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L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现在该湖的西部沿岸芦苇广布,而东部沿岸几乎没有。
材料二:L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1)说出L湖高水位出现的季节,并说明原因。
(2)分别描述L湖湖底坡度变化特点及湖泊东、西部盐度差异。
(3)阅读材料,试分析西部芦苇广布的原因。当地政府打算在此建一造纸企业,一部分人赞同,一部分人反对,你持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俄罗斯两工业区工业部门表

材料二:2014年10月,重庆力帆集团与利佩茨克州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了投资意向协议。根据该协议,力帆集团将投资近3亿美元在莫斯科工业区的利佩茨克州联邦经济特区建设占地60万平方米的全新整车工厂,项目投产后计划产能将达每年6万台汽车。
材料三:俄罗斯西部的顿河流域是其农业主产区,也是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下图为俄罗斯顿河流域示意图和该流域内A、B、C三个城市气候资料图。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力帆集团在利佩茨克州投资建汽车厂对该地周边零部件生产地区的积极作用。
(2)有俄罗斯专家建议把乌拉尔工业区的冶金工业迁往圣彼得堡工业区,试分析该观点理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与我国长江相比,顿河的主要水文特征。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顿河流域黑土区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原因,并说明该地区农业大规模开发可能对黑土产生的不利影响。 (8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左图所示区域M地,秋末至春末期间劲风如飓,沙子层层叠叠、堆积而成小山状,构成了波涛起伏的沙海,倒影如同两个佛掌在合十祈祷,称为佛掌沙丘(如右图)。

材料二:左图米林县境内野生药材种类繁多,主要有虫草、红景天、当归、雪莲、秦艽、雪山一枝蒿等2000多种,堪称生物基因库。
材料三:左图中境内的318国道被称为“危险与美丽并存的公路”。
⑴分析图示318国道被称为“危险与美丽并存”的原因。
⑵分析图中M地沙丘地貌的形成过程。(8分)
⑶该区域药材资源丰富,有人认为应加大开发力度;有人鉴于环境脆弱,认为应加强保护。你认为呢?试说明理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央广网财经北京3月7日消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三次提及“一带一路”,指出将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建设,加快互联互通、大通关和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将“一带一路”列为2015年重点推进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毫无疑问,2015年被视为“一带一路”落地实施的关键年。

(1)分别简述“丝绸之路经济带”起点至终点沿途各自经过的自然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自起点至终点沿途经过的气候带。
(2)与中国“陆上丝绸之路”相比,“海上丝绸之路”具有哪些优势?
(3)简述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方面所具备的优势,并且请你为“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12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格尔木市(36°25′N,94°53′E)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属大陆高原气候,年太阳总辐射量在6618~7356 MJ/m²,年均日照时数在3200~3600小时之间,年平均气温4.3℃,年平均降水总量43mm,年平均降水天数27天。
材料二:图是格尔木各月日均最高气温和日均最低气温分布图。

(1)根据材料阐释格尔木年太阳总辐射量大的原因。
(2)近年来,格尔木市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高原特色产业,其中“枸杞、蔬菜、羊”成为三大主导产业。试从地理环境角度分析格尔木的枸杞色红粒大,肉厚且绿色无公害的主要原因。
(3)近年来,政府着力推进太阳能光伏发电建设。格尔木拥有大量的国有未利用荒漠化土地,地势平坦开阔。你是否赞成在该地大力建设光伏发电站?请根据材料信息说明理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甲为“我国东北部分地区简图”,图乙为图甲中“部分自然要素统计值沿A—B剖面分布状况”。

