渭分明的记载大致分为“泾清渭浊”和“清渭浊泾”两种观点。现在我们具体观看到的现象是“冬季泾清渭浊,夏季泾浊渭清”。
(4)据右图和所学知识解析该现象的自然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MARACAIBO湖,南美洲第一大湖,平均水深达20多米,渔业、石油资源丰富,素有“聚宝盆”的美誉。湖区北部气候干燥、年降水量不足500毫米,除此外湖区大部分高温多雨,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

材料二 为开采石油,湖底遍布石油管线,50多年前人们将连接外海的水道拓宽、挖深,并定期清澈,以便大吨位的货轮和油轮驶入湖区装载石油及产品。20世纪90年代中国石油与委内瑞拉政府合作,开始在马拉开波湖投资开采石油。
(1)比较马拉开波湖南、北部盐度差异并说明原因。
(2)简要分析MARACAIBO湖渔业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
(3)试分析委内瑞拉吸引我国石化企业投资的优势条件。
(4)近半个世纪来,马拉开波湖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简析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和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江流域明显的水土流失现象,始于南宋……史载“沅湘间多山,农家唯种栗,且多在岗阜,每欲布种时,则先伐其林,纵火焚之”……明清两代,人口压力不断增大,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更为加剧……从雍正末至乾隆初开始,人们对两湖地区的开发转向原始林木茂密的湘鄂西山区。
材料二:乾隆末年,王昶在总结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湖北万城堤溃的原因时指出:“四川、陕西、湖北山木丛林处,今皆砍伐为种苞谷,地遇雨,浮沙随水下江,故江淤日积,水势年增。”清人赵仁基也认为:“水溢由于沙积,沙积出于山垦……江底日高,而容水之地浅矣。”
材料三:“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等农作物传进我国。由于玉米、甘薯对土质、水分的要求不高,在丘陵、山区广泛种植。”
材料四:面积为31.6万平方千米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2000年在青海省建立,49%的黄河水、25%的长江水,15%的澜沧江水都来自这一地区。它是我国最大的省级自然保护区,更是三江流域的生态敏感地区。
(1)下列曲线中,与洞庭湖的面积变化最相符合的是(      )

(2)1950—1958年间,洞庭湖面积迅速缩小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水土流失导致泥沙淤积        B、需要增产粮食而围湖造田
C、水量减少导致水位下降        D、湖泊沼泽化速度加快
(3)下列属于湿地的是(  )
①湘江 ②三峡水库 ③渤海滩涂 ④青海湖 ⑤江南水稻田 ⑥东海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⑥
C、①②③⑤⑥    D、②③④⑤⑥
(4)湿地的功能有(  )
A、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                B、当地径流的调节系统
C、难以利用的淡水资源                D、扩建城区的理想用地
(5)以现代地理学的原理来分析材料中清人赵仁基的观点。
(6)从国家生态安全的角度来分析“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立的意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30 分〉
材料一 :我国某区域图(图 a 为 Q 地地貌景观示意图)

材料二 :图 中 P 河流流量年际 变化小,具有 “ 天早年河水不少 ,多 雨年河水不多 ” 的特点。每当 夏季来临 ,图示区域的 大部分河流每天都会 出现一次洪峰。
(1)简述图示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状况并分析原因 。(6 分)
(2)简析图中 P 河“天旱年河水不少 ,多雨年河水不多”的自然原因 。(8 分)
(3)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图示区域大部分河流 “一 日一峰”的形成原因 。(4 分)
(4)指出图中 Q 处的地貌类型 ,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 8 分)
(5)据图说明影响该区域铁路走向 的最主要因素是 。制约 图示区域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4 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黄河中下游部分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22分)

(1)分析R河在图中M点以上河段所流经地区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什么?其形成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2)请从动力条件和沉积条件简述甲区的地貌类型的形成过程。(6分)
(3)说出R河自M至N的流量变化特点,并分析流量变化原因。(6分)
(4)图示地区水资源短缺,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几内亚岛(New Guinea)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岛,最高峰查亚峰,海拔5030米,为大洋洲最高点。全岛不少山峰都是死火山锥,部分山区近期还发生火山喷发,并有频繁的地震。

(1)描述新几内亚岛的地形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2)分析该岛最大港口莫尔兹比港的自然区位。
(3)乙河为该岛最大河流。判断其入海口附近的地貌类型及其形成的外力作用;若乙河上游植被
遭破坏,试分析对河口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西北地区的新疆、甘肃等“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被誉为“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1)简析图甲河西走廊成为“古丝绸之路”重要通道的区位条件。
(2)说明图乙天山南北坡自然带差异,并解释原因。
(3)简述图丙新疆地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我国西部某区域地形图和铁路景观图。

(1)比较①②两地降水量差异并分析原因。
(2)图中铁路建成已经50多年,但是M城市并没有靠近铁路线发展,试分析原因。
(3)乙图为甲图中N点附近建设中的高速铁路景观,试分析景观中建筑物建设的原因及作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新西兰区域示意图,回答问题。(22分)

(1)温泉是新西兰最负盛名的旅游资源之一,请说明该国温泉众多的原因。(6分)
(2)南、北二岛中,该国人类活动主要分布于       ,并简述判断依据。  (8分)
材料:木材是我国对外依存度较高的自然资源之一。曾经主要从俄罗斯及东南亚进口,来源市场高度集中。2000年俄罗斯原木出口税上调至25%。从2007年开始俄罗斯原木出口稳定持续减少。与此同时。新西兰对中国市场的原木出口逐年增长,目前,新西兰原木已是中国最大的供应国。俄罗斯的原木分为针叶林和阁叶林。阔叶树种如柳树、棒树等,针叶树种如樟子松、白松等.新西兰主要是针叶林。目前以辐射松人工林为主.与俄罗斯的松木相比.辐射松的木质密度较低。
(3)据材料说明我国将原木进口重心转向新西兰的优势与不足。  (8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亚地区深居亚洲大陆内部,平原面积广阔,耕地资源较丰富,热量充足,日照时间长,气温日较差大,降水稀少,以发展灌溉农业为主。油、气、铁、铜资源丰富,工业以采矿工业和纺织工业为主。该区城生态环境脆弱,在工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了次生盐渍化、湿地退化以及风沙严重等问题。2013年9月6日到1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进行国事访问,此次访问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与中亚地区的能源合作,并且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设想。下图为中亚区域图。

(1)乌兹别克斯坦被称为“白金之国”,试分析该国有利于棉花种植的自然条件。(6)
(2)近年来,C湖泊的面积不断减小,试分析可能带来哪些生态问题并提出治理措施。
(3)加强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对我国有什么好处?
(4)“丝绸之路经济带”极易发生荒漠化,试分析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