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走向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一书中指出:“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次重要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在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俄国、美国的改革是指哪两次改革?主导这两个历史时期改革的杰出领导人分别是哪两位?
(2)中国、俄国和美国的改革在本质上有何相同点?
(3)这三次改革的最主要特点分别是什么?
(4)据此谈谈你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7年新年伊始,美国最大的时政类杂志之一—《时代》周刊最新一期(2007年1月22日出版)的封面上,“中国:一个新王朝的开始”几个大字赫然在列,红色的长城背后,一颗金黄色的五角星正冉冉升起(如右图)。杂志内文更是以11个页码的篇幅,详细报道了正在崛起的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这昭示着——中国的崛起令世界瞩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一一李斯《谋逐客书》
材料二 范睢曰:“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其后四十余年,秦国继续坚持范睢“远交近攻”之策,远交齐楚,首先攻下韩、魏,再从两翼进兵攻破赵、燕,统一北方,然后打败楚国平定南方,最后攻占齐国。
——“史记吧”网上资料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秦国崛起的原因。
材料三 日本的“拿来主义”确实很值得后发展国家借鉴……明治维新后,手忙脚乱的新政权派出使团赴欧洲考察各国制度,以便为日本规划蓝图。代表团在考察后得出结论:一切仿效德国。
——钱乘旦《明治维新失误引出的历史教训》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到二战前德、日崛起的共同特点及其对世界的主要影响。 (6分)
材料四  中国领导人曾明确指出:中国的崛起“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也不会牺牲任何人”。和平崛起的中国,是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维护力量,而不是破坏力量;她为国际社会带来的只能是机遇,而不是威胁。
——摘自2005年8月9日《半月谈》:《中国和平崛起有益世界》(郑必坚文)
材料五 “中国的发展和崛起是和平的崛起,我们要走一条和一些大国不一样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和平崛起的道路”……“因为我们有自己的文化,源远流长的文化,这种文化的核心又是‘以和为贵’,就是‘和’的文化。当然我们还要和而不同,这种不同是互相补充,是相互借鉴,而不是冲突的来源。”                       
——摘自2003年12月温家宝在美国哈佛大学《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
(3)从中国古代史和现代史中各举一例重要史实来证明材料四观点的正确性。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温家宝总理提出中国走“和平崛起”道路的历史和现实依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第二届盛会今天(2005年7月28日)在成都落幕。(如图所示)一如首届(注:首届“9+2”论坛暨洽谈会于2004年6月1日至3日在香港、澳门、广州三地举行)的情形,第二届盛会依然充满了热情和对未来的期许,惟一不同的是,举办地由珠三角核心区的粤港澳换成了千里之外的四川。
对于不太了解“9+2”的人来说,一个名称里有“珠三角”的盛会由四川这个距珠三角遥远的省份来举办,可能会有点不太习惯。其实,抛开紧密的经贸往来不谈,单从地理角度,位于长江流域的四川从2200年前就与珠江流域联在了一起。产生联系的是修建于秦朝的运河——灵渠。  
意味深长的是,一年多以前,广东党政代表团为泛珠合作到广西考察时,专门到灵渠参观。有观察者敏锐地注意到,站在“灵渠”刻石两边,两广领导人欣然牵手合影。这条短短30余公里的水道,使南中国成为一个联通的水运网络,成就了秦朝的统一大业。与灵渠打通长江、珠江两大水域不同的是,泛珠合作是“9+2”的决策者们打通行政壁垒、共建南中国的宏大社会实践,是开启两大流域市场一体化的伟大工程。
——摘自 2005年7月28日《南方周末》“南中国的历史性创举”
(1)材料二中提到的“灵渠”位于何处?它的开通在历史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广东和四川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都曾充当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
(2)请简要说明四川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排头兵”地位。
(3)用近现代以来的事实说明,广东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具有哪些优势?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若强中御外之策,惟有忠义号召天下之心,以朝廷威灵合九州之力,乃天经地义之道,占今中外不易之理。……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机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
材料二 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源,……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
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就,二者斯强矣。
材料三 革命的目的煌为谋幸福,因不满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善至美的国家。
材料四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请问答:
(1)上述材料分别代表了中国近代哪些政治力量?试各举一、二个代表。
(2)与上述材料相关的巾国近代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3)从作用或影响方面具体说明这些观点足怎样推动近代历史发展的?
(4)从这一系列思想变化中,你得到哪些认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人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者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五个通商口岸)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
                     ——引自《南京条约》
材料二 嗣后陆路前定通商处所、商人数目及所带货物并本银多寡,不必示以限制。海路通商章程,将所带货物,早单备查,抛锚寄碇,一律给价,照定例上纳税课等事,俄国商船均照外国与中华通商总例办理。
                     —引自中俄《天津条约》
材料三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一引自《马关条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英国对清政府提出了什么要求?
(2)材料二中,沙俄的侵略要求与英国相比有何发展?
(3)材料三中,日本取得了什么权益?与前两者相比,它更具危害性,为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经济侵略的手段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重点阐述了“举什么旗,走
什么路”的问题。在中国近代、现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进行了不断的探索。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结果如何?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都经历了从“走俄国人   的路”到“走自己的路”的转变。请你结合史实分别说明这两个时期“走俄国人的路”和“走自己的路”各指什么?各自的结果如何?从中你对中国“走什么路”的问题有何认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日本右翼势力否认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他们认为:“在支那事变(指1937--1945年日本侵   华战争)发展的过程中,日军……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性质。最重要的是,日本方面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意图。”支那战争是试图建设日满支(指日本和日本扶持傀儡在中国东北建立伪满洲国政权与中国)一体的东亚新秩序的日本同与美英苏结盟的蒋介石之间的一场斗争”,试概括日本右翼势力的主要观点,你同意这些观点吗?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来源:高考冲刺精选精练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苛政猛于虎”。秦、隋二世而亡是后世许多开国君土的前车之鉴。“天子者,有道别人推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一个“畏”字,促使不少统治者调整政策,从而
出现了社会繁荣。请选择一个中国古代的繁荣时期,简要分析其原因与表现。