材料二  ≥10℃积温是一年内日平均气温≥10℃持续期间日平均气温的总和,即活动温度总和,是衡量作物生长发育过程热量条件的一种标尺,也是表征地区热量条件的一种标尺。
(1)简析A地≥10℃积温低于B地的原因。
(2)据图分析,与A地相比,B地农业生产的主要优势自然条件。
材料三  20世纪50~7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改革开放之后,尤其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缺乏人力资源的开发培训机制、就业环境不景气等原因,东北地区每年净流出200万人。东北三省曾是全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改革开放之后往日的优势产业成了夕阳产业,东北三省人均国内生总值在全国排位逐渐下降,东北老工业基地亟待振兴。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进入21世纪以来东北地区人口外流的原因。
(4)分别指出图中A、B两地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易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任选其一提出应对措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环境保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稀土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它含的有效元素含量很低。它有“工业维生素”之称。
材料二 内蒙古稀土储量、开采和利用状况。如图甲。

材料三 江西赣州稀土开采利用状况(图乙)

材料四 1994-2013年中国及全球稀土产量变化。(图丙)

(1)我国稀土分布的特点有    。
(2)我国稀土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
(3)我国实现稀土矿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    。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一)为意大利1861年~1991年间农业人口转移方向示意图。
材料二:波河是意大利最大的河流,图(三)为波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三:潟湖是被沙嘴、沙坝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威尼斯潟湖,是地中海区域内最大的湿地,位于波河的入海口附近。14~17世纪初意大利当局发现该潟湖逐渐发生不良变化,为此将很多汇入该潟湖的河流改道外流,尤其是17世纪初改变波河河口位置,最终引发了该潟湖新的环境问题。图(二)为威尼斯潟湖南部简图。

(1)分析1861年~1991年农业人口转移方向在整体上对意大利城市化的影响。(6分)
(2)从地形角度分析波河流域南北部水电站数量差异。
(3)简析河流改道外流对威尼斯潟湖的保护作用和产生的新环境问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甲为意大利1861年~1991年间农业人口转移方向示意图。

材料二:波河是意大利最大的河流,图丙为波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三:潟湖是被沙嘴、沙坝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威尼斯潟湖,是地中海区域内最大的湿地,位于波河的入海口附近。14~17世纪初意大利当局发现该潟湖逐渐发生不良变化,为此将很多汇入该潟湖的河流改道外流,尤其是17世纪初改变波河河口位置,最终引发了该潟湖新的环境问题。图乙为威尼斯潟湖南部简图。
(1)分析1861年~1991年农业人口转移方向在整体上对意大利城市化的影响。
(2)从地形角度分析波河流域南北部水电站数量差异。
(3)简析河流改道外流对威尼斯潟湖的保护作用和产生的新环境问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6分)读某区域图(下图),回答问题。

(1)图示铁路沿线地区被誉为“新能源走廊”。请说出其中一种可开发的新能源,并阐述其成因。(6分)
(2)简析图示地区成为“古丝绸之路”和兰新铁路重要通道的区位条件。(6)
(3)高原夏菜是利用西北高原独特的气候资源优势,在高海拔地区生产的优质蔬菜。
你认为图示地区能否大规模发展高原夏菜?试说明理由。(6分)
(4)近年来,Q河流域通过综合治理使下游生态环境重现生机,你认为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8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两幅局部地区略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A、B两山脉的走向,结合两地区大气环流的特点,分析其对各自所在区域冬季气候的影响。
(2)与b河相比,a河最突出的水文特征及其原因是什么?
(3)B山脉以北的高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分析该地域在能源开发过程中可能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指出该地域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2011年春夏之交,鄱阳湖成为“草原”。

“鄱阳湖泊变草原景观图”,

材料二 鄱阳湖地区河流、水文站及相关统计资料

河流
水文站
集水面积(km2)
森林覆盖率
大中型水库(个)
十万亩以上灌区(个)
赣江
外洲
80 948
63.6%
107
20
信江
梅港
15 811
54.3%
35
10
抚河
李家渡
15 535
53.0%
18
2
饶河
虎山
6 374
67.8%
17
1
修河
万家埠
3 548
64.4%
7
3

材料三: 庐山南北长29公里,东西两侧为大断裂,山势非常雄伟,耸峙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与鄱阳湖畔,多峭壁悬崖,是世界闻名的地质公园。“峭壁陡崖飞瀑布,奇峰秀岭绕云烟”是匡庐奇景的真实写照。
材料四: 一些形形色色的“迷你沙漠”,也会出现在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带,与江河湖海如影随形。鄱阳湖东岸甲地附近就有20多万亩沙丘。2011年11月,位于甲沙地的风力发电站成功并网发电。
(1)说明鄱阳湖流域年降水量特点。 (2分)
(2)分析导致鄱阳湖变草原的主要原因及各自的影响。 (4分)
(3)描述庐山“峭壁陡崖飞瀑布,奇峰秀岭绕云烟”景观的成因。 (4分)
(4)简述甲地建风力发电站的区位优势。(4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区位商(指城市某产业部门在全国或全地区同一产业部门中的比重与城市全部产业活动在全国或全地区全部产业活动中的比重之比)是评价区域优势产业基本的分析方法,区位商数值越大表明在全国水平越高,规模越大;增长量越大表明增速越快。
材料二 图甲天津滨海地区水系示意图,图乙是2004年-2011年天津市部分行业生产总值区位商数值及变化趋势图。

材料三  自由贸易区是指以优惠税收和海关特殊监管政策为主要手段,以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为主要目的的多功能经济性特区。目前我国已在上海、天津、广东、福建四地设立自由贸易区(实验区)。坐落于滨海新区的天津自由贸易园区是北方首个自贸区,其战略定位将挂钩京津冀协同发展,借“一带一路”契机服务和带动环渤海经济;突出航运,打造航运税收、航运金融等特色。
(1)根据图甲描述滨海地区地形的主要特点。
(2)农业为天津最弱势的产业,请分析说明其原因。
(3)为促进产业升级,天津规划将A产业部门作为主导产业,B产业部门则作为为其新兴产业,请结合图乙中区位商的特点分析其规划依据。
(4)叙述在天津设立自由贸易区的优势条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湖泊像镶嵌在锦绣河山之中的明珠,晶莹夺目。读下列图和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3年3月24日太湖吴江水位站的水位由2.48米增至3.12米,而同时百渎水位站的水位由3.06米减至2.64米,两站同期相差0.55米(上图)。
材料二  湖岸线是湖泊水与岸边的边界线。青藏高原一些内陆湖的古湖岸线一般可达一二十级(例:芒错湖岸线有20级)。
材料三  解池位于山西省中条山西北侧的运城盆地,是一个东北—西南向的长条形的湖泊,面积27.3平方公里,是我国东部地区的盐湖(下图所示)。湖水盐的比重比普通海水的比重高出六倍,任何水生生物都无法在其中生存。

(1)根据材料一,判断2013年3月24日太湖百渎和吴江水位站水位增减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二,从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的角度分析青藏高原一些内陆湖的古湖岸线多级的自然原因。
(3)很早以前,生息在解池滨湖地区的人民就开始利用湖水晒盐,总结出“解池盐产必资南风,南风不时,盐即失利”。请从自然地理角度解释解池盐产与南风的关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面乙图中A地区亿万年前是一个巨大的湖泊,湖盆底下形成红层沉积岩,后来在各种自然力的作用下,形成今天的“红色沙漠”(如丙图所示)。甲图为乙图中B湖区1950年和2010年农业生产的变化示意图。B湖萎缩问题日益严重,为了应对该问题,当地拟投资200亿元在C地建设综合水利枢纽工程(B湖大坝),消息一出,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争议。

(1)根据材料推断A地区“红色沙漠”的形成原因。
(2)比较B湖泊6月与7~9月湖水面积的差异,并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自然原因。
(3)说出B湖区农业结构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4)你对C地建设B湖大坝这一做法是赞成还是反对,并说明理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