来源:高考冲刺精选精练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北魏孝文帝变法,尚文明,魏国以治,此变而得者也。商鞅变法,废孝弟(悌)仁义,秦先强而后促;王安石变法,专务剥民,宋因以致乱,此变而失者也。商、王之失在残酷剥民,非不可变也,法非其法也。
——张之洞《劝学篇·变法第七》
请回答:
张之洞对北魏孝文帝改革、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得与失的评价是否客观,请简要说明理由。
要求:①先就张之洞对三次变法(或改革)得失的论述作出评价。
②然后任选其中一个变法(或改革),从背景、措施、影响等角度进行说明。

来源:高考冲刺精选精练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摘自《论语》
材料二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摘自《论语》
材料三 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其民矣。
——摘自《孟子》
请回答:
(1)分别归纳三则材料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其共同之处。
(2)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评述上述观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战国时期社会的发展为秦的统一提供了哪些条件?指出秦朝巩固统一的创新之举。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和东亚、东南亚经济都经历了高速发展时期。以联邦德国和新加坡为例,分析导致这两个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概括韩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指出西欧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世界历史的演变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印是友好邻邦,两国人民有着悠久的友好交往历史。建交以来,中印友好合
作关系不断向前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中印关系取得显著进展。2005年4月我访问贵国
期间,与阁下共同签署《中印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确定2006年为“中印友好年”。中印关系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
—2006年1月1日温家宝总理致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的贺电
材料二
请回答:
(1)古代中印交往的通道有哪些?开始形成了什么时期?印度文化传入中国,其中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是什么?
(2)阅读图一、图二,结合相关史实,分析19世纪中期在中国和印度几乎同时发生太平天国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背景与原因。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有哪些主要不同之处?
(3)阅读图三图四,分析20世纪初发生在中国和印度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又出现了什么新的共同特点?
(4)从中印两国的历史发展和交往中可以得出什么认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上的社会转型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往往会出现重大的发展与变革,是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
材料一 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唐摭言》
材料二 高祖(隋文帝)既受命,……置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等省。
----《隋书·百官志》
材料三 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征夏税无过六月,科税无过十一月。
----《旧唐书·食货志》
回答:隋唐时期,在政治经济制度方面出现了许多重大变革。材料分别反映了隋唐哪些制度的改革与创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主要创新之处。

来源:高考全真模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历史上有统一也有分裂,而统一始终是总趋势。据此回答:
(1)秦、西晋、隋统一中国的时间分别是?
(2)试简要分析我国古代以上三次大一统局面形成的共同原因。
(3)据此谈谈你对当今台湾问题的认识。

来源:高考全真模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综合题